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人說,退休不是結束,而是另一種生活的起點。那么,如何過好退休生活呢?</p><p class="ql-block">首先,我想要好好鍛煉身體。年輕的時候忙工作,忙家庭,很少有時間系統(tǒng)地鍛煉?,F在好了,可以每天早晚散散步,打打太極拳,做做八段錦,強身健體,爭取不給兒女添麻煩。</p><p class="ql-block">其次,我認為應跟上時代的步伐。手機、電腦,這些年輕人玩得轉的東西,我們也要學會。不僅要學會用微信和孩子們視頻聊天,還要學會在網上買東西,甚至寫點美篇(圖文創(chuàng)作及分享),記錄我們的退休生活。</p><p class="ql-block">總之,用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的不完美,內心平靜,生活踏實,珍惜當下的每一天。這就是對生活最好的回饋!</p> 一、手機攝影,帶給我樂趣 <p class="ql-block">退休后,我在網上買了《手機攝影——從入門到精通》的書,邊看邊記邊操作。因為有興趣所以重復,因為重復所以逐漸成為習慣,這就有了所謂的愛好,因為它能讓你忘記疲憊,身心愉悅。另外,手機攝影,用攝影定格同行的歲月,捕捉身邊的美好,記錄時代的變化。生活中“美”無處不在,沒自學手機攝影不過多關注美的存在,更不會仔細品味,學了攝影不僅留意美,有時還會“創(chuàng)造美”。</p><p class="ql-block">我依然記得第一次接觸手機攝影時的興奮和好奇,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我漫步在田間小路,偶然間用手機鏡頭捕捉到了一只蝴蝶在路邊野花叢中采花粉的畫面,那一刻,我被這微小生命所展現出的美麗和活力深深地吸引了。</p> 路邊的野花招蜂引蝶 <p class="ql-block">從那時起,我便愛上了手機攝影,我開始關注身邊那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jié),嘗試用不同的角度和光線去記錄下它們的美,我發(fā)現,即使是再平凡的事物,只要用心觀察,用心感受,也能發(fā)現其中蘊藏的獨特魅力。</p><p class="ql-block">我喜歡在清晨時分,用鏡頭捕捉另一個世界:一只小飛蟻在葉片上緩慢爬行,它小小的身軀里蘊藏著巨大的力量,不停地產下蟲卵;一滴露珠在花瓣上滾動,折射出七彩的光芒,仿佛一顆晶瑩剔透的寶石;一朵不知名的野花在墻角獨自綻放向世界宣告著生命的頑強……</p> 小飛蟲產卵瞬間 雨后的蘭花 蜜蜂忙采蜜 又是一個豐收季 早晨在薄姬廟山頂拍的日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傍晚在村北渡槽旁拍的夕陽圖</span></p> 帶孫晨練隨拍 內孫外孫相逢樂 <p class="ql-block">這些看似平凡的景象,卻總能觸動我的心靈,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我將這些瞬間定格在鏡頭里,希望與更多人分享這份感動。手機攝影帶給我很多樂趣,生活也越加充實,無論是朝陽初升的美景,還是老人、孩子臉上的笑容,都是歲月留下的珍貴片段,一張照片所講述的故事有時可以掩蓋攝影者的任何技術能力,這些故事可以是快樂的,悲傷的或任何其他的情感,拍照反映的是你眼中的世界,表達的是你的觀點、你的選擇。</p> 二、 走路,是最好的運動 <p class="ql-block">早在1992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的關于21世紀健康箴言里說到:最好的醫(yī)生是自己,最好的運動是“步行”。</p><p class="ql-block">走路可以說是最簡單、溫和的有氧鍛煉之一。穿上運動鞋,隨時隨地都可以運動起來,可給身體帶來多種好處,改善免疫力。俗話說:“沒事常走路,不用進藥鋪。”走路,是一項用到全身肌肉的有氧運動。國醫(yī)張伯禮院士在接受CCTV采訪時說,自己每天都會走七八千步。這個習慣他已經堅持20多年,他認為,走路是對老人最好的運動。70多歲高齡的他仍然精神抖擻,還在忙著出門診、帶學生、做科研和四處講座。</p><p class="ql-block">我退休后堅持每天步行約一萬步,夏季早上5:30起床,冬季早上6:30起床,洗漱后喝一杯溫開水,開始運動——步行。迎著早晨第一縷陽光,健步走在鄉(xiāng)間水泥路上,感受著微風撫面,呼吸著新鮮空氣,飽嗅著莊稼的芳香,欣賞著大自然的美景,方知生命的純美。老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辈怀鋈プ咭蛔?,讀再多書,也不能解其中真味。唯有于行走之中,思考感悟,豐富認知,才能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19年春節(jié)期間,和老伴一起在偃師植物園踏雪散步。</span></p> 踏雪徒步,別有情趣。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21年3月,在洛陽洛浦公園晨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早晨步行5000步后,在涼亭下練練八段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每天堅持步行或慢跑10000~13000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三、 讀書和寫作,是一生的修行</i></b></p><p class="ql-block">生活是平淡的,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但只要心里有溫度,對生活充滿熱愛,平凡的生活也會有不一樣的樂趣!在我看來,寫作既不是高不可攀的大山,也不是深不見底的溝壑,更不是作家的專利,而是自己每天堅持寫作的點點滴滴。其實對于咱們平凡人來說,寫作就是一種表達心聲的方式。退休后,把自己的人生經歷、所見所聞所思記錄下來,不僅是給自己留下回憶,也可以給后人留下一份寶貴的財富。寫作沒有限制,隨心所欲,把心中的感悟、故事一一寫出,字里行間都是生命的沉淀。</p> 在洛陽新華書店讀書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老家的晚上靜悄悄,正是讀書的好時光。讀書,受益自身、惠及兒女,這是言傳身教的重要;讀書,勤能補拙、奮可添才,這是改變命運的捷徑;讀書,慰藉心靈、溫暖相隨,這是精神食糧的豐富;總之,無論人生面對什么,都可以從書中找到繼續(xù)前進的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小孫孫回老家不忘閱讀,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span></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幾位發(fā)小來洛邑古城游玩時在“書房齋”試筆。</p> 內孫、外孫聚精會神地寫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生活隨筆》其實就是隨風飄來的回憶反思,隨情抒發(fā)的心河漣漪,隨思得到感悟的小詩文的匯集。所以我想把精彩紛呈且有意義的生活,記錄下來行諸文字,把自己所思、所想、所歷寫下來,思之再三,權且叫做《生活隨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生活隨筆》收集了110余首小詩,16篇回憶性的小文。其目的一是繼承耕讀傳家美德,二來想給后人留些文字資料,讓他們從老一輩的真實經歷、人生觀中獲得寶貴的知識、經驗,從而過得更好,更有底氣、有信心。</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四、 朋友,是人生美麗的相遇</i></b></p><p class="ql-block">活在這個世上,人人都會有朋友。真正的友情是一種純潔、高尚、樸素、最平凡的感情。</p><p class="ql-block">尤其人到了六十,是人生的一個新起點,要有幾個知心的朋友。</p><p class="ql-block">聚在一起喝著溫茶,不再是匆匆忙忙為了趕時間,而是慢慢品味那份茶香,感受它帶來的溫暖與寧靜。</p><p class="ql-block">茶余拉拉家常,緩緩散步,不再是急于完成什么任務,而是悠然自得,欣賞落日余暉,聆聽自然界的每一聲細語。</p><p class="ql-block">這樣的生活,雖看似平淡,卻充滿了真實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心靜了,世界也就跟著安靜了下來,福氣自然悄然而至。</p><p class="ql-block">這正是——</p><p class="ql-block">年逾花甲已是翁,</p><p class="ql-block">苦累甜樂問蒼穹。</p><p class="ql-block">管嘴邁腿好心態(tài),</p><p class="ql-block">人生知足幸福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12年,幾位好友來陜游玩。</span></p> 5位發(fā)小喝茶聊天 同窗好友同游馬蹄泉 朋友同登薄姬廟 <p class="ql-block">2020年10月4日五位同事重逢小聚,相談甚歡,遂記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老來猶問情幾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五翁重逢話題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親情友情家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情情脈脈似心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同窗好友赴山西“山里泉景區(qū)”游玩</span></p> 師生小聚,其樂融融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4年10月1日,我們東蔡莊籍七五屆高中同學一行16人分別從鄭、洛、陜、偃出發(fā),相約于洛陽漢魏故城遺址公園集中游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4年10月1日,我們第二站來到漢魏故城鄉(xiāng)愁文化館參觀后就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25年3月28日,四位好友赴洛陽王城公園賞花。</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五、 收藏,收的是情趣,藏的是文化</i></b></p><p class="ql-block">什么是收藏?收藏是一種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從藏品中,可以獲取各種各樣的歷史知識和生活常識?!笆铡钡氖乔槿ぃ安亍钡氖俏幕?。它既活動了筋骨,又活躍了思維;既增長了知識,又增強了體質;如此收藏滋味,就自在情理之中了。</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覺上世紀的這些老物件已經離我們逐漸遙遠,但它們與我們當初相伴的那段時間卻充滿了珍貴的回憶,真真實實的留在心底。如果不看說明,你能夠準確叫出這些老物件的名稱,并不是說明你老了,而是你青春永駐,歲月不老;說明你記憶猶新、熱愛生活。那么,讓我們一起來歷數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國。此照片是我村學校師生在1969年冬季走出校門上街游行。(拍于石家街東頭)</p> <p class="ql-block">1970年春,學?!懊珴蓶|思想宣傳隊”赴村水利重點工程慰問演出。(拍于村北地大渠身工地)</p> <p class="ql-block">杭州都錦生廠的毛澤東錦絲頭像,制作工藝精湛,在紋樣組織上,精密細致,質地堅柔,平服挺括,給人以立體感覺。這幅錦絲頭像是我父親傳給我的。</p> <p class="ql-block">這本精裝版《毛澤東選集》,是文革期間我父親用過的紅寶書?,F在60歲以上的人堪稱耳熟能詳,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目前存世已不多見。</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像章是指以毛澤東像為表現主體的微章,亦稱“像章”。1966年—1970年生產制造的有一部分毛主席像章也被稱為“紅寶章”、“紀念章”。1976年9月9日以前生產制造的毛主席像章屬于現代文物,受文物法保護。這幾枚像章我已收藏逾半個世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罩子燈由燈座、燈頭和燈罩組成。燈座是一個玻璃器皿,由三段連接而成,下端是一個倒扣的圓錐體,放置在桌面上比較穩(wěn)固;中間是一段圓柱體,便于握持移動;上端是一個圓柱形的容器。燈頭是用金黃色的銅來做的,四周有五個具有彈性的爪子,用來固定燈罩。燈罩是一個中間粗兩頭細的玻璃簡。燈頭旁邊的一個小齒輪可以控制燈芯升降。上世紀60-80年代農村學校教師晚上辦公的必備照明工具。</span></p> <p class="ql-block">“刻鋼板”是上世紀60-90年代印刷文字的一種手段。那時候手動打字機也很少見,要印刷文字,必須刻鋼板。印刷的一套工具有鋼板、鐵筆、蠟紙和油印機,工作程序分為兩部分:刻寫和印刷。刻寫就是把蠟紙鋪在鋼板上,用鐵筆將要印刷的文字刻在蠟紙上,有人把這叫“刻蠟紙”,我們通常叫“刻鋼板”。八九十年代我經常用之。</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80年代,農村教育學制是小學5年、初中3年。這套教材是80年代我在東莊學校任教時使用過的初一至初三全套教科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BP機無線尋呼系統(tǒng)中的被叫用戶接收機。20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開始出現了傳呼機。隨著科學技術的成熟和社會需求白增大,1990年開始,傳呼臺如雨后春筍舟遍地開花,傳呼市場的繁榮,使各傳呼臺之間的競爭也日益白熱化。1993年時,手開始慢慢出現,1995年下半年開始,傳業(yè)務在手機強大的攻勢下,逐漸敗下陣來,傳呼用戶開始下滑,用戶減少,傳呼臺數量也急劇下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05年以后,尋呼機淡出中國的舞臺。這是我1998年購置的“小精英王”呼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五、旅行,是身體的閱讀</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行其實也是一種“閱讀”,是認識世界的另一種方式。我們在山水風光里流連,在古鎮(zhèn)街巷里徜徉,在人文勝跡前駐足……我們在旅行中認識自然,認識自我,也認識世界。當我們來到異地他鄉(xiāng),品嘗當地美食,與當地人交流,我們仿佛走進了一本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這種身臨其境的文化體驗,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他鄉(xiāng)的歷史和傳統(tǒng)。正如讀書可以為旅行提供深度,旅行也可以為閱讀增色不少,兩者相輔相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86年攜老伴赴北京游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15年8月全家赴桂林游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7年8月,攜老伴游長江三峽、重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20年9月,攜老伴貴州雙飛6日游</span></p> 黃果樹瀑布前合影 2023年10月湖南游玩 <p class="ql-block">除了文化和自然的閱讀,旅行還能改變我們的氣質。登上高海拔山脈,面對挑戰(zhàn)和困難,需要堅韌和勇氣。這種經歷讓我更加自信,更加勇敢。在旅行中,可以結識了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了解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人文風俗。這種多元化的交流讓我們的思維更加開闊,氣質也更為寬容和包容。旅行就像是對心靈的一次滌蕩,讓我們變得更加純粹和豁達。</p> 1983年8月赴華山游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0年8月,攜老伴登上梵凈山金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23年10月張家界游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25年3月,攜老伴登武夷山</span></p> 游南昌藤王閣合影 夜游福建永定土樓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5年3月,攜老伴游汕頭南澳島</span></p> <p class="ql-block">我們這一代,出生在困難時期,成長在文革時期,學習在撥亂時期,工作在改革時期,養(yǎng)老在追夢時期。活在老年,不是止步不前,而是迎接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老年人應該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追求興趣愛好、保持身心健康,以最佳心態(tài)迎接每一個日出日落,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珍惜每一個當下,相信生活的美好與希望,讓人生因珍惜當下而更加精彩。</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日修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