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瞻仰皇澤寺二圣殿中央供奉唐高宗、武則天二圣真容銅像后,不禁回想起這次我夫妻倆從廣州出發(fā)直奔西安古都時,在西安火車站懸掛著那幅“一朝步入西安,一日讀懂千年”宣傳畫情景,西安是聞名世界的歷史名城,有著厚重的史詩文化讓世人仰慕,十三朝古都,二十七位帝皇。世人評說祖國歷史的展觀時說:千年看北京,改革看深圳,三千看陜西,這何等的厚重。而這次陜甘川行我不奢望“一朝步入西安,一日讀懂千年”,但愿這次旅行西北,能加深了解中國史地文化的認識。為了這一段旅程,對喜愛中國歷史與地理的我,也是對秦唐歷史的一起回眸。這正是選擇陜甘川旅行的主要目的,也是自己這次旅行的真正意義。</p> <p class="ql-block">乾陵是一座位于中國陜西省咸陽市乾縣梁山的唐朝墓葬,在唐代首都長安(今西安)西北方向約85公里處。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也是唯一一座女皇陵,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位于陜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只因西安西北方向,即八卦的乾位,故稱乾陵。乾陵建于公元684年,歷時23年才修建完成。乾陵最著名的就是它氣勢磅礴的陵園規(guī)劃,以及地表上大量的唐代石刻。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截至2013年僅開掘了五個陪葬墓,從中出土了大量文物。</p><p class="ql-block">我們清晨從咸陽市區(qū)乘車到乾縣,先在車站對面眨食鋪品嘗了被譽為乾州四寶之稱的中華名小食豆腐腦(其余三寶是鍋盔、掛面、渣酥),順手買了些渣酥作午餐,便轉(zhuǎn)換公交車去乾陵景區(qū)。由于我們是老齡自由行進入景區(qū)是免費的,想知道更多乾陵的歷史知識只得跟隨旅行團旁聽了,結(jié)果正實這樣是對的,旁聽旅行團導游的講解方法是個很好的選擇。</p><p class="ql-block">聽解說后驚奇的發(fā)現(xiàn),巍峨的梁山主峰是成遍陵丘組合而立,梁上山脊正好成為神道,而山脊前端的兩座山峰又正好成為陵園的天然門戶,這真是太神奇了,不旁聽真不知道,聽講解后才解驚奇一跳,更神奇的是,當我們從東邊遙望,乾陵的身影猶如一位美女靜臥在天地之間,北峰最高,為睡美人的頭,南二峰較低,為睡美人的胸部,所以有人同感認為:乾陵是武則天是頭枕梁山,腳蹬渭水。同時,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guī)r質(zhì)山體,恰巧一代女皇武則天又埋葬于此,難怪有人說,在中國所有帝王陵中,只有唐乾陵可以與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并駕齊驅(qū)。同時它又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上圖:泱泱渭水,見證了歷史浮沉的守望變遷,悠悠古渡,傾訴了返來送往的離合悲歡。咸陽博物館舊址,是明洪武四年的文廟,里面珍品薈萃,展出的物品繁多、種類豐富。展示了咸陽這個文化名城曾有的燦爛與輝煌。</p> <p class="ql-block">咸陽乾陵所在地梁山是由三座峰所組成,一對夫妻、兩朝皇帝,合葬同陵。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李治和他的皇后武則天的合葬陵。在公元690年,武則天改唐為周,建立了″武周″政權(quán),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所以從埋葬者的身份來講,他們既是一對夫妻,又是兩朝皇帝,一個″李唐",一個″武周″,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帝陵。</p><p class="ql-block">乾陵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帝陵,走在其中如將自己思緒帶動了一個神秘的意境里,山林的鳥鳴也因被這座一對夫妻、兩朝皇帝陵墓而愈加寂靜,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一遍玄妙。</p> <p class="ql-block">上圖:乾陵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上圖:是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國務(wù)院一九六三年國務(wù)院三月四日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乾陵”。</p> <p class="ql-block">上圖:乾陵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帝陵。碑刻著“唐高宗與武則天皇帝的合葬之墓”。合葬墓碑文是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立時,于一九六三年三月郭沫若寫書的。</p> <p class="ql-block">遠處山包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皇帝的合葬之幕。</p> <p class="ql-block">天氣炎熱中,她在鮮花叢中,悠悠咀嚼青瓜也是充滿樂趣!</p> <p class="ql-block">從墓道望去,遠處山包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皇帝的合葬之幕。</p> <p class="ql-block">從墓道回望南二峰較低,為睡美人的胸部。</p> <p class="ql-block">乾陵反映了當時中國古代都城的整體格局。陵園占地約100余公頃,規(guī)模宏大,建筑富麗雄偉,石雕高大渾厚,堪稱″歷代諸皇陵之冠″。讓游人震驚,嘆為觀止!我站在神道上三百六十度仰望著,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帝王乾陵。乾陵的石碑。立多少年不變的高大堅實的唐高宗乾陵碑石,一座巨大無比的無字碑巨石。</p><p class="ql-block">乾陵無字碑位于在乾陵司馬道東則,北靠土闕,南依翁仲,兩與圣述紀碑相對,奇崛瑰麗,巍峨壯觀。無字碑是用一塊完整巨石雕鑿而成的是中國歷代群碑中的制,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重量達98、9噸,給人以凝重厚實,渾然一體的美感。我只能用“振嘆”來形容了!</p><p class="ql-block">無字碑,碑額未題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條螭龍,巧妙地纏繞在一起,鱗甲分明,筋骨裸露,靜中寓動,生氣勃勃。巍巍無字碑,歷經(jīng)宋、金、元、明、清各代,鐫刻了許多文字,不僅在內(nèi)容上自然形成了評價武則天的″碑文″,而且在書法上真、草、隸、篆,行五體皆備。說得形家一點,它的確稱得上是一部跨朝代的石質(zhì)巨書。這可能正符合武則天當初立碑的本意。</p> <p class="ql-block">武則天為李治寫了一首詩 </p><p class="ql-block"> 《如意娘》</p><p class="ql-block"> 看朱成碧思紛紛,</p><p class="ql-block"> 憔悴支離為憶君。</p><p class="ql-block"> 不信比來長下淚,</p><p class="ql-block"> 開箱驗取石榴裙。</p> <p class="ql-block">乾陵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唐代帝陵,因此乾陵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在這座帝陵這兒,咱們可以看見盛唐光輝,瞻仰祖輩風范。武則天又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史學家承認的女帝,其經(jīng)歷之傳奇,古今難有。這無疑又為乾陵增加一抹傳奇色彩,所以后世有許多人前來乾陵游玩。乾陵規(guī)模宏大,很多地方都值得游客們賞玩。在這些地方中,大家一定會在兩塊巨大的石碑面前駐足,定睛查看碑上文字,試圖直觀的接觸那個輝煌的歷史</p><p class="ql-block">這兩塊石碑便是舉世聞名的無字碑和述圣碑,也稱述圣紀碑。乾陵是帝后合葬墓,而立的兩塊石碑,也分別屬于帝后。無字碑是武則天的,述圣紀碑則屬于唐高宗。無字碑碑額未刻碑名,只有八條螭龍纏繞在一起,雕刻精美,鱗甲分明,筋骨裸露,栩栩如生。兩側(cè)又刻升龍圖,各有一條巨龍仿若騰空而起。</p><p class="ql-block">無字碑為何叫無字碑,正是因為它石碑陰陽兩面皆未刻文字,所以得名無字碑。對于武則天為何立這樣一座碑,說法眾多。有說武則天自視甚高,認為自己的功績非文字所能夠表達,所以立無字碑。也有說武則天自認無愧,留下空白碑面,是非功過全由后人評說。以上概況是旁聽導游所知。 </p><p class="ql-block">隨著時間流逝,歷史的真相早已淹沒。而本人要說的是,其實似乎無字碑并非無字,隱約間上面似刻有文字,仿若天文。無字碑上的文字,自然是在唐以后才有的。碑上多為宋金游人所題之字,前仆后繼,重不間斷,碑上文字一層疊一層,現(xiàn)時很多真相已經(jīng)不能辨別清楚了。</p><p class="ql-block">當然有感慨武氏登基的女主前朝事,千年恨未平,也有評說當?shù)厝烁卸魑鋭t天恩情的乾陵松柏遭兵燹,滿野牛羊青草齊。惟有乾人懷舊德,年年麥飯祀昭儀。而記載最詳?shù)膭t是天文《大金皇弟都統(tǒng)經(jīng)略郎君行記》,為何說天文。因為女真文后來被滿文取代,逐步消失歷史,能讀懂此文的幾乎沒有。而無字碑上的題刻,也成為研究女真文的重要資料。</p><p class="ql-block">武則天的無字碑立于東側(cè),與無字碑相對西側(cè)立述圣紀碑。述圣紀碑則全是為唐高宗歌功頌德的文字,總5000余字,由武則天親自撰寫。據(jù)傳刻完之后,碑上施金粉,金光燦燦。</p><p class="ql-block">而唐高宗的述圣紀碑還打破了一個傳統(tǒng)。在乾陵之前,帝王的陵墓不樹碑,墓室中也不放墓志銘。述圣紀碑,開帝王陵前立功德碑之先例。在乾陵這就是乾陵兩座石碑,有空去乾陵游玩的朋友,爭取機會一定要去看看這兩座石碑,也可以試著解讀無字碑上的無文字密碼,一定是個很有趣的體驗。</p> <p class="ql-block">上圖為武則天的無字碑。</p> <p class="ql-block">這塊武則天精心設(shè)計并樹立的無字碑在整個乾陵陵園的石雕中,不僅因處于顯著位置而引入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藝術(shù),獨特的豐姿韻味,以及種種富于傳奇色彩的傳說故事而倍受青睞,名播八方。我長久的駐在無字碑前仰望后,又轉(zhuǎn)幾圈的凝眸觀注,與其拍上幾照,已作攝影留念,就全神貫注的旁聽其解說。無字碑在我和多數(shù)游人眼中不僅是乾陵的象征,正是:無字碑上沒記事,石人石馬失聲息。無字天碑慧心聰,千秋功過后人評。乾陵被各地游客前仆后繼地踩成現(xiàn)實,既是瞻仰乾陵,更是感受女皇武則天智慧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這塊唐高宗乾陵石碑中所提到的陜西巡撫畢沅(1730年-1797年),字纕蘅,亦字秋帆,因從沈德潛學于靈巖山,自號靈巖山人。然而,最讓人敬佩的是畢沅在任陜西巡撫的時候?qū)τ陉兾鳉v史文化遺存的保護。</p> <p class="ql-block">上圖:乾陵“大唐在此”的題字,這是著名作家、文化學者馮驥才先生題寫的。</p> <p class="ql-block">上圖:是全國書協(xié)原副主席、鐘明善書丹的:女皇英氣貫長虹,胡服騎射馭蛟龍。留得無字碑石在,千秋功過任人評。</p> <p class="ql-block">上圖:是何海霞書丹的“帷飄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當時意,蕭蕭發(fā)彩涼?!边@首詩的作者是李商隱。</p> <p class="ql-block">上圖是:歐陽中石書丹的“乾陵又復唐時盛,漠谷更新晉代光”。</p> <p class="ql-block">上圖是:茹桂書丹的“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氝B夜發(fā),莫待曉風吹。</p> <p class="ql-block">上圖:陳少默書丹的“無字碑,誰立豎?李兮唐,周兮武。千秋冤結(jié)一抔土,唐家余子不足數(shù),于闐此意晦終古。”這首詩的作者是王尚炯,明嘉靖年間進士。</p> <p class="ql-block">上圖:曹伯庸的“梁山何奕奕,我喜陡其顛,眼底泰川迴,心頭往事聯(lián)。周唐嗟逝去,水庫望清漣。一樣山河改,農(nóng)夫樂大田?!?lt;/p> <p class="ql-block">上圖:陳少默書丹的“無字碑,誰立豎?李兮唐,周兮武。千秋冤結(jié)一抔土,唐家余子不足數(shù),于闐此意晦終古。”這首詩的作者是王尚炯,明嘉靖年間進士。</p> <p class="ql-block">上圖:“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這首詩的作者是李白,書丹者楊爭光是乾縣籍著名作家。</p> <p class="ql-block">上圖:劉自櫝書丹的是大篆,因我讀書少,估計認得的人已很少了。</p> <p class="ql-block">上下圖:地宮上的蓋面。</p> <p class="ql-block">下圖:山脊前端的兩座山峰猶似乾陵園的天然門戶,這真是太神奇了。而乾陵的身影猶如一位美女靜臥在天地之間,北峰最高,為睡美人的頭,南二峰較低,為睡美人的胸部,所以有人同感認為:乾陵是武則天是頭枕梁山,腳蹬渭水。</p> <p class="ql-block">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女性太上皇,生于公元624年,卒于公元705年12月16日,享年82歲。觀其一生,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視角對她有著不同的評判,功過孰多,也是一直沒有定論的事情,而她自己,更是給自己留下一塊無字碑,留待后人評說,她則在歷史的洪流里笑看萬古春秋。 </p><p class="ql-block">而本人有感:武則天,一個聰慧的女人,功過是非,見仁見智,留下無字墓碑與后人評說。正如全國書協(xié)原副主席鐘明善書丹的:女皇英氣貫長虹,胡服騎射馭蛟龍。留得無字碑石在,千秋功過任人評。武則天的歷史,前無古人后無來者!</p><p class="ql-block">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曠古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時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而唐朝武則天更是我最祟敬的中國女皇!今夏步入陜川,瞻女皇終生地,心已滿,意也足。咸陽乾陵在西安的景點當中算不上熱度很高的景點,但個人覺得還是有必要去游一游。</p> <p class="ql-block">上圖是太子地宮入口</p> <p class="ql-block">老子</p> <p class="ql-block">孔子</p> <p class="ql-block">莊子</p> <p class="ql-block">墨子</p> <p class="ql-block">下圖:是拉條子拌面,而乾州有四寶之稱有,即乾州鍋盔、掛面、豆腐腦、馇酥。我們只品嘗了豆腐腦和拉條子拌面,感覺味道真的好極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