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東曲阜是至圣先師孔子的故鄉(xiāng),被尊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行走在這片土地上,領略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三孔”的風貌,(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合稱“三孔”),來一場儒家文化的洗禮,也是人生中難忘的經(jīng)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孔廟這座經(jīng)歷了兩千多年風風雨雨的古老建筑,青灰色磚石構(gòu)筑的城墻高大厚重,根基牢固,城門上書寫著“萬仞宮墻”四個大字。宮墻上的大型聲光投影,氣勢雄渾,場面壯闊,撼人心魄。</p> <p class="ql-block"> 每天早八點都有一場隆重的開城儀式,笑迎八方來客,“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儀式結(jié)束才打開城門,迎接游客進入。</p> <p class="ql-block"> 孔廟:是人們祭祀孔子的祠廟,全世界有2000多座。曲阜孔廟于公元前478年在孔子的故居上改建,是所有孔廟的祖型,其建造規(guī)格遵守皇家宮廟布局。</p><p class="ql-block"> 步入孔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四座牌坊。</p> <p class="ql-block"> 這四座牌坊分別是:“金聲玉振”坊、“欞星門”、“太和元氣”坊和“至圣廟”坊,這些牌坊是對孔子思想的高度贊揚。</p> <p class="ql-block"> 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一碑一坊,一楹一聯(lián),無不彰顯著世人對孔子的尊崇與敬仰,以及對儒家文化的追隨與傳承。</p> <p class="ql-block"> 奎文閣與大成門之間有十三座碑亭,是各個朝代對孔子追謚加封的昭告、拜廟祭祀的祭文和修建孔廟的記錄。</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筑,祭祀孔子的中心場所,紅墻金瓦,造型莊重,坐落在高高的基臺之上,它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岱廟的天貺殿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宮殿,是孔子崇高歷史地位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廊下環(huán)立著28根雕龍石柱,每根石柱上的雕龍無一雷同,雕工精湛,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孔廟內(nèi)還保存了許多有關孔子的古跡和大量寶貴的圖書碑刻和畫像。從這些古跡碑刻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深邃的思想和崇高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孔府與孔廟相鄰,是孔子世襲嫡系后裔的府第,也叫“衍圣公府”??赘譃橹小|、西三個部分,東部是家廟,西部是學院,中部是主體建筑。主體建筑的前面是官衙,后面是內(nèi)宅,最后面是孔府花園。</p> <p class="ql-block"> 世代居住在孔府的孔子后裔,門第隆盛,聲名顯赫。他們繼承先祖志向,主持祭祀,管理林廟,修身齊家,形成了堪為世范的家風。開啟孔府的大門,一股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氣息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 至圣林也稱孔林,是埋葬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占地3000余畝,古碑4000余塊,是世界上延時最久、面積最大的家族墓地。</p> <p class="ql-block"> 至圣林門始建于元代,后多次重修。據(jù)說此門是在魯國故城北門“龍門”的基址上建立的,兩側(cè)林墻是魯國北城墻遺址。</p> <p class="ql-block"> 走進至圣林,只見道路兩邊古木參天,林區(qū)內(nèi)更是綠蔭遮蔽,其中古樹名木非常多,氣氛莊重肅穆。</p> <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孔子墓前,祭拜這位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鬃邮艿饺藗兊淖鸪纾蛔u為“圣人”,死后葬于此,孔氏族人尊為“始祖”。</p><p class="ql-block"> 墓碑上篆書“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為明代書法家黃養(yǎng)正書寫。</p> <p class="ql-block"> 在孔子博物館里,集中展示了孔子的思想學說,傳播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館藏非常豐富,擁有各類文物70萬件。其中包括30萬件孔府私家文書檔案、4萬多冊古籍圖書,還有衣冠服飾、禮樂器等。</p> <p class="ql-block"> 我們追隨圣人的遺跡,來到了孔子的誕生地——尼山。</p><p class="ql-block"> 尼山是中華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是歷代儒客朝拜的圣地。尼山圣境景區(qū)是一處以傳播儒家文化為主,集觀光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旅游度假區(qū)。</p> <p class="ql-block"> ↓尼山圣境:景區(qū)內(nèi)的孔子塑像高72米,巍然矗立,統(tǒng)領尼山圣境文化空間的制高點。</p> <p class="ql-block"> 大學堂依山而建,內(nèi)部裝飾華麗而大氣。有仁、義、禮、智、信五個大廳和七十二賢廊,還有集賢廳、大學之道、禮樂堂等文化空間,可以說是文化的學堂,藝術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七十二賢廊</p> <p class="ql-block">↓仁廳</p> <p class="ql-block">↓義廳</p> <p class="ql-block">↓禮廳</p> <p class="ql-block">↓智廳</p> <p class="ql-block">↓信廳</p> <p class="ql-block"> ↓這里依山傍水,綠草如茵,小徑蜿蜒,外部環(huán)境打造的非常雅致,來到這里感覺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美,特別舒適。</p> <p class="ql-block"> 孔鄉(xiāng)之行,讓我進一步認識到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智慧,他以仁為核心,以禮為規(guī)范,以中庸為方法,引導人們建設一個美好的大同世界。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現(xiàn)在努力追求的和諧家園。</p> <p class="ql-block"> 在濟寧我們追隨著一首優(yōu)美激昂的樂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來到微山湖,乘船登臨微山島,去探尋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著名根據(jù)地,以及那些叱咤風云的鐵道英雄,他們憑借百里微山湖,千頃蘆葦蕩,開展機動靈活的游擊戰(zhàn)爭,書寫了蕩氣回腸的壯麗詩篇。</p> <p class="ql-block"> 島上的望湖閣,位于微山島中部最高點,閣高81米,共有九層。歇山重檐,雕梁畫棟,是微山湖景區(qū)的標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我們順著山勢拾級而上,來到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兩座鮮活生動的人物群雕展現(xiàn)在眼前,分別是《鐵道雄風》和《微湖曙光》。</p> <p class="ql-block"> ↓《鐵道雄風》展示的是鐵道游擊隊員“爬上飛快的列車,騎上奔馳的駿馬”,戰(zhàn)斗在百里鐵道線上的傳奇事跡。</p> <p class="ql-block"> ↓《微湖曙光》展現(xiàn)的是勝利歸來的湖區(qū)軍民和諧共處的生活景象,體現(xiàn)了“微山湖上靜悄悄”的詩情畫意。</p> <p class="ql-block"> 站在高矗入云的紀念碑前,凝視著紀念碑上的金色大字“鐵道游擊隊紀念碑”,不由得讓人心懷感念,肅然起敬,回溯歷史,瞻仰凝思。</p> <p class="ql-block"> 走進紀念館內(nèi),一首大家耳熟能詳?shù)母枨鷿u入耳中——《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這首傳唱不朽的歌曲就誕生于此地的溝南大槐樹下,這棵樹又被稱為“消息樹”、“英雄樹”,在這里游客們都停下腳步,不約而同的和著樂曲哼唱起來。</p> <p class="ql-block"> ↓洪振海:影片鐵道游擊隊里劉洪大隊長的原型之一,也是魯南鐵道大隊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1941年12月27日,在黃埠莊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時年31歲,是國家級著名抗日英烈。曾記得,當年《鐵道游擊隊》影片里,他是多少人崇拜的英雄人物。</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多少像洪振海一樣的中華兒女,為了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冒著敵人的炮火共赴國難,浴血奮戰(zhàn),視死如歸,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動人心魄的英雄戰(zhàn)歌,讓我們無不為之感動。</p> <p class="ql-block"> 棗莊《臺兒莊大戰(zhàn)紀念館》里,詳實的記錄了這場戰(zhàn)役的始末,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之際,國共合作,統(tǒng)一抗戰(zhàn),共御外敵,通過激戰(zhàn),獲得臺兒莊大捷。此次戰(zhàn)役,中國軍隊以血戰(zhàn)到底的民族氣節(jié),打消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zhàn)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之后,我們又走進臺兒莊古城,去了解這座二戰(zhàn)紀念城的涅槃重生。</p> <p class="ql-block"> 臺兒莊古城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京杭大運河中心點。歷史上的臺兒莊在漢唐間形成村落,明中葉聚成集鎮(zhèn),萬歷年間因泇河開通而興起,順治年間因保護商旅而筑城。</p> <p class="ql-block"> 據(jù)清代《嶧縣志》記載,“臺兒莊跨漕渠,當南北孔道,商旅所聚,居民饒給,村鎮(zhèn)之大,甲于一邑”。呈現(xiàn)出“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華景象。乾隆御賜“天下第一莊”。</p><p class="ql-block"> 可是,就這樣一個富甲一方之地,于1938年春,在中日臺兒莊戰(zhàn)役中化為一片廢墟。</p> <p class="ql-block"> ↓這是臺兒莊戰(zhàn)役的遺址,斷墻殘壁上布滿了彈痕,在無聲的訴說著當年的那場血戰(zhàn)。</p> <p class="ql-block"> 于2008年,臺兒莊古城正式啟動重建,在原址的基礎上,將保護下來的戰(zhàn)爭遺址、古城墻、古店鋪、古街巷、古民居、古碼頭等歷史遺產(chǎn)進行修復,把被戰(zhàn)爭損壞的建筑,按照原址、原貌、原工藝進行復建,才形成了現(xiàn)有的臺兒莊古城。</p> <p class="ql-block"> 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臺兒莊古城,條條水系貫穿整座古城,座座小橋連接兩岸商住,飛檐翹角,白墻黛瓦,小橋流水,舟楫通達,稱得上是北方的江南水鄉(xiāng),而且韻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之時,古城內(nèi)游人開始增多,因為每天的這個時候有各種娛樂節(jié)目,而且夜色中的古城燈火璀璨,水岸交融,迷離中給人一種幽深莫測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復興樓是古城中的最高建筑,不斷變換的彩燈把樓體裝扮得分外耀眼,樓前的廣場上還有打鐵花表演,游人們都聚集在這里觀賞,那漫天飛舞的火紅的鐵花如禮花般綻放,映紅了天地,照亮了人們幸福的笑臉。</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古城,戰(zhàn)爭損壞的痕跡已不復存在,但在中國抗戰(zhàn)的歷史上,臺兒莊戰(zhàn)役已經(jīng)被濃墨重彩的記錄下來,人民是不會忘記的。重建的古城榮膺十大齊魯文化新地標榜首和中國大運河文化帶經(jīng)典案例獎,再次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