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只要踏上旅途,就不再局限于眼前風景,而是讓心靈隨腳步流浪,品味無限風光。</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3日-11日,參加伊樂旅行,開啟青甘大環(huán)線。翻祁連山,過河西走廊,感受敦煌石窟文化,欣賞美麗的月牙泉,穿柴達木盆地,打卡網(wǎng)紅翡翠湖。</p> <p class="ql-block">行程簡介</p> <p class="ql-block">我們乘上午10點多的高鐵,約5小時,下午3點多到達蘭州西站。</p> <p class="ql-block">我已是第三次來到這遼闊壯美大西北。</p> <p class="ql-block">酒店放下行囊,直奔蘭州黃河第一橋——中山橋。</p> <p class="ql-block">蘭州交通很方便,往返乘坐地鐵,可直達。</p> <p class="ql-block">??中山橋,又稱蘭州黃河鐵橋,位于甘肅省蘭州市城關(guān)區(qū)濱河路中段北側(cè)白塔山下,是中國近代史上西北地區(qū)第一座引進外國技術(shù)建造的橋梁。?該橋由?美國橋梁公司設(shè)計、?德國泰來洋行承建,并由中國工匠施工,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正式開工,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8月19日竣工通行。民國十七年(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該橋被命名為“中山橋”。</p> <p class="ql-block">中山橋不僅是蘭州市的標志性建筑,也是中國橋梁建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建造標志著蘭州乃至整個西北地區(qū)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極大地改善了當時的交通狀況,促進了蘭州南北兩岸的交流和發(fā)展。橋長233.5米,總寬8.36米,為四墩五孔設(shè)計,每孔跨徑45.9米,上部結(jié)構(gòu)為梯形穿式鋼桁架,展現(xiàn)了當時橋梁建設(shè)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中山橋不僅具有實用價值,更是一件藝術(shù)品,展現(xiàn)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橋身沒有繁瑣的裝飾,卻展現(xiàn)出一種樸素而堅定的美感,成為連接歷史記憶與現(xiàn)代城市生活的文化紐帶。如今已成為蘭州市乃至甘肅省的一張重要文化名片和旅游景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蘭州是黃河流域唯一一個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蘭州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被譽為“黃河之都”。</p> <p class="ql-block">黃河穿城而過,不僅為這座城市帶來了豐富的水資源,也塑造了其獨特的城市風貌和文化。蘭州市區(qū)南北兩山環(huán)抱,東西黃河穿城而過,形成了一個明顯的帶狀盆地城市格局。這種地理特征使得蘭州成為了西北地區(qū)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軍事要塞,自古以來就是“聯(lián)絡(luò)四域、襟帶萬里”的交通樞紐。</p> <p class="ql-block">黃河為蘭州市民的生活和生產(chǎn)提供了重要的水資源。</p> <p class="ql-block">穿過鐵橋,對岸就是白塔山公園。</p> <p class="ql-block">白塔山公園位于蘭州市黃河北岸,因山頭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登白塔山頂,可俯視蘭州市容,白塔與黃河上的鐵橋構(gòu)成雄渾壯麗的畫面,成為蘭州市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公園內(nèi)的《金城攬勝圖》文化浮雕墻建于2012年。主圖為清光緒《金城攬勝圖》,表現(xiàn)晚清皋蘭山、蘭州城池、黃河及鎮(zhèn)遠浮橋、白塔山景觀。左側(cè)為"金城古景",右側(cè)為"蘭州新韻"。</p> <p class="ql-block">白塔山公園小巧精致,從橋頭看山風光不錯,從山上看黃河和中山橋依然精彩!</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暑期的緣故,游客很多。</p> <p class="ql-block">晚餐排隊30多分鐘,品嘗蘭州網(wǎng)紅店——阿西婭西北媽媽拿手菜。</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百年鐵橋和白塔山公園。</p> <p class="ql-block">昨日蘭州報到,今日開啟行程第一天,門源油菜花。</p> <p class="ql-block">高原特色的田園風光--門源油菜花海,與祁連山遙相輝映。在藍天白云襯托下,一望無際的金黃顯得異常斑斕,令人慨嘆,給人以豐富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途徑峨堡古城,這座西部邊陲的小城,歷經(jīng)2000多年,繁華與滄桑并存。</p> <p class="ql-block">她是青海的“北大門”,也是古絲綢南路上的貿(mào)易重城和軍事咽喉,更是歐亞大陸橋上的“旱地碼頭”。</p> <p class="ql-block">前往祁連山支脈卓爾山景區(qū),大巴上拍到的沿途風光。</p> <p class="ql-block">祁連縣位于青海省東北部,因地處祁連山中段而得名。“祁連”是古匈奴語,意為“天山”,是青海北部的天然屏障,古為羌地,是通西域之要道,古有“青海北大門”之稱。</p> <p class="ql-block">卓爾山景區(qū)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卓爾山景區(qū),瓦紅的丹霞地貌、白云覆蓋的雪峰、藍天下的雪嶺云杉、多彩的梯田、高聳的佛塔、蜿蜒的公路,陽光下飄動的經(jīng)幡。難怪號稱東方小瑞士,這里的丹霞地貌比張掖丹霞還美,承載著心中的詩和遠方。</p> <p class="ql-block">巍巍的祁連山把無數(shù)美景攬入懷中,雪山、森林、草原、丹霞、峽谷、河流、村落、田園,順著人們的視線鋪展開來,仿佛是一幅精妙絕倫的天然油畫。</p> <p class="ql-block">卓爾山位于祁連山脈南麓,是一座有著壯美風光的山峰。站在這里,遙望遠方,山巒疊嶂,雪山草地,丹霞河流,村落田園,風光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沿峨祁公路前行,下一站張掖。</p> <p class="ql-block">草原上鼴鼠洞很多,肥碩的小家伙不時闖入鏡頭。</p> 張掖七彩丹霞 <p class="ql-block">張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區(qū)分布面積為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1820米。</p> <p class="ql-block">張掖丹霞,數(shù)以千計的山巒溝壑,在陽光映襯下,呈現(xiàn)出七彩斑斕的色彩,盡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張掖丹霞最美在于色,她有紅、黃、橙、綠、白、青、灰。</p> <p class="ql-block">張掖七彩丹霞,是中國獨有的彩色丘陵地貌。 它的形成和誕生是不可再生、不可復制的地質(zhì)遺跡。是旅游覽勝、休閑度假的理想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次來是10月份,秋高氣爽,溫度適宜。這次卻趕上了七月流火,艷陽烤人。但其誘人魅力絲毫不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丹霞地貌以她那層理交錯的線條、色彩斑斕的色調(diào)、燦爛奪目的畫面,織就了妥妥的彩色童話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藍天下的群山,究竟有多美,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會。</p> 嘉峪關(guān) <p class="ql-block">嘉峪關(guān),號稱“天下第一雄關(guān)”,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p> <p class="ql-block">嘉峪關(guān)地區(qū)是千里河西走廊南北山系拱合最狹窄之處,這里地勢險要,南面是嘉峪山,北面是黑山,兩山對峙,中有平地,南北相距最寬處30里,最窄處16里,勢如酒泉盆地之瓶口?!拔饔蛉素?,路必由此”,被稱為“酒泉門戶”、“河西咽喉”,是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中外巨防”。宋元以前,此地有關(guān)無城。馮勝決定在嘉峪山麓西北之余脈、九眼泉崗源上建關(guān)筑城,扼控咽喉。當年七月開始籌備興建,于次年筑成一座周長220丈、高2丈余、寬厚丈余的有關(guān)無樓的土城。嘉峪關(guān)地區(qū)有關(guān)無城的歷史,宜告結(jié)束。</p> <p class="ql-block">嘉峪關(guān)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中西部的嘉峪山西麓的嘉峪塬上,自古是“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地。</p> <p class="ql-block">嘉峪關(guān),烽火連天,歷盡滄桑,屹立千年。</p> <p class="ql-block">嘉峪關(guān)建在祁連山與黑山之間的河西走廊,兩側(cè)有城墻直達山腳下,穩(wěn)穩(wěn)的戰(zhàn)略關(guān)卡,軍事要地。登山雄偉壯觀的城樓,遙想當年的烽火連天,歷盡滄桑,屹立千年,訴說著古人的智慧與勇氣。</p> <p class="ql-block">厚重的城門。</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又是秦朝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是兩千多年前開辟的“絲綢古道”,這里歷代兵家征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烽燧依稀可見。</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中國絲路文化和長城文化的交匯點,素有“河西重鎮(zhèn)”、“邊陲鎖鑰”之稱。</p> <p class="ql-block">雄偉的嘉峪關(guān)、壯觀的祁連山、肥沃的河西走廊,構(gòu)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讓人為之傾倒。在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壯美與神秘。</p><p class="ql-block"><br></p> 大地之子 <p class="ql-block">《大地之子》是在甘肅省瓜州縣紅坡戈壁灘上的一座長15米、高4.3米、寬9米趴伏在地、酣然入睡的巨型嬰兒雕塑。該雕塑憨態(tài)可掬并且撅著小屁股,從高空看去就宛如一個在母親懷抱中撒嬌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腳步未停,心靈已遠。遇見未知,感悟收獲。探索無限,開拓視野。</p> <p class="ql-block">謝謝美友收看!下期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