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作者/肖青林 </p><p class="ql-block">朗誦/風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生命的長河中,有些人的存在,就像一抹炊煙,雖不起眼,卻能在人的心里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我的三哥,便是這樣一個人,他的一生,雖歷經(jīng)坎坷,卻始終如炊煙般溫暖著周圍的人,直到最后,化作天邊一抹淡淡的云,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三哥的童年,一直伴隨著貧困與艱辛。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誰家的日子都過得緊緊巴巴,我們家因兄弟姐妹多,生活就更加艱難。老家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打大的,愛歲的,中間夾個受罪的”。我的三哥就屬于后者。但凡家里有點好吃的東西,根本輪不到他,身上穿的總是兄長們反復穿了N多年的破舊衣裳。小時候的他很是頑皮,喜歡爬樹掏鳥窩,愛到水庫耍水,還常和其他孩子打架,因此沒少挨爹媽的揍。記得有年秋收時節(jié),年僅十四歲的他,為了能吃上生產(chǎn)隊里幾頓好飯,寧愿跟著大人干很苦很累的農(nóng)活也不想再去上學。母親得知后,拿起拐杖就是一陣子打,又叫回在地里干活的父親操著镢頭,將他一直追趕到學校。也許是因為挨打多的緣故吧,三哥自小就患上了尿床癥,常會遭到大人的喝斥,可越是喝斥,床尿的就越厲害。直到十九歲當兵走之前,尿床病才完全好了。 </p><p class="ql-block"> 三哥是在云南邊境當?shù)呐诒?,他以干凈利落的作風和出色的烹飪技藝,贏得了首長們的青睞。而且一干就是七年,也被擬定提拔為事務長。但他在經(jīng)常外出采購食料的過程中,結(jié)識了當?shù)匾晃还媚?,倆人情投意合,很快便墜入愛河。就在他準備提干后馬上與其結(jié)婚時,母親得知此事后,表示絕不容許兒子找一個“外邊的媳婦”,告訴他除非再不想回這個家就跟她去結(jié)婚。為了成全孝道,三哥不得不忍痛割愛,向那位姑娘提出分手??晒媚镓M肯死心,竟找到部隊領導鬧騰起來。一場愛情的波折,讓他不得不提前結(jié)束軍旅生涯,帶著未了的遺憾和心中的痛楚,回到自己熟悉的故鄉(xiāng)。 </p><p class="ql-block"> 三哥復員后,老婆孩子熱炕頭,加上所娶的三嫂是個聰明能干和善解人意的人,日子過得倒挺舒心愜意。但,由于時值改革開放之初,農(nóng)村剛剛實行包產(chǎn)到戶,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依舊很差。三哥并未因此消沉,他良好的廚藝成了一家人生活的支點。先后被聘請到縣劇團、縣人大和縣城建局多家單位做飯,一直干到68歲才自己批準自己“退休”。幾十年里,他每天起早貪黑,風雨無阻地往返于縣城與老家之間。白日在單位做飯,晚上回田間干活。就這樣一直過著半城半鄉(xiāng)、半工半農(nóng)的生活。三哥用自己的雙手,為單位員工、家人和鄉(xiāng)親們烹制出一道道美味佳肴,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和他人的關懷,如同他烹飪的每一道菜,溫暖而香濃。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三哥。2003年,他年方二十的二兒子突然因病早逝,那是一段讓人心碎的日子。過于沉重的打擊,令他許多年都緩不過精氣神來。由此性情大變,一天到晚沉默寡言,閑了就一根接一根抽煙。回到老家,總喜歡夜間在毛桃地里干活,經(jīng)常是光著膀子干,直干到揮汗如雨的程度,仿佛只有這樣才能讓心中的悲痛得以釋放。聽三嫂講,他用手電筒照明干活,每個月要用完十幾節(jié)大號電池的電。 三哥性情變化的另一種表現(xiàn)是:為人愈加和氣,心里更多地裝了一份對別人的關懷。他逢人說話總是輕聲細語,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村子里好幾百戶人家,誰家有了紅白喜事,灶房里總有他忙碌的身影。村上過會唱戲、挖渠修路,他都會積極參與其中。鄰里間、戰(zhàn)友中出現(xiàn)矛盾鬧了糾紛,也都喜歡請他出面調(diào)解。雖說他算不上村里的紅人,倒也是父老鄉(xiāng)親們嘴里公認的好人。他的善良和樂于助人,在鄉(xiāng)親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難怪當他突然離世后,那么多鄉(xiāng)親鄰友都感到惋惜,前來吊唁的人絡繹不絕。三哥下葬的那天中午,盡管下著大雨,可我看到路邊還是站著很多為他送行的人,也親耳聽到幾位村婆的對話:“唉!這么好的人,咋說走就走了呢?” “老天爺也喜歡收好人么,你看早沒了的,盡是些好人!”那一刻,我猛然到感到一絲欣慰,便在心里默默對三哥說:“三哥,你人活得真好啊!盡管陽壽短了些,也值!” 大半年前,當我聽到三哥患癌的消息后感到十分震驚,真沒有想到這萬惡的癌瘤竟如此隱匿和兇險。因為,就在此前一個多月,當我得知三哥由于胸背疼痛到處求醫(yī)無效時,還專門回了趟老家為他診治。根據(jù)包括胸片在內(nèi)的各項檢查報告以及臨床癥狀,我很自信地診斷為“頓挫型帶狀皰疹”并予以施治,效果極佳。三嫂高興地拍著手說,“還是我家兄弟厲害,幾針下去就不疼咧,這陣子可把你三哥折磨慘咧!” 可是,并未見三哥怎么樂觀,他緩緩對我說:“眼下疼痛是明顯減輕咧,也能睡成覺咧,可我總覺得這病不對勁。三哥今年七十三咧,是道坎,不好過啊!”我當即反駁了他一番,說他平時身體那么好,從目前各項檢查結(jié)果看,并沒有發(fā)現(xiàn)啥大毛病,治療效果又這么好,還胡思亂想啥?千萬不要被那些迷信說法嚇倒自己。為了改善他的情緒,我還特意將自己剛剛錄制好的長篇小說《天路之花》音頻轉(zhuǎn)發(fā)給他。聽完以后,他這樣對我說:“寫的好是好,可你一個醫(yī)生,卻為這事,把自個的脖子都整壞咧,把耳朵搞聾咧,一分錢也不掙,又何必呢?”我笑嘻嘻地看著他,沒有為自己辯解一句。 </p><p class="ql-block"> 三哥病情確診后,先后在西安交大附院進行過三次化療。鑒于癌塊的部位和性質(zhì)都很不好,已沒有手術和介入放療的可能了。首次住院期間,我陪他做過幾項特殊檢查,送了幾頓可口的飯菜,他便覺得很不好意思,后邊兩次來西安化療,堅決不讓侄子再告訴我。兩月后,我又回到老家看過他一次。這時病情已經(jīng)急劇惡化,人消瘦的厲害,劇烈的疼痛全憑“嗎啡”來緩解。起初四小時吃一片還行,后來吃兩片都不大管用。聽侄子講,他既便再疼也不叫喊一聲,只是緊咬著手絹,瞪大著眼睛。我?guī)Ыo他一大包幾經(jīng)周折才搞到的抗癌秘方中藥,告訴他要堅持服用,并鼓勵他任何時候精神不能倒下。所有親人好友,都期盼著奇跡的發(fā)生! 但,奇跡并未發(fā)生。僅僅過了一個月,三哥便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三嫂告訴我:在我最后一次看過三哥沒有幾天,他就堅決拒絕任何治療。喂到嘴里的藥給吐了,打在手臂的針自己拔了,誰說送他去醫(yī)院就罵誰。他固執(zhí)地認為,這些措施都是瞎折騰,都是浪費。因為,他的心已經(jīng)走了!作為從醫(yī)幾十年的資深醫(yī)生,我曾見過太多患者彌留之際的情形,但當看到自己的骨肉親人那雙久久不能閉合的眼睛時,心里真是刀割一般。 我參加了三哥葬禮的全過程。如他所愿,三哥長眠在了他辛苦勞作幾十年并用汗水浸透過的自家的毛桃地里。人吃地一生,地吃人一口。值得一提的是,城里人主張厚養(yǎng)薄葬,活著就好好地活,美美地享受,死了一把火燒了完事。農(nóng)村人的觀念恰恰相反,薄養(yǎng)厚葬,喪葬程式極其復繁,花費亦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且有相互攀比和愈演愈烈之勢。這么說吧,在我們老家,埋一個人,孝子就得脫一層皮,一切都是做給活人看的。盡管我對這些繁復的陳規(guī)舊矩不會完全贊同,可又想,幾千年前的先賢們只所以制定出這些《周禮》喪儀,其莊嚴凝重的儀式感,對于后人總會有某些教化作用吧?! 天不作美,籌辦三哥葬禮的那些日子,陰雨連綿,還時不時下起大雨來,這讓情思敏感的我,不能不聯(lián)想到三哥的人生命運。我在想:難道老天爺也在為他傷懷,才流下這源源不盡的多情的眼淚?倘若這樣,作為小弟,更應該為他做點什么了。可就這么點能耐,做什么呢?想來想去,除了受禮賓先生之托,與其合寫了一份祭文外,我還為三哥寫了一首悼亡詩,雖不能催人淚下,倒也是真情實感的吐露。請家鄉(xiāng)書法先生謄寫后張貼于展板上,供大家品讀。當然,挽聯(lián)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有一副是我構(gòu)思良久才撰就的,比較精準地概括了三哥的一生:炊煙裊裊軍營故里躬為盤中餐,和氣藹藹一生</p><p class="ql-block">一世劬儉傳家風。 </p><p class="ql-block"> 眨眼間,三哥離開親人們快兩個月了,家鄉(xiāng)的獼猴桃也已成熟。兩天前,收到三嫂她們從老家寄來的獼猴桃,又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三哥。那夜,我失眠了。打開早已泛黃的像冊,看著四十五年前我與三哥在西安鐘樓前拍的那張合照,眼前浮現(xiàn)出當年三哥從老家第一次來西安看我時的情景:那是1979年金秋十月的一天,我從原部隊來西安上學還不到一個月,三哥便興沖沖地趕來看我。雖說老家距離西安只有八十多公里,可那時候農(nóng)村人進一趟省城并非易事。見到三哥后,我驚異而興奮地問他為啥要來?他喜不自勝地說:“你不是寫信告訴家里考上軍校咧?全家人高興的不得了,爹媽讓我趕緊來看一趟你!” 三哥來的那天是星期日,我向?qū)W員隊請了假和他一起在西安轉(zhuǎn)悠了大半天,還在街上吃了頓飯。三哥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咱兄弟五個,四個都當兵咧,我和你四哥沒出息,在部隊沒混出啥名堂。二哥很好,上咧個二軍大。這下你也好咧,不管咋樣也算上軍校咧,還學咧醫(yī),可要好好珍惜噢,等你穿上四個兜(提干),咱父母臉上有光,你三哥臉上也有光……?!?還記得三哥臨走時硬要塞給我十元錢,我知道那時候十元錢在農(nóng)村老家的意義有多大,堅辭不要。三哥有點生氣地說:“你一個月六塊錢的津貼費自己攢著,再不要往家里寄咧,攢上幾個月再加上這十塊錢就能買塊手表,上學沒塊表不行!” 到了這時候我才明白,原來三哥是看到我同宿舍的同學都戴著手表,唯獨我沒有,他是讓我也買塊手表,而不致于被人瞧不起。 夜,已深至零晨三點多,我仍輾轉(zhuǎn)反側(cè),無法入睡。我很想我的三哥,感到失去他就像一只手掌被人剁掉了一根指頭;我很想我的三哥,想起此生中與他一次次短暫相處時的點點滴滴;我很想我的三哥,想起那個在毛桃地里揮汗如雨的身影,想起他臨終前對塵世的那份淡然與釋懷……想著,想著,我的眼眶又一次濕潤了。三哥,你就安心地走吧!你雖已遠去,但你的品行,你的情懷,如同那炊煙一般,永遠飄蕩在親人的心中! </p><p class="ql-block"> 2024.9.1 西安紅纓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肖青林,陜西周至人。中共黨員。1977年入伍,在青藏高原某部隊醫(yī)院從事醫(yī)務工作三十余載。主任醫(yī)師。醫(yī)余喜愛文學,勤于寫作,系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創(chuàng)作發(fā)表《漫道西風》、《轉(zhuǎn)戰(zhàn)陜北》、《萬古長安》大型組歌三部曲;主創(chuàng)吉尼斯世界最長中文歌曲《陜西木有啥》2.0版歌詞;另有長篇敘事詩《赤子頌》、《鳥語詩香100首》、《春游大灣區(qū)》等發(fā)布于網(wǎng)絡。已岀版發(fā)行《泥濘路上》、《愛在雪原》、《品味平凡》、《最美的風景》、《醫(yī)學與藝術》、《天路之花》(長篇小說)等多部各類文學與醫(yī)學著作。在西安先后舉辦個人作品研討會與分享會多次。</p> <p class="ql-block">誦讀者簡介:風韻(司明明),曾獲全國故事大賽二等獎,陜西省、西安市故事大賽一等獎。期望用娓娓道來的聲音傳遞一切真善美。用走心、入心、動心的誦讀與您心靈相通,快樂相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