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車嶙嶙,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伴隨著三百戰(zhàn)車的隆隆聲,一隊秦國士兵正向鄭國進發(fā),這是秦穆公派往偷襲鄭國的部隊。到了與鄭國比鄰的滑國,恰巧有位鄭國的牛販子鉉高在滑國,聽說秦國要進攻鄭國,擔(dān)心自己的父母家人遭遇兵禍,于是假扮鄭國的使臣,帶了12頭牛和四張熟牛皮前去“犒勞”秦軍。</p><p class="ql-block"> 秦軍主帥孟明視見鄭國已經(jīng)派來了使臣,肯定知道了秦軍的動向,再搞偷襲已經(jīng)沒有意義了,于是決定撤軍??苫厝ズ笥峙虑啬鹿肿?,于是就率軍直接將滑國滅國。</p><p class="ql-block"> 滑國是周朝天子分封子孫功臣而立國的,因爵位是伯爵,分得的土地比較少,就成立了一個袖珍小國,姬姓的國君也以滑為氏。滑國在大國的爭斗中首鼠兩端,莫衷一是,此次終被秦國順手給滅了。</p> <p class="ql-block"> 歷史上關(guān)于滑國的記載很少,許多東西已經(jīng)無從考證,唯有那些滅國后為了懷念故國的人改姓為滑,尚保留了點關(guān)于滑國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被滅國已經(jīng)2600多年,其殘存的遺跡早已湮沒于浩瀚的歷史長河里,不見蹤影,現(xiàn)在唯有一個滑縣還保留了當(dāng)年的國名。</p> <p class="ql-block"> 來到滑縣,沿京杭大運河的永濟渠段,尚留存了一段明清時期建筑的古街。整個街道兩側(cè)都是青磚黑瓦的兩層小樓,前臉基本是木制的。一家門面的二樓開著窗戶,和宋代的武大郎家一樣,向外推開,用木棍支著,但已看不到潘金蓮一樣的風(fēng)騷俊俏的臉龐,街頭也沒有西門慶一樣游蕩的富家官人,畢竟時過境遷了</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上現(xiàn)存最早的商號大概就是義興張燒雞了,建于1661年,至今已經(jīng)傳承至第九代。燒雞是滑縣的特產(chǎn)之一,百十米長的街上就有十余家賣燒雞的,只是名號不同,但一律冠以“道口”燒雞,因所在的地方為道口鎮(zhèn)。</p><p class="ql-block"> 燒雞一般選用一斤半左右的柴雞,吃起來有韌勁,還不油膩。但十幾家商號也不可能一一品嘗,只好選擇年代最久遠的“義興張”,據(jù)說這家是用傳承數(shù)百年的老湯來熬制的,味道應(yīng)該不錯。</p> <p class="ql-block"> 古街上的鋪面雖是明清風(fēng)格的,但總體的感覺是上世紀(jì)7、80年代的。街道拐角處一家商店的門頭上寫著“河南省滑縣縣百貨公司”,用的是繁體字,據(jù)說成立于50年代初,國內(nèi)簡化漢字運動之前。</p><p class="ql-block"> 在一家剃頭鋪里,還保留了八十年代初期的燙發(fā)機器,仿佛一下子把時光拉回到半個世紀(jì)前。</p> <p class="ql-block"> 除了燒雞,滑縣的另一特產(chǎn)是燒餅。在一家只有4平米左右的燒餅鋪里,老兩口一邊做一邊賣。燒餅都是單個出爐的,焦黃酥脆、咸香可口,也難怪很多人排隊等待。</p><p class="ql-block"> 跟做燒餅的大叔嘮了會兒,他說每天只做1000個左右的燒餅,這樣算來一天的收入大概2000元,老兩口的人均GDP趕上了荷蘭、澳大利亞的人均GDP。</p> <p class="ql-block"> 來到運河邊的古渡口,清清的運河靜靜地流淌,岸邊的荻草迎風(fēng)搖曳著。古滑國的遺跡早已無從尋覓,滑國就像這運河里泛起的小浪花,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并不影響河水的滔滔向前,人類社會的歷史也是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