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3年10月16日是我們安徽之旅的第四天。這天我們分別游覽了徽州古城和屯溪老街。另外還有棠樾牌坊群和鮑家花園。(另一美篇呈現(xià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徽州古城,又名歙縣古城,古稱新安郡,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與四川閬中、云南麗江、山西平遙并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徽州古城位于安徽黃山市歙縣徽城鎮(zhèn),總占地面積24.7平方千米,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fā)祥地,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徽州古城是古代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國粹京劇的發(fā)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發(fā)源地。1986年,徽州古城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國家5A級景區(qū)古徽州文化旅游區(qū)的組成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徽州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來,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縣治與府治同在一座城內(nèi),形成了城套城的獨特風格。宋至明清時期,徽州古城多次擴建和修繕。民國時期徽州古城景觀受到破壞,新中國成立后,出臺了多項措施保護古城,并對古城進行了修建。</span></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八角牌坊,正式名稱為?許國石坊,俗稱“八腳牌樓”,位于?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城內(nèi)?陽和門東側(cè),是明代萬歷年間為表彰大學士許國的功績而建。?這座牌坊不僅是徽州古城的象征之一,還被譽為“東方的凱旋門”,展現(xiàn)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許國石坊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建筑結(jié)構(gòu),它不是通常的四柱結(jié)構(gòu),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圍合,這種結(jié)構(gòu)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角牌坊建于明萬歷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由?茶園石制成,整體氣勢宏偉,雕刻精美。牌坊上雕刻著各種精美的圖案和紋飾,包括龍鳳、麒麟、獅子等吉祥物,以及“大學士”字樣,有山水、花卉、人物等形象,展示了徽州地區(qū)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精湛的雕刻藝術(shù)。是封建社會為旌表功勛、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jié)義所立的建筑物,體現(xiàn)了當時社會對道德和功績的高度認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角牌坊不僅是徽州古城的標志性建筑,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和建筑藝術(shù)的重要實物資料。它不僅展示了徽州地區(qū)的歷史文化底蘊,也成為了吸引游客的旅游景點,讓人們在欣賞古代建筑藝術(shù)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份厚重的歷史氣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來到古城的城墻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徽州古城城墻是明清時期中國南方地區(qū)的代表性城墻之一。? 徽州古城城墻包括?府城城墻(含府城子城)、?城門、?譙樓、附屬建筑及其遺址遺跡等,展現(xiàn)了中國城墻功能系統(tǒng)與建造技術(shù)發(fā)展的重要技藝。2015年以來,安徽歙縣申請加入“中國明清城墻申遺”預備名單,現(xiàn)為中國明清城墻聯(lián)合體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徽州古城城墻的保存狀況良好,部分段落仍然保存著完整的明清時期的形制和風貌。此外,徽州古城還通過實施景觀改造,使古城墻融入歙縣城市風貌,讓千年古城綻放新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徽州古城城墻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文化旅游的重要資源。吸引著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體驗古代城墻的雄偉和徽州文化的深厚底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古城墻上,一覽徽州古城風貌,古城建筑風格美景盡收眼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里是徽州府衙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徽州府衙建于元末明初。明初,衛(wèi)國公鄧愈改為行樞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復為府治。之后,正統(tǒng)、崇禎曾兩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最近的一次大修約在道光末年,仍保存著二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規(guī)制,采用“原工藝、原材料、原規(guī)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對徽州府衙進行了修復?;罩莞每傉嫉孛娣e2.4公頃,建筑面積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譙樓、儀門、公堂、二堂、知府廨組群,整體建筑氣勢雄偉,規(guī)模龐大,體現(xiàn)了徽派建筑的精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州府衙門后花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徽州古城街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出了徽州古城前往屯溪老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屯溪老街坐落在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qū)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長1272米,精華部分853米,寬5至8米。包括1條直街、3條橫街和18條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構(gòu)成的整個街巷,呈魚骨架形分布,西部狹窄、東部較寬。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橫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匯流之處,所以又被稱為流動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風格的古代街市,也是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屯溪老街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整條街系青石板路,處處可見白墻黛瓦的徽派建筑,到黃山市游玩,必定要來游覽這個流動的“清明上河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屯溪老街牌坊,位于屯溪區(qū)老街東頭。建于1986年。坊高8米,寬10米。全鋼筋水泥仿古結(jié)構(gòu),樓式,樓頂由斗拱懸托,飛檐翹角,上覆藍色的筒瓦,飾有脊獸。門額"老街"二字由書法家黃澍所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去年(2023年10月)安徽游的照片太多了,一部分沒來得及整理,現(xiàn)在閑暇之余將其整理成美篇,供大家圍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