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已經(jīng)不知道去北京多少次了,肯定是10次以上,以往每次去北京都是來匆匆去匆匆,因為知道還會再來,每次去北京都不急于游覽,只選一兩個地方看看。記得第一次去北京是1987年4月份,因要去湖北十堰二汽畢業(yè)實習,坐火車在北京轉(zhuǎn)車,我們大學同學12人(可能不止12人)一行在北京暫短停留,住在北京光華旅館,那是個由防空洞改造的的地下旅館,每個床位10元/天,至今記憶猶新。我們組團游覽了北京故宮,景山公園,天安門廣場,去了八達嶺長城,明十三陵等。原來交通不發(fā)達,去哪里一般都要在北京轉(zhuǎn)車,所以畢業(yè)之后幾次三番路過北京,后來因先生工作原因陪他到北京幾次,再往后兒子去國外留學在北京出境,送他幾次,這樣就去了北京很多次。這都是多年前的事情了,已有10年沒去北京了。2022年兒子去了北京工作,今年邀請我們夫婦去北京看看,我倆5月19日至6月12日在北京住了近一個月,有機會在北京細細的看看,深入了解北京。</p> <p class="ql-block"> 兒子白天去工作,我倆就在家附近轉(zhuǎn)轉(zhuǎn)熟悉一下周圍的環(huán)境,附近的超市,菜市場很快就熟悉了。兒子在朝陽區(qū)租的房,小區(qū)不錯,離地鐵站不太遠,坐地鐵方便,北京地鐵四通八達,通過轉(zhuǎn)乘可以說是路路通。北京菜市場很大,菜品豐富,琳瑯滿目,價格跟沈陽比稍稍貴一點。街上少見生鮮超市,都是大市場形式。門市不多,小餐館,小藥店,理發(fā)館等比沈陽少的太多。</p> <p class="ql-block"> 熟悉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22日,我們到了北京歡樂谷景區(qū),這不是北京傳統(tǒng)的景區(qū),而是一個現(xiàn)代化游樂場,門票不菲。多數(shù)都是小情侶或是年輕父母帶孩子游玩,不適合老年人。我們也只能看看欣賞一下。</p> <p class="ql-block"> 5月26日,兒子休息,我們一起去王府井步行街轉(zhuǎn)轉(zhuǎn)。久違了,感覺王府井不像當年那樣人流密集了,熙熙攘攘的景象不見了。</p> <p class="ql-block"> 當年在這個書店流連好久。今日卻不想進去了,讀書人已經(jīng)不愛書??啦。</p> <p class="ql-block"> 這個店當年進過,也吃過。</p> <p class="ql-block"> 風光無限的北京百貨大樓對我們也沒了吸引力。只還記得賣貨一把抓的高手張秉貴。</p> <p class="ql-block"> 外文書店茍延殘喘,曾經(jīng)在此買過光碟。</p> <p class="ql-block"> 整條街還是華麗整潔干凈。</p> <p class="ql-block"> 街口是商務(wù)部。到底是首都,總能見到國家隊。</p> <p class="ql-block"> 曾經(jīng)的段祺瑞官邸,現(xiàn)在是人民大學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隨便溜達就能看到文物古跡,張自忠路這就有一處。</p> <p class="ql-block"> 南鑼鼓巷現(xiàn)在是網(wǎng)紅地,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 參觀雍和宮的人絡(luò)繹不絕。</p> <p class="ql-block"> 北京有名的炸醬面方磚廠炸醬面。排長隊。</p> <p class="ql-block"> 到了古代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附近,這次沒進去,過幾天再去好好看看。</p> <p class="ql-block"> 國子監(jiān)和孔廟在這條街上。</p> <p class="ql-block"> 按天、地、日、月、農(nóng)的順序游覽了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nóng)壇。了解一下古代統(tǒng)治者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虔誠。5月28日先去了天壇。北京不愧是首都,大氣,景點門票不貴,對老年人更是友善,天壇大門票+祈年殿+回音壁+圜丘僅34元,60歲以上老人免費,這在其他地方是沒有的待遇。</p> <p class="ql-block"> 天壇最著名的建筑祈年殿。</p> <p class="ql-block"> 占地37.4公頃的地壇公園門票僅2元,皇祇室門票5元,60歲以上的老人免門票。</p> <p class="ql-block"> 日壇古跡已沒有了,現(xiàn)在只是市民休閑場所。免費。</p> <p class="ql-block"> 天地之間渺小的我。</p> <p class="ql-block"> 月壇 門票僅1元,60歲老年人免票。</p> <p class="ql-block"> 這是夕月壇古跡,滄桑。</p> <p class="ql-block"> 先農(nóng)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先農(nóng)及舉行農(nóng)耕耤田典禮的場所,保持比較完整,總面積860萬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太歲殿,先弄神壇,神廚庫,觀耕臺,具服殿,成慶宮,神倉及祭器庫等。值得一看。門票15元,每周三免票。現(xiàn)在作為北京古建筑博物館了。</p> <p class="ql-block"> 最美的隆福寺藻井移到這里展出。驚嘆古代建筑藝術(shù)之美。</p> <p class="ql-block"> 古建筑上的小神獸太美啦。</p> <p class="ql-block"> 當年皇上體驗農(nóng)事的一畝三分地還保留著,麥子熟了,可以採摘。</p> <p class="ql-block"> 神倉。</p> <p class="ql-block"> 參觀了國家自然博物館。去了那么多次北京,居然沒去過博物館,這次想去國家博物館,軍事博物館,可是都得預(yù)約,還沒排上日程,無意中看到國家自然博物館,不用預(yù)約,直接進去了,年輕人不行,不預(yù)約不讓進,老年人優(yōu)先啦。</p> <p class="ql-block">普通的北京人家,門都氣派。</p> <p class="ql-block"> 又一次逛逛大柵欄。</p> <p class="ql-block"> 隨處可見的老字號。</p> <p class="ql-block"> 正宗的同仁堂。</p> <p class="ql-block"> 找到正主張一元。</p> <p class="ql-block"> 哈哈。太貴,沒去看演出。</p> <p class="ql-block"> 劉老根大舞臺開在前門大街上,東北人豪橫。</p> <p class="ql-block"> 大前門其實學名叫正陽樓。</p> <p class="ql-block"> 在高樓林立的大都市,大前門仍然巍峨。</p> <p class="ql-block"> 哪哪都是博物館,這是鐵路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我愛北京天安門。數(shù)次走在天安門前的長安街,現(xiàn)在不一樣了。這次遠觀。</p> <p class="ql-block"> 人民大會堂。</p> <p class="ql-block"> 出入天安門廣場有點難,遠遠留個影。和當年一比,有點意思。</p> <p class="ql-block"> 1987年在天安門廣場的舊影。</p> <p class="ql-block"> 又走到東交民巷,教堂還在,傳教士了不起,文化傳播不遠萬里,在全世界都有信徒。</p> <p class="ql-block"> 在佛教界有地位。</p> <p class="ql-block"> 歷代帝王廟。</p> <p class="ql-block"> 不是所有的帝王都能入廟,比如秦始皇,還有亡國之君等。</p> <p class="ql-block"> 中國佛教協(xié)會設(shè)在廣濟寺里。</p> <p class="ql-block"> 5月30日北京一場大雨,把街上不少大樹連根拔起。</p> <p class="ql-block"> 6月4日近觀中央電視臺,挺壯觀,盡管有大褲衩的綽號。</p> <p class="ql-block"> CBD高樓林立,世界500強企業(yè)在此地宣示秀肌肉??。</p> <p class="ql-block"> 6月3日去國子監(jiān)。國子監(jiān)孔廟碑林,金榜題名的榮耀。</p> <p class="ql-block"> 尊孔是中國人的傳承。</p> <p class="ql-block"> 古人的考卷。卷面一絲不茍。</p> <p class="ql-block"> 走在街上一抬眼就能看到名人故居。</p> <p class="ql-block"> 鐘樓,相比之下票價不低。</p> <p class="ql-block"> 鼓樓也是??赡苁菫榱吮Wo吧,盡量阻擋人群。</p> <p class="ql-block"> 隨便一處是火神廟。北京連神都擁擠。</p> <p class="ql-block"> 在疫情期間頻頻出鏡的疾控中心很不起眼。</p> <p class="ql-block"> 去了一趟大名鼎鼎的潘家園,確實名不虛傳。各處的古玩城可是小巫見大巫啦。</p> <p class="ql-block"> 寶貝兒請我們吃了一頓烤鴨,可不是全聚德,北京人一般不吃全聚德烤鴨。</p> <p class="ql-block"> 北京做菜善用麻醬。各種菜品都用麻醬調(diào)味。</p> <p class="ql-block"> 回沈陽已經(jīng)近3個月了,一直沒整理照片,也沒寫文字,記憶模糊,過一階段還要去北京,匆匆忙忙把照片留在美篇上,留作紀念。北京是一本讀不完的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