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漢口峽上一號垴

山童

<p class="ql-block">廬山牯嶺上有一條蜿蜒的小河,叫長沖河。長沖河發(fā)源于大月山西麓,經(jīng)漢口峽流入長沖河。</p><p class="ql-block">漢口峽原無名,自洋人李德立開發(fā)牯嶺后,此地由漢口英國蘇格蘭圣經(jīng)會命名便永遠定名在廬山的版圖上。這里是李德立最早開發(fā)牯嶺的地段,屬于廬山第一個規(guī)劃——“波赫爾規(guī)劃”的一號地塊,誕生了廬山上第一棟別墅。</p> <p class="ql-block">1895年11月,九江道臺與九江英國領(lǐng)事簽訂了《牯牛嶺案十二條》,英國傳教士李德立通過不光彩手段,終于成功租借牯嶺,租期為999年,每年租金12000文錢。隨即李德立成立牯嶺公司,延請德國、英國的規(guī)劃師、工程師幫助對租借地進行規(guī)劃和建設(shè)設(shè)計。他將租借地規(guī)劃成130號地塊,以每塊三百元的價格,面向世界各國出售。緊接著英國人、法國人、俄國人、美國人接踵而至。不久,原先荒涼的牯牛嶺頓時熱鬧起來,一座座外國教堂、禮拜堂,各類風(fēng)格的別墅堂而皇之的佇立起來。而最早建筑的別墅卻是在漢口峽上1—3號地塊的三棟別墅。</p> <p class="ql-block">據(jù)有關(guān)資料顯示,1—2號地塊業(yè)主是漢口英國蘇格蘭國家圣經(jīng)會,3—5號地塊的業(yè)主是漢口英國倫敦會,6—7號地塊是湖北英國循道會。這些從武漢漢口過來的英國教會為了炫耀自己的實力和獨立性,把他們看中的風(fēng)水寶地取名叫“漢口峽”。由于此地位置正好位于大月山麓的峽谷地帶,山水相依,地勢平緩,是建屋蓋房的好地方,又屬于牯嶺規(guī)劃的一號地塊,當(dāng)?shù)厝吮憬羞@地方為“一號垴”。垴,字典上稱:山崗、丘陵較平的頂部。多用于地名。</p> <p class="ql-block">秋分時節(jié),我們幾個廬山老居民沿著長沖河,由脂紅路口往一號垴進發(fā),前去探尋牯嶺首棟別墅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號垴現(xiàn)在是中華全國供銷總社下屬的“北斗星賓館”,原一號地塊上的三棟別墅也屬其接待客戶樓。</p> <p class="ql-block">今年秋旱,長沖河床裸露干涸,老山民熊先生感嘆地說:“再也看不到當(dāng)年在長沖河洗衣浣紗的情景喲!”</p> <p class="ql-block">大家拾階而上,名噪一時的“北斗星酒店”的主樓在午后的陽光下顯得有點清靜。游客們?nèi)宄扇旱脑跇峭鈶猩⒌臅裰枴?lt;/p> <p class="ql-block">有關(guān)當(dāng)年李德立開辟牯嶺的圖書和畫冊不少,據(jù)史料記載,為了深入了解牯嶺,1895年春天,李德立邀請了五位來自漢口教會組織的傳教士再次到廬山考察,這五人是亞基伯、龍、愛雷、班伯和施伯珩。其中亞基伯正是漢口蘇格蘭圣經(jīng)會的傳教士,他的中文名字叫計約翰,1876年來華,為該會圣經(jīng)出版機構(gòu)的經(jīng)理。同時他還是一名新聞記者,曾創(chuàng)辦漢口英租界的英文報紙《楚報》,自任總編輯。當(dāng)李德立把租地的手續(xù)辦妥后,亞基伯等人立即向李德立發(fā)了賀電,并提出分租土地建造別墅的要求,他們向李德立購買的土地,是位于漢口峽的地皮。亞基伯不愧是新聞記者出身,一行三人返回漢口后,立即將牯嶺的良好前景向漢口各個教會作了廣泛宣傳,便引起不小的躁動。不出幾個星期,便有十幾個教會組織和個人紛紛寄款訂購牯嶺的土地,漢口基督教英國倫敦會和英國循道會也名列首批購地的教會組織之中。這樣及時的解決了李德立當(dāng)時筑路資金問題。</p> <p class="ql-block">此五人行中的施伯衍,是當(dāng)時大名鼎鼎的“街頭傳教士”、“華中宣教之父”楊格非的女婿,也是英國人,在漢口英國基督教倫敦會作負責(zé)人。他的小孩幾遭病險,幸虧到了廬山這個清涼的山區(qū),才得以轉(zhuǎn)危為安。或許與他的推薦有關(guān),1896年,楊格非也上山來了。他買下了漢口峽3B的這塊地皮,而他的女婿施伯衍則 買下了漢口峽3A的地皮。他們分別在自己的地皮上蓋了一幢一層樓的別墅。兩幢別墅式樣大同小異,都是石砌而成,臨河而立,有著敞開式的門廊,一派英國鄉(xiāng)間別墅的風(fēng)范,凝重,古樸,溶在大自然中, 別有一番優(yōu)雅。</p><p class="ql-block">楊格非,英國威爾士人,1831年冬天出生。自幼喪母,跟隨姑母長大,個頭矮小,從小便獻身宗教。14歲開始布道,擅長演講。17歲進入神學(xué)院,成為一個職業(yè)傳教士。1855年來到中國,先到上海、南京等地,1861年來到華中重鎮(zhèn)漢口。他在漢口整整生活了51年,80歲才從漢口回到威爾士。1931年在他百歲誕辰日時,漢口特為他修建一座禮拜堂,叫“格非堂”,1951年改名為“榮光堂”。</p><p class="ql-block">李德立看中了楊格非的赫赫名氣,故而被推舉為 牯嶺"大英執(zhí)事會"委員。由此,楊格非和施伯衍每年夏天都來牯嶺避暑,漢口峽,長沖河畔時常留下他們翁婿與孩童們的身影與笑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一號垴的三棟別墅前。眼前的是154號別墅(原漢口峽34號),一層石砌。褐色的石墻,與周圍的山體渾然協(xié)調(diào)。北斗星酒店將這棟樓取名為紫霄閣。</p> <p class="ql-block">這棟別墅為153號,(原漢口峽33號),現(xiàn)在北斗星酒店稱為“紫云閣”。</p> <p class="ql-block">推開木欄門,我們來到李德立開辟廬山的第一棟別墅:原漢口峽32號,現(xiàn)152號別墅。北斗星酒店稱之為“紫玉閣”。</p> <p class="ql-block">漢口峽路32號別墅建筑面積220平 方米,中間突出個封閉式門廊,以門廊 為中軸,左右對稱地建有封閉式外廊。 外廊左右有兩個石拱券,與門廊的拱券 一致,都略刻飾線,這使石頭砌成的拱券弧線更富有韻律,反映了19世紀世界建筑思潮對古典建筑傳統(tǒng)的繼承之中的簡略,這也符 合高山別墅所需要的輕松、浪漫情調(diào)。</p> <p class="ql-block">別墅的外觀有個引人注 目的地方,即門廊的檐下山墻中間有塊石刻:"1900"。這是它的建筑年代。準確地說,這是此別墅重建的年代。李德立在《牯嶺開辟記》中記載:1894 年春季,他組織了漢口的英國傳教士共 5人上廬山勘地。1895年春,李德立 購得"租地"之后,首先在牯嶺"租地"的是漢口的英國蘇格蘭圣經(jīng)會,經(jīng)辦人是該會的傳教士兼新聞記者計約翰(Archibald John)。"蘇格蘭圣經(jīng)會在牯嶺建筑了一個臨時木 房",這是由傳教士"米爾烏監(jiān)工而修成 的"。一日,李德立在山麓正要與妻子孩 子等上牯嶺一游,"正要上山的時候,米爾烏的差人,急急地跑來報告說:山巔上已發(fā)生了暴動,房屋燒了,產(chǎn)業(yè)毀 了"。山民們燒毀房屋的理由是,洋人在此處建屋斷了他們的"龍脈",將殃及子孫后代。</p> <p class="ql-block">由于廬山山民不滿李德立作為英國殖民者的身份購買廬山“租地”,借助中國古老的神秘文化的傳說,發(fā)泄他們的憤怒。李德立在廬山第一棟別墅就這樣成為廬山山民怒火中的灰燼。</p><p class="ql-block">1896年,英國漢口蘇格蘭圣公會將此 地皮轉(zhuǎn)為計約翰所有。1897年2月15日,此地皮轉(zhuǎn)售上海的英國蘇格蘭圣經(jīng)會。1900年,該會在原木構(gòu)別墅的地基 上,建了一棟石構(gòu)的公寓式別墅。上海的 英國傳教士看中的就是這堆灰燼的凝重的祭奠意義。1920年5月3日,時任漢口英文《楚 報》社長的計約翰,又將此別墅購下。這 塊地皮,仿佛從他手中飛走了22年,又降 落到了他的手心。</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李德立開辟廬山的第一棟別墅的臺階上,我們在沉思,一個人改變了廬山的歷史,一棟別墅,記載了廬山的歷史風(fēng)云。當(dāng)年的租地人和建設(shè)者,他們把西方文化帶到了廬山之巔牯嶺,變荒涼為鬧市,他們雖然是西方殖民侵略、宗教侵略的十字軍,卻因為歷史的錯位成為中國早期現(xiàn)代化運動的同道者和參與者。</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別墅群里,探尋著歷史的足跡,山風(fēng)依舊。</p> <p class="ql-block">走出別墅群,我們又沿著石階前去漢口峽源頭的蓄水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據(jù)吳宗慈《廬山續(xù)志稿》載:廬山管理局為居民飲料清潔與開辟水源及消防起見,于二十三、四年時,即在漢口峽地方,建筑一45萬加侖容量之大蓄水池,為鋼骨水泥之建筑,其水之來源,則由高處澗谷中所匯集之山泉,由蓄水池接管至各處供給取用。管理局還制定了《江西省廬山管理局自來水給水規(guī)則》,并經(jīng)省政府992次省務(wù)會議批準。(1加侖等于0.003785噸,450,000加侖等于1703.25噸)據(jù)老一輩廬山人說,當(dāng)年為了保護管理好漢口峽蓄水池,專門在廬山管理局行政機構(gòu)里設(shè)置一名管理員,負責(zé)蓄水池的保護和管理,有職數(shù)編制,固定薪水。還專門配備了一只警犬,犬糧等生活費也納入管理局財務(wù),每月定期由自來水管理員負責(zé)領(lǐng)取。</p> <p class="ql-block">到了1946年后,牯嶺有蓄水池3座,蓄水量達90萬加侖。1947年又在漢口峽加修一座20萬加侖的小蓄水池。充分的保障了牯嶺地區(qū)的飲用水供應(yīng)。至今,這些蓄水池仍在發(fā)揮牯嶺居民和游客的生活保障作用。</p> <p class="ql-block">離開漢口峽蓄水池,我們來到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的大月山水庫。山青青,水悠悠,山風(fēng)如歌,歲月如詩。</p> <p class="ql-block">在大月山水庫到蘆林湖的路上,我們發(fā)現(xiàn)不少地段裸露出大量被開采的巖石剖面。據(jù)說,這些巖石剖面都是當(dāng)年牯嶺建別墅所開采的墻面石留下的遺跡,在這里開采的巖石,主要用于牯嶺東谷地區(qū)所建別墅的墻體墻面和圍墻與駁坎。這些山痕,既是歲月的留痕,也是廬山歷史文化的遺跡點。</p> <p class="ql-block">“廬山的歷史遺跡,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xué)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相聯(lián)的文化景觀?!?——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p><p class="ql-block">漢口峽,一號垴,李德立開辟廬山的第一棟別墅就建在這里。盡管建了又毀,毀了又建,隨即幾十年間上千棟別墅群給廬山留下了豐厚的文化自信。站在牯嶺街后的松樹路上,遠眺漢口峽,一號垴上的三棟別墅掩藏在綠樹叢中,并不起眼,可在廬山百年歷史的別墅群中,它永遠是一顆閃亮的星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