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9.21)</p><p class="ql-block"> 喀納斯得天獨厚的自然風(fēng)光加之宣傳力度之大,讓人感覺到幾乎全中國的游客都在蜂擁而入,景區(qū)交通車站點排隊等候的游客漫無邊際,黑壓壓的一眼望不到盡頭。等待“一湖三灣”景區(qū)游玩結(jié)束天已抹黑,人困馬乏的乘車趕往沖乎爾住宿地時,又是半夜三更了。沖乎爾住宿條件稍顯簡陋,室內(nèi)寒氣襲人,雖時值9月仍需打開電取暖器,只得睡個囫圇覺早起趕路。</p> <p class="ql-block">沖乎爾鎮(zhèn),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阿勒泰地區(qū)布爾津縣,位于布爾津縣中部,東與阿勒泰阿拉哈克鄉(xiāng)、拉斯特鄉(xiāng)接壤,南與窩依莫克鄉(xiāng)相連,西與哈巴河縣薩爾塔木鄉(xiāng)、鐵熱克提鄉(xiāng)相鄰,北與禾木哈納斯蒙古民族鄉(xiāng)相鄰。</p> <p class="ql-block">??禾木村被稱為“?中國第一村”是因為它是?圖瓦人的聚居地,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同時因其自然風(fēng)光美麗,被譽為“?中國最美村寨”和“中國最美小鎮(zhèn)第一名”。??</p><p class="ql-block">禾木村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布爾津縣喀納斯湖畔,是圖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它是僅存的3個圖瓦人村落中最遠(yuǎn)和最大的村莊,總面積達(dá)3040平方公里。這個村莊以其原始的自然風(fēng)光和圖瓦人的傳統(tǒng)文化而聞名,吸引了眾多游客和攝影愛好者。禾木村不僅因其獨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觀被譽為“中國最美村寨”,還在新一期評選中獲得“中國最美小鎮(zhèn)第一名”,進(jìn)一步鞏固了其“中國第一村”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圖瓦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蒙古部落時期。根據(jù)歷史記載,公元6世紀(jì)時,阿爾泰山區(qū)域內(nèi)的部落就已經(jīng)開始形成。在公元7至8世紀(jì),部落聯(lián)盟逐漸成型,形成了以圖瓦為中心的圖瓦汗國。圖瓦汗國在公元13世紀(jì)時被蒙古軍隊征服,成為蒙古帝國的一個部落聯(lián)盟。蒙古帝國后來滅亡,圖瓦人重新獲得了自治權(quán),并形成了以圖瓦為中心的圖瓦共和國。</p> <p class="ql-block">在中世紀(jì)時期,圖瓦人主要從事畜牧業(yè)和狩獵,是游牧民族的代表。在經(jīng)濟(jì)上,圖瓦人主要依靠馬、牛、駱駝等動物進(jìn)行畜牧業(yè)生產(chǎn),同時也從事釣魚、狩獵等活動。在文化方面,圖瓦人主要使用阿爾泰語系的圖瓦語進(jìn)行交流。圖瓦語屬于突厥語族,是蒙古語族的一支。</p> <p class="ql-block">在近代時期,圖瓦人民族遭受了一系列的苦難。在19世紀(jì)末至20世紀(jì)初期,俄羅斯帝國對圖瓦地區(qū)進(jìn)行了殖民和剝削,導(dǎo)致圖瓦人的財產(chǎn)和土地被侵占。隨著蘇聯(lián)的成立,圖瓦人民族獲得了自治權(quán),并建立了圖瓦自治區(qū)。1989年,圖瓦共和國成立,成為俄羅斯聯(lián)邦的一個聯(lián)邦主體。</p> <p class="ql-block">在宗教信仰方面,圖瓦人主要信仰薩滿教和藏傳佛教。薩滿教是圖瓦人的傳統(tǒng)宗教,主要祭祀山神、水神、天神等自然力量,認(rèn)為萬物有靈性,需要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同時,薩滿教也包含了對祖先的崇拜和信仰。隨著佛教的傳入,部分圖瓦人也開始信仰藏傳佛教,但薩滿教仍然是該民族的傳統(tǒng)信仰。</p> <p class="ql-block">圖瓦人民族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游牧生活,他們在草原上放牧牛羊,以此為生。隨著社會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和城市化進(jìn)程的加速,部分圖瓦人民族已經(jīng)開始向城市遷移,過上了現(xiàn)代化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和落基山、阿爾卑斯山脈地帶頗為相似,足以與其相媲美。</p> <p class="ql-block">圖瓦人民族的藝術(shù)文化也非常豐富多彩,具有強(qiáng)烈的民族特色。在音樂方面,圖瓦人民族主要演奏樂器包括"伊哈"(一種口弦琴)、"杜瑞"(一種笛子)、以及"露西斯"</p><p class="ql-block">(一種鼓)等。他們的音樂風(fēng)格以簡潔、明快、激情為主要特征,表現(xiàn)出了該民族深厚的生活情感和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p><p class="ql-block">在舞蹈方面,圖瓦人民族有著眾多的傳統(tǒng)舞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闊什"舞和"達(dá)爾漢闊爾"舞。闊什舞是一種有著濃郁草原風(fēng)情的舞蹈,舞者們手持銅鈴、木魚等樂器,以優(yōu)美的動作和旋律表現(xiàn)出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達(dá)爾漢闊爾舞則是一種表現(xiàn)勇氣和力量的舞蹈,舞者們手持弓箭、鞭子等道具,在激烈的舞蹈動作中展現(xiàn)出對自由和草原的熱愛。</p> <p class="ql-block">禾木河發(fā)源于阿爾泰山,流經(jīng)禾木哈納斯與喀納斯河匯聚成布爾津河。</p> <p class="ql-block">從禾木景區(qū)大門口乘景區(qū)交通車約一小時抵達(dá)村口,街上人聲鼎沸,攤鋪林立,午餐時露天就座,下雨則躲在塑料布下就餐,多數(shù)游客須排隊等候翻桌……</p> <p class="ql-block">阿爾泰山將這方開闊的土地攬入懷中。清澈的禾木河,一望無垠的草原,數(shù)不清的野花,數(shù)不清的牛羊,牲口圍欄散落在村子各處。在新疆,草原不罕見,牛羊不罕見,看見雪山更不是值得驚訝的事情。名列“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的禾木村,真正令人驚艷的是村里那些獨具特色的尖頂小木屋,人們稱之為“木楞房”。木頭兩端挖槽,相互嵌扣,一根根壘建成小屋。人字形的屋頂尖尖,門朝東開,面向太陽,面向溫暖。在這里,大雪封山的時間長達(dá)半年。這華麗的銀裝讓村子成為我們難以想象的童話世界,但也為村民帶來隱憂:厚重的積雪會壓垮平面的屋頂。人們就靠木屋的尖頂?shù)謸鹾窈竦难?,抵擋漫長的寒冬。這些傳統(tǒng)而獨特的建筑,無聲地講述著當(dāng)?shù)叵让竦闹腔叟c堅韌。</p> <p class="ql-block">萬山紅遍,層林盡染。</p> <p class="ql-block">大名鼎鼎的禾木橋。</p><p class="ql-block">禾木橋是一座非常有當(dāng)?shù)靥厣娜局茦颍驅(qū)捇蛘哪緱l鋪成橋面,經(jīng)歷了百多年喀納斯冰川溶水的沖擊,有的地方已有破損,站在上面可以很輕易地透過或大或小的縫隙看見橋下奔流的河水。</p> <p class="ql-block">籠罩四野的霧靄籠罩著山村。</p> <p class="ql-block">馳往村落途經(jīng)的山巒谷地。</p> <p class="ql-block">典型的阿勒泰風(fēng)情地貌:云杉、白樺林及灌木叢。</p> <p class="ql-block">深秋時節(jié)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九月下旬的山下植被茂密,山頂白雪皚皚。</p> <p class="ql-block">山坡平緩,如詩如畫。</p> <p class="ql-block">云層靉靆,馬兒悠然吃草。</p> <p class="ql-block">汽車上拍攝臨近村莊。</p> <p class="ql-block">禾木村近貌。</p> <p class="ql-block">禾木村的美麗,不僅在于它的安詳寧靜、濃郁的圖瓦人風(fēng)情,還有那讓人不能忘懷的村莊周邊山坡上漫山遍野的白樺林。這里被譽為“中國第一白樺林”。這里的白樺樹全部都是自然野生的。金秋時節(jié),整片林子披上金色的外衣,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到達(dá)禾木村后再換乘內(nèi)部公交車乘7站到橋頭下車就是最佳觀嘗點了。</p><p class="ql-block">禾木橋橫跨在碧藍(lán)色的?禾木河之上,是?禾木村的標(biāo)志性建筑。它位于?新疆布爾津縣喀納斯湖畔的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xiāng)禾木村內(nèi),是進(jìn)入禾木村的必經(jīng)之路。禾木橋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橋梁,經(jīng)歷了喀納斯冰川融水的長期沖擊,至今仍然古舊而敦實。相傳這座帶門的木橋,最早是白俄羅斯人用原木和鉚釘修建的。1970年因年久失修被拆除,并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新的橋梁。新橋不僅保留了原有的特色,還在東西兩端增建了門拱和雙開木板門,這些門主要是出于戰(zhàn)備需要而設(shè)置的。今天則是游人登山覽景的必經(jīng)之路。</p> <p class="ql-block">清晨,白樺林中縈繞著淡淡的水霧,慵懶地飄浮,仿佛不忍驚擾這個還在睡夢中的美麗村莊。早起的人家開始準(zhǔn)備早飯,屋頂上升起的炊煙與晨霧交織,如夢如幻。太陽慢慢升起,天邊被染上了一抹絢爛的紅霞,金色的陽光穿透薄霧灑下來。</p> <p class="ql-block">遠(yuǎn)眺禾木,炊煙裊裊,散落在白樺林中星星點點的小木屋,還有綠草、野花……仿佛仙境一般。風(fēng)起時,樹葉沙沙作響,像是在輕輕吟唱。那風(fēng),輕柔而不失力量,吹過山崗,掠過水面,帶起一片漣漪。此時的禾木,仿佛被風(fēng)喚醒,萬物都充滿了生機(jī)。遠(yuǎn)處,偶爾傳來幾聲鳥鳴,清脆悅耳。</p> <p class="ql-block">觀景平臺回眸。</p> <p class="ql-block">陽光灑滿大地,萬物都在陽光下閃耀。那山,更顯得蒼翠欲滴;那水,更顯得波光粼粼。此時,白樺樹似在凝眸,又似在深情細(xì)語。白樺林,如同一首寫不完的詩,讓人陶醉其中,不愿醒來。</p> <p class="ql-block">禾木村?是一個原始的圖瓦族村落,晨霧繚繞,炊煙裊裊,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游客可以在這里感受到寧靜與祥和,體驗到與世隔絕的仙境。</p> <p class="ql-block">禾木與喀納斯的距離大約為90公里,車程約為2小時。??但是沿途多是崎嶇山路。</p><p class="ql-block">禾木位于新疆北部的布爾津縣,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三個國家接壤,而喀納斯景區(qū)也位于阿勒泰地區(qū)的布爾津縣境內(nèi)。從禾木到喀納斯的距離大約為90公里,駕車大約需要2小時。</p><p class="ql-block">喀納斯被譽為“東方瑞士”,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你可以在這里肆意玩雪,還有機(jī)會偶遇靈動的小狐貍。冬天的白哈巴村在大雪的覆蓋下更顯古樸與寧靜。連綿的雪山,淳樸的牧羊人,可愛的孩子們,古樸的小木屋,綿延的白樺林,如夢似幻,妙不可言! </p> <p class="ql-block">禾木也被稱為"神的自留地"。</p> <p class="ql-block">無論多么高明的攝影技術(shù),都無法完全捕捉這景色的神韻。因為,真正的美,是用心去感受的。</p> <p class="ql-block">遠(yuǎn)山近水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興高采烈地撒歡。</p> <p class="ql-block">云層厚積要下雨了。</p> <p class="ql-block">凝視遠(yuǎn)方。</p> <p class="ql-block">感受詩畫情懷。</p> <p class="ql-block">白樺樹樹干挺拔,樹皮潔白無瑕,展現(xiàn)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優(yōu)雅姿態(tài)。它們喜歡陽光,質(zhì)地堅硬,生命力極強(qiáng)。因其樹干上獨特的皮孔結(jié)構(gòu)呈類似于眼睛的橢圓形,所以被譽為“有眼睛的樹”。</p> <p class="ql-block">白樺林分布在村莊周圍,與村莊、河流、高山相依相偎。當(dāng)五月的春風(fēng)吹拂禾木,白樺樹便煥發(fā)新綠,整個村莊被綠色的海洋包圍。走過禾木村古樸的街道,倚靠在禾木古橋頭,耳聞牛羊馬兒此起彼伏的叫聲,看著慢慢升騰起的炊煙、綠樹環(huán)繞的木屋,一切恍如夢境。</p> <p class="ql-block">秋季,白樺樹的葉子變成金黃色,與銀白的樹干形成鮮明的對比,陽光透過清秀的樹冠細(xì)碎而溫柔地灑落,每一片葉子都閃爍著油亮亮的光澤。</p> <p class="ql-block">除了觀賞價值,禾木村的白樺林還是當(dāng)?shù)厝宋呐c歷史的重要載體。這些挺拔的白樺樹不僅是自然界的瑰寶,更是圖瓦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被巧妙地利用,成為搭建傳統(tǒng)木屋的主要材料。在禾木村,白樺林與木屋緊密相連,共同編織著一段段關(guān)于生活、傳承與希望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暢想禾木河。</p> <p class="ql-block">喀納斯河和禾木河交匯,形成一方山間盆地,阿爾泰山將這方開闊的土地攬入懷中。清澈的禾木河,一望無垠的草原,數(shù)不清的野花,數(shù)不清的牛羊,牲口圍欄散落在村子各處。在新疆,草原不罕見,牛羊不罕見,看見雪山更不是值得驚訝的事情。名列“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的禾木村,真正令人驚艷的是村里那些獨具特色的尖頂小木屋,人們稱之為“木楞房”。木頭兩端挖槽,相互嵌扣,一根根壘建成小屋。人字形的屋頂尖尖,門朝東開,面向太陽,面向溫暖。</p> <p class="ql-block">藍(lán)天白云、挺拔的白樺樹、晶瑩剔透的白雪、笑逐顏開的哈薩克族牧民,構(gòu)成一幅和諧、歡樂、美麗的畫卷,把阿勒泰冬日的美景演繹到了極致,令人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禾木本地人多是牧民。禾木聲名未起、少有人問津的時候,他們放牧牛羊,過著安靜的生活。禾木走紅,成為人們向往的美麗村莊后,他們依然放牧牛羊,依然過著安靜的生活。村莊用來接待游客的小木屋,大多是他們的老房子改造、加建的。他們是阿爾泰山下的牧羊人,也是阿爾泰山下的“房東”。</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當(dāng)?shù)厝思胰种汲陨狭寺糜物垼饕€是給游客牽馬、烤肉,真正搞經(jīng)營的人很少,因為他們習(xí)慣了簡單而純粹的牧民生活,但也有人擁抱這種變化?!耙郧暗暮棠緞e說游客了,就連親戚朋友都不愿來這個偏僻的草原村落。你看那雪山,多美啊,但雪山也擋住了我們和外界的交流。現(xiàn)在嘛,雪山成了我們的金山。”</p> <p class="ql-block">禾木</p> <p class="ql-block">俯瞰村落</p> <p class="ql-block">街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