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灼兄 2024年9月于廣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月中有桂樹”。中秋臨近了,月中的桂樹又將激起無限遐想,但誰又能看清這究竟是什么桂樹?再次進(jìn)入八桂廣西,倒是極易尋到各種桂樹,初秋的桂花香也漸濃起來。說到廣西,恐怕大多數(shù)人會立馬聯(lián)想到的是“桂林山水甲天下”,有多少非廣西人關(guān)注到:為何廣西稱為“八桂”?桂林之名的由來有何出處?或許這些早被秀麗的廣西山水淹沒的無影無蹤。</p><p class="ql-block"> 先說官方結(jié)論:“八桂”一詞源于古代,最初指的是桂林市一帶桂樹成林。晉代郭璞注:“八樹而成林,言其大也”。“桂林八樹”后來演變成“八桂”,古代“八桂”代指桂林郡,桂林郡即是由桂樹多而得名,成為桂林以及廣西地區(qū)的代稱。 廣西盛產(chǎn)桂樹,且桂樹有多種品種,如金桂、銀桂、四季桂、巖桂、八月桂、肉桂、桂圓、桂皮等。問題又來了,桂林、八桂廣西的“桂”究竟指什么桂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秋風(fēng)又送木樨黃”。進(jìn)入秋季的廣西特別是桂林,花開時節(jié),街頭金桂飄香。桂花飄香的金秋是桂林最迷人的季節(jié),滿眼千重綠、萬點黃,淡雅芬芳,桂花茶、桂花糕,和自帶桂花仙氣的桂林三花酒等特色美食琳瑯滿目,金秋也是桂林清雅之姿的縮影。走在鄉(xiāng)村道路,濃濃的桂花飄香同樣令人陶醉。到10月中下旬秋風(fēng)起,可見桂花樹下,金黃、淺黃鋪滿地。此刻,會不會不由得感嘆:難怪被稱之為桂林了?桂花與這座城的不解之緣由來已久,纏繞著千絲萬縷的柔情,然而,桂林并非因桂花得名。</p> <p class="ql-block"> 桂林的桂,并非源自桂花或桂花樹,而是指<b>肉桂(尊稱玉桂</b>)樹。肉桂是一種珍貴的中藥,也是香料,生長在亞熱帶的常綠喬木,盛產(chǎn)于廣西和粵西一帶(前幾年隨政協(xié)調(diào)研得知,羅定肉桂--廣東省羅定市特產(chǎn),是中國國家地理標(biāo)志產(chǎn)品)。肉桂枝葉含有揮發(fā)性桂油,油中含桂皮醛,丁香酚等成份,味辛,甘。玉桂作為中藥,有補(bǔ)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jīng)之功效.用于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經(jīng)閉經(jīng)痛等。漢代成書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認(rèn)為肉桂“主百病,養(yǎng)精神,和顏色”,“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p> <p class="ql-block"> 據(jù)有關(guān)記述,桂林歷史悠久。桂林市區(qū)寶積巖和甑皮巖洞穴發(fā)現(xiàn)的遺物考證,距今約一萬年前,桂林就有人類祖先活動。夏、商、周時期,桂林是“百越”人的居住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開鑿靈渠,溝通湘、漓二水后,桂林便成為“南連海域,北達(dá)中原”的重鎮(zhèn)?!肮鹆帧敝加谇卮?,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當(dāng)?shù)厥a(chǎn)玉桂(肉桂)而成名,這是“桂林”名稱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區(qū)。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設(shè)始安縣,隸屬荊州零陵郡。東漢時改屬始安侯國。三國時先屬蜀,后歸吳。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縣,郡縣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時屬嶺南桂州總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獨秀峰南,貞觀八年(634年)改名臨桂縣,屬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屬靜江節(jié)度。五代十國時先后屬楚和南漢的桂州。宋時,前屬廣南西路桂州,后屬靜江府。元時屬廣西行中書省靜江路。明清時均屬廣西省桂林府。“八桂”一詞也與廣西的歷史文化緊密相關(guān),反映了該地區(qū)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yùn)。</p> <p class="ql-block"> <b>再回來聊聊月宮里的桂樹。</b></p><p class="ql-block"> 嫦娥奔月、玉兔、桂樹、吳剛伐桂神話傳說故事,各有多種版本,說法不一,但可以理一理各個角色登上月宮的關(guān)聯(lián)時代。</p><p class="ql-block"> 第一位登上月宮是嫦娥?!版隙鸨荚隆笔侵袊瞎艜r代神話傳說故事,也就是說,嫦娥在上古時代就已經(jīng)登上了月宮。據(jù)西漢《淮南子》等古書的記載,因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從西王母那里要來的不死藥,就飛進(jìn)月宮,變成了搗藥的蟾蜍。東漢高誘注解《淮南子》中說嫦娥是羿之妻。據(jù)說羿的妻子叫恒娥,因漢代人避當(dāng)時皇帝劉恒的諱,之后名字改為嫦娥。南北朝以后,嫦娥的形象回歸為女兒身。</p><p class="ql-block"> 月中玉兔與嫦娥似乎是同朝代的神話傳說。也有人說玉兔就是嫦娥化身的。漢代漢畫像石,是漢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闕和廟闕等建筑上雕刻畫像的建筑構(gòu)石,徐州漢畫像中反映神話故事的內(nèi)容有伏羲、女媧、炎帝、黃帝、東王公、西王母、日中金烏、<b>月中玉兔</b>等,說明在漢之前已經(jīng)存在月中玉兔的神話傳說。而最早文字記述則見于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藥蝦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藥可得神仙”。相傳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渾身潔白如玉,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fù)v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之一。</p> <p class="ql-block"> 月宮的桂樹,可能在嫦娥出現(xiàn)前后。西漢奇書《淮南子》曰:“月中有桂樹”,說明月宮桂樹的想象早已有之。唐代前又把吳剛加進(jìn)來了,有了吳剛伐桂的神話故事。</p><p class="ql-block"> 吳剛應(yīng)該是最晚一位登上月宮的神話角色。最早記載吳剛伐桂的神話的文獻(xiàn)則遲到唐代《酉陽雜俎》:“舊傳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chuàng)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xué)道有過,謫令伐樹。”說明唐代以前已有了月宮伐桂的故事,但直到唐末才頗為流行,并首次出現(xiàn)在了唐人的詩歌中,李商隱詩:“莫羨仙家有上真,仙家暫謫亦千春。月中桂樹高多少,試問西河斫樹人?!?lt;/p> <p class="ql-block"> 問題是,吳剛砍的“桂”,又是哪種植物?一種觀點認(rèn)為:吳剛砍的是肉桂樹,因 為與伐桂有關(guān)的傳說,玉兔搗的藥是長生不老仙藥。肉桂不僅做香料,更是被《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等視為神奇的藥物,可以“主百病,養(yǎng)精神,和顏色”,“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搗藥的藥材,如果是吳剛砍下的樹皮,比較合理。文獻(xiàn)說桂樹“樹創(chuàng)隨合”,傷口很快可以愈合,現(xiàn)實中的肉桂,傷口愈合能力的確很強(qiáng),只要根系不被破壞,營養(yǎng)跟得上,過幾年就可以重新長出厚厚的桂皮——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吳剛砍掉樹皮后,幾日后傷口就能愈合。</p><p class="ql-block"> 另外,月宮早期神話基本與道教有關(guān)。因為古時桂樹被認(rèn)為是不老樹,又因《淮南子》中有“月中有桂樹”的記載,所以桂樹與月亮有了初步的聯(lián)系。農(nóng)歷八月十五,丹桂飄香,中秋節(jié)正值桂花盛開之際,故人們逐漸忘記了“月中有桂樹“的道教寓意,而是把桂花直接與中秋聯(lián)系在一起。此外,舊時科舉鄉(xiāng)試也恰好在八月,故又有將應(yīng)試得中形容為“月中折桂”或“蟾宮折桂”。還有,桂花酒最早出現(xiàn)在《楚辭·九歌·東皇太一》中:“奠桂酒兮椒漿?!备忻珴蓶|那熟為人知的名句“聞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使得桂花酒理所當(dāng)然地成為中秋祭月的首選,或許,桂花就這樣在人們心目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當(dāng)然,月中桂樹既然是不老的仙樹,砍不死,長得快,無論桂花樹還是肉桂樹的原型,都不影響傳說故事的美好,能給詩人的還有廣闊的想象空間。</p><p class="ql-block">吳剛為何伐桂?</p><p class="ql-block"> 其一,后唐《酉陽雜俎》中則記載吳剛學(xué)仙有過,謫令伐桂樹,然樹隨創(chuàng)合永無止境。 因而有了“吳剛伐桂”的傳說。</p><p class="ql-block"> 其二,玉兔搗仙藥的原料?</p><p class="ql-block"> 其三,愛國詩人借伐月中桂樹,抒發(fā)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月亮中有黑點,屈原《問天》中就有“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白話:月亮有著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月中黑點那是何物,是否顧菟腹中藏身?)” 既然月中有黑點、桂樹陰影,就試想砍去那樹影搖曳的桂樹,使得清光更多,月亮更加明亮。如: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斫卻月中桂,清光應(yīng)更多。仳離放紅蕊,想像嚬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 同樣,宋-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一輪秋影轉(zhuǎn)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乘風(fēng)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這些詩句都是借砍去月中桂樹,期盼去掉各種“桂婆娑”,給人民和國家更多光明。</p><p class="ql-block"> 中國的嫦娥號探月工程,把月球掃了個遍,連月球背面的土壤也帶回來了,以后會有多少“仙子”登上月亮?仙人的事情或終將成百姓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