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廬山六題》音頻 朗讀:張玉文</p> <p class="ql-block"> 今年9月27日至28日,我和妻子專程造訪廬山,在兩天的時間里,先后游覽了廬山會議舊址、五老峰、含鄱口、博物館、大天池、仙人洞、險峰、錦繡谷、花徑、白居易草堂、植物園等十余個景點,圓了一回向往已久的廬山夢,余以小詩記之。</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b> 入 山</b></p><p class="ql-block"> 纜車破霧上牯嶺,</p><p class="ql-block"> 全程不到一刻鐘。</p><p class="ql-block"> 為識匡廬真面目,</p><p class="ql-block"> 老夫攜杖入山中。</p><p class="ql-block"><b> 注:</b>廬山交通索道,是廬山風(fēng)景區(qū)的一條交通索道,上站位于九江市廬山市牯嶺鎮(zhèn)慧遠(yuǎn)路,下站位于九江市八里湖新區(qū)的廬山云霧茶場,與千年古寺東林寺毗鄰。</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b> 登五老峰</b></p><p class="ql-block"> 石徑如蛇逶霧中,</p><p class="ql-block"> 策杖拾階且艱行。</p><p class="ql-block"> 忽聞小賣吆喝聲,</p><p class="ql-block"> 始知登上第一峰。</p><p class="ql-block"><b> 注:</b>五老峰位于廬山東南,海拔1436米,為五A級景點。五老峰,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并列的五個山峰,仰望儼若儼若五老并坐,故名“五老峰”。從各個角度去觀察,山姿不一,有像詩人吟詠,有像武士高歌,有像漁翁垂釣,有像老僧盤坐。</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b> 美 廬</b></p><p class="ql-block"> 廬邊松竹依舊盛,</p><p class="ql-block"> 庭前繁花如昨開。</p><p class="ql-block"> 主人不知何處去,</p><p class="ql-block"> 唯見訪客接踵來。</p><p class="ql-block"><b> 注:</b>美廬是廬山所特有的一處著名的人文景觀,位于廬山風(fēng)景區(qū)內(nèi),中國近代幾乎所有重要的政治人物都直接或間接與這棟別墅有過關(guān)聯(lián)。它曾是一處“禁苑”,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煙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廬”敞開它的真面目,以其獨有的風(fēng)姿和魅力,吸引著眾多的海內(nèi)外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b> 白居易草堂</b></p><p class="ql-block"> 花徑巧遇白樂天,</p><p class="ql-block"> 一襲蕉衫越千年。</p><p class="ql-block"> 草廬三間臨方池,</p><p class="ql-block"> 養(yǎng)魚種荷詠詩篇。</p><p class="ql-block"><b> 注:</b>白居易草堂,位于廬山風(fēng)景區(qū)花徑公園內(nèi),占地面積為3000畝。園中建有“白居易草堂陳列室”,由著名雕塑家王克慶制作的白居易石像立于湖畔,花徑亭中一橫石上刻有“花徑”二字,傳說系白居易手書。<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1, 51, 51);">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span></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b> 廬山松</b></p><p class="ql-block"> 咬定巖隙不放松,</p><p class="ql-block"> 立身原在云霧中。</p><p class="ql-block"> 風(fēng)吹雨打還堅勁,</p><p class="ql-block"> 笑傲歲月與蒼穹。</p><p class="ql-block"><b> 注:</b>廬山是著名的森林療養(yǎng)區(qū),森林覆蓋率達(dá)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其中有很多勁松俊柏,年代不一,形態(tài)各異,涵養(yǎng)了地質(zhì),美化了環(huán)境,提升了格調(diào),成為大美廬山不可或缺的一道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b> 西線勝景</b></p><p class="ql-block"> 瓊漿滿池仙人洞,</p><p class="ql-block"> 紫氣升騰觀妙亭。</p><p class="ql-block"> 山花爛漫錦繡谷,</p><p class="ql-block"> 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p><p class="ql-block"><b> 注:</b>廬山觀光路線主要分為東線和西線,仙人洞、觀妙亭、險峰、錦繡谷是西線的幾處景點。其中仙人洞、險峰因出現(xiàn)在偉人詩句之中而名揚天下。</p> <p class="ql-block"><b>作者簡介:</b>李祥熙(網(wǎng)名“關(guān)東儒生”),吉林長春人,儒者、詩人。退休前在省市黨委機關(guān)及直屬單位工作多年,曾受聘為國際儒學(xué)聯(lián)合會、中國實學(xué)研究會、中華文化促進(jìn)會理事,山西中華文化促進(jìn)會常務(wù)副主席。花甲之年卜居廣州,踐行富有詩意、禪意、古意的余閑生活。近年來潛心古體詩學(xué)習(xí)與創(chuàng)作,獲得2023年全國“當(dāng)代詩人原創(chuàng)詩詞大賽”特等獎(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b>朗讀者簡介:</b>張玉文 中華文化促進(jìn)會副主席,音樂會主持人。中央音樂學(xué)院藝術(shù)管理專業(yè)畢業(yè),從事服務(wù)藝術(shù)工作30年,參與組織的各類音樂會近千場。曾擔(dān)任:“20世紀(jì)華人音樂經(jīng)典”、“龍樂音樂周”、“紀(jì)念黃河大合唱60周年”、“澳門回歸”、“北京國際鋼琴比賽”、“中國藝術(shù)節(jié)”等大型國家級音樂會及大型活動的主持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