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人云:“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不知祖不足以為道,不知古不足以開來?!?——摘自<span style="font-size:18px;">洛陽周公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是中國人骨子里流淌著的血脈情緣。</span></p><p class="ql-block"> 11月19日,金秋時節(jié),我們壽光彌北李氏歷史文化研究會一行五人,由會長李冠慶董事長、名譽會長李世亮副市長帶隊,迎著微微霞光,駕著別克GL8,向著1600公里之外的甘肅的“隴西堂”出發(fā)了。一路上,開封歇腳,洛陽過夜,第二天又<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路狂奔800公里,下</span>午四點就趕到了隴西縣的李家龍宮。</p><p class="ql-block"> 來到售票處,說明來意,送上了《壽光彌北李氏家族》《壽光彌北李氏族志》,工作人員一聽我們是唐高祖李淵的后代(準確地說是唐順宗皇帝十六子李綰的后代),前來拜謁,很是熱情,立即派了解說員陪同參觀。</p><p class="ql-block"> 跟著講解員的腳步,我們首先來到了中央老子殿,講解員首先講解了“李家龍宮”的來歷,說兩千多年前孔子拜訪老子,其后對學生說“老子其猶龍也”,形容老子高深莫測。因大唐皇室系出隴西,太宗御批親建隴西李氏祠堂,并此號“隴西堂”,又奉老子李耳為顯姓始祖,故稱李家龍宮。</p> <p class="ql-block">“李家龍宮”東門</p> <p class="ql-block">老子殿,太宗李世民題寫的“李家龍宮”和“追本溯源”。</p> <p class="ql-block">講解員認真講解</p> <p class="ql-block">唐代著名書法家李邕題寫的“隴西堂”。</p> <p class="ql-block"> 在詳細講述了李氏起源,李利貞和李耳的故事之后。左側(cè)便是“隴西堂”,她講解說:“秦時,大將軍李崇首任隴西郡守,其后人定居于此,稱隴西李氏。后唐太宗李世民賜其祠堂號曰“隴西堂”,揚名天下?!?至此,我們尋根敬祖之情油然而生,不由自主地上向前上香、磕頭。</p> <p class="ql-block">大家祭拜隴西祖</p> <p class="ql-block"> 所到之處,講解員講解細致,太宗題扁為什么加一點,屋脊為什么有九條龍,呂洞賓、濟公為什么改姓;有哪些唐代遺存,哪些是元、明建筑等等,如數(shù)珍寶。5點半,到了下班時間,她卻一個勁地說:“沒關(guān)系沒關(guān)系,大老遠來了,一定帶你們看完?!?lt;/p> <p class="ql-block"> 第三日返程西安,一是短暫休息,二是等待與北京趕來的族人李世昌老總、咸陽趕來的李來吉局長匯合,明日前往富平縣謁陵。由于大家之前都來過西安,看過了兵馬俑、秦皇陵、華清池等,我們只是到古城墻、碑林轉(zhuǎn)了轉(zhuǎn),晚飯后游覽了大唐不夜城。</p> <p class="ql-block"> 第四天,我們先是驅(qū)車到富平縣唐豐陵,祭拜我們這一支的順宗皇帝(我們是順宗十六子福王李綰后裔)。來到高大的豐陵腳下,一下車就受到了李總事先約好的富平縣文旅南局長和考古隊陳對長的熱情接待,對豐陵的整體情況、遺存情況,保護情況等,一一作了介紹,并向我們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圖文資料。</p><p class="ql-block"> 在豐陵神道一側(cè),我們虔誠地焚香燒紙貢品,集體行三叩首禮。</p><p class="ql-block"> 午餐是窯洞吃的,別有一番地方風味。下午我們趕往三原縣,拜謁了開國皇帝高祖之獻陵,傍晚趕到咸陽市住宿。</p> <p class="ql-block">與富平縣文旅局南局長陳隊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原本是七天的行程,還安排了河南洛陽的老君山,鹿邑的太清宮,但由于老總們惜時如金,第五天我們便返程了。一路上,大家談體會,談感受,都感到很受啟發(fā),大開眼界,尤其對李氏脈緣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兩位會長都談到我們應該為隴西堂和豐陵做點什么,回家后好好研究。</p><p class="ql-block"> 從咸陽到壽光1100公里,因此我們一大早就上路了,下午5點到家。</p><p class="ql-block"> 這次行程,意義不凡,或許祖宗庇佑,既未遇堵車,也未遇拋錨,一路順利。</p><p class="ql-block"> 值此,謹代表我們壽光一行爺們兒,對洛陽李冠海將軍、西安李真芳教授、咸陽李來吉局長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謝!對北京趕來的李世昌老總以及在富平做出的安排表示感謝!對李家龍宮的劉女士,北京的馬總,富平縣南局長、陳隊長表示感謝!</p><p class="ql-block"> 最后,還要謝謝我們一行的李懷維李總爺們兒,那個開車水平真是一流,雖然近50歲了,最后一天1100公里,12個半小時,比老司機還老司機,杠杠滴,沒說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唐高祖第50代孫李子成 拜撰</p><p class="ql-block"> 2024.11.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