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興安嶺,既熟悉又陌生,小學(xué)的課本告訴我們東北有條山脈叫大興安嶺,到處是原始森林,資源豐富。這次我第一次在大興安嶺的南段和北段掠過了秋天和冬天,滿足了南方小土豆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大興安嶺其實(shí)大部分在內(nèi)蒙古,少部分在黑龍江,并不是我們所說的單在東北三省。這次我們最北去到了恩和,大概在“雞冠“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我們9月26日晚從沈陽出發(fā),坐上前往阿爾山的火車,途徑鐵嶺,四平,白城,烏蘭浩特,索倫,五叉溝。</p> <p class="ql-block"> 天五點(diǎn)多就開始亮了,車窗外的風(fēng)景已然是秋景,田野泛起輕霧,天色更亮?xí)r列車就在森林中穿行,白樺林和落葉松一片金黃,好美。</p> <p class="ql-block"> 阿爾山火車站建于1937年,是一幢東洋風(fēng)格的低檐尖頂二層日式建筑,一層外壁周圍是用花崗巖堆砌的亂插石墻,樓頂用赭色水泥涂蓋。如今整個(gè)火車站保存完好仍在使用,是內(nèi)蒙古的重點(diǎn)文物。</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是鹿園,見到馴鹿。</p> <p class="ql-block"> 28日開始阿爾山的游玩。阿爾山平均海拔1000多米,是四大草原的交匯處,西北是呼倫貝爾大草原,西南是錫林郭勒草原,南面和東面是科爾沁草原,西面是蒙古國的草原。森林,草原的景觀在這里完美交融。</p><p class="ql-block"> 第一站三潭峽。這里樹木已大部分落葉,蕭蕭瑟瑟。</p> <p class="ql-block"> 但在一處白樺林里,我們找到樂趣,穿上鮮艷的外套在草叢里蹦噠,背景是靜靜佇立的白樺樹干,很有拍電影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是石塘林,是內(nèi)蒙古興安盟阿爾山的摩天嶺,海拔1711.7米,是大興安嶺最高的火山錐。這是阿爾山火山地貌的典型,植被有三個(gè)層次,最底層是苔蘚石蕊等,第二層是矮松,第三層是白樺和落葉松等。</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是駝峰嶺天池。上去已經(jīng)是下午四點(diǎn)多了,多云,風(fēng)很大。這里應(yīng)該是阿爾山最壯觀的景致了,漫山金黃,秋色至濃。</p> <p class="ql-block"> 晚上在阿爾山不凍河邊住宿,29日早起觀景。“蜿蜒的哈拉哈河串起了阿爾山的各處美景,其實(shí)這條河流本身也是值得欣賞的。由于地?zé)岬挠绊?,從三潭峽到金江溝林場(chǎng)附近約20公里長的哈拉哈河在嚴(yán)冬﹣30℃以下的低溫都不封凍,得名"不凍河"?!?lt;/p> <p class="ql-block"> 接著來到阿爾山天池,我膝蓋不太好決定放棄登頂。</p> <p class="ql-block"> 景區(qū)下的草原和小樹林意外地成為我的最愛,就是想象中的秋日油畫,深深淺淺的黃交織一起,落葉松林的靜謐,沙柳,白樺林點(diǎn)綴其中,耳邊是悠閑覓食的奶牛咀嚼的沙沙聲,簡(jiǎn)直不知道從哪里開始拍照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