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山公園</p><p class="ql-block"> 重陽節(jié)本來計劃瞻仰毛主席遺容,結果需要提前預約,不能成行,改道往中山公園來了。中山公園原來是皇家園林。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神靈的地方。一個叫朱啟鈐的人倡議改成公園,才成為現(xiàn)在的中山公園,供全國老百姓觀光游玩。</p><p class="ql-block"> 以往也來過中山公園走馬觀花,對里面的景致沒有什么印象。覺得比頤和園 、北海公園、天壇公園遜色很多。今天我細細的逛了逛。才感覺他可以與這些公園相媲美。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古樹。都是側柏,形態(tài)各異,有的筆直高聳入云,有的樹莖千奇百怪,上面都貼著牌子,有的是紅色,有的是綠色,我仔細分辨了一下,掛紅牌子的樹年代更久遠,有的是元代,有的是明代,有的是清代,在200年以上的大約都是紅牌子,200年以下的都是綠牌子,樹也有身份,它們應該都在北京園林局登記注冊。和人一樣,每棵樹都有自己的身份,可是它比人可是長壽多了,都在200年以上,有的600多年,有的1000年以上,歲數(shù)很大,可是一點沒覺得蒼老,還枝繁葉茂。有一種滄桑之美。園中古柏,有枯槁的,然而百年古樹不忍砍伐,但是叢綠中雜以枯木有礙美觀,便在樹下種植紫藤盤繞而上,春夏之際,藤花怒放,艷麗可愛,利用廢物宛若天成。古老的枯樹就這樣借助紫藤,又重新?lián)Q發(fā)了生機。紫藤根莖纏纏繞繞盤桓而上,有一種巧奪天工的靈秀之美。像這樣的古樹北京幾乎所有的公園都有,著名的頤和園除了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等著名景點外,古樹也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天壇的古樹,極具特色,都蒼翠遒勁,顯出歷史的厚重感。北京的古樹是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底蘊深厚,紅墻碧瓦襯托下的古樹滄桑之美已成為北京的文化符號。</p><p class="ql-block"> 有一個地方,種著成片的竹子,稱為竹林。滿眼綠色,翠竹郁郁蔥蔥,筆直的竹竿高聳入云,好像爭先恐后爭著接收太陽的照耀一樣,生怕自己落后,我不禁想到是否這就是林黛玉住的瀟湘館,顯得是那么清涼幽靜,走在里面,仿佛與外面嘈雜的世界隔絕,心特別安定悠閑。微風輕輕吹過,空氣特別清新,聞到一股翠竹青草一樣的清香。只可惜偶爾的竹子上面會刻有“某某到此一游”大煞風景。過去人們的生活水平低,人們的文化素質(zhì)不高,到此游玩當做是最光榮最奢侈的事,想讓全世界的人知道,他曾經(jīng)來過這個地方,現(xiàn)在看是非常俗的一件事,也破壞了竹子的自然美。當然現(xiàn)在園林管理也嚴格了,不再有類似的情況發(fā)生了。</p><p class="ql-block"> 公園里應季的花卉很多,有碗大的大麗花,紅的艷麗,白的純潔,黃的耀眼,綠的嬌嫩,五顏六色,在微風中輕輕搖擺,好像跟行人打招呼。好像小孩的臉喜氣洋洋。真想摘下一朵帶回家。把它長時間供養(yǎng)欣賞。走到蘭花盆景室內(nèi),養(yǎng)殖有多種名貴蘭花,花的葉子好像都一樣,細細長長的,可是開的花不一樣,因花型取蘭花的名字,取的名字細細品味,都花如其名別致。門口種著兩顆桂花樹,出門一股濃郁的桂花香撲鼻而來,令人神清氣爽??粗m蘭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粉紅色的三角梅格外嬌艷。心情無比愜意。</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覺逛了半天,心中感慨,不愧是皇家園林,到處都障顯著皇家的大氣磅礴,絲毫沒有扭捏作態(tài)之勢,它以最莊重威嚴的姿態(tài)展現(xiàn)著它的風采,讓無數(shù)游人慕名而來,流連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