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17日 陰 轉(zhuǎn)多云</p><p class="ql-block"> 早上不到五點就醒了,年紀大了,覺少,收拾東西,六點鐘到門外樓梯上看天,沒有一點發(fā)藍的地方,今天是來桂林旅游的重點項目乘船游漓江百里畫廊。</p><p class="ql-block">天氣預報今天有雨,但愿不要太準。</p><p class="ql-block">在酒店吃早餐,這家酒店的早餐不錯,自助餐,菜品、食品、飲品都有多種可選,不知不覺中就吃撐了。</p><p class="ql-block">七點半接我們的車子準時到酒店門口,雖不是所說的考斯特,但車子很新,大概是25個座位,我們一個團隊18人,其中有四人是濟南的,還有多余的空位。車上很干凈,出來旅游沒有哪有那些講究,只要車子可靠干凈就湊付了。</p><p class="ql-block">全程導游姓王,人還可以。</p> <p class="ql-block">九點半左右,到達漓江碼頭,我們乘坐的是四星級游輪,比起普通的船只,這船寬敞舒服,每人都有固定的軟座,四人或六人一桌,桌上有茶水和咖啡供游客選用,咖啡是正規(guī)的越南G7三合一速溶,茶水不怎么樣。中午供應自助餐,不說多好,管飽沒問題。</p> <p class="ql-block">兩岸是一叢叢碧綠的鳳尾竹,放眼望去遠近高低,座座形態(tài)各異的青山被一層薄薄的云霧環(huán)繞,群山在云霧的遮罩中好像害羞的新娘不愿露出真面目。天空云層多變。清粼粼的江水沖擊著兩岸的大大小小的石塊卷起小小細碎的雪白的浪花。江心各種型號的形態(tài)各異的游船,成排的小竹筏,這一切組成一副令人耳目一新的天然水墨畫。引得游人如織長盛不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可不是浪得虛名。</p> <p class="ql-block"> 萬幸的是今天自始至終沒有下雨,乘船順江而下,江水清澈,據(jù)導游說,由于上游維修水庫,所以水中略有泥沙,不然是可以清澈見底的。這里工業(yè)不發(fā)達,沿江沒有工廠和居民區(qū),所以江水沒有污染,達到國家二類水標準。</p> <p class="ql-block">船過九馬畫山、黃布倒影等著名景點時,游客舉起手中的手機不停的拍照,這時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人們基本上沒有用相機的了,整條游船上就只有我一個人在使用沉重的單反,還有一個老頭手里握著個小型攝像機,我們成了老古董。</p><p class="ql-block">九馬畫山,一個考驗人們辨識能力的地方,那是一塊高達416米的巨大的石壁,如同一張畫紙,斑斑駁駁的分布著五顏六色,有詩曰“自古山如畫,而今畫如山。馬圖是九首,奇物在人間。”巖壁上黃白色形成的圖案成為依稀可見形態(tài)各異的駿馬,民謠說“看馬郎,看馬郎,問你神馬有幾雙?看出七匹中榜眼,看見九匹狀元郎?!?lt;/p><p class="ql-block">黃布倒影,就是二十元人民幣上的背景圖案,這里江水清澈,看見江底有塊米黃色的大石板,長寬各數(shù)丈,恰似一匹黃布平鋪在江底,黃布灘由此而名。</p><p class="ql-block">下午一點半,我們在陽朔上岸,車子接上我們?nèi)ビ鳊埡悠?,可惜我們五個七十歲以的老家伙沒那個福氣,人家禁止七十歲以上老人參加。導游只好安排我們乘坐大竹排在遇龍河平緩的一段河道中轉(zhuǎn)了一個小小的圈子了事。</p> <p class="ql-block">陽朔縣城,四面環(huán)山,城中電動車也是一景,大街上電動車成群結隊,比我們有過之而無不及。</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完漓江上岸,到陽朔縣城,晚住陽朔。</p> <p class="ql-block">年輕人都去漂流了,老的只好乘竹排在遇龍河轉(zhuǎn)悠,這段江面平靜,架竹排的因江上竹排太多,載客也要排隊的,節(jié)假日好一些可以掙到二三百元,淡季有時一天也就四十元。這些老家伙不服老,也要學學撐竹排的技術,看著容易,一根竹篙拿在手里便不聽使喚了,竹排在江中光轉(zhuǎn)悠不走。</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點多,來到銀子巖溶洞,銀子巖溶洞位于?桂林市荔浦市馬嶺鎮(zhèn),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被譽為“世界溶洞奇觀”。它貫穿十二座山峰,屬于層樓式溶洞,洞內(nèi)匯集了不同地質(zhì)年代發(fā)育生長的鐘乳石,這些鐘乳石千姿百態(tài),洞內(nèi)規(guī)模宏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一奇觀。</p> <p class="ql-block">此洞雖好,但游覽后令人身心俱疲,一是因為洞的規(guī)模大,游覽路線長,所以洞內(nèi)空氣不流通,潮濕悶熱。二是游覽通道狹窄,有的地方僅能一人通過,眾多的有人擠在這樣一條道上很容易產(chǎn)生擁擠,洞內(nèi)服務人員過少,不能有效的進行疏導,加上有些游客不管道路狹窄與否隨意止步拍照,更使得洞內(nèi)擁擠不堪,且大幅的上下起伏,游覽過程中既要留意腳下臺階,又要小心上面巖石碰頭,是游覽的感受大打折扣。出洞后要經(jīng)過一條漫長曲折的商業(yè)通道,里面各種叫賣聲使人心煩,銀子巖溶洞,想說愛你不容易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近六點入住陽朔碧玉國際大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