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國慶假期首日,早上睡個懶覺,早餐后練練字,中午突發(fā)奇想,解鎖一條未曾走過的登山路。</p> <p class="ql-block"> 線路既定,整理裝備,給兒子準備個背袋,可容納2升水,我個人拎著一支1.5升的保暖瓶,帶上外放小音箱、帽子、登山杖、防曬冰袖,出發(fā)。</p><p class="ql-block"> 穿過石頭圍新村,沿斜坡上行,登上跨越鐵路的鋼橋,轉彎便進入山間小路。山里的徒步還是挺舒服的,多半都有“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愜意,一路上山泉水或咕咕冒出或嘩嘩匯聚成溪,仿佛大自然舉辦的盛大音樂會。</p> <p class="ql-block"> 從沿途的臺階來看,落葉堆積,應該是近期少有人來,走在空蕩蕩的山間,腳踩在樹葉上發(fā)出的沙沙聲格外清亮,徒增了一種恐怖感。沿途經過駱馬嶺水庫,大門緊鎖,一條狗拴在門內,發(fā)出恐嚇的吠叫聲,門前有一條柏油的盤山路。我們沒有選擇平坦的盤山路,而是轉而走上臺階,拾級而上,多半較陡峭;周圍被開采成梯田狀,只是種植是的荔枝樹,茂密成林,足足有好幾百顆。這段路程4公里多,走了2個小時左右。</p> <p class="ql-block"> 登到臺階的終點處,銜接的是梧桐山三洲田的登山環(huán)道,沿途有九個休息站,原打算走到其中一站的翠嶺水庫后便折返。雖是水面平整的盤山路,但一路上坡還是頗費力氣的。行至翠嶺水庫,兒子興致頗高,我們又重新商定,登到盤山路至高處的云海公園,然后乘車下山。</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登山裝備增加了我們登山的力量,減少了枯燥。一是兒子背的水袋,不需要來回轉換,吸管開口就在胸前,隨時可吸;二是外放音箱,一路上放著或輕松或搖滾的音樂。</p> <p class="ql-block"> 登至最后一個休息站,兒子說有一種被自己感動的感覺。其實這就對了,感動——就是因為你付出了超出自己設定的努力,并獲得成功。</p><p class="ql-block"> 今天全程走了8.17公里,最終到達云海公園,坐在云海公園的圖書館,買點零食補給下。</p><p class="ql-block"> 下午4點左右,乘車下山。兒子上車便睡覺了,可見所有成功都必須付出艱辛和勞累。加油吧,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