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題記:孔廟,作為祭奠孔子及歷代先賢之圣域,承載著數(shù)千年儒家文化的精髓與傳承,它見證了儒家文化的起源與發(fā)展,更是無數(shù)學(xué)者畢生向往的精神家園。</p> <p class="ql-block">晨光微露,云層稀疏,還未走進孔廟,遠遠就感受到一種寧靜肅穆的氛圍。八點整,鐘鼓敲響,禮樂齊鳴,開城門儀式正式開始。舞者身著傳統(tǒng)漢服,重現(xiàn)古代禮儀場景,舞勢莊重不失韻味。身披鎧甲的護衛(wèi)緩緩?fù)崎_欞星門,這扇門仿佛連接著現(xiàn)代與古代,引領(lǐng)步入孔廟的每一個人穿越時空,觸摸沉淀千年的文化光影。</p> <p class="ql-block">穿過欞星門,兩側(cè)古柏奪目,形意嶙峋,高闊蒼勁,經(jīng)歷千百年歷史仍枝繁葉茂,給人以靜謐安寧之感。它們守護著這片土地,與一代又一代的學(xué)子潛心朝圣,以堅定的姿態(tài)昭示立場和信仰,用獨有的方式弘揚孔子文化儒家思想。我對它如神明一般的存在充滿敬畏,不由得駐足停留。</p> <p class="ql-block">突然想掃地。借來一把長掃帚,握在手里很有分量,由后向前一下一下?lián)]動,墜落的松葉被聚集在一起,掃帚推動它們,它們互相推動,又聚成一堆,露出濕潤的青磚。我虔誠地完成每一個動作,享受這種特別的體驗。掃地雖平常,但在這里,不同于陋室,不同于鬧市,每一個動作都是一次滌蕩,巨大的平靜降臨周身。不清楚“掃地”的迫切從何而來,既不是安排,也非玩樂,完全遵從心靈的指引和驅(qū)動。待歸放掃帚,心中莫名輕松和不舍。</p> <p class="ql-block">松柏下的青磚,恪守規(guī)矩,安守千年的教養(yǎng)??p隙中細小的苔蘚不動聲色。我在松柏與青磚之間,連接著空間的頻率,仿佛在接受一種洗禮,讓人身心俱寧。仰望森參,發(fā)覺自己是卑微的存在,正如身處現(xiàn)世隱入塵煙,而當閉目靜處,且長久地站在這片松柏之下時,便又成全了一個高大洞明清澈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前行,被大成殿的氣勢磅礴震撼。遠看殿宇高大,飛檐翹角,紅墻金瓦熠熠生輝,這是孔子崇高歷史地位的象征?!吧裎从小必翌~鮮明莊重,高懸其上,意為自生民以來,從未有過像孔子一樣的圣賢。</p> <p class="ql-block">大殿廊下十根浮雕龍柱環(huán)立四周,每一石柱均有二龍對翔盤升,云龍四繞,神形逼真,精美絕倫。每一個經(jīng)過這里的人都慕其形沾其慧,撫摸的人多了,低處石柱的表面也變得溫潤光滑。</p> <p class="ql-block">立于大殿中央,觀大哉孔子坐像,神態(tài)安詳,目光溫和。正當我仔細觀賞墻壁上歷代帝王賜予孔子的匾額和對聯(lián),身旁傳來導(dǎo)游的聲音:“這是乾隆皇帝御筆親題的‘文宣王’匾額,字跡剛勁有力,展現(xiàn)了乾隆帝對孔子學(xué)說的高度推崇?!敝車€擺放著古代禮器和書籍,整個空間彌漫著古樸神圣的氣息,我想象著孔子當年講學(xué)時的場景,試圖捕捉那遙遠時代的回音。</p> <p class="ql-block">走出大成殿,沿青石路漫步前行,兩側(cè)碑刻林立,上面刻滿歷朝歷代皇帝對孔子的頌揚以及對儒家學(xué)說的推崇。歷史的脈搏在云墨間跳動,人物、事件紛紛浮現(xiàn),每一塊石碑都記錄著一段故事,講述著一段經(jīng)典,它們在向后人訴說往昔的輝煌與滄桑。</p> <p class="ql-block">孔廟中的孔府,是孔子后代居住的地方,這里的一磚一瓦都透露出年代的風(fēng)采。許多古代家具和生活用品保存完好,仿佛在講述著歲月的故事,那種寧靜與祥和,似乎已經(jīng)讓我窺見古人生活的點點滴滴。</p> <p class="ql-block">在孔廟,每一步都踏著歷史的足跡,每一眼都能看到文化的傳承??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挥姓嬲裏釔鄄⑾硎苓@份文化,才能更好地將其發(fā)揚光大,使之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p> <p class="ql-block">孔子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將只有貴族才能接受的教育普及到民間,推動了教育平民化?!睹献印吩唬骸翱鬃又^集大成者?!闭f孔子思想集古圣賢之精華,體系完備,有始有終。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經(jīng)開始維護文明的多樣性,踐行文化的交流與借鑒。古往今來,仍舊保持著文化的延續(xù)和道統(tǒng)的傳承以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傳承與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而今這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更當珍惜并傳承好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讓孔子思想繼續(xù)照亮前路,指引我們奔向更加美好的未來。相信,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心中有敬意,孔子精神就會常伴左右,賦予我們力量與智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奕歡2024年9月16日于寶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