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京總統(tǒng)府是中國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館,已有600多年的歷史,1840年鴉片戰(zhàn)爭至1949年南京解放的100多年里,這里多次成為中國政治軍事的中樞、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一系列重大事件在這里發(fā)生,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動過。</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9日,我隨山川團隊再次走進總統(tǒng)府,去觸摸歷史的痕跡:一個住過王爺、天王、總督、總統(tǒng)的地方,它穿越中國近代的“時光隧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留下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成為了歷史的最忠誠的記錄員。</span></p> <p class="ql-block">南京總統(tǒng)府門樓是一座典型的西方古典門廊式建筑,融合了古羅馬建筑風(fēng)格與巴洛克線條裝飾。門樓南立面有八根愛奧尼亞立柱,并鐫有巴洛克線條,南側(cè)是三樘拱形連頂縷空鐵門,每拱兩扇,向內(nèi)開啟,涂黑漆,中鍍飛金。北側(cè)是方形設(shè)計,寓意“外圓內(nèi)方”,又含“天圓地方”之意。門樓前的石獅是清兩江總督署轅門的遺物,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p><p class="ql-block">南京總統(tǒng)府門樓原址是清兩江總督署的頭門。太平天國時期為“真神榮光門”,又稱“皇天門”或“鳳門”。1864年6月,清兵攻破天京后,將此門拆毀,并重建兩江總督署大門。1929年,由建筑師姚彬設(shè)計,新建了這座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的西方古典門廊式建筑。1946年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后,門樓上刻有“國民政府”四字。1948年5月,行憲國大召開,國民政府主席改稱“總統(tǒng)”,門樓上的“國民政府”字樣被換嵌為“總統(tǒng)府”。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將紅旗插上總統(tǒng)府的門樓,標(biāo)志著南京的解放。</p> <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4日凌晨,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zhàn)軍第35軍官兵沖進總統(tǒng)府,占領(lǐng)了這座國民黨的最高行政機關(guān)。很快,鮮艷的紅旗在總統(tǒng)府的門樓上冉冉升起?。</p><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雖然與解放軍占領(lǐng)南京總統(tǒng)府的歷史事件緊密相關(guān),但并非在占領(lǐng)當(dāng)天拍攝。根據(jù)歷史資料,解放軍實際占領(lǐng)總統(tǒng)府的時間是在1949年4月23日或24日凌晨,而照片的拍攝時間則是在三天后的白天。</p> <p class="ql-block">進了大門,正對面是大堂,民國時,這敞開的大堂是舉行重大禮儀活動的場所。大堂,中式建筑,抱廈五間面闊七間,硬山頂單層雙檐,與二堂及穿堂相連,呈“工”型殿。原為太平天國金龍殿,又稱榮光大殿,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的就職典禮,就在大堂后的西暖閣舉行,1927年,作為國民政府的大堂,將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匾額掛于大堂正中橫梁上。以后,大堂先后被所謂的國民政府和總統(tǒng)府沿用。</p> <p class="ql-block">大堂內(nèi)還展列了六幅油畫,這些藝術(shù)品生動地再現(xiàn)了中國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為游客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近代史的窗口。</p><p class="ql-block">1.《天國風(fēng)云》?:描繪了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的情景。畫面中,天王洪秀全揮手居中,東王楊秀清背手居左,北王韋昌輝站在眾將之中?。2.《厘治兩江》?:展示了清朝政府敕封重臣為兩江總督的場景。畫面中有五位代表性的兩江總督,從左至右依次是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藩、劉坤一。3.《共和肇始》?:記錄了1912年孫中山組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情景。畫面中的人物包括蔡元培、黃興、孫中山、林森、胡漢民、宋教仁等?。?4.《熙園曙光》?:描繪了1949年人民解放軍占領(lǐng)南京的情景。畫面中有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等重要人物?。5.《國共和談》?:展示了1946年周恩來與蔣介石進行和平談判的場景。畫面中的人物包括董必武、周恩來、陳誠、蔣介石、張群、邵力子等?。6.?《國府西遷》?:描繪了1937年國民政府西遷重慶的情景。畫面中的人物包括孫科、于右任、蔣介石、居正、戴季陶等?。</p> <p class="ql-block">總統(tǒng)府,我最喜歡中軸線上的那段路。中軸線的空間布局極具匠心,通過不同的建筑節(jié)點和穿堂相連,形成了一種有序的空間序列和節(jié)奏感。從門樓引入,到大堂開闊,再到二堂、禮堂的逐步深入,最后以子超摟的高聳作為收尾,見證了民國從興起到落魄而逃,成敗英雄,歲月不在,我感覺自己走的每一步都仿佛踏入了歷史的長河。</p><p class="ql-block">我站在中軸線大堂那塊鐫刻著“天下為公”匾額前拍照,試圖將自己的身影與這歷史的長河融為一體,鏡頭里,不僅記錄下了自己的模樣,更定格了這份對歷史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的就職典禮的禮堂。時至今日,禮堂正中還懸掛著國父的畫像,一走進禮堂,便立刻令人肅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八字廳,是一座西式建筑,其正門為一拱門,周圍雕有西式風(fēng)格的四形花紋,更是中國近代史的一部分,它見證了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和活動。其門前的臺階呈八字型向外延展,因此得名“八字廳”。我們山川隊員在八字廳前拍照,有種身臨其境,感受到那份獨特的歷史韻味。</p> <p class="ql-block">麒麟門,具體位置在走廊中部,起到隔斷作用。門前“蹲”著兩只石麒麟,故名“麒麟門”。這扇門平時緊閉,只有當(dāng)蔣介石來到辦公大樓時才會開啟,其他人只能從門兩側(cè)繞行,以此彰顯主席和“總統(tǒng)”的威嚴。</p> <p class="ql-block"> “子超樓”是總統(tǒng)府的主要建筑,位于總統(tǒng)府中軸線北端。這幢辦公大樓是在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任職期間所建。林森字子超,且任國民政府主席時間最長,所以人們習(xí)慣稱之為“子超樓”。該樓于1934年開工,至1935年12月竣工。“子超樓”主體五層,局部六層。第一層,先為國民政府文官處,后成為總統(tǒng)府文書局的辦公室。第二層是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辦公室。朝南的這間是蔣介石的辦公室,朝北的這間是副總統(tǒng)李宗仁的辦公室。第三層是國民政府會議室。</p> <p class="ql-block">孫中山銅像?是一尊坐像,根據(jù)孫中山先生當(dāng)年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時的年齡及樣貌制作。孫中山先生穿著西服,倚坐在椅上,兩腿交叉,面露微笑,展現(xiàn)出自信、慈祥又不失大總統(tǒng)的氣勢。我們山川隊員在孫中山雕像前拍照留影,是一種對歷史偉人的敬仰和紀(jì)念。</p> <p class="ql-block">總統(tǒng)府所在的熙園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總統(tǒng)府身居江南,江南園林的亭臺樓閣,古木疊障,自然也是少不了。走進熙園,一股江南風(fēng)韻撲面而來,使人心曠神怡。熙園,更多人稱之為“西花園”,作為與總統(tǒng)府連為一體的江南園林,其獨特的歷史淵源讓我十分好奇。</p> <p class="ql-block">總統(tǒng)府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故事,等待著游客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我在,這里駐足拍照,留下珍貴的記憶,院內(nèi)的建筑呈現(xiàn)出斑駁黯淡的色彩,但每一個點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參觀南京總統(tǒng)府,不僅是一次對歷史的回顧與致敬,更是一次對未來的深思與展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