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無錫市第一女子中學始建于1912年3月,至今已經歷112年風雨。</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學校就有良好的辦學聲譽,當時社會評價:女中風氣淳厚,學生相互砥礪學行,畢業(yè)后均能自立于社會。</p><p class="ql-block"> 因歷史原因1968年起停辦女中,招收男生,改為男女同校。2006年4月由無錫市政府決策恢復為無錫市第一女子中學,是無錫市唯一一所只招收女生的學校。</p><p class="ql-block">學校校訓</p><p class="ql-block">端莊 勤樸</p><p class="ql-block">用智慧啟迪智慧 以人格塑造人格</p><p class="ql-block">培養(yǎng)端莊淑女,智慧才女。</p> <p class="ql-block"> 我家三代人與女中有著不解的情緣。</p><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紀末北京創(chuàng)辦了女子學校,我舅婆周孟群想去那里上學,學習更多知識。太舅公是無錫縣的一私塾先生,認為男女平等,女孩也有學習的權利,于是同意他唯一的女兒去北京(當時蘇浙地區(qū)沒有女校)。舅婆為了求學拆除了裹腳布,恢復天然腳,一人踏上了北上的路。</p><p class="ql-block"> 學成歸來后,成家、相夫教子。1912年無錫縣立女子師范學校建立,舅婆應聘成為一女中教師。</p> <p class="ql-block">母親陶文華縣女師1929屆畢業(yè)。</p> <p class="ql-block">姐姐秦有斐市一女中1951屆高中畢業(yè)。</p> <p class="ql-block">我是市一女中1967屆高中畢業(yè)生。</p> <p class="ql-block">在女中六年多(因文革延期)我們學知識、明是非、長才干,塑造人格,強健體魄,快樂成長,為以后的人生路夯實基礎。女中的老師、同學、校園…有太多、太多地方值得我們回憶、留戀。</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4日原文革前的中三、中四、中五(當時一女中是教改試點學校,將中學6年改為5年,3、2分段)部分同學(22人)相約到離別多年的母?!獰o錫市第一女子中學參觀,尋覓當年的蹤跡。</p> <p class="ql-block">原中四同學</p> <p class="ql-block">原中三同學</p> <p class="ql-block">1968年11月7日,乘坐同一艘船到大豐縣三合公社插隊落戶的同學們。在那里我們一起勞動、生活、戰(zhàn)天斗地十年,不是姐妹勝似姐妹。</p> <p class="ql-block">一女中的校園內到處是古典建筑,古色古香。假山、亭子、連廊、水榭、池塘、曲橋……就象一個江南園林。可惜文革時期遭遇人為破壞,目前僅保留下很少一部分,從圖片中尚可見識當年的建筑風貌。</p> <p class="ql-block">原中四丙班同學</p> <p class="ql-block">原中五乙班同學</p> <p class="ql-block">原中三同學</p> <p class="ql-block">這里我們互相追逐過,曾留下笑聲一串串。</p> <p class="ql-block">校史陳列館,記載著一女中百年多來的風雨歷程及取得的輝煌成果。</p> <p class="ql-block">又到桂花飄香的季節(jié),女中的丹桂是我們抹不掉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一女中現(xiàn)任領導對我們的到訪參觀非常重視,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王薦熱情地為我們介紹這些年一女中發(fā)展歷程、科學創(chuàng)新辦學理念、已取得成績及今后發(fā)展方向。</p> <p class="ql-block">看到現(xiàn)代化的生物實驗室,不禁想起當年生物課上在顯微鏡下看洋蔥頭表皮細胞結構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歡聚的時間總是短暫的,離別時大家都衷心祝愿母校再創(chuàng)輝煌!為祖國培養(yǎng)出更多的杰出女性人才!</p> <p class="ql-block">注:部分照片由洪元瑞、吳冠梅、劉天琳等同學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