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山西之旅-2

陳寶勤

參觀的第三座寺廟是五爺廟,又稱五龍王殿、萬佛閣。始建于明萬歷44年(1616年)。曾為塔院寺屬廟,清代重建。五爺廟是五臺山香火最盛的寺廟之一。寺內供奉的五爺就是傳說中的廣濟龍王菩薩。是文殊菩薩在本土化,世俗化的產物,寄托著人們祈愿農作物豐收、不生災害、家人健康,事事順遂的心愿。五爺廟由文殊殿、五爺殿、萬佛閣、戲臺、僧舍組成。 導游說因五爺廟香火太旺盛,現在五爺廟內的五爺殿已搬走。<br> 五爺廟的西側就是塔院寺,該寺內矗立著著名的五臺山大白塔。大白塔始建于何時已難以稽考。據《清涼山志》載,此塔在漢明帝之前就有。公元前486年,釋迦牟尼佛滅度,其尸骨煉就成84,000個舍利子。古印度阿育王用五金七寶鑄成了84,000座舍利塔。分布于大千世界中,中國有19座,五臺山得其一,稱之為慈壽塔,現在的大白塔。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由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建造,以前的慈壽塔置于現大白塔腹中。大白塔高75.3米,環(huán)周83.3米。北京北海公園白塔高35.9米。大白塔位于五臺山佛教寺院密集區(qū)臺懷鎮(zhèn)的中心,特別顯眼,成為五臺山的象征和標志。但此次十分遺憾大白塔在維修,被腳手架遮擋,未見到真容。<br> 參觀的第四座寺廟是羅睺寺。羅睺寺始建于唐代,是顯通寺12個下院之一善住閣院。分出時初名為落佛寺。據說文殊菩薩曾在這里落腳,講經說法,并有神燈出現而得之名。后又成為專供釋迦牟尼佛在俗時的兒子羅睺羅尊者肉身舍利的道場。明成化年間,趙慧王重修落腳寺,并改為佛子道場“ 羅睺寺”。康熙44年(1705年)大修,由青廟改為黃廟。該寺設中軸線建殿四層。自南往北依次為: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寶殿、大藏經樓和兜率閣。天王殿前院有一對石獅,系唐代遺物。石獅身長1.6米,高1.66米,姿勢雄健,十分威猛,為五臺山最大、最古老的一對石獅。石獅東南角有藏式白塔一座。大雄寶殿兩側有藥師殿和觀音殿兩座配殿。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像前是喇嘛教主宗喀巴大師和他的兩位弟子嘉曹杰、克主杰。藏經殿內有開花現佛,殿內正中砌高臺一座,臺上裝一木制圓盤,圓盤正中裝有蓮花一朵,高3米。蓮花由八片木質蓮瓣組成,四尊佛像端坐于內。地下設活動機關,經人操縱,蓮瓣可開可合,開時佛現于花中,令人驚喜。合時花蕾高擎,今人沉思?!伴_花現佛”一直以其獨特的魅力,深深吸引著香客游人。羅睺寺也因“開花現佛”而名震古今,譽滿四方。<br> 從羅睺寺出來,不遠看到顯通寺牌坊。顯通寺是五臺山寺廟之首。洛陽的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座寺廟,五臺山顯通寺是第二座。該寺始建于東漢永平年間(公元69年)。初名大孚靈鷲寺,北魏孝文帝擴建,唐代重建,更名為“大華嚴寺”。明代重建,太祖賜匾額“大顯通寺”,因時間有限,未入內。<br> 參觀的第五座寺廟是菩薩頂。從羅睺寺出來后,向北有一條往山上行的石板路,一路上臺階很多,左拐右折,達數百級,很累人。<br> 一處平臺上有一很精美的順治皇帝歸山詞的照壁。<br> 石臺階路所達的第一處寺院,大圓照寺,該寺古稱普寧寺。明永樂初,印度高僧室利沙來到中國宣揚佛法,后圓寂于中國,為紀念他,明宗室下旨在五臺山修建了這座寺廟。<br> 站在大圓照寺平臺上,看周圍五臺山寺,真是多如繁星,山下善財洞,山中上善財洞,山上黛螺頂寺。<br> 繼續(xù)拾級而上,路過的第二處寺院就是廣宗寺,是明代御賜為民祈福的皇家寺院,明武宗朱厚照為實現其父明孝宗遺愿而建。<br> 寺院前平臺上一飾有彌勒佛的照壁。<br> 向外可看到大圓照寺的大殿的金色屋頂。<br> 過了廣宗寺繼續(xù)上行,眼前忽然出現了像天梯一樣的巨長臺階。仰首上望,又高又陡,無窮級數。令人望而生畏,但行已至此,退太可惜,只能靜心咬牙,一步一蹬,堅持努力,最終攀了上去。聽說此處共有108級臺階,佛教認為世間有108種煩惱,能登上108級臺階,就是把108種煩惱踩在腳下了。<br> 回首一看,佛字照壁,維修中的大白塔,眾多寺院群山云霧繚繞,盡現眼底,蔚為壯觀。<br> 臺階上是書有“靈峰勝境”的彩色木牌樓,“靈峰勝境”四個字是康熙皇帝御筆。<br> 過彩繪牌樓,又有一段石階連接山門,此段石階中間鋪設斜面御道,雕有九龍吸水圖案,九龍翻騰,互相戲逐,真可謂“ 活龍活現”。為保護已加傘蓋玻璃罩。 御道之上是拱形山門,山門三開間,單檐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檐下置“敕建真容院”匾額。<br> 終于到了菩薩頂。<br> 菩薩頂位于靈鷲峰上,海拔1797米,是五臺山最大的喇叭寺院,是歷代皇帝朝拜五臺山的行宮。菩薩頂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時稱真容院,傳說是文殊菩薩顯真容之處和居住處。宋朝、明朝不斷修繕擴建,到清康熙帝,又重修菩薩頂,并按皇家宮室形制營制。大雄寶殿殿前院里有古松兩株,濃蔭蔽日,三通石碑,一通康熙16年(1677),一通乾隆14年(1749),一通嘉慶16年(1811)。三位皇帝到五臺山時所立清涼山碑記。<br> 大殿為三開間,殿基為石砌束腰須彌座,單檐歇山頂,黃琉璃瓦置頂。<br> 大雄寶殿殿內佛臺之上,正中坐著釋迦牟尼佛,身穿袈裟,雙臂自然彎曲,雙手端放胸前。左右分列著迦葉、阿難兩位大弟子。釋迦牟尼佛前世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和他的弟子賈曹杰、克主杰。宗喀巴像前是十世班禪像片,他曾在此講過學。<br> 大雄寶殿后面是文殊殿,文殊殿是一典型的宮殿建筑,院內有漢白玉雕的石牌坊,上刻康熙御筆“五臺勝境”。<br> 文殊殿面寬三間,單檐四阿頂,四出廊,殿頂覆蓋黃色琉璃瓦,屋頂正脊中間置鎏金銅寶瓶,兩端置鴟吻,四條戧脊,前有獅子,龍鳳等飾物。檐下斗拱密設,檐角高翹。正面隔扇十二塊,一律雕刻有團龍圖案?;鶠槭鍪搹涀?米高的漢白玉欄桿,前面留有石踏步,中間斜坡亦屬御路。鋪著漢白玉,雕成團龍。殿前面掛一副對聯,上聯為“ 五百里道場風風雨雨依然日出東臺月掛西峰花發(fā)南山雪霽北顛?!毕侣摓椤皟汕晗慊饠鄶嗬m(xù)續(xù)又是晨鐘悠揚晚罄清澈香煙繚繞幡蹁躚?!睂懗隽宋迮_山佛教的悠久歷史和舞臺山頂的旖旎風光。文殊殿的規(guī)格僅次于紫金城的皇宮。 殿內正中是文殊菩薩,兩側是普賢菩薩和觀世音菩薩。 大雄寶殿東西兩側各有配殿,東面為怖畏金剛殿。<br> 西面是帶箭文殊殿。<br> 天色已晚,在五臺山臺懷鎮(zhèn)上住宿一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