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插箭嶺長城是淶源長城重要組成部分,長約40千米,共有敵樓53座,每座敵樓都有編號,編號石匾位于樓門上方,世事滄桑,如今僅剩10塊了(插字28、29、52、34、43、44、45、49、50、51號臺),其中的插字29號臺,是座有特色的敵樓,閑暇無事,我來探訪,從插箭嶺村上山。</p> <p class="ql-block">插箭嶺長城是野長城,攀爬強度雖不是很大,但也須嚴陣以待,今天我是單人獨杖,一個老頭,更不敢絲亳大意,天氣很好,一路風景。</p> <p class="ql-block">天上飄來一團白云,正巧落在敵樓上方,緊趕幾步找到位置,拍下這張照片,長城烽煙,后期修圖照片可能更漂亮些,我不會。</p> <p class="ql-block">前行,遠遠望見插字29號臺了,圖片中間是27號臺(殘損只剩半截),左邊是28號臺,右邊那個小的是29號臺。</p> <p class="ql-block">今天走插箭嶺到石城安線,這段長城殘損較重,敵樓大部分塌毀,保存較好的敵樓有4座(28、29、52、34),28、29號臺相距不足百米,去29須先到28,這是28號臺。</p> <p class="ql-block">換個角度,還是28號臺。</p> <p class="ql-block">站在28號臺看29號臺。</p> <p class="ql-block">民謠:“淶源長城一大怪,敵樓建在城墻外”,敵摟不建在城墻上,而是離城墻有段距離,就象派出去的哨兵(所以也稱哨樓),有著特殊的防御功能,這種敵樓,淶源長城有3座,都在插字臺(插字1、2、29號臺),29號臺距長墻墻體約70米。</p> <p class="ql-block">再把手機豎起來拍一張,29號臺。</p> <p class="ql-block">淶源長城敵樓現(xiàn)存269座,原始編號石匾現(xiàn)存12塊,其中插字臺10塊,茨字臺2塊(2、3號臺),這12塊石匾都應加強保護,失去就不會再生,插字29號臺編號石匾是其中最精美的一塊,就是擴大到全國范圍內(nèi),恐怕也是佼佼者,字跡端莊,雙鉤精刻,花邊細致,就連四邊圍磚,也是布滿雕花(這需特制,單獨燒造),保存也非常好,難得。</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顯示石匾、樓門、樓上殘損垛墻所在位置,注意品字型望孔和下邊射孔的孔洞。</p> <p class="ql-block">敵樓垛墻有望孔和射孔,望孔用來觀察敵情,射孔用來施放火器,插字臺望孔大多為品字型,這有別于淶源長城其他段敵樓,除了實戰(zhàn)功能,也有審美因素,更需要注意的是射孔,射孔上方大都有花型蓋磚,而29號臺用的花磚不是一種而多種,我拍到4種(可能還有沒拍到),拍照得爬上殘墻,小心翼翼,令人感到遺憾和可惜的是,許多花磚已毀壞或丟失,只剩下無可奈何的空洞,下面是4種花磚射孔。</p> <p class="ql-block">插字29號臺是哨樓,按建筑規(guī)格為單門樓,開窗3x4x4x4,內(nèi)部為回廊結(jié)構(gòu),木梁棚頂已坍塌,外觀保存較好,具備許多獨特之處,值得去看看,這是另側(cè)拍照29號臺。</p> <p class="ql-block">看過29號臺按軌跡前行,許多樹枝擋路不好走,又回到29號臺,沿山脊線下行,順利下山,回望29號臺。</p> <p class="ql-block">走到石城安,這里是太行步道插箭嶺長城步道終點,有新立的推介牌,返程。</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6日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