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月七日國慶假期,由濰坊市老年大學主辦,山東鹿鳴溪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濰坊市致遠長跑俱樂部承辦,活動主題為濰坊市老年大學2024九九重陽節(jié)青州柿子溝環(huán)山徒步健身活動在青州柿子溝舉行,六十多位老年跑者一起參加了活動。</p> <p class="ql-block"> 大巴車進入柿子溝,漫山遍野的柿子樹便映入眼簾,紅彤彤的柿子掛滿枝頭,鑲嵌在五彩繽紛的山間村頭。</p> <p class="ql-block"> 淘淘(呂小萍)作為組織者,和長跑俱樂部的老領導郭哥、嚴偉、張永偉提前一天到達安排活動事宜,大家一下車就給發(fā)放面包、香蕉、礦泉水等補給。</p> <p class="ql-block"> 雖然天氣有點陰沉,偶爾灑落幾個雨點,大家依舊熱情高漲,互相打招呼,合照后興致勃勃地排隊前往鹿鳴溪谷別墅。</p> <p class="ql-block"> 望得見山 ,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紅色的標志又呈現(xiàn)在眼前,這是田國華書記扶貧建設的旅游景點,第一次來的時候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共產(chǎn)黨執(zhí)政為民辦的實事,造福了大山深處的上白洋村。</p> <p class="ql-block">石村石屋石板路,柿樹柿熟柿滿谷。</p><p class="ql-block">是嶺是澗是俊秀,詩賦詩吟詩山秋。</p><p class="ql-block"> 郭哥的即興詩帶著繞口令的味道,詼諧幽默的話語囑咐大家爬山時注意安全。</p> <p class="ql-block"> 這是柿子溝景區(qū)的千年流蘇樹,聽說賦予了神樹的傳說,許多善男信女前來祈福。</p> <p class="ql-block"> 王淑榮是受益跑步的楷模,曾經(jīng)獲得東營馬拉松前三名的好成績,體弱多病的她通過跑步脫胎換骨,受益匪淺,擺脫了藥罐子,收獲了快樂,認識她也是在柿子溝。胡文敏是她的老朋友,看以前的圖片才知道,她們都是跑馬拉松的前輩。</p> <p class="ql-block"> 何大姐是我們在植物園踢毽子的毽友,第二次來柿子溝就遇上了她,也是熱心腸的人,詩寫的不錯,緣分就是這么奇妙,總共來柿子溝三次就巧遇兩次,哈哈。</p> <p class="ql-block"> 楊樂山兩口子都是跑步達人,我的第一場馬拉松在東營的賽道上,30公里左右的時候遇見他,跑不動了勸我走一會兒,所以印象深刻,臉盲的我竟然記得挺清楚,可能是困境強化了認識,就像讓你痛苦的經(jīng)歷容易記憶深刻,反而快樂愉悅的時光慢慢淡忘在流年里。</p> <p class="ql-block"> 崔姐和孫姐都是跑步的前輩,也是志愿者的積極參與者,2014年第一次參加峽山半程馬拉松領取裝備就看見她們兩個忙前忙后為大家服務。</p> <p class="ql-block"> 楊學田校長和上圖的老搭檔也是馬拉松協(xié)會的志愿者,我們曾經(jīng)一起服務了幾次,他們兩個多年來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地為光大跑友服務,楊老師多才多藝,不但付出體力,賽后還要寫賽記、美篇,宣傳運動,記錄跑友的美好瞬間。</p> <p class="ql-block"> 嚴偉和譚偉玲是致遠跑吧的老前輩、老領導,也是跑吧的精英,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跑步愛好者踏進了馬拉松的賽道。</p> <p class="ql-block"> 山東鹿鳴溪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愛華和張總,張總看協(xié)會的公眾號應該是協(xié)會監(jiān)事張志堅,我不認人,也不關心誰是誰,遵循戶外三不問,其實告訴了我也會忘,因為總對不上號,但是忘不了經(jīng)歷過的事,哈哈。</p> <p class="ql-block"> 淘淘主持,張永偉為開幕式致辭,老年大學丁東峰鳴槍后,便開始了環(huán)山徒步活動。</p> <p class="ql-block"> 王志升一馬當先跑在前面,爬山是我們的強項,隊伍里面他和孫少偉(樂樂)、張樹立(遠方),我們是跑越野的,雖然跑不快,但耐力強,今天的徒步對我們來說是小兒科。</p> <p class="ql-block"> 踏上防火道,張永偉打著旗和梁子山走在前面,也許潛移默化地讓領導走在前面。聽淘淘說,周邊的山都歸梁局管,可能是林業(yè)局的吧,后來問別人應該是森林公安局的。</p> <p class="ql-block"> 冷曉光是我們馬拉松協(xié)會的主席,濰坊的馬拉松賽事,這幾年蓬勃發(fā)展離不開他的支持,不當家不知道當家的難處,為光大跑友服務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p> <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估計是鞠連文隨意拍的,很有意境,原片看了好多遍,有一種說不出的美感,畫面雖然有點雜亂,但真實飽滿,人物的存在讓景物靈動起來。</p> <p class="ql-block"> 這張是我拍的,我喜歡遠近濃淡相依的調調,如隱若現(xiàn)的民居,更有生活氣息。</p> <p class="ql-block"> 走著太慢,進入山里,我就興奮,像魚兒游入大海,駿馬踏進草原,忍不住想撒歡,夏雨曾經(jīng)說我沒退化干凈,還留著遠古的基因。</p><p class="ql-block"> 跑到前面,跑個岔路再跑回來,爬到樹上摘個熟透的柿子吃,等半天大部隊才趕到,正好在樹上給他們拍照。</p><p class="ql-block"> 可能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擔心危險,其實我覺得一點沒有難度,只要搭上手就能上去,踩住大樹枝,抓住就行。</p> <p class="ql-block"> 這個小妹妹是唯一加入老年隊伍的年輕人了。</p> <p class="ql-block"> 我總把清香木和一個騎行的女生混了,曾經(jīng)在北馬賽道上遇見過,感覺美女都一個模樣,除非熟悉了才能分辨出來。</p> <p class="ql-block"> 郭哥說最喜歡這種氛圍,喝著茶,轉轉佛珠,愜意地在山間樹下坐著。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像陶淵明那樣隱居山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過著悠閑自在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遠方是越野的靈魂人物,濰坊第一個168大神,他的跑量太大,還擔心低血糖,他的鈦合金腿長在他身上真是遭罪了,100公里越野跑了沒十個也得有七八個,極限運動太傷身體,過過癮就算了,雖然別人勸我少跑點,我也經(jīng)常勸他和宇宙少點造,曾經(jīng)月跑量達到1000公里,和我這個一個月不到二百公里的根本不是一個檔次,最多也就是百公里大賽前拉過三百多的跑量,健康才是運動的初心,七八十歲還能雇傭個半程才是好樣的。</p> <p class="ql-block"> 康新生也是跑吧的攝影師,經(jīng)常給大家留下精彩的瞬間,馬拉松協(xié)會里熱心人多,藏龍臥虎的能人也很多,不起眼的身邊說不定就是各行各業(yè)的大神。</p> <p class="ql-block"> 聽說跑馬伉儷有不少,這幾位可能都是吧。</p> <p class="ql-block"> 致遠跑吧感人事跡之一王曉軍夫婦,王曉軍自愿捐骨髓救助兒童讓孩子獲得新生,向他的大愛致敬!</p> <p class="ql-block"> 張永森經(jīng)常在廣場跑步,和跑兔一起孤山拉練越野我才認識,都叫森哥,我還以為比我小呢,比我還大好幾歲,跑步的人顯的年輕,關鍵是他跑的還挺快。今年威海100公里越野給馬玉芳慶祝完賽,才知道名字叫張永森,名字和模樣許多跑友我都對不上號,真是我的缺陷,也是寫出行游記的目的之一,忘了名字但記得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事,再打開美篇看看。</p> <p class="ql-block"> 軍哥旁邊的跑友也見過多次,不知道名字,沒有單獨交流過,沒有印象。</p> <p class="ql-block"> 隋建軍是隨隊攝影師,第一次認識,感謝他給大家留下精彩的瞬間,大相機拍的效果就是不一樣,一次快樂的出行,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p> <p class="ql-block"> 我跑到前面,看不到人了再往回跑一段,大部隊還在山溝的對面,從樹木的間隙放大手機才拍的見人影。</p> <p class="ql-block"> 沿路的雜草沾滿雨水,我在前面用樹枝剝落著,草矮的地方可以跑起來,即使這樣鞋子也被草上的水珠積少成多灌滿了水。又超過一個拐彎,回頭看見他們沿著一條下山的路進入了山溝,記得我跑的這條路能跑到停車場的位置,既然他們下山了,干脆趁他們去吃飯休息的時間我爬到山頂看看。經(jīng)常跟著戶外的爬山,找上山的路很容易,因為岔路多,容易走錯的地方我留了記號,計劃著怎么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 堆積的石頭不知道是不是和瑪尼堆一樣,都有祈福的意思,我順手也放了一塊。找不到路就盡量往高處爬,山脊一般都有路,山脊的路是最近的,還容易分辨方向,更能欣賞遠處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 爬上一個山頭,才發(fā)現(xiàn)旁邊還有一個,似乎遠處的山頭更高,正所謂山外有山,這山望著那山高,讓你產(chǎn)生一種再爬山那座山頭去看看的欲望,一直站在最高的山巔,才有山高我為峰,一覽眾山小的豪邁。</p><p class="ql-block"> 喜歡站在高處遙望遠處的風景,喜歡看遠方重巒疊嶂、蜿蜒起伏、濃淡相依的層次感,浩瀚的天邊好像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吸引著我凝目仰望,身心通透的舒暢。</p> <p class="ql-block"> 看看悅跑圈上的軌跡,前面的山頭是石道人,時間也來得及,山脊的路很明顯,還需要爬兩個山頭,越野包的水和食物很充足,欣賞著風景,補給點能量繼續(xù)前行,能跑的地方就跑起來。</p><p class="ql-block"> 因為跑出來遠了,不再考慮原路返回,根據(jù)山勢留意下山的路,風景好的地方肯定有從各處上來的山路,看村莊的位置,能猜測出來每條小路大體通到哪個方向。</p> <p class="ql-block"> 在石道人那里,遇到兩個中年婦女領著一個孩子,讓她們給拍了幾張,轉過一處怪石嶙峋的石峰,又遇上一個中年男人,他自己從南邊的村里爬過來的,地圖上看石道人還有一段距離,他說這就是石道人了,從西邊看比較直觀,還返回去幫我拍照,喜歡戶外的人都很熱情,知道彼此的需要,看了看時間,十二點五十,我問他再爬西邊的山頭十幾分鐘能不能上去,他說夠嗆。</p> <p class="ql-block"> 爬山一個多小時了,計算時間應該留一個小時回去,畢竟兩點集合返回,想到下山是我的強項,也不用欣賞風景了,應該不會耽誤,登高的欲望吸引著繼續(xù)。盡管有一段難度的攀爬,爬到山頂,再后頭看石道人,這邊風景還真是一般,西邊遠處的風景還不錯,少做停留便下撤,回到石道人這里才用了不到十五分鐘,看來那個人不知道我的實力,哈哈。</p> <p class="ql-block"> 找到一條下山的路,觀察山勢,雖然路向西邊的方向,山谷也比較陡峭,應該沿著山勢能轉到西邊山的東側,順著能通到山下,便沿著這條小路跑起來,也不再關心雜草會打濕還沒晾干的越野鞋,瞬轉騰移,找準眼前的落腳點,蹦跳著沖下山,結果十幾分鐘就沖到了山坡下的柿子樹下,還有35分鐘到兩點,找塊石頭坐下,吃個月餅,摘了幾個山楂,五分鐘就跑到了村里,看見了陸續(xù)返回的隊友。</p> <p class="ql-block"> 鞠連文拍了不少照片和視頻,自己的照片卻很少,熱心人都把精美好留給別人,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為他點贊。</p> <p class="ql-block"> 姜桂紅是濰城的大神,2018年的長島蓬萊背靠背73公里,見識了她的強大,長島31蓬萊42總成績第六名。</p><p class="ql-block"> 淘淘跑步、騎行,還是游泳教練,教會別人,傳遞快樂和自信,收獲成就和喜悅,所以說運動的快樂會感染別人,傳遞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 剛出大鍋的雞蛋西紅柿湯,熱乎乎的,可能滋味不一樣吧,看大家開心的模樣,品味的不是西紅柿湯,而是情懷,就像釣魚的不在意釣魚,而是在享受寂寞。</p> <p class="ql-block"> 石碾、漏屋,沒人打理的老屋,沉淀著歲月的記憶,也記載著時代的變遷,年輕人都不甘大山的束縛,奔赴喧囂的城市,只有老了才能惦記起曾經(jīng)成長的點點滴滴,我們又何嘗不是呢……</p> <p class="ql-block"> 紅彤彤的柿子,黃燦燦的玉米堆積在一起,豐收的喜悅掛在山里人的臉上,盡管勞累疲乏,但生活充實著有滋有味,累并快樂著,晚上睡覺肯定不會失眠?;蛟S你覺得山里空氣好,環(huán)境美,想爬山就爬山,吃的都是有機蔬菜,羨慕在山里的生活,殊不知山里的人也在羨慕你的悠閑自得,想到哪里玩去哪里玩呢,不信你在山里呆上幾年試試,就像我們跑越野的在山上跑,山里人家還問給多少錢這樣拼,你告訴他一公里報名費得十塊錢呢,人家詫異地看著我們,眼色里透著困惑:這不是群傻蛋嘛,吃飽撐滴!</p> <p class="ql-block"> 兩點二十多大家才陸陸續(xù)續(xù)滿載而歸,穿著黃體恤的一起拍照留念,結束當天的行程。</p><p class="ql-block"> 回來,淘淘讓我寫美篇記錄一下,留個念想,說實在的,經(jīng)歷多了,沒有了激情和感悟,年紀大了,頭腦越來越簡單,就愁提筆,況且不能像以前熬夜趕時效,陸陸續(xù)續(xù)寫了好多天,權當為了忘卻的記憶,老了的時候回味,能硬著頭皮寫點,還得感謝淘淘的督促,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p><p class="ql-block"> 再一次感謝各位組織者、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讓大家有了一次柿子溝環(huán)山徒步的體驗,一次新朋老友歡聚的機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