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格魯吉亞巧認(rèn)同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5月我到外(南)高加索地區(qū)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三國旅游。在格魯吉亞巴統(tǒng)一段有趣經(jīng)歷留給我特殊印象和格外感受,記錄于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格魯吉亞是位于亞洲西南部的外高加索國家,面積6.97萬平方千米,人口2023年373.6萬。多數(shù)信奉東正教,少數(shù)信奉基督教、伊斯蘭教。1921被蘇聯(lián)紅軍占領(lǐng),成為前蘇聯(lián)加盟共和國,1991年4月正式宣布獨立,成為一個主權(quán)國家。2023年9月格魯吉亞給予中國公民免簽待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統(tǒng)是格魯吉亞除首都第比利斯外第二大城市,西臨黑海,南與土耳其接壤,是黑海東岸著名的海濱度假勝地,以其現(xiàn)代化建筑而聞名于世。我們到達(dá)巴統(tǒng)那天春風(fēng)和煦天氣晴朗,街上的人們衣著時尚神態(tài)悠閑自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城區(qū)中心的歐洲廣場是游客必到景點,廣場不大但有故事有看點。廣場內(nèi)建筑與綠植錯落有致,花木扶疏立體又現(xiàn)代,東北面矗立著一座高大雕像,表現(xiàn)的是希臘神話中狄美亞女神手持金羊毛的形象,它默默地講述著流傳千年的阿爾戈英雄們尋找金羊毛的曲折歷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同行的朋友們正在賞景拍照,沒注意到旁邊還有幾位亞裔老年游客徜徉其中。正走著,其中一位清癯儒雅的男士張口問我:“Are you Chinese?”我趕緊回答“Yes.”這位老者接著問我是中國哪里來的?我也回問他是哪里人?他知道了我是北京來的,我也問明了他們是從臺灣臺北來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打完招呼,我自忖大家都在逛公園,他為什么偏偏問我是不是中國人?低頭一看頓時明白了,當(dāng)時我穿著一件粉紅色綢子面中式立領(lǐng)刺繡盤扣上衣,妥妥的中國人嘛,怎會認(rèn)不出來?無論走到哪里,黃皮膚黑眼睛,加上中式立領(lǐng)對襟上衣,就是我們最有辨識度的形象。哪怕在異國他鄉(xiāng)也能互道國籍城市,確認(rèn)為同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件事已經(jīng)過去好幾個月了,內(nèi)心涌出的回憶逼著我一定要寫下來說出來,這大概就是血濃于水的兩岸同胞情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統(tǒng)街頭小商品攤上看見印有斯大林頭像的襪子,因為斯大林是格魯吉亞哥里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統(tǒng)海濱的字母大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統(tǒng)市中心噴泉,最前面坐著一手端酒杯的人是格魯吉亞古老傳說中掌管敬酒的司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格魯吉亞街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教堂潛心研究的修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等待的大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阿塞拜疆位于亞歐大陸交界處,外高加索地區(qū)東南部,東臨里海,南臨伊朗,北靠俄羅斯,西接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面積8.66萬平方千米,人口2023年1014.35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22年阿塞拜疆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lián)邦共和國。1991年從前蘇聯(lián)獨立,正式成為阿塞拜疆共和國。今年7月阿塞拜疆對中國公民實施為期一年的單方面免簽入境政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游覽阿塞拜疆首都巴庫時,我曾見到奇特的一幕。那是到達(dá)巴庫第一天早上7點多,我看天氣晴得很好,就想一個人到酒店四周大街上轉(zhuǎn)轉(zhuǎn)。在一個路口老遠(yuǎn)看見一間店鋪門口靜靜掛著三大包做好的大餅,一邊看我一邊琢磨,是每天約定的送貨上門?是送貨人偶然來的太早?還是城市治安良好民風(fēng)溫良敦厚人人自覺自律?看了有那么一會兒,大餅就在那渾然不覺地等待著它的主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平時??囱胍暥锥鄼n營養(yǎng)美食節(jié)目,開餐館小吃店的老板都是一大清早甚至半夜三更,就起來打開店門做準(zhǔn)備工作,或出去采購新鮮食材了。老街坊食客們5、6點或更早就去吃早餐了。從沒見說大白天讓食品替老板守在店門口的。巴庫的這一幕也就隨手留下來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庫耶夫中心及我愛巴庫廣場。耶夫中心由一座博物館、一座國家圖書館以及一個擁有1200個座位的音樂廳組成,是現(xiàn)代巴庫的象征與地標(biāo),設(shè)計中沒有一條直線。外觀類似從地面向天空呈波浪狀上升,再緩慢降回地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庫里海沿岸風(fēng)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庫里海烤魚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行團友中有幾位攝影高手,甚至是當(dāng)?shù)氐臄z影名家,拍攝的人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阿塞拜疆詞根來自古波斯語,是火焰的意思。這里的石油曾經(jīng)多到自己冒出地面著火,巴庫是歷史上第一口油井的故鄉(xiāng)。這里的人以火為傲,城市建筑外觀也與火焰相結(jié)合。阿塞拜疆獨立后首先進(jìn)行的兩個最大膽項目之一,就是三棟弧形結(jié)構(gòu)塔樓,自2007年開工至2012年正式竣工,240米高的摩天塔樓呈三角布局,共同構(gòu)成火焰形狀,又稱火焰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庫四周有泥火山400多座,是世界最大的泥火山群。</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