<p class="ql-block"> 上周六中午突然接到呂叔叔的大兒子發(fā)來的微信,告知呂叔叔在周五中午離世了,享年88歲,噩耗傳來,整日心情沉重,呂叔叔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的眼前晃動,記憶的思緒一下子打開了,驅使著我想寫一篇追憶呂叔叔的文章,更想寫一下沒有血緣關系的兩兄弟一輩子的友情。</p><p class="ql-block"> 年紀大的人都喜歡懷舊,我父親晚年在飯桌上常常給我們講一些他過去的事情,他小時候跟呂叔叔住在上海同一個弄堂,樓上樓下的鄰居,我父親比呂叔叔大四歲,父親和呂叔叔都是獨子,所以他們兩個發(fā)小常在一起玩耍,聽父親講呂叔叔的母親還常常說,三囡比振安大,讓父親帶著呂叔叔一起上學,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后來父親大學畢業(yè)分配到山西大同第70研究所,呂叔叔畢業(yè)后被分配到齊齊哈爾工作,相隔萬里,但是命運就是這么神奇,又把他們兩兄弟聯(lián)在了一起,1974年中國一拖成立704分廠,我們一家就隨父母調入了河南洛陽工作,巧合的是呂叔叔一家也在這前后調入河南新鄉(xiāng)大型機床廠工作,這樣我們兩家的距離又近了,又可以常常走動聯(lián)系了。退休后兩家走動更頻繁了,呂叔叔和老伴黃阿姨經(jīng)常來我們家,后來黃阿姨有一次私下告訴我說,呂叔叔跟你爸爸的感情挺深的,其實我有個親哥哥也在新鄉(xiāng),但是振安還是喜歡來洛陽看看他的三囡阿哥,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來洛陽總是買一些父親愛吃的東西,每次來都買雀巢咖啡,有一次我父親還給我嘀咕,他們怎么會知道我喜歡喝咖啡呢?他們竟然連父親愛喝咖啡的細節(jié)都記得,這份情誼讓我至今動容。</p><p class="ql-block"> 父親離世后,呂叔叔來洛陽參加追悼會,在家里呂叔叔翻著我們家的相冊,凝視著一張泛黃的老相片,輕聲說到,這一張老照片就是他,我一看這張老照片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根本認不出來是誰,呂叔叔說我父親還保存了他小時候的照片,這足以說明我父親是很重情誼的人。</p><p class="ql-block"> 我記得1980年我們家的第一臺松下黑白電視機,就是呂叔叔在新鄉(xiāng)弄到了一個指標買來,并由黃阿姨和她的女兒(當時不到10歲)送到洛陽我們家里,當時有電視的家庭不多,一吃完晚飯,我們家的鄰居就會搬著小板凳來我們家看新聞聯(lián)播,我們看過牧鵝少年馬季,大西洋里來的人等一系列電視劇,當時我們家住的是多家灶,就是一個單元住三家人,公用廚房和衛(wèi)生間。</p><p class="ql-block"> 呂叔叔給人的感覺總是很和藹,笑瞇瞇的,脾氣特好,我就沒有見過他發(fā)過脾氣,他們家就是慈父嚴母的相處模式,心態(tài)好,脾氣好的人能長壽,呂叔叔活到了88歲。</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親離世后,呂叔叔和黃阿姨作為長輩還時常關心我們家,記得2016年初我的母親因為甲狀腺需要手術,當時在鄭州鄭大一附院住院,呂叔叔帶著他的大兒子跑到鄭州來看我母親,做完手術后呂叔叔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詢問手術的情況,因為那時候我剛到北京工作,請假去陪護,黃阿姨告訴我,如果假期到了,沒有時間陪護,她讓她的二兒媳來接替我陪護……………。</p><p class="ql-block"> 相隔18年,兩兄弟終于在天堂相聚了,并可以重續(xù)友情了。其實您們并沒有離開我們,您們的音容笑貌已經(jīng)深深地根植在我們的腦海里。兩兄弟的故事,沒有血緣卻以歲月為契,寫就了比親情更深的一生羈絆。</p> <p class="ql-block">1972年呂叔叔來山西大同出差跟父親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8年年初去新鄉(xiāng)我母親跟黃阿姨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1年呂叔叔夫婦來洛陽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