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散文》2024年11期吳光輝《她的夢里是江南》

美文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來,瘦西湖的所有景致一起營造出來的煙花意境,就是為了烘托揚州這座城市的靈魂。</p><p class="ql-block"> 走進瘦西湖,首先映入我眼簾的肯定是那片清澈如許的湖水和岸邊隨風飄拂的垂柳了。這時,一群薄霧在水面上輕輕地游動,將岸柳全都籠罩在煙霧之中。翠綠的柳,清澈的水,湛藍的天,飄拂的霧,湖面的倒影,共同構成一幅江南春景圖,將李白“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的詩意,全都水印在這個繁花似錦的春天里了。</p><p class="ql-block">瘦西湖體態(tài)頎長,水勢豐沛,就如同一位如花美眷,在揚州城度過了無數(shù)個似水年華,而陽春三月肯定就是她的生日,每到這個時候她便更加婀娜多姿,全身都蕩漾出爛漫的春情。</p><p class="ql-block">那湖面乳白色的水霧和岸邊柳林滿天的柳絮交融在一起,所有的柳葉剛剛抽芽,嫩黃未綠,遠遠地望去,這片柳林仿佛被輕煙籠罩著。美柳們婷婷佇立于水岸,在柔風中搖曳著自己的風采,水汽濛濛,柳煙隨風,讓我的眼前產(chǎn)生一種青煙浮動的浪漫,覺得自己肯定是走進了一處審美的至境。</p><p class="ql-block">走在瘦西湖邊的長堤上,看見柳中還夾有桃,桃柳相間,柳的翠,桃的粉,色彩更是艷麗。柳絲翩翩起舞,肯定舞的是美眷的彩帶,桃花粉面相映,肯定是美眷多情的頰。翠如美男,粉若佳人,腳下的這潭湖水肯定是他們的深情。</p><p class="ql-block">相傳當年隋煬帝楊廣下令開挖大運河之后,翰林學士虞世基建議在揚州運河的兩岸種植柳樹,既可遮蔭,又能護堤。據(jù)傳隋煬帝還在這里親手栽了一株柳樹,并且賜姓為楊,后來的人們便稱柳樹為楊柳了。從此,作為古運河河道的瘦西湖也就遍植揚柳,從而成就了今天的三月煙花。</p><p class="ql-block">沿著水面向東一直前行,道路兩側的樹木逐漸變得高大茂密起來了,只能透過綠蔭的間隙欣賞到對岸的美景。</p><p class="ql-block">這里除了柳林,還有桑、槐、榆、椿、楓、楠、樸等植物,形成了一座樹種繁多的森林公園。這片柳林和后山的森林形成了高、中、低、地的植物群落,層次有序,枝繁葉茂,蔚為大觀,成就了一座天然氧吧。</p><p class="ql-block">所有的植物全都生長的湖邊,全都被煙花綽約籠罩,全都為瘦西湖營造出一處充滿溫情的煙花之境。</p><p class="ql-block">我覺得瘦西湖就是揚州這座城市如水性格的集中體現(xiàn),如果沒有瘦西湖揚州城恐怕會失去溫情。</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瘦西湖的橋不僅是聯(lián)通兩岸的一個紐帶,更是包容南北的一種精神。</p><p class="ql-block">揚州是一座水城,河多橋便多,正所謂“春城三百七十橋,夾岸朱樓隔柳條”,橋與橋相連,橋與橋相接,橋與橋相望,使瘦西湖變成了一個橋的世界。</p><p class="ql-block">二十四橋肯定是一座女性的橋,溫情的橋,南方的橋。</p><p class="ql-block">唐朝大詩人杜牧的那首《寄揚州韓綽判官》就是吟詠這座橋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边€是那位隋煬帝,據(jù)說因為夢見了一朵瓊花而沿著這條大運河而來,結果愛上了揚州這座水做的城市。他在那個煙花明月之夜,看到二十四位吹蕭的佳人為自己吹奏了新曲《天上人間》。當然,這位多情好色的皇帝始終沒能看到那朵夢中盛開的瓊花,卻被擁有二十四位佳人和二十四支美蕭的這座石橋深深的吸引,最終反而成就了這座石橋的凄美而浪漫的芳名。</p><p class="ql-block">《揚州鼓吹詞》言:“是橋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故名?!倍臉蛟瓰閰羌掖u橋,周圍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是一處文人聚會,歌女吟唱之地。古時有二十四位歌女,一個個姿容媚艷,體態(tài)輕盈,曾于月明之夜來此吹簫弄笛,故得此名。那個有關隋煬帝的故事只是后人的一種附會,并無歷史資料加以佐證,只是給瘦西湖里的橋增加了幾許浪漫。 </p><p class="ql-block">在瘦西湖橋的家族里,除了二十四橋之外,名氣最大的自然要數(shù)五亭橋了。</p><p class="ql-block">五亭橋位于二十四橋不遠處,是一座具有北方風格的橋,一座具有陽剛之氣的橋,一座男性的橋。</p><p class="ql-block">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巡鹽御史高恒及揚州鹽商為了迎接乾隆皇帝下江南而建五亭橋。他與二十四橋柔情似水地橫臥于湖面有著明顯的不同,五亭橋高大巍峨,造型剛直,似乎是一位北方壯漢,全身充滿了陽剛。</p><p class="ql-block">亭與橋的結合,形成了亭橋,再將亭分為五座,亭與亭之間以廊相接,又形成了完整統(tǒng)一的整體,每一座亭子仿佛就是一塊發(fā)達的胸肌,充分地秀出了一個猛男的健壯。橋身建成拱卷形狀,中心的橋孔半圓形最大,直貫東西,旁邊十二橋孔分布在橋礎的三面,可通南北,這樣可以盡展男性的八面威風。五亭頂為綠色琉璃瓦,亭與亭之間又以石梁相連,珠欄畫棟,呈現(xiàn)出這位男士的顯達與富貴。</p><p class="ql-block">據(jù)《揚州畫舫錄》所言:“每當清風月滿之時,每洞各銜一月。金色蕩漾,眾月爭輝,莫可名狀?!毕氡剡@位五亭橋還是一位多情的漢子,總是期待著“眾月”一般的美女環(huán)繞。</p> <p class="ql-block">事實上,瘦西湖早就將五亭橋視為一位充滿陽剛的壯漢,將二十四橋看作一位婀娜多姿的佳人了,估計在建造這些橋梁的時候就已經(jīng)將他們的性別設計好了。據(jù)說二十四橋是仿杭州西湖的橋而建的,五亭橋則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頤和園十七孔橋而建的,從而將南方的溫柔和北方的剛強移植到了一座湖里。</p><p class="ql-block">瘦西湖的橋,似乎都是為了包容而建,聯(lián)通兩處風景,選擇南北風格,成全一段佳話。</p><p class="ql-block">當南方的佳人從橋的一端,沿著這條富有詩意的弧線裊裊婷婷而來,她的足音變成了一部愛情影片的畫外音。這時,一位北方的美男正在從橋的另一端風度翩翩而去,他們在弧線的頂端——橋頂進行著一場一見鐘情的邂逅,接著相擁著走過瘦西湖的每一座橋,最后走進瘦西湖的歷史深處。</p><p class="ql-block">藕香橋是一座石拱橋,精致小巧,帶著明顯的南方秀麗;小虹橋色彩最艷,位于徐園和小金山之間,想必是一位個性艷麗的女性;春波橋是一座很小的木橋,盡顯嬌小和嫵媚;玉版橋是一座典型的拱橋,宛如碧綠的玉帶一般,肯定更是一位風情萬種的古典美人了。</p><p class="ql-block">瘦西湖共有五十多座橋,不論是大氣磅礴,還是小巧玲瓏,不論是色彩艷麗,還是青黑相間,所有的橋全都在瘦西湖里和諧相處。在石拱橋和二十四橋之間,有一座曲橋與它們相連,這一曲橋為三折平橋。在石拱橋的西側,在山上建了一座長長的棧橋,站在棧橋上北望,可以看到一座廊橋,再走到南側又可望見一座九曲橋。經(jīng)過九曲橋到南岸東行,便會看到一座石拱橋了。瘦西湖里的所有橋都是大橋連小橋,高橋連平橋,拱橋連柱橋,北方的橋連著南方的橋,男性的橋連著女性的橋。在這里,不論是五亭橋的黃瓦赤柱,二十四橋的白玉欄桿,大小虹橋的富麗堂皇,春波橋的婉約精巧,全都無一遺漏地被包容在湖面之上。</p><p class="ql-block">聯(lián)通與包容,是瘦西湖所有橋一直在給人們展示的一種人生態(tài)度,一種生存哲學,一種城市精神。</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我從熙春臺的身上一眼看出了中庸致和。</p><p class="ql-block">從瘦西湖公園的西門入口處出發(fā),穿過一條林蔭道,跨過那座曲尺橋,在綠樹掩映之間,一座體量頗為壯觀的兩層樓宇便十分莊重地映入眼簾,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熙春臺了。</p><p class="ql-block">熙春臺是瘦西湖的一座主體建筑,筑于三級石臺之上。</p><p class="ql-block">整個建筑厚重大氣,兩側對稱工穩(wěn),重檐屋頂,飛檐翹角,屋頂覆蓋著綠色琉璃,四面建有回廊,正面上層檐下高懸“熙春臺”、下層檐下高懸“春臺祝壽”的匾額。對此,郁達夫先生曾經(jīng)說過:“熙春臺一帶的建筑風格處處體現(xiàn)出皇家園林的宏大氣派,所有的建筑都選用了綠色的琉璃瓦,朱棟,白玉的玉體金頂?!笨梢娺@座建筑彰顯的氣象是無比恢宏。</p><p class="ql-block">熙春臺是瘦西湖古建筑群中體量最大的一座,其名取于《老子》“眾人熙熙,如登春臺”之意,“熙熙”有和樂之意。明清時這里是二十四景之一的“春臺明月”,也就稱之為“春臺祝壽”了。熙春臺是揚州鹽商汪氏為乾隆皇帝祝壽的地方,花費萬金建筑如此金碧輝煌的樓臺,可見當年揚州的鹽商是多么的富有。</p><p class="ql-block">走進熙春臺,迎面便是一幅大型的壁畫《玉女月夜吹簫圖》,采用了揚州磨漆畫的工藝,用浪漫主義手法再現(xiàn)了杜牧詩中的意境。大廳四角各有一扇圓形月洞窗,半明半暗,體現(xiàn)出唐代詩人徐凝的詩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詩意。登上熙春臺的二樓,可以品茗聽箏,亦可臨窗憑眺。</p><p class="ql-block"> 我從熙春臺走了出來,回身望去,看到飛出去的檐角好似大鵬展翅一般,彰顯出一種雄渾之氣,正面的匾額上“熙春臺”的鎏金大字,盡顯出皇家君臨天下的氣派。</p><p class="ql-block">據(jù)有關資料記載,當年揚州鹽商們?yōu)榱擞懞们』实?,在瘦西湖大興土木,修建了各種園林,乾隆來一次揚州就造一次園林,以致于今天的瘦西湖兩岸,處處都是樓臺亭閣,展現(xiàn)出了“一路樓臺直到山”的盛況。</p><p class="ql-block">熙春臺,以及五亭橋、釣魚臺、望春樓、蓮性寺、晴云軒等所有古建筑,無一不是對稱型結構,無一不是中庸致和建筑理念的藝術再現(xiàn)。</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在我看來,瘦西湖里的那座白塔是一種持久的佇立,是對江南文化的一種永恒的守望。</p><p class="ql-block">白塔晴云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其主要建筑就是這座白色的石塔。這座頎長豐潤的高塔,就像是一位獨領風騷的貴婦,雍容華貴地佇立于瘦西湖之中心、五亭橋之一側。她的全身為磚石結構,高三十余米,園門高懸著“白塔晴云”石額,遠遠地就能看到她鶴立一般的身姿。她的腳下是汀嶼、池水、曲溪、綠丘,肯定是用“別業(yè)臨青甸,前軒枕大河”的江南水鄉(xiāng)意境,為她作一番精彩的陪襯。當你進入塔下的晴云東院,會看到積翠軒、曲廊、花樹、翠竹、湖石、流水,還有假山圍成的一汪池水,肯定是用這片體現(xiàn)出江南園林韻味的景致,為她作一番精心裝扮了。</p><p class="ql-block">我覺得,這座白塔從頭到腳全都被江南特色的園林渲染烘托著,始終是想表達她對江南的向往。</p><p class="ql-block">這座全身潔白的塔是一座喇嘛塔,又稱覆缽式塔,是藏傳佛教的一種獨特的建筑形式,在一個高大基座上安置了一個巨大的圓形塔肚,其上豎立著一根長長的塔頂,塔頂上刻有許多的圓輪,再安上華蓋和仰月寶珠。這樣的建筑在西藏、青海、甘肅、內蒙古、川西等地比比皆是,但在南方并不多見。</p><p class="ql-block">關于這座白塔的身世,揚州至今還流傳著一夜造白塔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據(jù)《清朝野史大觀》記載,乾隆皇帝在瘦西湖乘船游覽時,忽然對身邊陪同的官員說:“這里多像京城北海的瓊島春晴啊,只可惜差了一座白塔。”揚州的鹽商們聽到后,立即請畫師畫成圖紙,連夜用白色的鹽包為基礎,外面覆蓋一層白色的銀皮,建成了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乾隆皇帝看見五亭橋旁居然真的有一座白塔巍然聳立,又聽隨從跪奏:“這是揚州的鹽商大賈,為彌補圣上昨日游湖之憾,連夜趕制而成的。”便連連感嘆:“人道揚州鹽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虛傳呀!”待乾隆皇帝走后,當?shù)佧}商又集資建造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座白塔。</p><p class="ql-block">當然,雖然是按北海白塔仿制,但建設者還是按照江南的特色做了修改。北海的白塔是典型寺廟塔,肚大頭細。揚州的白塔系園林塔,表現(xiàn)出江南建筑的柔秀。對此,當代著名建筑家陳從周在《園林談叢》中,曾將北海白塔和瘦西湖白搭進行對比,說瘦西湖白塔“比例秀勻,玉立亭亭,晴云臨水,有別于北海塔的厚重工穩(wěn)也。”可見北方之塔到了揚州,也隨鄉(xiāng)入俗,雄壯之氣頓減,窈窕之氣倍增了。</p><p class="ql-block">當然,我們正是從這座白塔的身上,可以看出揚州人對江南的一種向往。</p><p class="ql-block">揚州處于長江北岸,并不是地理意義上的江南。但是,按照文化氣質、園林特征、飲食風味,揚州人骨子里早就具有江南的風韻。</p><p class="ql-block">揚州的風華絕代,絕不是靠江南這個地理概念來獲得,而是靠自己的氣度和品質。</p><p class="ql-block">事實上,除了這座白塔之外,整個瘦西湖的每一處景點,全都深深地烙上江南的印記。自然景色旖旎多姿,迤邐伸展,媚態(tài)動人。在這條漫長曲折的湖道上,串以長堤春柳、四橋煙雨、玲瓏花界、吟月茶樓、湖濱長廊、石壁流淙、靜香書屋等岸景,儼然組成一幅天然秀美的江南風情長卷。</p><p class="ql-block">面對這樣的風景,又有誰敢說揚州不是江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五 </p><p class="ql-block">這天下午,瘦西湖悄然下了一場濛濛春雨。</p><p class="ql-block">隨著這場細雨,似乎所有的景致全都放慢了節(jié)奏,似乎所有的人物全都調成了慢動作,似乎所有的建筑全都超越了外界的紛擾,似乎所有的色彩全都變得朦朧起來了。</p><p class="ql-block">整個瘦西湖便籠罩在薄薄的雨霧之中,仿佛是一位絕色佳人披上了一件美麗的輕紗。這個時候,所有景致不再是那么明艷奪目,柳樹的綠變得淡淡的,桃花的紅變得粉粉的,迎春花的黃變得淺淺的,湖里的水也變得格外的虛無。</p><p class="ql-block">原來卸了盛妝的瘦西湖,才是最純美的,少了都市里的喧鬧,多了自然界的嫻靜。</p><p class="ql-block">近處河堤上的一切全都被雨霧過濾過了,花傘、垂柳、桃花、古橋、白塔,全都處于朦朧縹緲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一種凄美的意境。透過柳條組成的簾,幾條小小的船在細雨之中無聲無息地游弋而來,接著就隱約地聽到了搖著櫓的船娘吟唱著揚州小調《好一朵茉莉花》,隱隱地透露出幾分悠閑自在。</p><p class="ql-block">一座長湖碧波粼粼,漂來一葉扁舟悠悠。只見那位船娘身穿青花小祆,婷婷玉立于船頭,目光凝視一汪湖水,裊裊娉娉的身影隨著游船在湖面上蕩漾,她寧靜安嫻的神情便感染了船上的所有游客。</p> <p class="ql-block">一片雨靄湖,盡在氤氳里。搖櫓船娘的歌聲由遠而近,再由近而遠,最后只留下眼前這個無聲的畫面。此時,瘦西湖仿佛只剩下美麗船娘的一曲揚州小調,只剩下她纖柔的身姿、溫情的模樣、柔和的聲色,以及已經(jīng)調慢了節(jié)奏的水世界。</p><p class="ql-block">進入月夜之時,月光灑滿地,玉人簫聲起。船娘一襲碎花襖裹著婀娜的細腰,一躬身劃著小船,隱入了月影徘徊之處?!岸臉蛎髟乱?,玉人何處教吹簫?”當年的杜牧肯定就是在這種月色之下,乘著一條小船,尋簫聲、發(fā)幽情的吧?</p><p class="ql-block">此時此刻,瘦西湖上,一灣湖水,宛若綢緞,如絲如綿,若飄若拂;又見揚州月下,一片銀輝,如水如瀉,亦霜亦霧,猶晝猶夢。我真的不知道是誰清減了瘦西湖的小腰圍,又是誰嫵媚了揚州這一輪江南月了。</p><p class="ql-block">詩與畫組成的瘦西湖,歌與蕭吟誦的古揚州,更像是慢品著一杯千年的古酒,陶醉其中,陶醉于放慢了節(jié)奏的唯美世界。</p><p class="ql-block">瘦西湖的雨景,透露出揚州人慢生活的品質。</p><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瘦西湖本不是一座湖,而是一條河,只是一條彎曲狹長的河,可揚州人偏偏要將她說成是一座湖。這正是揚州這座城市品格的一種表達,是虛夸,是精明,也是一種向往。</p><p class="ql-block">我覺得瘦西湖的一切都透露著嬌小玲瓏的意味,在西湖的前面加了個“瘦”字,在金山的前面加了個“小”字,在白塔的身上增加了江南的意境,仿佛整個這座湖全都變得靈動輕盈起來了。</p><p class="ql-block">提起揚州,誰能不說起瘦西湖?李太白的“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想必就是來了瘦西湖吧?他肯定想起了瘦西湖給他留下的令人心顫的憐愛,才寫下這首《送孟浩然之廣陵》?因為只有在瘦西湖里,人們才會將自己的人生輕輕地按下暫停鍵,讓時光稍然停留在這湖光山色的唯美畫面里。</p><p class="ql-block">水做的瘦西湖,水做的俏揚州。瘦西湖的美,美就美在這蜿蜒曲折的流水,美就美在這座酷似一位身形苗條的“瘦”佳人仰臥于一片綠野之間的湖。</p><p class="ql-block">瘦西湖本來是揚州這座城市的一條護城河,原名叫保障湖。她的北段為唐代揚州城的一條城濠,她的南段為宋代揚州城的一條城濠,她的中段為清雍正十年所開浚。清乾隆年間,揚州的鹽業(yè)興盛,瘦西湖由于年長日久湖心淤塞,鹽商們出資疏浚,并在東西岸興建起許多亭臺樓閣,將唐宋明清等不同時代的城濠連綴而成了帶狀的景觀,從而基本形成了“園林之盛,甲于天下”的園林。</p><p class="ql-block">瘦西湖之名最早見于文獻記載為清初吳綺的《揚州鼓吹詞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鼻≡辏?736),錢塘(今杭州)詩人汪沆慕名來到揚州,在飽覽了這里的美景之后,與家鄉(xiāng)的西湖作比較,賦詩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睋P州人便從此將她命名為瘦西湖了。</p><p class="ql-block">事實上,瘦西湖一直是運河的一條支流,今天她的水系和大運河仍然相連,是一座活水的湖。這就難怪瘦西湖的水是這樣的清澈,是這樣豐沛,是這樣明亮了。</p><p class="ql-block">這座瘦西湖的每一處景物,就是揚州這座城市品格的一種建筑表達,慢生活,兼容南北,向往江南,中庸致和,等等,全都在這座湖的景致中得以形象地闡述。</p><p class="ql-block">游瘦西湖,就是品味揚州。</p><p class="ql-block">眼前的湖水如明鏡一樣的平,瘦西湖也就顯得更加矯情了。這一湖柔軟的水,滋養(yǎng)了揚州這座城市的靈魂,也滋生了揚州人向往江南的夢境。</p> <p class="ql-block"> 作者簡介</p><p class="ql-block">吳光輝,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淮陰師院文學院兼職教授、江蘇省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p><p class="ql-block">作品在《中國作家》《人民文學》等國家級文學期刊、《北京文學》《天津文學》《山東文學》《安徽文學》《長江文藝》《鐘山》《雨花》等全國三十個省級文學期刊發(fā)表;</p><p class="ql-block">連續(xù)18年入選中國散文排行榜或中國散文年選,散文《絕境狂奔》入選小學生道德課本和《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課本》,《裸木黃?!啡脒x《語文報》高一年級暑假作業(yè)推薦閱讀篇目,數(shù)十篇作品入選全國各地中高考練習試卷。</p><p class="ql-block">曾獲得中國新世紀優(yōu)秀作家、第三屆、第四屆全國冰心散文獎、第九屆、第十一屆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首屆孫犁散文獎優(yōu)秀作品獎、首屆江蘇紫金文學期刊優(yōu)秀作品獎《雨花》文學獎、《北京文學》年度優(yōu)秀作品獎、大灣區(qū)文學獎一等獎、第一屆、第二屆、第十一屆淮安市“五個一工程獎”,第五屆、第六屆吳承恩文藝獎等等數(shù)十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