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胡廷禮、母親馮秀芳,都出生于1924年,到今年已經(jīng)誕生一百周年。作為他們的五個兒女,如何以實際行動紀念二老百年誕辰,成為我們這個大家庭今年的首要任務(wù)。 父親胡廷禮的遺像 母親馮秀芳的遺像 父母親都是早年參加革命工作,父親離休時是晉中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母親是晉中地區(qū)總工會副主任,他們都是一心跟黨走,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中國革命和黨的事業(yè)的優(yōu)秀領(lǐng)導(dǎo)干部。父親于2000年辭世,母親于2005年別離,雖然歲月抹去了許多記憶,但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音容笑貌卻刻骨銘心。 父親年輕時照片 母親年輕時的照片 父親中年時的照片 母親中年時的照片 父母的合影 進入龍年正月之后,我們姊妹五人,經(jīng)過認真研究,決定動員全家兩代人,撰寫回憶文章,以表達我們對先輩深切的懷念與敬意。并委托我擔(dān)任總編,姐姐和大妹妹為副主編,通過分工合作,具體落實有關(guān)事項,務(wù)必于8月底之前,完成編輯出版任務(wù)。之后的一個月內(nèi),我們兒女輩五家和孫輩七家共有16人,寫出了19篇回憶文章,大大超乎了我們的預(yù)期。我在審稿的過程中,一次次被大家的真情所感動,被作者的文采所感染。姐姐為每篇文章,都精心選配了切題的照片,將許多老照片重新翻拍,提升像素,使得文章圖文并茂、情景交融。大妹妹將原先制作的幻燈片打散,好中選優(yōu),重新整理,并廣泛征集親屬資料和照片,完成了胡家血脈關(guān)系圖的編輯整理。我們還特意聘請二叔和舅舅當(dāng)顧問,舅舅家二女兒衛(wèi)平熱愛書法,為本書傾情題字。我們的下一代,主動承擔(dān)了編輯出版紀念冊的各項經(jīng)費。經(jīng)過大家的一致努力,終于如期完成了《紀念冊》的編輯印刷。 父母與我們姊妹五個 父母與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合影 我們的下一代七姊妹 《紀念冊》共280頁,銅版紙精致彩印,封面還做了凸字的特殊工藝。全書編輯專業(yè)嚴謹,文字適中,圖片醒目。共分為四個篇章:<b>一、不忘恩情,謹記良言。</b>集中了我們姊妹五家及下一輩的懷念文章。圍繞著:回憶美好時光,感激養(yǎng)育之恩,珍惜血脈親情,傳承優(yōu)良家風(fēng)等方面,講述了許多溫暖人心的故事。<b>二、胡廷禮同志生平。</b>引用了父親原工作單位,市委組織部對父親生前的高度評價。<b>三、憶母親,十年祭。</b>匯集了母親去世十年時,全家人及親戚們的眾多悼念文章、詩詞及當(dāng)年的活動照片<b>。四、胡家血脈關(guān)系圖。</b>姐姐和妹妹經(jīng)過廣泛收集,并配上了相應(yīng)的圖片,編輯成為現(xiàn)代版的胡氏家譜,收錄了從我的太爺爺開始,至今最全的胡家六代人的圖像信息資料,將原來文字的局限,變?yōu)榫唧w、鮮活的影像對接,讓血緣和基因的傳承,變得更加條理和生動,也成為紀念冊的一大亮點。 封面 封底 扉頁 胡廷禮生平 胡家血脈關(guān)系圖選 父母的五個兒女及配偶 解放初父親與二叔(左)四叔合影 我的父母是從小山村走入城市的第一代人,而且?guī)С鰜肀姸嗟挠H戚,從而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經(jīng)歷和人生命運。雖然我們這個大家族的成員,如今廣布在國內(nèi)外眾多城市,但我們都不應(yīng)該忘記,共同的根脈在哪里?只有記住血脈傳承,才能深植家國情懷。 通過《父母百年誕辰紀念冊》的編輯出版活動,充分顯示了我們這個大家庭的親和力和凝聚了,是一次家風(fēng)傳承、親情互動的生動實踐,是我們姊妹五家,牢記父母恩,傳承好家風(fēng),血濃于水、和諧相處幾十年的豐碩成果。 父親七十五歲合影 母親八十歲最后一個生日合影 完成了《紀念冊》的編輯出版任務(wù),如何將這些書籍發(fā)放到各位親友手中,經(jīng)過協(xié)商,大家一致同意,舉辦一次《父母百年誕辰紀念冊》座談會,來共同紀念父母的百年誕辰。并將時間定在了國慶節(jié),以便讓正在工作學(xué)習(xí)的下兩代人,盡可能地參與其中。作為長子的哥哥嫂嫂,主動請纓負責(zé)在榆次承辦,作為長孫的鑫鑫則成為這次聚會籌備的秘書長。 2024年10月1日,恰逢祖國七十五周年華誕,我們姊妹五家,攜兒帶孫,分別從晉城、平遙、太原、榆次集中到榆次晉通大廈,歡聚一堂,并于下午舉行了 《父母百年誕辰紀念冊》出版座談會。 榆次晉通大廈 五家到齊 共22人 為了營造莊重的儀式感,我們專門租用了酒店會議室,除了紅色橫幅外,投影儀大屏幕上滾動播出了父母生前的親切照片。父母親一生養(yǎng)育我們兄弟姐妹5人,雖然我們現(xiàn)在都是七八十歲的古稀、耄耋老人,但這次座談會我們5家10人全部到場,也堪稱完美。我們的第二代、第三代,在省內(nèi)的幾乎全部到場,而且,承擔(dān)了會務(wù)準備、拍照攝像、后勤保障等工作,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下一代的成熟和擔(dān)當(dāng),尤其是侄兒鑫鑫的細心和周到,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會前準備 小字輩是主力 考慮周到 座談會會場 大屏幕、投影儀 另一個角度 屏幕會標 座談會由主編胡保平主持,他介紹了出版《紀念冊》和舉辦座談會的初衷和意義,認為這次座談會不僅是對父母的緬懷紀念,更是對家族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接著姐姐姐夫、哥哥嫂嫂、妹妹妹夫以及第二代的各家代表,都爭先恐后,踴躍發(fā)言,盡情抒發(fā)對二位老人無盡的思念,牢記先輩的諄諄教誨,感激他們留下的精神財富,珍惜血濃于水的同胞親情,與會者都深刻感悟到親人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精神支柱,感情寄托。 胡保平主持 開場白 氣氛熱烈 姐夫發(fā)言 <p class="ql-block">姐姐(右)、嫂嫂(左)</p> 大妹妹、妹夫(左) 小妹妹(中)妹夫 侄兒發(fā)言 兒子發(fā)言(左孫女) 外甥發(fā)言 會上,還舉行了頒發(fā)《紀念冊》的儀式,大家表示:當(dāng)我們打開這本紀念冊,想到父母時,內(nèi)心會感受到溫暖,會從他們身上汲取到智慧和力量,會更加珍惜親情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開拓更加美好的未來。 現(xiàn)場頒發(fā)《紀念冊》 姐姐、姐夫 哥哥、嫂嫂 我們兩個 大妹妹、妹夫 小妹妹、妹夫 外甥姐弟 侄兒、媳婦 兒子、媳婦 外甥女、女婿及小外甥 <b> 魯迅先生講過:人的死亡分三個階段:第一自然死亡,就是生物學(xué)意義的心臟停止、呼吸消失。第二是社會死亡,也就是親朋好友前往送別舉行悼念活動。第三是絕對死亡,就是和死者同時活在世上的所有人都已經(jīng)死亡,沒有人再記起你。</b>但愿這本紀念冊,能夠延續(xù)二位老人在人世間的留存時間,成為我們胡家的一份傳家寶和紀念碑。 《百年紀念冊》代表著美好的回憶,代表著一段歷史,一段情感,也代表了我們對父母的一片孝心,是我們對父母的一種精神寄托,也是我們對父母百年誕辰最好的禮物。 第二代五家合影 二代。三代合影 第二天,我們五家人,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晉中博物館,晉華紡織廠遺址博物館等景點,在兩天的歡聚中,充分享受了親情大聚會的歡樂和溫馨。 姊妹五家 姐姐及兒女 哥嫂及侄兒 兄弟留念 親熱 參觀博物館 姐姐、嫂嫂、及夫人 哥哥 姐妹仨 妯娌倆 觀展 姐夫 哥嫂在兒子辦公室留影(博物館內(nèi)) 在晉華食府吃午飯 座無虛席 晉華博物館參觀 晉華影院前 晉華1919博物館 <p class="ql-block"> 自從父母離世后,我們姊妹五家,多年分處五地,但距離并沒有隔斷我們的緊密聯(lián)系。我們都自覺繼承了先輩敬老愛幼、助人為樂、手足情深、互相幫扶的好傳統(tǒng)。在舅舅的關(guān)愛下,每年都要集中聚會,親情互動,心心相印,親密無間,當(dāng)誰家有困難,姊妹們必定出手相幫。此外,近十年來,我們一直堅持了每年結(jié)伴出游的約定,每次相逢都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這也影響和感染了我們的下一代。</p> 姐姐八十大壽齊聚晉城 這正是:<b>半世父母恩,一生手足情,百年紀念冊,留給后人評!</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