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文甘肅,大美郵驛 -----觀《郵票上的甘肅》有感當互聯(lián)網(wǎng)、快遞已走進千家萬戶,成為當下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時,人們不禁要問,地處中國西北角的甘肅,她在歷史上的信息、物資是如何進行傳遞的呢?一本《郵票上的甘肅》的驛使圖可以說是解開這一歷史謎團的最恰當不過的鑰匙。郵票,方寸之地盡顯天地廣,在某種意義上講郵票就是一個國家的名片,是一部百科全書。其中題材能走上一個國家的郵票名片,若沒有深厚的文化積淀,絢麗多姿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的自然風光,日新月異發(fā)展的社會經(jīng)濟,那是不可能的。而我們歷史悠久人文厚重的甘肅,上述條件可以說是樣樣具備。因此,新中國建國后至今,已發(fā)行甘肅獨有題材的郵票39套101枚,甘肅有關(guān)題材郵票共6套154枚。近年來,甘肅郵政一直致力于發(fā)揮郵票文化稟賦,講好甘肅故事,把這些散落在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用郵票串在一起,集中展現(xiàn)甘肅的風采,是甘肅省郵政公司與集郵協(xié)會為建設(shè)甘肅文化大省寫上的濃墨重彩之筆,更是宣傳甘肅匠心獨具的時尚名片。《郵票上的甘肅》是講好甘肅故事,傳遞甘肅好形象,傳承弘揚甘肅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貢獻積極力量的好方法。時人對甘肅的解讀總是有一點兒誤讀。記得著名作家賈平凹在他的散文《通渭人家》中寫到:火車一吼長笛,然后是轟然的哐哐聲,司機說,你聽,你聽,火車都在說,甘肅-----窮,窮,窮。其實不然,甘肅有著燦爛的歷史,“天下富庶,無出隴右”,其豐厚的文化底蘊,就像是一個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大家閨秀。有人高度概括中國的歷史:八千年的歷史看甘肅,千年的歷史看西安,百年的歷史看上海,改革開放的歷史看深圳。因此,有人戲稱:在甘肅,捧起一把黃土,就是捧起一部史書,托起一塊礫石,就是托起一部傳奇?!多]票上的甘肅》就是最好的注腳。管中窺豹,僅從我們甘肅郵驛制度的歷史看,就讓人嘆為觀止。記得剛?cè)豚]政儲蓄銀行辦理業(yè)務時,業(yè)務員雙手遞上一個紅色的郵政儲蓄銀行折時,上面印有一個騎馬人飛奔圖,心里還一笑:都啥年代了,還印騎馬送信圖??煽戳恕多]票上的甘肅》,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實際上那個郵驛圖大有來歷,它的背后蘊含著甘肅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1982年8月29日,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郵電部為大會發(fā)行以“(驛使圖)”為主圖的紀念郵票一套1枚(小型張),這套票由著名的郵票設(shè)計師劉碩仁先生設(shè)計,他諳熟歷史,精于設(shè)計,郵票的題材就取材于甘肅嘉峪關(guān)市出土的魏晉時期著名的壁畫《驛使圖》。它表達的是中國古代郵驛飛馬傳書的情景。這個圖畫上駿馬如飛,四蹄疾奔,反映了驛使傳遞緊急文書的歷史場景。透過這枚小小的郵票,古代甘肅信息傳遞的歷史好像又在我的眼前鮮活了。</p> <p class="ql-block">郵票是歷史的縮影,是文化的載體,方寸之間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深邃的美學。據(jù)歷史學家考證,甘肅的信息傳遞在古代非常發(fā)達,從最初的烽火傳警到后來遍布各地的驛站,建立驛使制度,都體現(xiàn)了古代對信息傳遞制度的重視。著名的唐代邊塞詩人岑參就用他的妙筆記錄下了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他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詩中寫到: 一騎過一騎,驛騎如流星。 平明發(fā)咸陽,暮及隴山頭。這首詩,形象生動的刻畫了唐代郵驛在傳遞信息時的神韻。在《驛使圖》中,騎馬的人有鼻子,有眼,但沒有畫嘴,而是把嘴畫成一個瓶口,從圖片上流露出的信息,專家把它提煉成信息傳遞的幾個原則:安全、快捷、保密。撥開歷史的迷霧,古代的郵驛傳書,傳遞的歷史信息,不也正是我們今天郵政追求的宗旨嗎?歷史的車輪在不斷向前,帶走了一代又一代郵驛傳遞者,但郵驛所蘊含的普世價值卻在代代相傳,永不褪色。甘肅郵驛歷史恰似一條波瀾壯闊的長河。正當我陶醉在《驛使圖》郵票時,又一副精美的畫面映入我的眼簾:古代的烽燧遺址。它的邊紙文字就取材于1974年在甘肅居延地區(qū)破城子烽塞遺址出土的東漢初年《塞上烽火品約》木簡上的部分內(nèi)容,再現(xiàn)了距今2000多年前我國西北邊陲“謹侯望,通烽火”的歷史遺址。遍布甘肅境內(nèi)的烽燧遺址,出土的漢簡,沉睡的文物仿佛都在無聲的訴說著這一輝煌燦爛的歷史。據(jù)歷史學家考證,郵驛制度的設(shè)立,最早是為了軍情傳</p> <p class="ql-block">遞的需要,后來才慢慢發(fā)展到民間,成為信息傳遞物資交流交換的承載者。有人從杜牧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戲稱,唐代的郵驛可能是我國最早的快遞公司了。《清明上河圖》中沿街快跑的店小二可能就是今天快遞小哥的前身。 </p><p class="ql-block"> 隨著時光的流逝,從郵驛制度衍生出商隊。你聽駝鈴聲聲,滿載貨物的商隊向你走來了,這就是讓甘肅名揚海內(nèi)外的絲綢之路。我們都知道,絲綢之路的開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舉。自張騫鑿空西域,胡商絡繹不絕,中土人士相望于道,一條橫貫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mào)大道就這樣形成了。甘肅位于古絲綢之路的黃金路段,自絲綢之路形成以來,就是東西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貫穿于黃土高原,河西走廊,大漠綠洲之間的絲綢之路,在甘肅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沉淀了深厚且博大精深的絲綢之路文化。</p><p class="ql-block"> 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經(jīng)濟文化宗教交流之路,更是一條東西方之間的友誼之路。從郵驛之路到商貿(mào)之路、文化之路、友誼之路。甘肅,就是一部重要的見證史書。</p><p class="ql-block"> 弘揚甘肅歷史文化精神,一定能讓隴原兒女豪情倍增,挖掘宣傳甘肅歷史文化厚重的底蘊,必將為建設(shè)甘肅文化大省增添一份靚麗的色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