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古城的名人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4日,我隨美篇旅游“放心游”美友團來到了鳳凰古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鳳凰古城位于中國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沱江穿流而過,因兩岸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由此得名。</span>始建于清康熙年間,經(jīng)歷300年風雨滄桑,古城的城樓,青石板街道,江邊的吊腳樓和名人故居構(gòu)成古城的特色。這里名人輩出,熊希齡、陳渠珍 、沈從文,還有后來的黃永玉。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路歡聲笑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路健康隨行</p> 1.沈從文故居 <p class="ql-block">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煥,字崇文,乳名茂林,筆名休蕓蕓、懋[mào]林、甲辰、璇若、上官碧、炯之等,湖南鳳凰縣人,中國現(xiàn)代作家、文物專家。</p><p class="ql-block">1917年,沈從文高小畢業(yè)后輟學當兵,參加了隸屬于湘西靖國聯(lián)軍第二軍的第一支本地部隊。1923年之前,沈從文是在家鄉(xiāng)的土著部隊度過的。1923年因受到新文學運動余波的影響,沈從文來到北京。20年代末,他經(jīng)歷了從之前的不會用新式標點符號,到在全國各大報刊發(fā)表作品的過程;30年代初,沈從文已出版作品集數(shù)十個。其中,他的代表作中篇小說《邊城》,長篇小說《長河》分別于1934年、1938年出版,并成為國內(nèi)外廣泛關(guān)注的作品。魯迅認為沈從文是“自新文學運動開始以來”“所出現(xiàn)的最好的作家”之一。此后,沈從文擔任《大公報》文學副刊的主編,并成為“年輕一代‘京派’的代表”,“北平文壇的重鎮(zhèn)”。40年代初,他受聘擔任西南聯(lián)大的教授。抗戰(zhàn)結(jié)束后,他成為當時著名的教授和文壇上舉足輕重的作家,不僅負責北京大學的教學,還負責編輯北方部分文學副刊。但1949年前夕,他被打成反動作家,從此與文壇、教壇告別。沈從文就此轉(zhuǎn)入文物研究領(lǐng)域,一心鉆研中國物質(zhì)文化史。80年代初,他出版了《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這次文物研究成果給世人帶來驚奇。晚年,沈從文已是文學家和文物研究專家,曾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p><p class="ql-block">1988年5月10日下午,沈從文會見黃廬隱女兒時心臟病猝發(fā),于晚8時30分在家中逝世,享年86歲。1992年,鳳凰之子魂歸故里,沈從文的親屬將其骨灰灑在湘西鳳凰的沱江中。</p> <p class="ql-block">許多人來鳳凰都是為沈從文而來。因為《邊城》、《湘西》、《從文自傳》等自他筆下流出的大家耳熟能詳?shù)淖髌?。常有人說:“世人知道鳳凰,了解鳳凰,是從沈從文開始的”。沈從文故居是四合院式的樓房,這座精巧秀麗的清朝晚期建筑,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平整光亮的石地板,蒼老陳舊的板壁,剝蝕脫落的門窗,顯示房屋的陳舊與滄桑,飛檐矗立的屋架與灰色牢實的墻體結(jié)結(jié)實實的融為一體,顯得協(xié)調(diào)有序。沈從文故居的院落別致小巧,室內(nèi)陳列了一張張珍貴的照片與藝術(shù)品,每一張清晰珍貴的圖片,都記錄了一代文豪沈從文走過的文化歷程,每一行流暢深沉的文字,都忠實地記錄他成長的過程。陳舊的檀木方桌,破爛的藤編靠椅,都是沈從文當年使用過的實物。在這里,每一樣物件都訴說著沈老的平生,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這位文學大師的文字具有魔力讀一遍就念念不忘。</p> <p class="ql-block">沈從文寫鳳凰古城句子:鳳凰古城山川秀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民族風情濃郁,有著“中國最美的小城”之稱。至今仍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時期形成的傳統(tǒng)格局和歷史風貌;鳳凰古城的建筑拙樸中帶有幾分秀色。</p><p class="ql-block">城內(nèi)石板鋪成的街道縱橫交錯,古樸典雅,兩旁多是木板房,房檐伸出來,只見一線天。內(nèi)中店鋪,盡現(xiàn)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邊城》是中國現(xiàn)代作家沈從文以地處湘川黔三省交界的邊城小鎮(zhèn)茶峒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鄉(xiāng)土小說,原載于1934年《國聞周報》第11卷,于1934年10月由上海生活書店首次出版?!哆叧恰吩?996年由《亞洲周刊》推出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排行榜”中位列第二。</p><p class="ql-block">《邊城》描寫了撐渡船的老人與他的孫女翠翠相依為命的純樸生活,以及當?shù)卣扑a頭船總順順的兩個兒子天保、儺送不約而同的愛上翠翠,后又因為哥哥天保去世,弟弟儺[nuó]送選擇離開她,只剩下失去爺爺?shù)拇浯洫毷囟纱却龤w人的悲劇故事。小說以湘西一個古樸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展開敘事,展現(xiàn)出一種優(yōu)美、健康和自然的人生形式。小說呈現(xiàn)出一種未受現(xiàn)代文明浸透的邊城整體生活風貌,塑造了作為愛與美化身的翠翠形象,重點描繪了鄉(xiāng)村世界中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沈從文從道德視角出發(fā),為湘西民族和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注入美德和新的活力,并關(guān)照民族品德重造的未來走向。</p> 2.黃永玉藝術(shù)紀念館 <p class="ql-block">黃永玉(1924年8月9日-2023年6月13日),原名黃永裕,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1924年8月9日出生在湖南常德,祖籍為湖南鳳凰。土家族人。生前為中央美術(shù)學院教授、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院長。</p><p class="ql-block">黃永裕受過小學和不完整初級中學教育。12歲外出謀生,1937年進入集美學校,首次接觸木刻,后流落到安徽、福建做工。1944年在江西遇到了后來結(jié)為終生伴侶的張梅溪。1947年起,他先后輾轉(zhuǎn)到上海、臺灣和香港,堅持木刻、繪畫和創(chuàng)作,并在香港擔任《大公報》美術(shù)編輯,還獲得了“青年木刻家”的美譽。新中國成立后,黃永玉回京,就職于中央美術(shù)學院,結(jié)識徐悲鴻和齊白石等人,并在榮寶齋學到完整的水墨套印技法。黃永玉前半生主攻木刻,70年代畫水墨,80年代畫線描,90年代在意大利開始畫油畫和雕塑,除此之外還堅持創(chuàng)作詩歌、散文和小說。他在詩書畫文上皆有優(yōu)秀作品,代表藝術(shù)作品有版畫《阿詩瑪》,生肖郵票《猴》和毛主席紀念堂山水畫、榮寶齋大型國畫《荷》等,他的版畫清新明朗,水墨融入版畫特點,并善用題跋。文學作品方面,著有《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太陽下的風景》《無愁河的浪蕩漢子》等,風格獨特,語言個性,敘事靈動。</p><p class="ql-block">黃永玉曾獲中國美術(shù)終身成就獎、奧林匹克藝術(shù)獎等獎項,入選首批的“中國國家畫院院士”。2020年6月4日,他以2019年度公開拍賣市場作品總成交額3700萬元人民幣名列《2020胡潤中國藝術(shù)榜》第17位。2023年6月13日3時43分,因病去世,享年99歲。</p> <p class="ql-block">從沈從文先生故居出來,穿過虹橋去往萬壽宮,其實是黃永玉藝術(shù)紀念館。超愛他們夫婦年輕時的合影。那句“迷時師渡,悟時自渡”如醍醐灌頂。</p> <p class="ql-block">喜歡看黃永玉先生的畫還是從郵票開始,至今1980年的猴票被稱為金猴。設(shè)計精美靈動。</p> <p class="ql-block">黃永玉先生繪畫有新意,有內(nèi)容,有熱情,不枉此生!而文學造詣得益于沈從文先生,有煙火氣,特別接地氣!黃永玉是沈從文的侄子。黃永玉來北京發(fā)展,也是聽從沈從文的建議和召喚!</p> <p class="ql-block">黃永玉的詩歌非同凡響,他將自己近一個世紀的生命感悟結(jié)集成《見笑集》,這本詩集里,有愛情,有友情,有對正義的捍衛(wèi),在眾多的詩歌里,《假如我活到一百歲》頗為特別,不禁讓人讀著讀著就會動情落淚!</p><p class="ql-block">長壽、長壽,</p><p class="ql-block">同輩的人全都死了,</p><p class="ql-block">倒像是一個新來的</p><p class="ql-block">外鄉(xiāng)人,</p><p class="ql-block">我孤零零茫然四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長壽、長壽,</p><p class="ql-block">廝殺了整整一個世紀,</p><p class="ql-block">同志們撇下我走向天堂,</p><p class="ql-block">戰(zhàn)場是那么寂靜,戰(zhàn)壕里,</p><p class="ql-block">剩下一個活著的我。</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是干癟的橘子,</p><p class="ql-block">我是熬過了冬天的苦瓜。</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人們用好奇的眼光,</p><p class="ql-block">盯我身上的每一部分,</p><p class="ql-block">發(fā)皺的雙手和</p><p class="ql-block">顫抖的步伐。</p><p class="ql-block">吃飯時老打翻飯碗,</p><p class="ql-block">滿身衣服是板煙燒的洞眼。</p><p class="ql-block">低頭看一行書,</p><p class="ql-block">抬頭就忘得干干凈凈。</p><p class="ql-block">愛情和我這么遙遠,</p><p class="ql-block">仇恨像一縷輕煙。</p><p class="ql-block">我知道,</p><p class="ql-block">存在對于我,</p><p class="ql-block">早已和別人無關(guān)。</p><p class="ql-block">嘿!</p><p class="ql-block">有一天將會到來,</p><p class="ql-block">像一次旅行一樣,</p><p class="ql-block">我將提著小小的行囊,</p><p class="ql-block">在前胸口袋插一枝</p><p class="ql-block">未開的玫瑰,</p><p class="ql-block">有如遠航的老手,</p><p class="ql-block">不驚動別人,</p><p class="ql-block">反手輕輕帶上住久了的</p><p class="ql-block">家門。</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嘗夠了長壽的妙處,</p><p class="ql-block">我是一個不惹是非的老頭,</p><p class="ql-block">我曾經(jīng)歷過最大的震動,和</p><p class="ql-block">呼喚,</p><p class="ql-block">我一生最大的滿足是</p><p class="ql-block">不被人唾罵,不被人詛咒,</p><p class="ql-block">我與我自己混得太久,</p><p class="ql-block">我覺得還是做我自己好。</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這首詩寫于1980年,天命之年,活過半百,憧憬自己百歲時的情景,一字一句,皆發(fā)于肺腑,感人至深。有孤獨與茫然,有淡定與從容。只要笑,就沒有輸。黃永玉一生中,痛痛快快,無愧于心!這個所謂的“浪蕩漢子”終于微笑著向過去的年少,微笑地告別!黃永玉向光陰致意, 人死如遠游,他說歸來再活人心上。</p> 延伸閱讀:鳳凰古城印記 <p class="ql-block">它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五溪苗蠻之地”;</p><p class="ql-block">它是作家沈從文筆下風光秀麗的《邊城》;</p><p class="ql-block">它是路易·艾黎稱贊的中國最美麗的小城;</p><p class="ql-block">它就是--鳳凰古城。</p><p class="ql-block">鳳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歷經(jīng)300多年的風雨滄桑,古貌猶存。現(xiàn)東門和北門古城樓尚在。城內(nèi)青石板街道,江邊木結(jié)構(gòu)吊腳樓,以及朝陽宮、古城博物館、楊家祠堂、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天王廟、大成殿、萬壽宮等建筑,無不具古城特色。</p><p class="ql-block">鳳凰古城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環(huán)抱,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jīng)之路。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2001年12月17日,鳳凰被國務院列為中國第101座歷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半詩情畫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半人間煙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繪畫這場景如飛舞的鉛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將美好贈予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你會長出羽翼 擁抱星河萬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將這世間溫柔都盡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河湖海 溪流湍急 不露倦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任你如風般自由棲息</p> 鳳凰古城的夜景 <p class="ql-block">夜幕時分,華燈初上,沱江河畔燈火闌珊,萬家燈火璀璨綻放、流光溢彩,美不勝收。北門碼頭,處處張燈結(jié)彩。這座歷史悠久、充滿神秘魅力的古城,以其獨特的夜景吸引了眾多游客夜游旅拍。</p><p class="ql-block">在鳳凰古城,沱江兩岸的吊腳樓被燈光映照得金碧輝煌,江水在燈光的映襯下波光粼粼。在鳳凰沱江邊,清澈的沱江水和古樸的城墻、吊腳樓成了攝影天然的最佳背景,到處都是游客的觀景拍照的身影。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們身著華麗的民族服飾,手持精致的道具,在專業(yè)攝影師的指導下,穿梭于古城的大街小巷,留下了一個個美麗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總要來趟鳳凰古城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吹吹沱江的晚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走走沈從文筆下的邊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感受湘西的自然美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旅游“放心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探索世界之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與我同行</p> <p class="ql-block">美篇旅游“放心游”活動圓滿結(jié)束了,五天四夜感受到三湘四水的活力與韻味、靈動與深邃,感受到美篇的誠意和厚愛,純玩無購物!</p><p class="ql-block">旅行在我看來還是一種頗為有益的鍛煉,心靈在旅行中不斷地進行新的未知事物的活動。——蒙田</p><p class="ql-block">去旅行吧!給心放個假,在祖國的大好河山里,去旅游,去敞開心扉,在山河遠闊的天空里,在遍布人間煙火的生活里,完完全全的像個孩子一樣,在心里面給快樂騰空出位置,裝滿干干凈凈的世界。找一個讓心里安靜和干凈的地方,讓自己變得跟水晶一般透明,然后拍一些美得想哭的照片,留給老年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始終關(guān)愛美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精心策劃組織有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登高望遠貼心提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吃喝玩樂照顧周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隨心而動云游四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旅游快樂分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感謝有您一路陪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無論人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還是旅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整理、編輯:悟為(郭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創(chuàng)作地址:甘肅省蘭州市</p><p class="ql-block">注:本文部分圖片、文字及觀點,來源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篇、隨行美友、</span>央視新聞、學習強國、互聯(lián)網(wǎng)、百度、頭條、新浪官博、抖音及其他公眾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再此表示感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如涉及侵權(quán)請予以告知立刪。謝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