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廬山之巔,一馬當(dāng)先。若不能成為廬sir,便做一回廬sir的書童。廬山,我們來了。</p> <p class="ql-block">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短短三日,卻在心中鐫刻下不可磨滅的廬山印記。廬山之巔,心隨云卷云舒,忽陰忽晴,忽雨忽霧。腳踏云海,身在云端,仿佛置身于另一個世界。云霧繚繞,讓人分不清晝夜,熙熙攘攘的市井之聲,卻只見其聲,不見其形。海市蜃樓般的幻境,令人嘆為觀止,久久不能忘懷。細思量,恐這美好時光如流水般逝去,故記錄于此,以免被歲月遺忘!</p> <p class="ql-block">等不及登記住宿,幾個伙伴便已至如琴湖邊拍攝夕陽。夕陽湖中,點綴湖心,色味俱全,美輪美奐,令人驚嘆這盛世杰作??焖偃胱⊥戤?,一行七人又趕往如琴湖,讓心融入湖中,感受這份美麗和寧靜。我們邊走邊拍邊鬧,不知不覺來到了仙人洞。天雖已晚,但興致正濃,打起手機手電,約會仙人,仿佛當(dāng)年李白、杜甫就在洞中。出了仙人洞,大家饑腸轆轆,找了家香滿樓,點了瓶廬山一滴泉,品起了廬山美食。</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有人要睡得較晚,而我的心早已飛至含鄱口、五老峰、三疊泉。四點醒來,再也無法入睡,待到六點,便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心已不聽使喚,只好形隨心走。于是,打起導(dǎo)航,一路走跑,邊拍邊跑,經(jīng)過廬山會址、朱德舊居、博物館、三寶樹,終于跑到含鄱口。那一刻,天公作美,在含鄱口,拍到了高掛在鄱陽湖上初升的太陽。站在犁頭尖山腳下的含鄱口,連太陽都近在咫尺,雖未見到初升的紅日,但也了卻了心愿,心又隨我所愿。</p> <p class="ql-block">我以為這般癡傻,以走跑方式近八公里路程到含鄱口的就我一人。正愁如何問路到五老峰,一位年輕人便來問我:“哥,五老峰怎么走?”哈哈,真是“想睡碰到枕頭”,竟然這位小伙子也是一個人走路來的,也是要上五老峰的。我們加了微信,得知他是來自上饒的朋友,平日也喜歡爬山。人啊,同是喜歡了,就會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我們兩人于是結(jié)伴同行,經(jīng)過植物園、大口瀑布,到達五老峰山腳。此時天越來越冷,云霧越來越大,風(fēng)呼呼狂嘯。我們沒有停下腳步,拾級而上,到了第一峰。站在一座亭子里,我們要蹲好馬步,才站得住腳,這威力沒有身臨其境,感受不到它的肆虐,體會不到大自然的偉力。過了一峰,我們到二峰,在二峰頂上,風(fēng)更大,一不小心,刮走自己,也不是不可能。二峰下有個天然洞穴,建有一小石屋,供奉神靈,出口像個大寫的人字,石頭上有幾幅摩崖石刻。天還是只有大風(fēng)大霧,照樣什么也看不見,只能拍拍三峰石、四峰石。在四峰,和伙伴們聯(lián)系上后,在四峰等其他伙伴。</p> <p class="ql-block">結(jié)伴同行到了五峰,拍了照,留了影,我們來到了三疊泉。稍坐休息后,我們坐上了網(wǎng)紅小火車,來到了三疊泉山頭上。網(wǎng)紅小火車來回80元,不坐也罷,真正的三疊泉下上各2300個臺階,才是考驗登山的開始。有錢的大佬坐轎子,從山腳到山上2300個臺階,總共要2280元。三疊泉行程三個多小時,大部分時間就花在這上面。我們沿著臺階下,沿著臺階上,已是疲憊至極,腿像灌鉛似的。秋天的三疊泉,已沒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更沒有“銀河落九天”的感覺。不過,斧削的山,絕美的崖,也足以讓世人驚詫!</p> <p class="ql-block">天氣越來越冷,風(fēng)越來越大,下午到了廬山會址,走馬觀花看了一番,我們就擠上觀光車返回如琴湖。</p> <p class="ql-block">廬山半程馬拉松,是此行的目的。這天天氣卻是出奇的好,云開霧散,溫暖適宜。7點半我們出發(fā)來到了牯嶺鎮(zhèn)街心公園,等待八點半發(fā)令起跑!廬馬的狀態(tài)不是很好,感冒吃了九九九,頭天晚上蓋上兩床被子還覺得冷。我說,這下完了,這個馬怎么跑?好在第二天起床后,除了還感冒,大腿因爬山有點痛外,其他還好。廬山半程是我跑過坡最多的馬。兩個陡坡沒有90度,也有45度,又陡又長,很多跑友不得不停下來走。本來擅長跑坡的我,也不得不走走跑跑了。</p> <p class="ql-block">雖難跑,但成績還是不錯。在55歲以上年齡組中排名第23名,差點擠進前20名有獎行列。其他同行,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值得多提的是,從來沒跑過半馬的林主任成績也在中上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