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31 D19 拉薩一日游 9:10出發(fā)登真開車送我們到布達拉宮入口處,排隊安檢,登布達拉宮,中午吃干糧從布達拉宮后山下來后,再到正門口拍照,白塔附近過地道到布達拉宮廣場拍照。傍晚回酒店18:00一起外出吃晚飯 在雪域高原的心臟地帶,拉薩市中心巍然矗立著一座舉世聞名的建筑——布達拉宮。它不僅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更是以其傲視群峰、凌駕于世界之巔的海拔,成為了人類建筑史上的奇跡。 參觀布達拉宮的進門口 布達拉宮,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qū)首府拉薩市區(qū)西北的瑪布日山(紅山)上。 布達拉宮由吐蕃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贊干布主持興建,建于631年,后隨著吐蕃王國解體,其因天災人禍而遭嚴重破壞。 1645年,五世達賴喇嘛為鞏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頗章地方政權(quán),重建布達拉宮,往后不斷擴建逐至形成現(xiàn)之規(guī)模 布達拉宮按佛教壇城布局設計建造,占地總面積36萬余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3萬余平方米,主樓高117米,共13層, 是集宮殿、靈塔殿、佛殿、行政辦公機構(gòu)、僧官學校、僧舍等諸多功能共計1267間房舍的大型宮堡式建筑群。 建筑主體工程有白宮和紅宮兩大系統(tǒng),白宮是歷代達賴喇嘛施政和生活起居之所,紅宮是宗教活動場所和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供奉之地,白宮圍繞紅宮的建筑形制,體現(xiàn)了舊西藏政教合一的社會體制。 終于踏上西藏這片神奇的土地,而登上布達拉宮即圓了我的西藏夢,毫無遺憾! 布達拉宮是西藏拉薩市的一座古老而壯麗的宮殿,同時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宮殿,被譽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1959年以后,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十分重視布達拉宮的維修及保護,常年會撥發(fā)維修經(jīng)費, 并于1988年、2001年進行了兩期的維修。 1961年3月4日,布達拉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布達拉宮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布達拉宮是歷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過去西藏地方統(tǒng)治者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中心,從五世達賴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儀式均在此舉行,同時又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的地方。 布達拉宮建筑及宮藏文物上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各民族之間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交流交融,證明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布達拉宮~一生要去的地方 在布達拉宮合影 布達拉宮的“之”字型臺階 布達拉宮位于山巖之上,海拔3700多米,按佛教壇城布局設計建造,占地總面積36萬余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3萬余平方米,主樓高117米,共13層, 是集宮殿、靈塔殿、佛殿、行政辦公機構(gòu)、僧官學校、僧舍等諸多功能共計1267間房舍的大型宮堡式建筑群。 布達拉宮主體建筑的東西兩側(cè)分別向下延伸,與高大的宮墻相接。宮墻高6米,底寬4.4米,頂寬2.8米,用夯土砌筑,外包磚石。墻的東、南、西側(cè)各有一座三層的門樓,在東南和西北角還各有一座角樓。宮墻所包圍的范圍全都屬于布達拉宮。 宮墻內(nèi)的山前部分叫作“雪城”,分布著原西藏政府噶廈的辦事機構(gòu),如法院、印經(jīng)院、藏軍司令部等。此外還有作坊、馬廄、供水處、倉庫、監(jiān)獄等宮廷輔助設施也都設在這里。 布達拉宮的上山道路,設計為彎曲迂迥曲折,是為了讓山上的流水減速,盡量避免采用長而直的建筑設計。所以我們上山的路是回旋拾級而上,我們走走停??纯磁呐模还沧吡?080個臺階,登上了海拔3775米的紅宮。全程沒有出現(xiàn)高反。<br> 布達拉宮的建筑風格鮮明,運用建筑形式美中統(tǒng)一、均衡、對稱、對比、韻律、比例、尺度、序列、色彩等法則,體現(xiàn)于建筑構(gòu)圖原理之中,使布達拉宮變成—個視覺藝術(shù)的綜合體 運用了大量的色彩對比使布達拉宮更絢麗多姿。紅、白兩色是其主體顏色,裝飾構(gòu)件更加醒目突出,象征著政教合一文化內(nèi)涵。其次從造型上看,空間序列不是水平方向上推進,而是在自下而上的垂直方向,層層向上的建筑縱向空間序列,把紅宮、白宮和“雪”由上而下分作三個層次段縱向排列,充分體現(xiàn)了藏傳佛教的“三界”學說,遵循了佛教三界的宇宙觀。 走在布達拉宮的古老石階上,每一步都踏著歷史的印記,感受著信仰的力量,心情格外寧靜和舒暢。 建筑裝飾方面,墻檐質(zhì)感柔軟的紅色邊瑪飾帶,與鑲嵌在墻內(nèi)的巨大銅質(zhì)錙金飾物形成的色彩對比;白色的墻壁和黑色梯形窗套,窗檐上飄動的五彩布幔,形成了動靜之美,在藍天白云映襯下使建筑形象更加明快穩(wěn)固。形式美的對比手法,使整個宮殿建筑抑揚相稱,富于變化,形成鮮明的韻律美。整個建筑群與周圍環(huán)境的對比,以及處處呈現(xiàn)出的華貴與樸實、細膩與粗拙、人工與自然等等的對比,都強化了布達拉宮的崇高與神圣,同時也給人們帶來藝術(shù)上審美的愉悅。 布達拉宮北拉薩城 上山的游客密密麻麻<br> 白宮,是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辦事機構(gòu)所在地,高7層。位于第4層中央的東有寂圓滿大殿(措慶夏司西平措),是布達拉宮白宮最大的殿堂,面積717平方米,這里是達賴嘛嘛坐床、新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動的場所。第5、6兩層是攝政的辦公和生活用房等。最高處第7層有兩套達賴喇嘛冬季的起居宮,由于這里終日陽光普照,故稱東、西日光殿。 德央廈廣場排隊等待進紅宮參觀 紅宮位于布達拉宮的中央位置,外墻為紅色。宮殿采用曼陀羅布局,圍繞著歷代達賴的靈塔殿建造了許多經(jīng)堂、佛殿,從而與白宮連為一體。<br>紅宮最主要的建筑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共有5座,分別屬于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達賴喇嘛。<br>紅宮中有8座靈塔外,還有法王洞和圣觀音殿。圣觀音殿供奉著布達拉宮的鎮(zhèn)宮之寶檀香木質(zhì)觀音像,極為珍貴。 宮殿內(nèi)部裝飾華麗,墻壁上掛滿了各種彩繪和壁畫,在這里可以欣賞到許多著名的文化和藝術(shù)珍品,如唐卡、佛像、經(jīng)卷、金銀器等,這些珍品都是西藏文化的重要遺產(chǎn) 從這里進去,內(nèi)部就不允許拍照了,進入室內(nèi)不要戴墨鏡和帽子 廣場上游人如織,秩序井然,排隊等待進紅宮參觀 紅宮建筑平面近似方形,總高九層,下面四層為地壟墻基,第五層中央為西大殿司西平措,大殿上面四層為天井,其余靈塔殿、佛殿均沿天井的周圍布置。西大殿是紅宮的中心,在其四周布置有三個佛殿和一個靈塔殿,東面是菩提道次殿,南面為持明佛殿,北面為喇嘛世系殿,西面為五世達賴喇嘛靈塔殿,靈塔殿中央部分供奉有五世達賴喇嘛靈塔,上下貫通,直至屋頂。紅宮主體竣工后舉行了竣工儀式,并在布達拉宮山腳下立一塊無字碑以示紀念 宮墻內(nèi)的山后部分稱做“林卡”,主要是一組以龍王潭為中心的園林建筑,是布達拉宮的后花園。五世達賴重建布達拉宮時在此取土,形成深潭。后來六世達賴在湖心建造了三層八角形的琉璃亭,內(nèi)供龍王像,故此稱為龍王潭。 白墻,又叫牛奶墻,是建筑涂料里添加牛奶、白糖制作、刷漆而成 站在布達拉宮的頂端,俯瞰整個拉薩城,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油然而生。這里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也是人類智慧與勇氣的結(jié)晶。布達拉宮,這座世界海拔最高的宮殿,將永遠屹立在雪域高原之上,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參觀完宮殿從這里開始下山 西藏曾是千千萬萬旅行者的終極夢想之地,希望有生之年來西藏,用眼睛丈量一下世界之巔的高度,觀望一下人世間最后一片凈土。如果你來了,別忘記,一定要瞻仰一下布達拉宮喔~<br><br> 藍天白云與古老的建筑相輝映<br> 紅山的右側(cè)有一座藥王山,山上有17世紀建造的一座藏醫(yī)學院。宮前公路南側(cè)有一塊“達扎路恭紀功碑”,是吐蕃贊普赤松德贊為表彰其大將達扎路恭于唐廣德元年(763年)率兵攻掠長安而建立的。在宮墻周邊,新建了不少商業(yè)設施,與布達拉宮莊嚴肅穆的氣氛形成強烈的反差。 下山途中俯瞰龍王潭公園<br> 據(jù)說在拉薩,所有建筑物都不能超過布達拉宮,這是對信仰的尊重;據(jù)說在拉薩,無論你站在哪里,抬眼都能看見布達拉宮;據(jù)說,布達拉宮有一千間房子;據(jù)說,布達拉宮有藏寶地宮…… 白宮的周圍是五世達賴時期仿早期宮堡形式重建的廈經(jīng)卻、結(jié)布卻、宇經(jīng)卻、丹瑪卻等堅固森嚴的圓堡建筑。 下山了 街道上行走的藏族同胞 布達拉宮,永恒的圣地,美的象征!世界的文化遺產(chǎn),西藏璀璨的明珠,中國的驕傲與自豪! 在布達拉宮廣場拍倒影?,F(xiàn)在廣場設置了幾處專門供游客拍倒影的地方,鑲嵌上鏡子,再不許倒飲料或水在地上了 俯瞰布達拉宮廣場 布達拉宮廣場的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 在小憩的藏族同胞 你有見過這么有趣的拍照方式嗎 <br>布達拉宮是第五套人民幣5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 夜色中的布達拉宮 夜幕降臨,布達拉宮的燈火闌珊,如詩如畫。在靜謐的夜色中,它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迷人的光芒,訴說著無盡的故事 神奇的西藏,神奇的布達拉宮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