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新疆的這些日子里,清晨出發(fā)的路上經常能看到大漠紅日東升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天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擺在了新疆的大地上,劃分出了南疆北疆。</p> <p class="ql-block">山上山下云霧繚繞</p> <p class="ql-block">路過園區(qū)</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經常會看到空中漂浮的字母,我還沒有找到答案。</p> <p class="ql-block">汽車滿載著豐收的貨物奔馳在公路上</p> <p class="ql-block">克孜爾鄉(xiāng)歡迎您</p><p class="ql-block">“克孜爾” —— 維吾爾語中意為“紅色”,她偏于新疆阿克蘇地區(qū)一隅,南北皆被擁有紅色沙土的丘陵和群山包圍。</p> <p class="ql-block">雪山腳下的村莊</p> <p class="ql-block">飛天的造型很入眼</p> <p class="ql-block">第一個景點</p><p class="ql-block">【克孜爾千佛洞】</p> <p class="ql-block">千年石窟醉美拜城</p> <p class="ql-block">導游帶路</p> <p class="ql-block">鳩摩羅什的雕像</p><p class="ql-block">克孜爾千佛洞前的廣場有一黑色坐像,為龜茲人鳩摩羅什,是漢傳佛教的著名譯師,譯著包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論》《大智度論》《妙法蓮華經》等,我們到這都拍了一張照片。</p><p class="ql-block">鳩摩羅什是龜茲國的高僧,與龜茲國有密切的淵源,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四大譯經家”之一?。鳩摩羅什與龜茲國的深厚淵源,使得他的雕像成為克孜爾石窟的標志性建筑,象征著佛教在龜茲國的傳播和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克孜爾千佛洞是新疆最大的洞窟群,克孜爾石窟始建于公元三世紀,衰落于公元九世紀,目前已發(fā)現的洞窟總數為349個,已編號的洞窟有236個,遺存約4000平方米壁畫和部分彩繪塑像,以及多處窟前建筑構件遺跡。</p> <p class="ql-block">克孜爾石窟 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拜城縣,是古龜茲地區(qū)最為顯著的佛教藝術寶庫,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3世紀,至8世紀達到鼎盛。克孜爾石窟不僅是佛教僧侶修行、禮拜的場所,更是古代龜茲國政治、經濟、文化繁榮的縮影?。</p> <p class="ql-block">克孜爾石窟是中國開鑿最早的大型石窟,早于敦煌莫高窟300年。</p> <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22日,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克孜爾千佛洞藝術是洞窟、雕塑、和壁畫三位一體的綜合藝術,形成獨有的龜茲風格,從中可以窺見古代佛教藝術在中國的發(fā)展、流傳和演變的脈絡,對于研究中國佛教史、美術史、美術理論和古龜茲的社會歷史都有特殊的價值。</p> <p class="ql-block">除了宗教內容以外,還有許多表現耕種、狩獵、商旅來往、音樂舞蹈和民族風貌的畫面,克孜爾千佛洞背倚明屋達格山,南臨渭干河,是中國修建較早、規(guī)模較大的可攣石窟寺群。</p> <p class="ql-block">玄奘曾在此講經,這里也是《絲綢之路》大型紀錄片最主要的拍攝地。</p> <p class="ql-block">歷史沿革</p><p class="ql-block">庫車,古稱龜茲,位于塔里木盆地的邊緣,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鎮(zhèn),是古西域北道上的大國。《漢書·西域傳》記載:“龜茲能鑄鐵,有鉛;姑墨出銅?!薄八阉诙嘉旧:胙蚺c丞相奏言:故輪臺以東捷枝,渠犁皆故國,地廣、饒水草,有溉田五千頃以上,處溫和、田美,可益通溝渠,種五谷,與中國同時熟。”</p><p class="ql-block">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或公元1世紀時,佛教傳入龜茲。</p><p class="ql-block">公元3世紀,佛教在龜茲進入鼎盛期。而佛教東傳的同時,也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宗教建筑、雕塑和壁畫藝術,使得龜茲地區(qū)出現了大量的石窟群,產生了令人嘆為觀止的龜茲石窟藝術。</p> <p class="ql-block">克孜爾千佛洞展示了中國早期石窟的藝術,為游客開放了六個洞穴,開放的6個窟龕內均沒有塑像,僅僅保留下一些壁畫,不過這些壁畫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克孜爾千佛洞的洞窟形制大致有兩種:一種為僧房,是供僧徒居住合作產的場所,多為居室加通道結構,室內有灶炕和簡單的生活設施;另一種為佛殿,是供佛徒禮拜和講經說法的地方。佛殿又分為窟室高大、窟門洞開、正壁塑立佛的大佛窟和主室作長方形、內設塔柱的中心柱窟,還有部分是窟室較為規(guī)則的方形窟,不同形制的洞窟用途不同。</p><p class="ql-block">這些不同形制和不同用途的洞窟有規(guī)則的修建在一起,組合成一個單元。從配列的情況看,每個單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梢韵胍?,當年克孜爾千佛洞是龜茲地區(qū)一處佛寺櫛比、僧徒比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而在龜茲的諸多石窟群之中,最能體現不同時期和種族文化交融的,莫過于“克孜爾石窟”。</p> <p class="ql-block">克孜爾石窟開鑿于天山南部余脈40米高的崖壁上,背山面水,始建于公元三世紀。</p> <p class="ql-block">青綠色的碰撞,獨有的菱格型構圖,百余個佛本生、因緣、佛傳故事的描繪,都讓她在絲綢之路上熠熠閃光。直到公元九世紀被回鶻(hú)攻陷,她的鑿刻在這漫長的六百多年里未曾中斷,于是我們有幸在克孜爾石窟的壁畫構圖、故事體現、人物造型刻畫乃至某個“高聳的鼻梁”里,尋到佛造像早期的犍陀羅風格,覓得印度本土風的體現,還能觸摸到龜茲本土的異域風情和中原審美的反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正是這種文化來源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讓克孜爾石窟之美如此與眾不同,克孜爾石窟里那些歐洲臉龐—— 犍陀羅風格影響</p><p class="ql-block">作為佛教造像藝術最早的誕生地——犍陀羅,其在歷史上曾分別受到西方文明的起源「希臘」和崇尚佛教的「貴霜帝國」統(tǒng)治,于是這里便成就了“希臘式佛教藝術”。</p><p class="ql-block">而犍陀羅藝術隨著佛教東傳,經過阿富汗地區(qū),在公元三世紀傳入西域的龜茲,成為龜茲早期石窟里的重要元素之一。</p> <p class="ql-block">除了人物面部,在克孜爾開鑿較早的118 窟主室的正面立佛,佛陀頭部較大,身材敦實,具有明顯的歐羅巴人特征。且其身披的通肩式袈裟,服飾寬大,衣褶厚重,毛料質感強,也和古希臘的服飾特征相似。</p> <p class="ql-block">人物形象,因為犍陀羅藝術借鑒了古希臘的人物造像手法,自然而然人物形象便呈現出歐洲人特征,于是我們在克孜爾石窟中也能看到這些"額頭豐滿,鼻子高聳,嘴唇細薄"的歐洲臉龐。</p> <p class="ql-block">路東側,兩排整齊茂盛的樹也是這里的一道風景。</p> <p class="ql-block">汽車在這里進入217國道,奔向下一個景點,<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最美獨庫公路,獨庫公路單獨在第三個景點中介紹。</span></p> <p class="ql-block">第二個景點</p><p class="ql-block">天山神秘大峽谷</p><p class="ql-block">于2012年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庫車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p> <p class="ql-block">奇?zhèn)b絕天下</p> <p class="ql-block">大峽谷集世間峽谷之最,兼天山奇景之長,融神、秘、雄、奇、古、幽為一體,步步有景,妙趣天成,現已升格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旅游區(qū),并譽為新疆西部大開發(fā)新疆十佳風景旅游名勝區(qū),和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之十大峽谷之一的美稱,</p> <p class="ql-block">峽谷觀景臺</p><p class="ql-block">【天山神秘大峽谷】又叫克孜利亞大峽谷,大峽谷近似呈南北弧形走向,開口處稍彎向東南,末端微向東北彎曲,由主谷和七條支谷組成,全長5000多米。</p> <p class="ql-block">谷端至谷口處自然落差200米以上,谷底最寬53米,最窄處0.4米,僅容一人低頭彎軀側身通過??傄洑v一些曲折, 人生才會越走越寬廣。</p> <p class="ql-block">谷側奇峰嶙峋,爭相崛起;峰巒疊嶂,劈地摩天,崖奇石峭,磅礴神奇;神洞秘窟,各蘊其意。</p> <p class="ql-block">整個峽谷猶如一條尾震天山頭,口飲庫河流(開口于庫車河),曲身九十九的巨龍劈山而臥,呼風喚雨,神秘莫測。</p><p class="ql-block">谷內蜿蜒曲折,峰回路轉;步步有景,舉目成趣;泉水叮咚,鳥叫蟬鳴,寒暑不浸,游人稱絕。</p> <p class="ql-block">走入神山大峽谷</p> <p class="ql-block">自1999年發(fā)現旅游價值后,采取邊開發(fā),邊接待游客同步走的方針。</p> <p class="ql-block">地理坐標:北緯42.8度,東經83.5度,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峰體2048米。組成大峽谷的巨大山體由鍺色的泥質沙巖構成,維吾爾語稱“克孜利亞”即紅色山崖。</p> <p class="ql-block">天山神秘大峽谷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該景區(qū)位于新疆庫車市以北64公里處。天山神秘大峽谷實屬國家九大影視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天山神秘大峽谷還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p> <p class="ql-block">天山神秘大峽谷是一個自然奇觀,具有極高的旅游欣賞、科學考察和歷史文化價值。</p> <p class="ql-block">上面有一個小和尚拜佛的景觀</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囊括了除沙漠以外的新疆所有自然景觀,被譽為“百里黃金旅游走廊”和“休閑度假戶外天堂”?。</p> <p class="ql-block">峽谷中的每一處轉彎都充滿了驚喜,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看到怎樣震撼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叮叮當當的駝鈴聲從峽谷中傳來,隨之眼前出現了一串駱駝,我與牽駱駝的景區(qū)工作人員交談了一會兒。</p> <p class="ql-block">神犬守谷</p> <p class="ql-block">天山神秘大峽谷入口處的三座山分別被稱為乃頭山、麗人山和佛面山??。</p><p class="ql-block">天山神秘大峽谷位于新疆庫車市,由主谷和七條支谷組成,縱深約5.5公里。峽谷由數萬年的山洪和雨水沖刷形成,谷內蜿蜒曲折,景色優(yōu)美。</p> <p class="ql-block">走進峽谷,就仿佛踏入了一個神秘的異世界。紅褐色的巖石高聳入云,那獨特的紋理像是大自然用畫筆精心勾勒出來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陽光努力地從峽谷的縫隙中擠進來,投射出一道道迷人的光影,讓整個峽谷如夢如幻。</p> <p class="ql-block">谷口的三座山體尤為壯觀,特別是夕陽斜射時,景色極為美麗,那艷麗的色彩如火焰燃燒,不是火焰山,卻勝似火焰山。在這里,隨便一拍都是大片!</p> <p class="ql-block">天山情</p><p class="ql-block">天山神秘大峽谷,一個讓你感受大自然無窮魅力和神秘力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第三個景點</p><p class="ql-block">獨庫公路</p> <p class="ql-block">汽車沿579國道從拜城在這里拐彎上217國道,走獨庫公路。獨庫公路連接新疆南北,北起獨山子,南至庫車。</p> <p class="ql-block">獨庫公路是217國道的一部分?。獨庫公路是217國道的南段。全長561公里。?</p> <p class="ql-block">獨庫公路因其壯麗的自然風光和復雜的地理環(huán)境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前方牌子上寫的是:</p><p class="ql-block">克孜利亞景區(qū)歡迎您!穿越峽谷探險之旅,獨庫唯一自駕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獨庫公路美景無限</p><p class="ql-block">這座山峰像長了兩個貓耳朵</p> <p class="ql-block">白云在空中描繪著新景</p><p class="ql-block">大地在車外展示著畫卷</p> <p class="ql-block">前邊是一片青翠的樹林,中間是連綿不斷的山嶺,蔚藍的天空飄著雪白的云彩,多么漂亮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后邊山頂立著一塊牌子,上寫的是: 獨庫明珠</p><p class="ql-block">獨庫明珠指的是大小龍池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這里通往克拉瑪依油田,那首熟悉的歌立刻在腦海里響起。自己的情緒也變得激動起來!</p><p class="ql-block">克拉油田指的是克拉瑪依油田。?克拉瑪依油田是中國解放后于1955年發(fā)現的第一個大油田,位于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緣。其鉆探的第一口井在獨山子油礦北約130千米處,油田得名于發(fā)現地的一座“瀝青丘”,當地人稱之為“黑油山”,維吾爾語即“克拉瑪依”?。</p><p class="ql-block">克拉瑪依油田的勘探開發(fā)由新疆油田公司承擔,該公司是中國西部最大的石油生產企業(yè),主要從事準噶爾盆地及其外圍盆地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fā)、集輸、銷售等業(yè)務。新疆油田公司隸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是新中國成立后開發(fā)建設的第一個大油田?。</p> <p class="ql-block">獨特的狂野山體外表</p> <p class="ql-block">一路的景色就像逐漸展開的畫軸映入眼簾</p> <p class="ql-block">快到天山神秘大峽谷了</p> <p class="ql-block">紅褐色的巖石高聳入云</p> <p class="ql-block">在太陽的照射下,山體像大地燃燒起來的熊熊火焰。</p> <p class="ql-block">看看它門的身軀,褶皺的紋理是多么的壯觀!</p> <p class="ql-block">山體的顏色隨著外界的環(huán)境變化著,時而亮艷時而暗淡。</p> <p class="ql-block">離開天山神秘大峽谷,去往獨庫公路的終點庫車。</p> <p class="ql-block">獨庫公路是一條連接紅巖、草原、溝壑、湖泊、雪山等美麗景點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獨庫公路的修建歷史也非常傳奇,它由解放軍工程部隊于1974年開始修建,歷時9年完成。</p> <p class="ql-block">這條路不僅是希望之路,也是英雄之路,修建過程中犧牲了168名戰(zhàn)士?。</p> <p class="ql-block">致敬烈士!致敬英雄!致敬曾經在這里修路的每一位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是你們的付出,才讓我們欣賞到如此美景!那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p> <p class="ql-block">雖然我們只走了60多公里的獨庫公路,但是它的美景已足以使我們感到震撼!</p> <p class="ql-block">還有6天,10月10日20時起,獨庫公路實施冬季封閉,禁止車輛通行。</p> <p class="ql-block">19點我們進入了庫車市區(qū)</p><p class="ql-block">到達了獨庫公路的終點</p> <p class="ql-block">第四個景點</p><p class="ql-block">大馕城</p> <p class="ql-block">馕文化之旅從這里開始</p><p class="ql-block">馕的起源</p><p class="ql-block">“馕”源于波斯語,在歷史上它還有其它稱號?!锻回收Z詞典》稱馕為“埃特買克”和“尤哈”。中原人稱馕為“胡餅”,在敦煌遺書中,共有26種餅的名稱,“胡餅”是其一。據記載,胡餅自漢代傳入中原后,就成為人們喜愛的食物之一,東漢時,甚至在宮廷里都曾興起過胡餅熱。由于胡餅本身具有易于制作、便于攜帶、久存不壞、適合旅途攜帶等特點,也成為商旅行人的最佳選擇。張騫鑿通西域后,頻繁的商業(yè)貿易活動使胡餅在內地一些地方普及,而“胡餅”這一名稱從漢到五代、宋一直在中原流行,說明它對中原的飲食文化有強烈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大馕城位于庫車市區(qū)</p> <p class="ql-block">大馕城夜市</p> <p class="ql-block">庫車市文創(chuàng)產品選品中心</p> <p class="ql-block">馕括天下</p> <p class="ql-block">庫車大馕有著千年的歷史,食經中摘錄了關于馕的制作技術。庫車市積開展傳承活動,培養(yǎng)后繼人才,將傳統(tǒng)技藝 傳承與產業(yè)工人培訓有機結合,不斷壯大馕產業(yè)工人隊伍。</p> <p class="ql-block">這個景區(qū)不僅展示了馕的制作過程,還設有馕文化展覽館、民族特色餐飲區(qū)、大馕生產車間、大馕展示銷售大廳等設施,是了解和學習馕文化的好去處。庫車大馕城不僅是一個旅游景點,還被評為國家金牌旅游小吃和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其在當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庫車大馕宴</p> <p class="ql-block">大馕城花圃</p> <p class="ql-block">大馕城博物館歡迎您</p><p class="ql-block">我們在這里都品嘗了現場制作的最正宗的馕</p> <p class="ql-block">我們每個人都帶著大馕上了車,整個車里都充滿了馕的香氣,今晚入住庫車賓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