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舊時光里的老物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海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章9月4號發(fā)表在《海寧日報》</span></p> <p class="ql-block"> 記憶,細細碎碎,似那陽光穿過梧桐的枝葉,照進靜謐的心源.... </p><p class="ql-block"> 然而,在現(xiàn)代化的浪潮之下,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經(jīng)歷著深刻的嬗變。那些與我們息息相關從不曾須臾分開的文化記憶、民間藝術、文化遺產(chǎn)等,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如何在日新月異的時代洪流中,守護好這份“舊”的美好,讓“新"與“舊”和諧共生? </p><p class="ql-block"> 許村鎮(zhèn)李家村有個民間藝術館,通過村委會的宣傳發(fā)動,村民們懂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道理,自愿捐贈家里的老物件。村委會也將展品一一標明,讓其一目了然,讓村民捐得放心、贈得開心。 </p><p class="ql-block"> 竹編、木雕、灶頭畫、打鐵等區(qū)塊,集中展現(xiàn),讓大家在光與影當中回顧這些經(jīng)常見的民間藝術帶</p><p class="ql-block">曾經(jīng)常見的民間藝術帶給人們平凡的感動。 </p><p class="ql-block"> 一寸生花的印糕板,也叫"塌餅印子”, 便是指尖上的雕刻藝術與舌尖上的美食文化相結(jié)合的民俗產(chǎn)物。一見到它,不由為自己年少無知時做出的惡作劇感到羞愧。白雪皚皚時,與玩伴各自拿來家里的“塌餅印子”,用潔白的積雪充當米粉,敲出福、祿、壽、喜模樣的“塌餅",送給村里一位90多歲的老奶奶。當時的她謝過后,隨手把“塌餅”放在灶角上,等到燒飯光景拿來蒸時,卻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害得婆媳倆“唇槍舌劍”。 雖然事后被大人狠狠地教訓,但這捉弄人的事仿佛這印糕板,深深地烙印在心里,無法釋然。 </p><p class="ql-block"> 一枚小小的票根,承載著歷史、文化和情感,具有鑒賞、收藏、保值、增值等諸多功能。館內(nèi)主要展示了郵票、糧票和各種旅游門票。館內(nèi)藏品蔚為大觀, 種類近百種,數(shù)量逾干枚,令人為之感嘆!</p><p class="ql-block"> 一襲蓑衣不僅是遮風擋雨的工具,還是幾干年來廣大農(nóng)村生活的寫照。蓑衣由棕櫚葉或蓑草編織而成,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nóng)村家家都有,體現(xiàn)了勞作的艱辛和愉悅。直至1970年,蓑衣被化纖產(chǎn)品取代,才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p><p class="ql-block"> 灶頭畫,是中國民間具有獨特風格的造型藝術。以前農(nóng)村家家都有柴火灶,灶頭畫豐富多彩,神祗類、故事類、紋祥類等。它們憑借獨具的藝術特色和文化價值,經(jīng)歷了創(chuàng)始、傳承,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p><p class="ql-block"> 木制紡車,一個底座撐起一個滾輪,紡車輪與錠子僅靠一根線來牽絆。多少個春夏秋冬,歲月浸染,木質(zhì)紡車已成古色,每一個關節(jié)已柔潤油滑。直到有了紡織廠,曾經(jīng)的粗布漸漸由洋紗布、的確良、純滌綸所代替。 </p><p class="ql-block"> 來到遠近聞名的木匠之家,一位耄耋老人露出慈祥的笑容,很是健談。老人說,家里兩代人從事木匠行當已經(jīng)一百多年,他開始從事木雕行業(yè),也成為李家村的新發(fā)展。當問起做雕刻辛苦不? 老人憨笑:"以前是迫于生活,現(xiàn)在是唯一的愛好,也是一種傳承?!?</p><p class="ql-block"> 從民間藝術館出來,漫步在綠意盎然的河岸,河水靜謐如鏡,“好想剪一段時光緩緩流淌”!</p> <p class="ql-block">來到遠近聞名的木匠之家,一位耄耋老人露出慈祥的笑容,很是健談。老人說,家里兩代人從事木匠行當已經(jīng)一百多年,他開始從事木雕行業(yè),也成為李家村的新發(fā)展。當問起做雕刻辛苦不? 老人憨笑:"以前是迫于生活,現(xiàn)在是唯一的愛好,也是一種傳承。”</p><p class="ql-block"> 從民間藝術館出來,漫步在綠意盎然的河岸,河水靜謐如鏡,“好想剪一段時光緩緩流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