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藍 色 之 旅 (十)</p><p class="ql-block">一曲長歌52810502</p><p class="ql-block">十月二十二日 星期四 多云</p><p class="ql-block">羅托魯瓦——奧克蘭</p><p class="ql-block"> 或許是溫泉浴洗的舒服,或許是前一天的觀光消耗太多體力精力,或許是賓館的環(huán)境幽靜易人入夢,總之,這一夜睡得香沉,一覺醒來是早晨,見張兄尚未起床,便先起洗漱,一切停當,把相機翻賞昨日成果,不錯的收獲。張兄畢,二人一道出客棧溜達,有點審美疲勞呢,隨性拍了幾張片子,便折回酒店早餐,管他三七二十一,自是一番營養(yǎng)的搭配。</p><p class="ql-block"> 集合出發(fā),拖著行李箱,我們的話語引來賓館保潔員的注意,問我們“是哪個省的?”答曰安徽,又問“哪個市的呢?”答曰六安市,她笑聲說,“聽口音你就是老家的,我家也在六安呢!”真是天涯處處有芳草,地球何其大,地球何其小,在南太平洋島國的一個普通酒店里,居然老鄉(xiāng)邂逅,那份異國遇鄉(xiāng)音的親切溢于言表,可惜時間不允,來不及攀談,互致珍重后,便匆匆告別追大部隊而去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上午行程第一站,游覽愛歌頓皇家牧場。這是新西蘭著名田園風光名勝之一,始建于1971年,占地350英畝,是一家五星級牧場,據(jù)說當年農(nóng)場主并非為旅游而建該牧場,是為經(jīng)營的理念而布局。牧場均為天然放牧飼養(yǎng),牧草不施任何化肥,飼料無任何污染,奶制品100%綠色環(huán)保。農(nóng)場里綿羊、鴕羊、奶牛、麋鹿、梅花鹿、鴨子、鴕鳥、鴯鹋等世界珍稀動物比較集中,是一處美麗的動物王國。我們是當日第一批到達的游客,乘“專機”(由拖拉機牽引的觀光篷車)未開動之前,與丁總等走進牧場購物商店,孫導介紹在先,這里的物品貨真價實,大家可以選購。也因了時間無多,在短短的二十幾分鐘里,我從貨架上取下羊毛衫、手套、圍巾等塞滿購物筐,真可謂“挑進籃子就是菜”,總價值數(shù)千元人民幣,實話實說,這些東西回去作何分配,心中無譜,反正有了洋貨,先帶回去再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牧場的導游是一位廣東小伙子,英文名馬克,在新西蘭讀完大學,來這里擔任導游,小伙子慢條斯理幽默風趣的介紹,不時引得游客們陣陣歡笑,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一高坡上,“專機”停,為的是讓游客與動物親密接觸,最令大家感興趣的是親自為動物喂食,馬克將飼料分發(fā)給大家,“訓練有素”的羊群跟隨著手捧飼料的游客,各尋其主,甚是生動壯觀。我為大家拍片的同時,自己也體驗了一把親密接觸,一頭雪白如棉的駝羊,見我手把飼料,怯生生的向我走來,當我把手遞向它唇邊,手心頓時癢癢起來,那濕漉漉、熱烘烘的氣息,一下子把我?guī)Щ氐酵?,帶回到兒時放牛喂牛料的場景,親切而質(zhì)感!較之澳大利亞的昆士蘭農(nóng)莊,這里的感覺要好上十倍!這是真正的與大自然與動物的親密接觸,動物與人之間的融合是如此和諧自然,感覺真好。好就好在這個牧場不不是為供游客觀賞而設,而是本身就是一家經(jīng)營良好的的牧場,難得在它同時又兼具旅游觀光之功能,實在是不可多得難能可貴的。農(nóng)場主的別墅建在一高坡上,遠遠望去,白云生處人家,別有一番景致,山形草場,咖啡樹,葡萄園,牛羊群……</p> <p class="ql-block">毋庸置疑,理想中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應該就在這里了?!肮嗜司唠u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泵鎸ρ矍叭绱思丫常椴蛔越伷鹈虾迫坏摹哆^故人莊》詩句,未知此詩問世時,這個島上是否有人類的出現(xiàn),是否能產(chǎn)生如此優(yōu)美的詩句,當中國的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山林,悠閑的田野,創(chuàng)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達對寧靜生活的熱愛和向往,那個時代的中國該是多么的美麗,文化是多么的絢爛,而此時的新西蘭應該還是天地洪荒的寂島吧?更談不上有人去為之歌詠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與新西蘭當代文化牽扯最深的要數(shù)中國詩人顧城了,這個中國當代朦朧詩主要代表人物,曾以他“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的詩句享譽詩壇,這首小詩體現(xiàn)了一種現(xiàn)代美的風格,它打破了傳統(tǒng)的和諧構(gòu)圖,以不和諧的意象組合造成觸目驚心的藝術效果,迫使人們對歷史進行反思。就是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不知何因“朦朧”到新西蘭的激情島上,用利斧殺死妻子謝燁后自縊身亡。這個悲劇的發(fā)生給中華文化在新西蘭留下悲慘的一幕,無論作何詮釋,都是一種文化的殘缺與悲哀,藝術沒有國界,但純粹的藝術家尤其是純粹的詩人,往往在精神人格上易走極端。作為人文社會科學探究的作家、詩人們刻意于人類良知、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與崇高,與特定時代政治的權宜之計其距離顯而易見,并在某些時候形成強烈反差。這種反差容易造成詩人的暴躁或抑郁,使之退隱于自我批判或某種深邃思索中,從而對現(xiàn)實世界深感絕望,最終導致自殺,三毛、海子、海明威、裴多菲……莫不如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出牧場,孫導將團隊帶入一家羊毛制品廠,與國內(nèi)的旅游景區(qū)大相徑庭,產(chǎn)品無疑都是優(yōu)質(zhì)的,款式也頗吸引人,主要是羊絨被等床上用品,同伴們自然又是一番采購。與國內(nèi)不同的是這里的文明推銷,負責產(chǎn)品介紹的中國雇員,彬彬有禮,儒雅得體,不急不躁,詳細介紹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工藝、產(chǎn)品質(zhì)量、性能以及性價比,絲毫看不出那種或咄咄逼人或焦急渴望顧客購物的表情,表現(xiàn)出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尤其是孫導,早在進廠之前的途中,就一再強調(diào),下一個景點,只是讓大家了解一下新西蘭羊毛制品的傳統(tǒng)加工工藝,大家千萬別以為是為了推銷產(chǎn)品,事實證明,他說的是真話,絕非此地無銀三百兩。</p><p class="ql-block"> 結(jié)束羊毛制品廠的參觀,已到中午,就餐于羅托魯瓦一家名為“悅賓樓”的中餐館,環(huán)境不錯,味道還是那個樣,澳洲中餐館給人的感覺,味道總是大同小異,好像廚師都是一個模子脫出來一般,盡管如此,較之西餐還是可口得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至此,羅托魯瓦的行程已告結(jié)束。午飯后返程奧克蘭,正午時分,大家頗顯疲憊,借得行車路,打盹養(yǎng)精神。然而,此時車窗外疾駛而過的風景卻是那樣的令人目不暇顧,霞光不時從云縫里噴射而出,空氣通透,美景入勝,忍不住隔著玻璃拍下一組“廢片”,反正不為投稿展覽之用,留下一點真實的行攝記錄,以備記憶,更為了此生的無緣再來。路上風景亦是心中的風景,更是生命進程中的風景,“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庇衷谀伡谲幘邮康拿涝~,抬望眼,滿車東倒西歪眾生相,不禁心生憫情,“回首叫,云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我行我路,我攝我景,在異國他鄉(xiāng),在一段行攝的路上,我是否進入了莊生曉夢的大自由?答案顯然是肯定的。</p><p class="ql-block"> 兩個多小時后,回到奧克蘭,登世界第12高塔——天空塔,該塔為南半球最高建筑物,高328米,共有三部透明玻璃電梯,每15分鐘可乘載255人到達頂層觀景臺,其垂直升降只需44秒。高速電梯將我們送上云端,環(huán)繞觀景臺360°,俯瞰海灣大橋,水天一色的海面,鱗次櫛比的樓宇,既有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舒暢,又有樓觀天下盡的放達,上海的東方明珠當年因不舍得銀子與之失之交臂,如今在異島新國了卻了心愿,真乃不枉此行喲!又是最后一個走下高塔,為同伴們拍片占去頗多時間,直至大家離去,才得一己之拍攝,收獲總是親睞于辛勤耕耘孜孜以求的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離開天空塔,在集合地,孫導宣布自由活動一小時,這是大家盼望已久的安排,一言既出,人如燕飛,不大一會十幾個人便消遁在街市里了。我與丁總、張兄結(jié)伴直奔UJJ專賣店,丁總與我不謀而合選中一款,雖價值不菲,但我毫不猶豫的“該出手時就出手”,在這里為女兒了卻了心愿,這也是此次旅行唯一一件目的明確的采購。當然,張兄與丁總同樣的破費不少,所花銀子遠多于我。</p><p class="ql-block"> 接下來的行程是觀賞玫瑰園,又稱南希·斯蒂恩花園。孫道介紹,玫瑰出自中國,英國人特別喜愛,猶如喜愛我們的茶葉,中東用玫瑰花入烹調(diào),保加利亞用玫瑰花制作精油。南希早年從英國移民到這里種植老式品種,后來引進國際專家培育的新品種,現(xiàn)有4500多種玫瑰,原產(chǎn)地中國恐怕也望之莫及。其實望之莫及的何止玫瑰的品種?在一片平靜的海灣附近,辟出偌大的園區(qū),專植玫瑰,除此之外別無他物,在中國能找得到么?大家繞場一周,看得出來,純屬走馬觀花,過多的精力與亢奮恐怕都消耗在剛才的購物中,此時倦怠也就不足為奇了。有一個人當然除外,時值傍晚,光線柔和,色溫適宜,空靈明凈,無需等待街頭的相遇,滿園春色盡入鏡中,還有夕陽下長椅捧讀的優(yōu)雅長裙,草坪上仰天凝望的老者,追花不止的清純少女……我的D700里沒有膠卷,但我的生命卻如一卷感光的膠片,在我的行攝進程中漸漸顯影。在玫瑰園,我一邊撳動快門,一邊不時停下來凝望天空,感受夕照,任憑微風撩撥心扉,而人的表情卻類似水中之魚的呆傻凝靜,這種模樣的本色是真實,是童真,其潛在的包容或許就是與天地同步的大表情大智慧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晚餐就餐于一家“四川火鍋”,一個下午的活動量夠大的,饑不擇食,一番狼吞虎咽之后,于6點半左右入住酒店,四星級,條件可想而知,又一次遇到門鎖打不開,我與張兄輪番上陣,無奈中遇丁總出門,手到病除,原來我倆性急,磁卡插進后,操之過急,電子門鎖尚無反應我們已將磁卡抽出,欲速則不達,呵呵,老土呢!</p><p class="ql-block"> 這是在新西蘭最后一個夜晚了,翌日三點就得起床乘機飛往墨爾本,雖然行跡匆匆,總在行走中,然正因為這樣的匆匆而行,才使得自己有更多機會領略到更多風景,更多內(nèi)容,拍攝著,欣賞著,領悟著,表達著……</p><p class="ql-block"> 新西蘭,我還會再來么?</p><p class="ql-block"> 2013年10月23日 散記于羅托魯瓦——奧克蘭</p><p class="ql-block"> 2014年3月7日夜墨稿于忘言篷</p><p class="ql-block"> 3月9日修改植字于電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