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這次我們16人自己組團的巴爾干全景漫游20天之旅真可以說是景點豐富,行程飽滿。不管是宮、堡、基、廳,還是山、海、湖、灣,一路精彩紛呈,驚喜不斷。走一路,看一路,拍一路,笑一路。不知不覺20天一晃過去了,總感到意猶未盡?;貞浾麄€行程,我特別有感觸的是這次行程有幸參觀了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當年社會主義時期的遺址遺跡,喚起了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記憶,引發(fā)了我們這些老共產黨人的歷史感慨!</p> <p class="ql-block">9月7號我們來到地拉那,先看了阿爾巴尼亞的金字塔博物館。這是霍查女兒和女婿參與設計的風格獨特的金字塔型建筑。最初是為了紀念霍查建立的,霍查去世后遭到清算和反對,這座博物館曾一度被廢棄。后因當地年輕人喜歡在這里聚會和休閑,政府又把它恢復并改造,現(xiàn)在是個文化創(chuàng)意園。</p> <p class="ql-block">內部建設十分現(xiàn)代化,每個小房間都是一個文創(chuàng)中心。</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認為有必要在這里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恩維爾.霍查,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領導巴爾干的山鷹之國近半個世紀。</p><p class="ql-block">1946年,霍查宣布成立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我們曾經叫他“歐洲社會主義明燈”)。1948年與希臘和西方國家關系緊張,當貝爾格萊德與莫斯科反目成仇后,霍查背離的鐵托而轉向斯大林,并于1948年與南斯拉夫斷交。由于霍查長期追隨斯大林,在斯大林死后(1953年)赫魯曉夫上臺并批判斯大林,霍查又與蘇聯(lián)決裂并與蘇聯(lián)斷交。隨后便接近中國,1960年,面臨困境的霍查向中國求助,當時,我國正面臨“三年自然災害”的嚴峻挑戰(zhàn),國內發(fā)展步履維艱。然而,鑒于阿爾巴尼亞局勢緊張。我國仍秉持人道主義精神,毅然決定向其提供糧食、貸款及無償軍事援助,共度難關。中阿友誼一直延續(xù)了20多年。1971年,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霍查政權為我國重返聯(lián)合國舞臺,恢復合法席位,貢獻卓著。20多年來,我國已協(xié)助該國完成142項基礎設施項目,并提供了近180萬噸糧食援助,資金援助超百億人民幣以及百余萬噸鋼鐵和石油等物資。(我記得前年去大寨旅游,大寨的導游向我們介紹說:周總理在60年代曾兩次帶著外賓到大寨參觀,參觀的目的并不是考察學習大寨的經驗,而是告訴外賓:“我們也相當困難,也很窮…”)</p><p class="ql-block">70年代末,我國推行改革開放,積極與西方各國建立外交關系,此舉觸動了霍查的教條主義神經,認為是對阿爾巴尼亞及斯大林的背叛,導致雙方關系破裂。隨后霍查又謀求與南斯拉夫建交。然而四年后,科索沃事件再度讓兩國關系陷入緊張,走向對立。最終阿爾巴尼亞走向了一條與外界隔絕的道路,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1985年霍查離世。舉國致哀七天…霍查的墓碑上只刻著“恩維爾.霍查1908一 ”幾個字,隨后在全國各地豎起的標語牌上也都是“霍查同志只有生辰,沒有冥日”。</p><p class="ql-block">90年代初,隨著東歐巨變,阿爾巴尼亞也發(fā)生了巨變?;舨榈倪z骸被從民族烈士陵園遷到薩拉平民公墓。</p> <p class="ql-block">由于擔心遭受潛在的入侵,霍查下令在阿爾巴尼亞全境建造了幾十萬個地下堡壘及碉堡。然而,這些堅固的堡壘卻從未遭遇過敵方的炮火,反而使國內經濟承受了沉重的負擔。這是在市區(qū)內看到的幾個堡壘。</p> <p class="ql-block">這是位于地拉那斯坎德培廣場南部的地堡博物館入口。據說這是地拉那地堡2號博物館,還有個地堡1號博物館在郊外。那個一號博物館比這個2號博物館大很多,分上下兩層,由中國援建,地堡工事中有大量中國無償援助的技術裝備,是霍查為了防止核武器攻擊的地下工事。這個地堡2號博物館里面也展示了很多軍事設施和通信設施,也許是次一級的指揮中心。</p> <p class="ql-block">排隊參觀的人還不少。進去參觀是要門票的,8歐/人,后經我們努力,得享受老人優(yōu)惠票, 5歐/人。</p> <p class="ql-block">地堡的穹頂。</p> <p class="ql-block">人們順著樓梯從這里往下走。</p> <p class="ql-block">我們也開始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底下一條好長的隧道,兩邊都有房間。</p> <p class="ql-block">開始進房間參觀。</p> <p class="ql-block">我原以為這個博物館會以控訴霍查當年的獨裁統(tǒng)治為主,這第一個房間里就有一張上吊的圖片。但在隨后的參觀中感覺也不是這樣,這個展覽還是以當年的實物、當年的圖片為主,展示當年的實際情況而已。</p> <p class="ql-block">當年的軍犬及軍人防護服。</p> <p class="ql-block">當年的軍人及糾察隊。</p> <p class="ql-block">蘇式戛斯69軍用吉普車</p> <p class="ql-block">當年的電話交換機</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阿爾巴尼亞各地的監(jiān)獄</p> <p class="ql-block">偷窺攝影機</p> <p class="ql-block">地堡里面的指揮中心</p> <p class="ql-block">掛在墻上的霍查像</p> <p class="ql-block">指揮官休息室</p> <p class="ql-block">地堡里的會議室。</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了在入口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9月10號我們到達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市。羅馬尼亞也是曾經的社會主義國家,留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當時的主要領導人齊奧塞斯庫。</p><p class="ql-block">齊奧賽斯庫1965年成為羅馬尼亞工人黨第一書記,一共執(zhí)政25年。按照時間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從上臺開始一直到70年代末,是羅馬尼亞發(fā)展的黃金時期,80年代開始一直到齊奧賽斯庫夫婦被處死,則是另一番場景。</p><p class="ql-block">1965年7月,羅馬尼亞召開第九次代表大會,齊奧賽斯庫制定了一項雄心勃勃的經濟計劃,目標就是要改變當時羅馬尼亞落后的工業(yè)狀況,實現(xiàn)農業(yè)國家向工業(yè)國家的轉變。這個路線使得工業(yè)產量大幅提高,最典型的是鋼鐵、煤炭和發(fā)電。工業(yè)得到發(fā)展后,齊奧賽斯庫也沒忘反哺農業(yè),促進農業(yè)也逐步向現(xiàn)代化過渡,同時發(fā)展外貿和旅游,拉動國民經濟向前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國家開始富強。由此開始統(tǒng)治十年的黃金期。這一時期也被稱為“齊奧賽斯庫奇跡”。</p><p class="ql-block">經濟發(fā)展的成就讓齊奧賽斯庫長期穩(wěn)坐高位,逐漸變得剛愎自用,脫離民眾。1974年羅馬尼亞實行總統(tǒng)制,齊奧賽斯庫一人獨攬大權,大搞家族統(tǒng)治,完全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因此導致許多錯誤的決策。其中引起民眾最大反感的便是齊奧賽斯庫制定的反對節(jié)育政策。齊奧賽斯庫為了提升人口數量增強國力,廢除了自由墮胎的法令,公開宣稱“胎兒是社會的財富”,“不生育的人等同于國家的叛徒”。為了人口增長禁止離婚,并且指定指標要求每對夫婦至少生育四個孩子。但由于配套措施跟不上,結果造成了許多嬰兒死亡,以及許多夫婦養(yǎng)不起孩子而將孩子送到孤兒院,造成孤兒院爆滿,孤兒得不到良好的培養(yǎng)和教育。</p><p class="ql-block">到了80年代,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經濟發(fā)展全面觸礁,羅馬尼亞也是一落千丈。1987年布拉索夫市的工人舉行大規(guī)模游行示威,反對齊奧賽斯庫的獨裁統(tǒng)治。1989年發(fā)生東歐巨變,12月21號,齊奧賽斯庫在布加勒斯特廣場舉行群眾大會,有超過10萬民眾參加。齊奧賽斯庫在中央大廈陽臺上慷慨陳詞,正演講到高潮時,下面突然有人大喊“打倒齊奧賽斯庫”,迅速引燃民眾的憤怒。齊奧賽斯庫夫婦趕緊坐直升機逃走,臨走前下令國防部長向反對派開槍射擊。國防部長不忍心背叛人民,又不敢違抗總統(tǒng)命令,就在現(xiàn)場開槍自殺了。直升機駕駛員借故降落直升機,齊奧賽斯庫夫婦剛下飛機就被反對派警察抓住,隨后進行審判。經過相當潦草的審判兩個人就被定罪槍斃。士兵們拿著ak步槍,對著他們的身子連開了上百槍,彈夾打空后才停下手來。</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齊奧賽斯庫當年演講的中央大廈。</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廈旁邊的尖碑,上面表示刺破牢籠,下面表示要付出血的代價。</p> <p class="ql-block">布加勒斯特的香榭麗大街-統(tǒng)一大街。</p> <p class="ql-block">布加勒斯特的凱旋門</p> <p class="ql-block">在布加勒斯特的地標建筑-人民宮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由于時間安排不過來,我們未能進人民宮參觀。這里從網上下載一段視頻以彌補遺憾。</p> <p class="ql-block">統(tǒng)一廣場的音樂噴泉。</p> <p class="ql-block">借用一張團友吉明老師的美照。</p> <p class="ql-block">19年后,羅馬尼亞政府公開一份調查資料,齊奧賽斯庫夫婦被查明的存款只有5萬美金,并不是之前外界傳聞的10億美金。再回來看當時的情況,齊奧賽斯庫獨裁是不可爭議的事實,但8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對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滲透也是存在的,當時的資本主義自由風在羅馬尼亞刮得很猖狂。所以說究竟是羅馬尼亞人毀了齊奧賽斯庫,還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從中作祟,很難給出具體的答案。如今這位羅馬尼亞前總統(tǒng)去世已經35年,是非功過仍然難以定論,直到現(xiàn)在民眾對于這位總統(tǒng)的看法仍然大相徑庭。老年人更多的是懷念他,中年人的心情很矛盾,年輕人根本不知道那段遠去的歷史,但羅馬尼亞的黃金時代,的確是他塑造的。每年1月26日(齊奧賽斯庫的誕辰日),都會有羅馬尼亞民眾冒著嚴寒,來到首都布加勒斯特南部根恰公墓內的齊奧塞斯庫墓地前,點燃蠟燭,擺放鮮花,懷念這位飽受爭議的前領導人。</p><p class="ql-block">對比下霍查,我還是覺得齊奧賽斯庫好一點。他起碼創(chuàng)造了羅馬尼亞的黃金時代,留下了一座人民宮,一條統(tǒng)一大街,從整體上提高了布加勒斯特的城市檔次,后人走在這條大街上就會想起他。而霍查呢,只留下幾十萬座地堡,讓人瞧著啼笑皆非。</p> <p class="ql-block">9月13號,我們來到了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市,這里曾經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lián)邦共和國的首都。而創(chuàng)建南斯拉夫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就是鐵托。</p><p class="ql-block">鐵托在二戰(zhàn)時期領導南斯拉夫共產黨和南斯拉夫人民反抗納粹德國的侵略。于1945年11月建立南斯拉夫聯(lián)邦人民共和國并擔任最高領導人。1963年通過憲法規(guī)定為“終身總統(tǒng)”。</p><p class="ql-block">鐵托領導南斯拉夫走社會主義道路,但并不照搬蘇聯(lián)模式,在農業(yè)上不搞集體化。也不聽蘇聯(lián)指揮,于1948年被共產國際開除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隨后鐵托求助于美國,華盛頓向鐵托提供1億多美元各種形式的援助,鐵托表達了感激之情,但在兩個集團的對立中卻保持中立。鐵托宣布“我們走自己的道路”,并逐步創(chuàng)建了不結盟思想。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參與發(fā)起下,在貝爾格萊德召開了第一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會議發(fā)表了爭取和平維護民族獨立,要求撤銷外國軍事基地,取消一切形式的殖民主義,要求聯(lián)合國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權益等宣言。</p> <p class="ql-block">我們首先參觀鐵托紀念園。鐵托紀念園位于貝爾格萊德烏日策大街15號總統(tǒng)官邸的花房中。里面有鐵托夫婦墓以及鐵托使用過的辦公用品及外國政要送給他的各種禮品。近處的石雕表示南斯拉夫是由六個聯(lián)邦共和國組成的,即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黑山,北馬其頓。南斯拉夫在鐵托的領導下,曾經是一個區(qū)域性的經濟政治強國,從1960年到1980年期間,南斯拉夫的國內生產總值以年均6.1%的速度增長,醫(yī)療系統(tǒng)是免費,識字率達到91%,并且預期壽命達到了72歲,在國際上的政治地位也日益增強。然而在經歷了西方對南斯拉夫十年的干擾和五年的解體、戰(zhàn)爭、抵制和禁運后,南斯拉夫經濟崩潰了。目前六個聯(lián)邦共和國各自獨立,在經濟政治上已大不如前了。</p> <p class="ql-block">這個鐵托的雕像非常有深度。深沉、穩(wěn)重、老練、堅毅、剛強…</p> <p class="ql-block">展室概貌</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國家送給鐵托的鏤空象牙雕。我們國家與南斯拉夫的關系是有反復的。1947年南斯拉夫拒絕了照搬蘇聯(lián)模式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堅持獨立自主。這種行為使蘇聯(lián)極不愉快,將南斯拉夫踢出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1958年,我國也將南斯拉夫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歸結為現(xiàn)代修正主義,也與南斯拉夫斷絕了外交往來并且開始了長期的論戰(zhàn)。1961年南斯拉夫召開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并支持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中蘇關系在這個時候急劇惡化,兩國在對蘇問題上取得了很大的共識,關系開始出現(xiàn)轉機。1975年毛主席夸贊鐵托同志不怕蘇聯(lián)的事跡,我國做出了與南斯拉夫改善關系的決定。1977年鐵托85歲誕辰,受邀訪問中國。華國鋒,鄧小平,李先念親自前往機場迎接。1978年華國鋒主席訪問南斯拉夫。1980年鐵托逝世時,華國鋒主席再次率領代表團參加了鐵托的葬禮。</p> <p class="ql-block">鐵托擁有的各種槍支</p> <p class="ql-block">南斯拉夫當年也有團體操</p> <p class="ql-block">鐵托的元帥服</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鐵托用過的手槍</p> <p class="ql-block">花房里的鐵托墓</p> <p class="ql-block">這是當年由警衛(wèi)人員值守的鐵托墓,現(xiàn)在已經沒有警衛(wèi)人員了。</p> <p class="ql-block">這是馬拉松冠軍的獎杯,因為在他執(zhí)政期間,人們對他熱愛,每一屆馬拉松冠軍都會將獎杯送給他</p> <p class="ql-block">鐵托是逝世時的吊唁場面。鐵托逝世四天后,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其位于貝爾格萊德的花房中,來自全世界128個國家的209個代表團參加了他的葬禮。東西方國家的領導人都來了。</p> <p class="ql-block">這是各國領導人參加吊唁的相片。</p> <p class="ql-block">華國鋒攜姬鵬飛參加吊唁。</p> <p class="ql-block">鐵托的陵墓旁邊是鐵托第三任妻子約萬卡的陵墓。據介紹,她曾是鐵托的保鏢,鐵托去世后,她被軟禁了20年,去世后根據她的生前要求,還是將她葬在鐵托的旁邊。</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留言簿上簽字。</p> <p class="ql-block">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成功人士不多,鐵托絕對算一個。</p> <p class="ql-block">園前照相留影。</p> <p class="ql-block">9月6號我們還去到黑山的塔拉河峽谷。參觀塔拉河峽谷大橋,這是國人熟悉的前南斯拉夫反法西斯電影《橋》的故事發(fā)生地和拍攝地。這部電影反映的也是鐵托率領的游擊隊抗擊德國法西斯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9月13號,我們前去瞻仰1999年遭美國轟炸的前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遺址,向遇難的中國同胞默哀致敬。</p> <p class="ql-block">1999年5月7日,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部隊用B-2隱形轟炸機投下五枚聯(lián)合直接攻擊彈藥,悍然轟炸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斯拉夫共和國大使館。新華社通訊記者邵云環(huán),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和朱穎當場犧牲,數十人受傷,大使館建筑嚴重損毀。</p><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爾維亞共和國大使館舉行紀念活動,緬懷在1999年北約轟炸中犧牲的三位烈士。</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塞爾維亞《政治報》發(fā)表題為《讓鐵桿友誼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到“此時此刻,我們不能忘記25年前的今天,北約悍然轟炸中國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邵云環(huán)、許杏虎、朱穎三位中國記者不幸遇難。中國人民珍視和平,但絕不會讓歷史悲劇重演”。</p> <p class="ql-block">這是塞爾維亞為中國遇難烈士立的碑</p> <p class="ql-block">與烈士合影留念。勿忘國恥!</p> <p class="ql-block">回顧往昔,社會主義自列寧1917年十月革命開始至今已100多年,經歷了風風雨雨,驚濤駭浪,大起大落。蘇東巨變后,社會主義幾經消亡。唯有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秉持著毛澤東“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指導思想,沖破計劃經濟的樊籬,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社會主義涅槃重生。中國共產黨正在不斷的改革開放,創(chuàng)造既公平又高效的社會,引領中國人民走向民族復興之路,引領社會主義繼續(xù)向前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謹以此美篇獻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5周年!</p><p class="ql-block"> 2024.10.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