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烏拉圭位于南美洲中部,國土30萬公里,人口350多萬(90%為歐裔后代)。烏拉圭北鄰巴西,南靠阿根廷,東臨大西洋,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與宜人的氣候,使烏拉圭成為四季如春的國度,也被贊譽為“南美瑞士”。</b></p> <p class="ql-block"><b> 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座由歷史的手筆描繪成的,古典與現(xiàn)代交替融合的城市藍圖。</b></p> <p class="ql-block"><b> 7.18大道成為城市的中軸線,一端連著舊城,另一端與現(xiàn)代化的建筑群連接,人們在穿梭古典與現(xiàn)代之間的交錯中,體驗南美明珠的別樣風情。</b></p> <p class="ql-block"><b> 1826年是烏拉圭歷史的偉大轉(zhuǎn)折點,它宣布擺脫了西班牙的殖民統(tǒng)治而獲得國家獨立與民族解放。</b></p><p class="ql-block"><b> 為紀念民族英雄阿蒂加斯將軍在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中?立的豐功偉績。當局在蒙的維的亞市的獨立廣場上,矗立著阿蒂加斯將軍騎</b>著<b>戰(zhàn)馬,腰掛戰(zhàn)刀的青銅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雕像基座下有展示人民與殖民者斗爭的浮雕,歷史的細節(jié)讓你仍體會到當年的戰(zhàn)火余溫與爭取獨立斗爭的艱辛,基座下面安葬著阿蒂加斯將軍的遺體。</b></p> <p class="ql-block"> <b>烏拉圭的首都蒙得維的亞,你在這里可真切地感受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時期的建筑風格和濃厚的本土文化的氛圍。</b></p><p class="ql-block"><b> 這得益于它擁有眾多的博物館、藝術(shù)畫廊和劇院等、共同展現(xiàn)了這個城市的歷史與人文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蒙得維的亞市海濱擁有一條18公里的亞蘭布拉大道,雖不是蒙市民眾休閑的首選場所,但卻是游客喜愛的好去處。</b></p><p class="ql-block"><b> 在涼爽的海風吹拂下。人們觀海、看鳥、垂釣、遛狗或散步等,盡享短暫人生的愜意。</b></p> <p class="ql-block"><b> 在亞蘭布拉大道的岸邊,矗立著一支有150年歷史的煙囪,它雖已不再具有使用功能,但做為國家的歷史遺產(chǎn)而得到很好的保護。</b></p> <p class="ql-block"><b> 薩爾沃宮,于1928年?成,以折衷主義的設(shè)計理念,揉合了各種?筑流派的特點,?成一座高100米有29層樓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大廈,它現(xiàn)在雖不再是南美最高的大樓,但它注重純形式美的外觀效果,仍然值得觀賞。</b></p> <p class="ql-block"><b> 薩爾沃宮遠景,在眾多現(xiàn)代樓宇中呈現(xiàn)“鶴立雞群”的趣味。</b></p> <p class="ql-block"><b> 烏拉圭國會大廈?于1904年,設(shè)計方案遵照新古典主義的風格進行,庒嚴與宏偉之下是簡潔流暢的外觀。</b></p> <p class="ql-block"><b> 最能體現(xiàn)烏拉圭雕塑藝術(shù)水平的、是大廈屋頂處的人物浮雕,成了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經(jīng)典。</b></p> <p class="ql-block"><b> 老城區(qū)仍保留有許多殖民時代的歐式?筑,其中混搭著新、舊古典主義,折衷主義,新藝術(shù)流派風格的?筑舉目可見。歲月的滄桑也積淀出古香古色的美麗。</b></p> <p class="ql-block"><b> 大西洋的落日余暉,晚霞映襯下的蒙市剪影,雖有些寂寞但並不蒼涼。</b></p> <p class="ql-block"><b> 具有200多年的歐式老城區(qū),盡管這類小鎮(zhèn)在南美很常見,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人對未曾去過的地方,都心存一種與生俱有的興趣與向往。人們也因景況的差異而不斷形成新的視覺感知,故樂此不疲。</b></p> <p class="ql-block"><b> 老城區(qū)的街道狹窄,馬路上鋪的是在中世紀常見的小石板塊,兩側(cè)樓層不高,多是2-3層的歐式?筑,明快單調(diào)的裝飾表明那是個屬于殖民時代的城市特征。</b></p> <p class="ql-block"><b> 老城區(qū)之所以能吸引眼光,令游客云集,必然有它存在的內(nèi)在邏輯。人們只需拐入一條"胡同”,便擬是從當下穿越到了過去,就這么簡單地讓你站在時間的新節(jié)點上,與歷史對話,與舊時代的世界對視。</b></p><p class="ql-block"><b> 懷舊的情懷,是某種天然的內(nèi)在呼喚與心理應(yīng)答的體驗。這也是在老城區(qū)見有較多長者在此流連忘返的原因。</b></p> <p class="ql-block"><b> 老城區(qū)的人行道上擺放著底層人民為討生計,而等待出售的各種蔬果花卉,其中也有服裝等工業(yè)產(chǎn)品,產(chǎn)地均為浙江義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由于外國人較多,偷盜猖獗,街道路口都有武裝警察值勤巡查。</b></p> <p class="ql-block"><b> 偏僻處有一大媽在自家門口擺攤,笑容可掬地對著我們這幫廣州游客點頭,我們?nèi)鸵r她的小生意,食品包裝很精美漂亮,但仔細看產(chǎn)地是中國東莞的。</b></p> <p class="ql-block"><b> 蒙得維的亞是個港囗城市,也是南美第一大港囗之一,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貨輪穿梭如織。繁忙的港囗,在堆積的集裝箱后面,是現(xiàn)代與新古典建筑的對視畫幅。</b></p> <p class="ql-block"><b> 蒙得維的亞人對大海情有獨鐘。住海景房盡情觀海,暢游大海免費泳池,盡曬海灘無盡的陽光。</b></p> <p class="ql-block"><b> 海難紀念雕塑矗立在海邊公園。每年的12月8日是蒙得維的亞的沙灘日。屆時有烏拉圭著名的大主教,親自為大海舉行隆重的祈禱儀式。</b></p> <p class="ql-block"><b> 馬拉驛車雕像是紀念烏拉圭歷史上最早的交通工具,然而這一世上最常見且傳統(tǒng)的交通馬車,竟在烏拉圭民眾的基因中留下如此深刻的烙印,著實讓人尋味。</b></p> <p class="ql-block"><b> 烏拉圭也是移民聚集的國度,歐洲諸國的移民文化與美洲本土文化在這里交織融合,孕育出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燦爛文學與藝術(shù)瑰寶。</b></p> <p class="ql-block"><b>大西洋彼岸的蒙得維的亞市遠晀。</b></p> <p class="ql-block"><b> 海邊民居不拘一格多姿多彩,形成南美烏拉圭地域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歷史與現(xiàn)代的奇妙交織,在蒙得維的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無論是精致典雅的歐式?筑的傳??,還是殖民時代異域風貌的遺存,都仿佛在吟唱著這座城市的百載崢嶸,訴說著歲月的榮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