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歌手董文華演唱過一首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歌曲《十五的月亮》,將邊關的圓月與戍邊將士和親人的思念緊緊相連。而歌手刀郎的《敖包相會》則借月抒情,唱出了青年男女在月光下的純真戀情,可見月亮對于中華民族有著特別美好的寓意。</p><p class="ql-block">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中秋前后也是桂花飄香時節(jié)。合家團聚之際,能聞著桂花清香賞那一輪滿月渡過中秋之夜似乎是每個人心中完美的中秋佳節(jié),可惜的是現(xiàn)實往往并不能如人所愿。成都人在中秋之夜能看見一輪明月的機會并不多見,也許并不單是成都平原處于四川盆地的原因所至。</p><p class="ql-block"> 宋朝人辛棄疾在中秋之夜未能見月而作詞《一剪梅.中秋無月》“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云濕紗窗,雨濕紗窗。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杯且從容,歌且從容?!睂χ星镆挂蛳掠瓴荒芘e杯賞月,恨不能乘風上天質問天公,無奈之下只得慢慢喝酒,慢慢曲終的心境盡在詞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中秋節(jié)來得比往年早,桂花似乎還來不及開,但昨晚的十五圓月倒是令人心情大悅。秋月歷來是詩詞歌賦的題材,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的詩詞名篇,如唐朝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之名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宋朝蘇軾《明月幾時有》中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唐朝劉禹錫《八月十五夜玩月》中的“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唐朝李白《峨眉山月歌》的“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鹅o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更是戶喻戶曉。不過老夫最為喜歡的還得是唐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在月光的映襯之下,天空,原野,江潮,沙洲,楓樹,花林,飛霜,高樓,鴻雁等在其筆下構成一幅真實的水墨畫卷,何其壯觀,令人仿佛有身臨其境之感。</p><p class="ql-block"> 好的文字能產生共鳴,好的天氣能令人心情舒暢。有句科學感十足的俗語“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天是入秋以來的極好天氣,藍天白云,天高云淡,相信今夜的明月一定會更圓更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