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一章 洋味兒的城</b></p> <p class="ql-block"> 若以天津為洋場上妍姿艷質(zhì)的美人兒。其最動人處,不外乎夕暉余照下,華燈初上時,彌散出柔和光韻的意式風(fēng)情區(qū)與五大道。</p><p class="ql-block"> 再游天津,我執(zhí)意選擇夕陽西下時拜會這里。正應(yīng)了古人那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p><p class="ql-block"> 它那朦朧的美麗,真真令人迷醉。城市的喧囂已大半停息,靜謐的夜在潛滋暗長,誘我與現(xiàn)世逐漸隔離,在海河送來的陣陣晚風(fēng)中陶然入夢般陷入幻境。</p> 意式風(fēng)情街區(qū) <p class="ql-block"> 徜徉在一百余座保存完整的百年意大利風(fēng)格建筑中,我愣是自信地把“租界”的歷史恥辱感從心頭抹去,以大國子民的自豪感,從建筑美與文化美的角度,覽賞這片美麗的國土。</p><p class="ql-block"> 坐上天津特有的小小電三輪導(dǎo)游車,一路放眼望去。惟見塔樓高大尖聳,角亭高下呼應(yīng),<span style="font-size:18px;">墻壁厚實穩(wěn)重,廊柱、圓拱隨屋而立,</span>窗戶窄而修長,門框逐層挑出,一派古羅馬中世紀的地中海建筑氣象。導(dǎo)游兼司機一邊如數(shù)家珍且言簡意賅地為我們區(qū)分著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等建筑特色,一邊又突出強調(diào)并著重指出著<span style="font-size:18px;">梁啟超、曹禺、李叔同等大批</span>歷史人物于此留名。</p> <p class="ql-block"> “漢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近代百年看天津——”導(dǎo)游兼司機小哥自豪爆棚的一句純正天津味兒的總結(jié),驀地將我拉回現(xiàn)實。開啟了奔赴五大道的旅程。</p> 五大道 <p class="ql-block"> 被稱做“世界建筑博覽會”的五大道,在夜幕中隱匿了太多的建筑,顯得空洞起來。我們的肚子先于頭腦,快速與眼前景象共情了,也空蕩起來。</p><p class="ql-block"> 于是,南樓煎餅、雙皮奶、新疆烤包子等,以獨有的香美,直把人吃到“眼大肚子小”的境地。隨后腦袋即因碳水化合物分解需求而造成的缺氧開始變得昏沉。我們不再熱衷于遍覽,暫且趁回宿處順道的機會,欣賞了赤峰道上夜的張學(xué)良故居、夜的張愛玲舊居、夜的瓷房子。</p> <p class="ql-block"> 張學(xué)良與趙一荻的銅像,在暗夜燈火輝煌的館舍襯托下,偕同我頭腦里關(guān)于二人愛情的傳說,釀生出難以言表的悲情浪漫氣息。</p><p class="ql-block"> 其對面的張愛玲舊居,三層的洋樓太過靠近街角,使得二樓的陽臺給人以揚手可及的錯覺。紅玫瑰漫覆的院墻上鑲嵌著大大的青綠底兒白色兒字的“張愛玲舊居”牌匾。一下讓我想起她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不覺有點兒感傷。</p><p class="ql-block">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小說中的感喟,倒是說中了對面宅邸的張學(xué)良。這真是神奇的因緣際會。兩所張宅竟然隔道相向而立,張愛玲的“佟振保”,居然被張學(xué)良演繹成了現(xiàn)實。</p> <p class="ql-block"> 用了七億多片古瓷片,一萬三千多件古瓷瓶、瓷盤、瓷碗,三百多尊歷代的石雕造像,三百多件漢白玉石獅子,三百多個瓷貓枕,二十多噸的水晶瑪瑙等,裝飾而成的四層樓的瓷房子 ,被稱為價值連城的“中國古瓷博物館”。黑夜中,燈光下,瓷房子以奪目的光芒,映入每位慕名而來的游人眼簾;以巧奪天工、精美絕倫的模樣,烙在每位流連忘返的旅者心頭。 </p> <p class="ql-block"> 白天的五大道,暑氣逼人。然而我昨夜未曾遍覽它的遺憾卻愈來愈濃。于是,在炎天光中,我又以乘車與步行交替的方式,來補嘗它的美麗。</p><p class="ql-block"> 兩千多棟英、法、意、德、日、西班牙等不同國家建筑風(fēng)格的小洋樓,哥特式的、巴洛克式的、羅曼式的、拜占庭式的,中世紀的南歐風(fēng)格的、十九世紀的折中主義風(fēng)格的,特色迥異,千姿百態(tài)。</p><p class="ql-block"> 有翻新的,有故舊的;有華麗的,有樸素的;有板正的,有怪異的;有恢宏的,有破敗的……</p><p class="ql-block"> 白的、黃的、紅的、灰的、青的、棕的、赭色的、雜色的……</p><p class="ql-block"> 無論怎樣的,矗立在一起,配以夏日的藍天、綠植、五彩花卉和那噠噠脆響的觀光馬車,真?zhèn)€就是古典油彩畫境,讓人目不暇接,愛不釋懷,如癡如醉,欲罷不能。</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章 煙火氣的城</b><br></h3> <p class="ql-block"> 若以天津為市井里的俗世奇人。其最獨特之處,不外乎它太會吃喝、酷愛曲藝。</p><p class="ql-block"> 我老早就通過相聲《報菜名》中“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爐豬、爐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晾肉、香腸兒、什錦蘇盤兒、熏雞白肚兒、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一語,曉得衛(wèi)嘴子們“奏(就)耐(愛)塞(吃)”。我老早就通過歌曲《說學(xué)逗唱》中“我是天津人,我就愛聽相聲,出門遇到丁文元還有王德成”一句,曉得天津老百姓“奏(就)耐(愛)聽相聲”。</p><p class="ql-block"> 在我這個外省人看來,天津這座城,有著市井百姓所摯愛的濃濃煙火氣。</p> 西北角特色街區(qū) <p class="ql-block"> 天津市紅橋區(qū)西北角地鐵站C口步行二百三十米,以清真南大寺為中心的居民聚集區(qū),因頗具“煙火氣”的美食而聞名全國,官稱“西北角特色街區(qū)”。</p><p class="ql-block"> 三餐時分,滿街的店面與攤點,熱氣騰騰;整巷的居民與游客,人聲鼎沸。</p><p class="ql-block"> 煎餅果子、糖果子、卷圈、大餅、麻醬花卷、包子、牛肉餅……;炸糕、甑糕、綠豆糕、盆兒糕、年糕、驢打滾、白皮點心……;面茶、鍋巴菜、老豆腐、奶豆腐、崩豆、腸粉、炸串、烤雞、牛肉……;菱角湯、酸梅湯、熟梨糕、雪花酪、特色涼果……</p><p class="ql-block"> 上百種津門小吃,眼花繚亂,色味誘人,足可以讓你從早餐到晚餐,不重樣地吃上半月二十天。 真可謂為老百姓提供著小吃版的饕餮盛宴。</p><p class="ql-block"> 扶著墻出來的你,品到的不僅是美食,更是津門的煙火氣十足的獨特風(fēng)土人情。 </p> 謙祥益相聲 <p class="ql-block"> 天津人天性幽默,天生愛逗哏、捧哏,于是一種接地氣兒的說唱曲藝——相聲——應(yīng)運而生。它是津門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shù)。</p><p class="ql-block"> 天津老城“西北角特色街區(qū)”——幾個落地立體紅色大字——的斜對面,大型商城陸家嘴中心,有一家“謙祥益”相聲茶館。</p><p class="ql-block"> 我和夫人絕不能錯過這一飽耳福的機會。于是,正經(jīng)坐到了觀眾爆滿的茶館內(nèi)的八仙桌旁的太師椅上,啜上了蓋碗兒茶,嗑上了白瓜子兒。在經(jīng)典段子里感受那令人捧腹大笑的快樂,心情好得不要不要的! </p> <p class="ql-block"> 吃嘛嘛香,喝嘛嘛爽,聽嘛嘛好,看嘛嘛美。人間煙火氣充盈的天津老城,太讓人沉醉!</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三章 知識范的城</b><br></h3> <p class="ql-block"> 若以天津為知識界出類拔萃的精英。其最獨特之處,不外乎它擁有著中國首座國家級、綜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中國四百七十萬平方公里的海域,三萬二千公里長的海岸線上,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就如同美女項上那顆閃耀的明珠,吸引著無數(shù)游人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從市中心,驅(qū)車約七十公里,我們慕名來訪,感受天津的知識范。</p> 國家海洋博物館 <p class="ql-block"> 有海上故宮之稱的國家海洋博物館,坐落在濱海新區(qū)中新生態(tài)城海軒道377號。</p><p class="ql-block"> 龐大的園區(qū)占地面積十五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八萬平方米。管頭皆裝飾成鯊魚張嘴模樣的五棟曲管型建筑,橫向連在一起,又縱向從陸地伸向水面,懸空于水面之上,宛如躍向海面的五條龐大飛魚。</p><p class="ql-block"> 館舍主體三層,局部四層。內(nèi)有六大展區(qū)十五個展廳,還設(shè)有博物館商店、餐廳、咖啡廳、影院等公共服務(wù)設(shè)施。在我看來,它相當(dāng)于一個巨型科技城市綜合體。游客一旦進入其中,再也足不出戶,也不用發(fā)愁吃喝拉撒的問題。外面萬里無云,赤日炎炎,酷熱難當(dāng)。里面卻恒溫不燥,涼風(fēng)習(xí)習(xí),十分舒爽。</p> <p class="ql-block"> 館內(nèi)空闊敞亮。</p><p class="ql-block"> 第一層,我們悠哉地遍覽了四個展廳:<span style="font-size:18px;">遠古海洋、從飛帆到行輪、海洋災(zāi)害體驗、藍色家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遠古海洋展廳(免費),展示著一千多件<span style="font-size:18px;">包括三葉蟲、鸚鵡螺、菊石等在內(nèi)的</span>海洋生物化石標(biāo)本。從飛帆到行輪展廳(免費),在這里可近距離欣賞帆船、輪船的發(fā)展史,了解人類對海洋的探索歷程。海洋災(zāi)害體驗館(免費),讓游客通過模擬情境,切身體驗海上災(zāi)難的嚴重性。</p><p class="ql-block"> 藍色家園廳(收費:<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人票50元,學(xué)生票40元,一大一小套票70元</span>),最是受人歡迎。形形色色的活體海洋生物,讓五彩斑斕的海底世界鮮活地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形態(tài)各異、色彩不同的海魚,大大小小、紋絲不動的海星,晶瑩柔軟、輕盈舞動的水母……隔著玻璃,恍若與游人共生。美人魚的表演最是引人注目。所有游人都趾踵相錯、挨肩迭背地擠在一起,目不轉(zhuǎn)睛地欣賞著人與魚的歡舞。個個都看得興致勃勃,心不由主。完后又都意猶未盡,久久不愿散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真?zhèn)€是一種沉浸式的海底旅行體驗。</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層,我們速覽了兩個展廳:龍的時代、中華海洋文明。</p><p class="ql-block"> 龍的時代展廳(免費),有長達十一米的魚龍化石和體長十米的霸王龍骨架復(fù)原模型,還有一個恐龍人的構(gòu)想實體,令人腦洞大開。中華海洋文明展廳(免費),講述著從舊石器時代至今,中國人對海洋發(fā)現(xiàn)探索的歷程;一條長十三米八、腹寬最大九十公分的唐代獨木舟,最有視覺沖擊力。</p> <p class="ql-block"> 第三層,我們奮力參觀了三個展廳:今日海洋、發(fā)現(xiàn)之旅、海洋與天文。</p><p class="ql-block"> 今日海洋展廳(免費),展示了本底海洋、生命海洋、海洋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3大部分知識;各式各樣的海貝、海螺標(biāo)本讓人應(yīng)接不暇,長達九米四的鯨鯊標(biāo)本、極其罕見的懷孕雙髻鯊塑化標(biāo)本最是令人瞠目。發(fā)現(xiàn)之旅展廳(免費),展現(xiàn)了勇敢的航海探險家克服種種困難讓地球全貌逐漸顯露到人類面前的歷程。海洋與天文展廳(免費),展示著人類對海洋與天文密切關(guān)系的認識以及對相關(guān)成果的應(yīng)用。</p> <p class="ql-block"> 太陽已向西滑行。我們從遠古海洋的形成,一直了解到宇宙視角下人類對未知的探索。不僅我們,還有按日限8000人預(yù)約入館的其他游客們,都在被國家海洋博物館的龐大規(guī)模、繁多展品、海量知識深深震撼著。</p> <p class="ql-block"> 幾日游歷,不同發(fā)現(xiàn),天津在我頭腦里生成了多種風(fēng)貌——風(fēng)景如畫、美食之都、文化之城、渤海明珠。真是名副其實的魅力城市!</p><p class="ql-block"> 又見如此,再見何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