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灘,風月無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紹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灘草場在桑植縣東北部,如果按地理方位命名,應該叫東北灘或東灘才對,就如湖南、湖北在洞庭湖南邊和北邊一樣。為何偏偏叫南灘?我百思不得其解。查閱《桑植縣地名錄》得知,偌大草場山脈縱橫,地勢崎嶇,最高山峰海拔1571米,山的南麓有清澈泉水下注,形成一大深潭,名曰南潭,后來在深潭處筑壩蓄水,是為南潭水庫。當?shù)厝恕疤丁薄盀蓖?,叫來叫去,叫成了南灘,水庫也變成南灘水庫。我認為,這無意中的改名,還真改得好。海灘、戈壁灘,那是多么遼闊壯觀,漫無際涯的意象,叫人心馳神往,思游千載。用“灘”形容這洋洋十八萬畝、中國南方最大的天然草場,可謂恰到好處,妙不可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去南灘草場,欲尋一處清涼世界,借以暫時躲避山下烈火烹油、酷暑難熬的日子。一路山道彎彎,翻山越水,走走停停,朝發(fā)夕至。到達海拔1520米的露宿營地,已是暮色四合,草樹莫辨,群山寂靜。只有無微不至的山風歡欣鼓舞地迎接我們,滿世界傳遞消息。涼風習習,清爽宜人,我們一行人不約而同地從行囊中取出夾衣穿上。在風的牽引下,我們忙碌一陣,方才各自找到一個蘑菇似的小帳篷,作為晚上的棲身之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帳篷外,忽聞草地上有樂聲響起,有歌聲升起,有笑聲喧嘩。這些聲音在空曠無人的世界里,和著風聲四處飄蕩,悠長邈遠,猶如仙樂,格外撩人,格外入心。這是一群先前到達的音樂人即興組織的草地晚會。沒有奢華的舞臺,沒有炫彩的燈光,沒有艷麗的服裝,只有發(fā)自內心的放松,有些走板的清唱,隨意恣肆的狂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知過了多久,一位同伴在帳篷外咋呼:快來看,半邊月亮爬上來了。我們鉆出帳篷,抬頭望天,果然看見一枚扁豆似的黃月亮,懸在空中,笑瞇瞇地看著我們。淡淡的清輝灑滿草場,群山有了隱隱約約的輪廓,高樹矮草有了影影綽綽的模樣。我們幾人或站或坐在草地上,在風的撫摸下,靜靜地、癡癡地和月亮對視,心里悄悄地與月亮說話,舒適愜意,十分享受。守著月亮,看她在天空中悄悄滑行,已是很遙遠的事情了。我又回到了兒時山村有月亮的夜晚。這樣海拔的草地,沒有蚊蟲騷擾,沒有飛蛾撲火,只有風聲盈耳,只有月華遍地。好一個風月無邊的景致,好一個寧靜清爽的世界,好一個遠離俗世的夜晚。一切都可以想,一切都可以不想,溫馨甜蜜,幸??煲狻H松螛??這就是人生至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夜深露重,月色朦朧。我回帳篷躺下,卻無法入睡,今夜注定無眠。風,看不見摸不著,大象無形,無形而可感。我閉著眼睛感知風的存在:有時像個頑皮的孩子,輕輕走近帳篷,撩起帳篷一角,窺探我們是否熟睡,然后輕輕走開;有時像個惡作劇的少年,猛拍猛推幾下帳篷,倏忽轉身離去,不見蹤影;有時像一對花前月下的戀人,在帳篷外絮絮叨叨,纏纏綿綿,有說不盡的情話;有時像沖鋒陷陣的戰(zhàn)士,呼嘯而至,排山倒海,仿佛要把帳篷連根拔起;有時像一個酩酊大醉的漢子,“咚”的一聲,撲倒在帳篷上,久久沒有動靜。風不知疲倦,一夜不止不息。風中混雜著白蒿、鼠曲草、燈臺樹、高山杜鵑、博落回等植物淡淡的花香味,牛羊糞發(fā)酵的酸膻味,樹葉青草漚爛的腐殖味和泥土的腥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風在帳篷外逡巡,像一個稱職的守夜人。月光從縫隙中漏進來,帳篷里有光斑晃動。席地幕天,聽風望月,這樣的環(huán)境最宜于靜思冥想。我毫無睡意,思維活躍,心游萬仞。我想起當年風流倜儻的乾隆爺下江南,看到西湖美景時,龍顏大悅,在湖心亭寫下“蟲二”的字謎,有人解讀謎底為“風月無邊”,寓意西湖景色秀麗,令人心曠神怡。經(jīng)乾隆爺這么一弄,風景就有了爛漫灑脫自由別致的氛圍。這個謎底用來解讀南灘草場的景致,也很合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南灘草場游蕩的風,從盤古開天地吹拂至今,連綿不斷,風里藏著圣人先賢的氣息,有大量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負氧離子,養(yǎng)心怡情,活色生香。六千多年前,伏羲因風而生,“坐于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焙髞斫?jīng)過周文王、孔子等人的接續(xù)完善,發(fā)展成周易,成為中華第一經(jīng)典,可謂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原點和基石??鬃诱f:“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彼蔑L和草的關系說明道德教育化人,才能政治清明,民眾歸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莊子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列子御風而行”的寓言故事,宣揚其追求天道的志向。南宋時,有人據(jù)此作了一首很優(yōu)秀的琴曲《列子御風》,有一種凌虛御風,超然物外的感覺。還是莊子,他在《齊物論》里,有地籟、人籟、天籟的論述。他說:“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風吹的時候發(fā)出各種聲音,每種聲音都有自己的特點,這些被莊子稱為地籟。人世間表達思想發(fā)出的言語、聲音,如竹簫之聲,莊子稱為人籟,地籟和人籟一起,就組成天籟。天地人渾然一體,“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成就了中國古典哲學的非凡特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然界蕩漾的清風和流水,是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散漫的生命狀態(tài),是自然界的浪漫派,本來和人沒有直接關系。但在晉朝時,一些藝術家、思想家模仿清風和流水的做派,過著棄彼任我的生活,藝術風格呈現(xiàn)俊雅、豁達和率性的特性。“竹林七賢”就是典型代表。后人把這種放浪形骸、自由自在的浪漫主義生活方式稱作“風流”,在中國哲學、藝術史上獨樹一幟?!妒勒f新語》里可以看到他們風流自賞的生動形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詩宋詞里的風,是有生命、有感情的,“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憋L最解風情,最有詩意,“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桃花依舊笑春風?!憋L清爽、送暖,“吹面不寒楊柳風”“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風也孤獨、憂思,“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灘的月亮,還是洪荒時代的月亮,還是秦時的明月?!敖袢瞬灰姽艜r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币惠喢髟?,千里澄輝,朗照古今,俯視大地滄海桑田,眼觀人間悲欣交集,照亮一代又一代人前行的路,催生一個又一個奇妙美麗的夢想和無窮無盡的思念。星辰太遠,日頭太熾,唯有月亮,柔情似水,親切可人?!霸铝恋那?、幽、奇、幻、溫馨、遙遠、神秘,既易給人安慰,又易令人惆悵。(夏立君語)”中國人自古以來最鐘情月亮,最崇拜月亮,她成為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文化基因,心靈相通的密碼,文脈賡續(xù)的薪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月有陰晴圓缺。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古人從自然變化的規(guī)律中告誡、警醒我們,物極必反,盛極必衰,否極泰來,必須居安思危,永遠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肮鹿庾哉?,肝肺皆冰雪。”月華洗心,她能洗去、滌除人們的私心雜念,凈化自己的心靈。嫦娥奔月、貂蟬拜月等古老的傳說故事,都是把月亮作為主要載體,表達對愛情對人性的期待或者絕望?!按杭廊眨锛涝??!奔涝聞t是中國一種古老的祭祀儀式,表達人們祈求月神降福人間的美好心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際的月亮,常常觸動詩人敏感的心靈,催生了無數(shù)詠月詩詞,是他們的生命體驗和智慧表達?!对娊?jīng).月出》曰:“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俏兮?!痹鹿怆鼥V,倩影秀美,情意無限,充滿神秘和美感,具有無窮的審美意象。陶淵明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風格清淡典雅,流露著詩人愉快、自豪的情緒。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描畫了日落月出,松林幽靜,溪水清澈的美景,借以表達自己崇尚田園生活,潔身自好的人生態(tài)度。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雄渾豁達,情景交融,望月懷遠,余甘不盡。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那是漂泊游子的思鄉(xiāng)惆悵。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寓情于景,境界開闊,情感迸發(fā),銀瓶乍破。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營造了一種皎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意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月亮是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最熱愛最喜歡的大自然情人,他傾盡才情,為她賦情詩三百多首。月色下,李白沒有了桀驁不馴,變得低回纏綿,幽思深情,鄉(xiāng)思鄉(xiāng)愁呼之欲出?!按睬懊髟鹿猓墒堑厣纤?。”還有哪句詩如此單純明朗?!懊髟鲁鎏焐?,蒼茫云海間。”多么遼闊的邊塞圖景?!伴L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痹孪?lián)v衣的典型場景,繪出一幅女人情深意濃,搗衣懷遠圖?!芭e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惫陋毱吹睦畎?,舉辦一場月光晚會,借醉月醉酒,恍然突破生存空間,游移超凡世界。“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币弧百d”一“買”,戲謔而有妙趣。“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蓖ㄟ^豐富的想象,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隨風逐月到夜郎西。李白的天空,他和月亮同在。李白來過,中國的月亮不再是先前的月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恍恍惚惚間,我看見一支服色駁雜、略帶倦色的隊伍在晚風月色中,從湖北邊界走進南灘草地露營。領頭的是一位身材魁梧、蓄著胡須、腰掛手槍的軍人,有人親切地叫他“胡子”。這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一支特殊的軍人隊伍——紅軍。他們經(jīng)常以南灘茫茫草地作為宿營地和屯兵處,風餐露宿,月夜行軍,出湖北,下石門,神出鬼沒,聲東擊西,開展武裝斗爭?,F(xiàn)在,南灘草場不僅是國家草原自然公園,還是國家確定的第一批紅色草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同帳篷詩人陳頡的均勻呼吸和微鼾中,我隨南灘的清風明月上下五千年。南灘的風,南灘的月,既是古典的,也是當下的;既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既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風是南灘的文化信使,月是南灘的文化徽章。追逐清風,就是追逐潮流;叩問月亮,就是叩問時間。到南灘來,感受的不止草場的逶迤連綿,遼闊壯美,還有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心心念念的詩和遠方,南灘就是這樣的所在,何必舍近求遠。今天,我們的心中筆下,南灘的清風、明月又會留下怎樣的嶄新形象?一切交給時間和清風、明月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五點,就有人在草地上走動,說是要看日出。我索性鉆出帳篷,仰望星辰大海,見月亮還在西邊滑動,一時半會不會隱去。我站在齊膝深的野草中,沾著露珠,沐著晨風,披著月光,迷迷糊糊朝東方瞭望,等待天空霞光萬道,紅日噴薄而出。太陽出來了,而月亮還在,一個在東方,一個在西邊,一個生機蓬勃,一個淺笑無痕,日月同在天際,日月同放光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過日出,幾位同伴說天色尚早,不如徒步下山。我們背著包就走。淡淡的扁豆月陪伴著我們,微風依依不舍,撩發(fā)撲面,一路相送。正是山月多情伴君行,清風送我出南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