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李生達大道考,至第五集之后一直拖到今天沒有下文。是因考察走入了彎路。</p><p class="ql-block">上次到李生達老家北李街,有老年人告訴我李被衛(wèi)士打黑槍當(dāng)場斃命是真,沒有葬回老家也是真,祖墳里他的位置至今空著。他葬在晉城北山。遇刺后,頭骨被人割去請功,下葬時蔣介石派人給他做了一個金頭。為避免被盜,葬了好幾處疑穴。哪是真穴不好找。</p><p class="ql-block">有人指出李系剿共人物,考察沒有意義。他的暴亡,迷霧重重,多少人、多少年都沒有準(zhǔn)確結(jié)論。</p><p class="ql-block">想想也對,又不忍放下,就翻閱了不少歷史資料。發(fā)現(xiàn)這李生達還真是個不得了的大人物,下葬時蔣介石的確高度關(guān)注,陳誠、閻錫山等親自扶棺。所以,他真實的墓肯定是有的或者有過的。</p><p class="ql-block">他生于離我老家附近十來里的太行山中,一個貧窮、偏辟、不起眼的小山村。三十多歲就混到在山西省與閻錫山平起平坐,在全國與陳誠等平級別。說是名人不為過吧。拋開政治傾問不做研究,他的經(jīng)濟主張是改革開放的?;ù罅咳肆ξ锪π藿ㄍㄍ馐〉牡缆罚@與閻錫山的設(shè)卡關(guān)閉通外省門戶,鐵路與全國不同軌道截然不同。</p><p class="ql-block">山西是一個閉塞的省份,豐富的煤炭資源和煉鐵技術(shù),加上臨汾平原的糧食,使得山西人頻頻產(chǎn)生關(guān)起門來過小日子的想法。八、九十年代,山西的煤炭出省費為山西賺了不少錢,打下了堅實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兩千多年前在山西傳為美談的《孔子回車》被外省人評為孔孟之道都傳播不進去的地方。而當(dāng)下經(jīng)濟、文化能發(fā)展的這么好,自是有著一代又一代的熱愛山西并大力改革開放者在努力奮斗。</p><p class="ql-block">拋開政治、經(jīng)濟觀點不說,這條路上流傳的他為方便母親下李封看戲而修這條路,也是一件孝舉。拉動了兩省經(jīng)濟互補,帶動了道路兩旁無數(shù)村莊的繁榮,傳播了尊老愛老的風(fēng)尚。最少是為兩省人民做了件好事。</p><p class="ql-block">當(dāng)年勾通山西河南,這一帶有東大路、西大路。東大路就是這條李生達大道,從晉城通往河南李封、柏山、清化。西大路山西境內(nèi)直接叫清化一大道、二大道,自然是通往清化的。還有丹道,沿丹河邊下來,通清化、許良、山王莊、沁陽等。近年西大路不斷有兩省官員、文人考察,山西、河南都寫出了不少有歷史意義的文章。而這東大路,一直無人顧及問津。我也是想借機呼吁一聲。</p> <p class="ql-block">國慶期間,幾位詩人、朋友,看過我前面幾篇《李生達大道考》的陋文,參加過有些考察。借國慶假期,提議幫我完成這一心愿,一定要找到李生達的墓地看看。</p><p class="ql-block">其實,有些事您真去做并不難。上車時大家還都不知李生達墓究竟在晉城哪座山上,打開百度地圖找那老人說的北山時,地圖導(dǎo)行竟直接把我們導(dǎo)到了晉城西郊的吳王山森林公園門口。門衛(wèi)大爺告訴我們公園里山上的確有李生達墓,還有幾間房子是展廳。喜出望外的我們匆匆沿小路急行,約兩公里后見一座寺廟,又向游人打聽,有人給我們指了一個錯誤的方向。半小時后看到一個有大碑和大鐘的地方,仔佃一看是侯公墓,記念晉城歷史上古代的一位名人。證明好心的指路人并不知李生達,還耽誤了我們一個多小時。</p><p class="ql-block">這森林公園太大,假日期間游人也不是太多。問了多人都無果,只好再試探前行登高上了祭天臺,四野森林茂密,不見哪兒有展廳。幸好臺上有吳王山導(dǎo)游圖,下臺按圖索引,終于找到一座不小的院落群。這地方應(yīng)該離森林公園的另一個入口不太遠(yuǎn),因為有個院子是晉城義工自愿者活動室。時已中午,空無一人。另一個院子門額上題兩個字″至德"還是"德至",大門緊鎖,是不是李生達展館無法確定。整個園區(qū)游人大概都下山吃午飯了,找不到人打聽。后院是清雅的詩書畫廊,國風(fēng)古韻,名人題字,但大都看不出與李生達有關(guān)。園中心豎著一塊奇石,正面白色斑斑點點的筆痕,很象一塊墓碑。走近看,竟是自然天生的斑點,天書記載著什么,我等自然看不懂。無耐游覽書畫走廊,隔窗竟看到一塊墓碑。終于找到了!</p> <p class="ql-block">“李生達 (字舒民) 之墓"是他的孫女率后輩立的。這碑簡潔、清晰,終結(jié)了一位只活了46歲的一代梟雄安眠于此。</p><p class="ql-block">我獨坐墓前沉思良久。應(yīng)該代表李生達大道沿途的鄉(xiāng)親們謝謝這位修路人。同伴們向這位風(fēng)云古人三鞠?。已肌腸碌碌的我們只好尋路下山了。</p><p class="ql-block">這考察到此應(yīng)該結(jié)束了。</p><p class="ql-block">回來寫此文前再百度資料,李生達之死仍無定論。暗殺、仇殺、情殺都系猜測。金頭、疑穴更是子虛烏有。有記載這墓在大搞農(nóng)田基本建設(shè)時期被毀。有照片說李生達晉城住所已毀,只有衛(wèi)士們住的院子殘留。</p><p class="ql-block">看來我們還應(yīng)再來一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映云路</p> <p class="ql-block">此篇照片取自棉花糖、付霞、凡夫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