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號468348320</p><p class="ql-block"> 圖片系自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老太年輕時知事達(dá)理,精明能干,曾為婦女隊長,家里也料理得井井有條。她養(yǎng)育了五個兒女(大女兒抱養(yǎng)),都已成家立業(yè),先后通過考學(xué)、接班都跳出了農(nóng)門。大女兒、小女兒、小兒子住在縣城,大兒子、二女兒在西安工作。逢年過節(jié),門前停四五輛小車,村上人都說李老太有福,她自豪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她老伴去世早,一個人生活在老家,買菜做飯,打打麻將,生活很自在。隨著時間推移,她患上了高血壓、心臟病。在縣上住院的十多天里,小兒自從把她安排進(jìn)醫(yī)院,就再也沒有閃面,其他兒女買些水果,在病房看一眼也都相繼離開,她只好讓小女兒白天送飯,晚上陪床。這次住院費(fèi),她用每月積攢的老年補(bǔ)助、撫恤金,通過農(nóng)村合療結(jié)了。</p><p class="ql-block"> 自從李老太住院回來,總怕自己晚上有個三長兩短。于是每月掏三百元,先后在村上找了兩個中年婦女,只晚上過來陪睡。沒過幾天,人家都借故離開了。不知誰建議,讓她侄女和外甥媳婦過來,總會好些,結(jié)果侄女和外甥媳婦相繼干了不到半年,又都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李老太突然腹部疼痛難忍,豆大的汗珠順著額頭往下滴,坐臥不寧,送到縣醫(yī)院診斷為急性膽囊炎,李老太要求盡快做手術(shù),可醫(yī)生嫌她年齡大有風(fēng)險,讓轉(zhuǎn)到大醫(yī)院。二女兒馬上聯(lián)系西安唐都醫(yī)院,很快做了膽囊切除手術(shù),住院費(fèi)六千多元,二女兒主動支付了。在病房里,大女兒對二女兒、大兒子說:“這次媽出院,每人出五百元,好好給媽請個保姆?!倍畠汉痛髢鹤佣急硎举澩?,認(rèn)為這是個最好的辦法。</p><p class="ql-block"> 李老太出院后,大女兒反悔了,聯(lián)合小女兒給二女兒反復(fù)做工作,這五百元不能出,咱們是出了門的女子,養(yǎng)兒防老,兩個兒子應(yīng)當(dāng)負(fù)擔(dān)。二女兒聽后很生氣,堅持要履行當(dāng)初的約定。這筆費(fèi)用終未落實,請保姆的事也自然泡湯了,李老太只能暫到二女兒家康復(fù)。由于二女兒兩口子要上班,兩人單位都很遠(yuǎn),中午沒人給李老太做飯,李老太提出回縣上小兒子家。</p><p class="ql-block"> 在李老太心里,早已把自己最后的日子托付給了小兒子,對小兒子付出最多。小兒子生了兩個孩子,開始在縣城想買一套單元房,媳婦不同意,堅持買了一院宅地,自建了兩層小樓,自然欠了不少賬,李老太準(zhǔn)備賣了老家這院房,全部資助小兒子,被二女兒勸攔,讓李老太給自己留條后路。于是就在中學(xué)門口租了一間門店,經(jīng)營文具。平時李老太把小兒子的孩子拴在桌腿,買菜做飯,經(jīng)管生意,小兒和媳婦下班后來店里搭把手,三個人忙忙碌碌,小兒媳婦眉飛色舞,嘴甜得像抹了蜜。六年后,小兒欠賬還完,把店轉(zhuǎn)了出去,李老太累了一身的毛病,左鄰右舍都說李老太給小兒幫了大忙。</p> <p class="ql-block"> 李老太回到小兒子家不到半月,小兒媳婦變了臉色,走進(jìn)門罵這個,訓(xùn)那個,摔碟子拌碗,動輒和小兒子吵得不亦樂乎,最后干脆不再做飯了,領(lǐng)著兩個女兒進(jìn)館子,小兒子只好給老娘下碗掛面。李老太知道小兒子媳婦趕她走,傷心至極,放聲痛哭,便讓小女兒把她送到大兒子工作單位(大兒當(dāng)時還在百里外的銅川上班),路過巷子,兩邊住戶紛紛探頭,竊竊私語:“現(xiàn)在用不上老婆了,造孽?。 ?lt;/p><p class="ql-block"> 在大兒單位住了十幾天,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其實,大兒子對李老太一肚子怨氣,在他們兩地分居,孩子沒人照管,上學(xué)沒著落,家庭最困難的時候,李老太沒有照看一天孫子。更有甚者,沒和大兒子商量,把莊基確權(quán)在了小兒子名下,為此,大兒子經(jīng)常遭媳婦數(shù)落,念其老娘年齡大了,大兒子只好憋在心里。這次本想把老娘送回自己家里住幾天,又怕過不了媳婦這一關(guān),只好把老娘送回了老家。</p><p class="ql-block"> 李老太回來,總感到渾身乏力,心慌氣短,頭暈?zāi)垦?,于是就讓對門給二女兒打電話,二女兒又讓小兒子把老娘送到咸陽鐵二十局醫(yī)院,診斷為心衰,安上了心臟起搏器。出院那天,大兒媳婦給二女兒女婿打電話,問老娘出院送到哪里?二女兒女婿生氣地回道:“醫(yī)院后邊就是渭河。”對方一聽話味不對,立即掛斷了電話,最后還是把李老太送回了老家。</p> <p class="ql-block"> 大兒媳婦之所以給二女兒女婿打電話,是因為依靠慣了。大約在十幾年前。有一年春節(jié)臨近,家家戶戶開始貼對聯(lián),又連續(xù)下了幾場大雪,天寒地凍,滴水成冰,李老太守著小煤爐,晚上凍得睡不著覺,二女兒過意不去,便把李老太接到了西安,沒曾想,這一接就成了慣例,李老太連續(xù)在二女兒家過了十五個春節(jié)。兩個兒子、兒媳、孫子除夕都趕過來,一大家子歡聲笑語,李老太高興得合不攏嘴,仿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每年冬天來了暖氣,李老太都要在二女兒家“貓冬”。遇到李老太這種何去何從之時,他們自然就想到了二女兒。</p><p class="ql-block"> 二女兒女婿雖說了句氣話,但人心善,深知李老太身邊不能再離人了,于是,就讓他姐當(dāng)天晚上過去陪護(hù),李老太以為親戚義務(wù)幫忙,心里很暢快,和睦相處了兩個月。由于二女兒女婿他姐家里還有個上學(xué)的孫子,周未要回家給孫子洗衣做飯,其中兩個晚上沒人陪,這樣只得另作打算。</p><p class="ql-block"> 恰在這時,二女兒女婿得知朋友他媽,在外當(dāng)保姆回家了,便馬上聯(lián)系,一拍即合,每月三千元工資,二女兒獨(dú)自一家承擔(dān),李老太終于得到妥善安置,其他兒女知道后,心里暗自竊喜。誰知過了不到一個月,李老太嫌保姆做飯不好吃,每月拿那么多錢,一天只做兩頓飯,晚上陪個床,開始橫挑鼻子豎挑眼,有意給上了年紀(jì)的保姆安排掏大糞、翻菜地、修院墻等力所不及的活,保姆苦不堪言,三個月后,終于辭職不干了。</p> <p class="ql-block"> 原來小女兒看上了這筆錢,又說不出口,只能背后給李老太火上添油,攆保姆走,并承諾把李老太接回家會精心伺候。這下小女兒如愿以償了,但又怕二女兒不給錢,專門讓李老太向二女兒投石問路,二女兒答應(yīng)得很爽快,說這樣更好,錢照樣出。</p><p class="ql-block"> 大兒子這時終于良心發(fā)現(xiàn),認(rèn)為費(fèi)用不應(yīng)讓他二姐一家承擔(dān),應(yīng)由兄弟倆各出一千元,三家平攤,大女兒此時已不再參與李老太的任何事了。大兒子把這個意見告訴了小兒子,小兒子回家向媳婦轉(zhuǎn)告了這個意思,媳婦一聽,像引爆了炸藥桶,把幹面杖摔成兩截,追問誰出的這餿主意,一氣之下跑回了娘家,娘家爸是個退休干部,對女兒左說右勸,才平息了這場風(fēng)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李老太今年九十歲了,她心在兒女上,兒女的心在石頭上。晚年被兒女推來搡去,不斷演繹著親情與無情,感恩與忘恩的殘陽血色。母愛裂縫,家庭傾斜,心態(tài)失常,各自為己,相互推諉良心和責(zé)任。家家雖有難念經(jīng),父母永遠(yuǎn)是主唱,羔羊跪乳鴉反哺,大恩天地報洪荒,但愿天下父母老有所養(yǎng),兒女孝敬,幸福滿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10-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