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重慶跨座式單軌:從“日本產”到“重慶造”。</p> <p class="ql-block">重慶單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當時我國第一輛跨座式單軌車在中車長客股份公司下線,標志著重慶開啟了跨座式單軌時代。? 經過15年的發(fā)展,重慶形成了國內唯一的完整跨座式單軌產業(yè)鏈,從最初的“日本產”轉變?yōu)椤爸貞c造”?。</p> <p class="ql-block">重慶單軌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88年,當時重慶宣布要建設的軌道交通項目,并以輕軌立項建設。由于當時單軌是一個新鮮事物,人們還沒有正式且嚴格的區(qū)分標準,因此重慶的單軌項目在初期被稱為“輕軌”?。</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第一條跨座式單軌線誕生于1888年,由法國人設計,蒸汽機車牽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跨座式單軌技術逐漸完善和成熟。1952年,德國在科隆成功建造了一條單軌線。后來美國、日本和意大利等國都修建了這種形式的單軌,其中尤以日本的技術最為成熟,建成的線路最多。</p> <p class="ql-block">跨座式單軌的優(yōu)勢顯而易見:一是爬坡能力強。一般地鐵的最大坡度在30%左右,跨座式單軌的爬坡能力輕松可達50%,理論坡度可達100%;二是轉彎半徑小。一般地鐵的最小轉彎半徑在300米左右,跨座式單軌的轉彎半徑卻只有100~150米;三是造價較低。僅相當于地鐵造價的三分之一左右;四是節(jié)省土地,噪聲低。跨座式單軌是橡膠輪胎騎行在鋼筋混泥土軌道梁上,不會發(fā)出鋼輪鋼軌相互摩擦發(fā)出的轟鳴聲。此外,跨座式單軌還具有景觀性好、節(jié)能降耗等優(yōu)勢,恰好與重慶山多坡陡、道路崎嶇、人口密集和發(fā)展旅游經濟的特點高度契合。</p> <p class="ql-block">重慶李子壩景點:位于重慶市渝中區(qū)西部,地處鵝嶺懸崖下,嘉陵江畔,因江邊有二級階地叫李子壩而得名。主要景點有:李子壩車站、李子壩抗戰(zhàn)遺址公園、三層馬路、李子壩觀景平臺、嘉陵江等。</p> <p class="ql-block">李子壩車站:是重慶輕軌2號線的一個站點,也是我國第一座與商住樓共建共存的軌道交通高架車站,因其“單軌列車穿樓而過”成為近年來成為了重慶旅游的打卡“網紅車站”。站在李子壩車站下面的馬路向上仰望,一幅立體交通的畫面映入眼簾:在高高的山坡上聳立的高樓大廈與立交橋,沿江馬路,軌道交通穿插在一起,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顯得壯觀和大氣。</p> <p class="ql-block">2024.10.19</p> <p class="ql-block">李子壩抗戰(zhàn)遺址公園:位于李子壩輕軌車站旁,背靠鵝嶺,北面嘉陵江,全長1.8公里,面積共12萬平方米,是重慶首個抗戰(zhàn)遺址公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層馬路:有三層馬路重疊于山坡之上,這是重慶獨有的地勢。是渝中區(qū)旅游步行線路,從李子壩到鵝嶺,全程1800米,步行約1小時。多年來,被重慶人津津樂道,非常有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