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川進青出西藏大環(huán)線游記</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6日至6月25日,本人參加帥帥戶外旅游團,到西藏旅行。這次旅行,是從四川成都進入國道318線,經(jīng)四川西部的雅安、瀘定、康定、雅江、理塘、巴塘入藏,再經(jīng)西藏的芒康、左貢、幫達、八宿、然烏、波密、林芝、工布江達、墨竹工卡、達孜,到達拉薩;從拉薩出來,沿109國道經(jīng)西藏的當雄、那曲、安多入青海,再經(jīng)唐古拉山口、唐古拉山鎮(zhèn)、昆侖山口、格爾木、大柴旦出來,到甘肅境內(nèi)的敦煌、嘉峪關、張掖、天水,河南的三門峽等。途經(jīng)十多個省市、自治區(qū),行程一萬二千多公里,歷時二十天。涉及的主要景點有瀘定橋、稻城亞丁、米堆冰川、天路十八彎、七十二拐、尼瑪貢神山、兔兒山,折多山、覺巴山、東達山、然烏湖、布達拉宮、大昭寺、羊卓雍措、納木錯、西藏北大門;唐古拉山口、長江源頭第一橋、昆侖山口、翡翠湖、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嘉峪關、七彩丹霞、麥積山石窟、地坑大院等。</p><p class="ql-block">這次旅行,游走在高原,氣溫三十多度、二十多度、十幾度、七八度、二三度,甚至兩度以下,都經(jīng)歷過了。西藏那曲的一夜,不僅有氧氣供應,也有暖氣,因為室內(nèi)的氣溫在一度左右。所以大家都說,我們這次的西藏旅游,二十天時間不算長,卻經(jīng)歷了一年四季。說實話,相對于邀上三五好友或一家人,開上自己的小車,自駕沿318川藏線游覽,這種乘坐大巴車的游覽,算不上真正的自駕游。即便如此,這次的旅行收獲和啟示還是不少的。</p><p class="ql-block">觀賞到了一些別樣風景</p><p class="ql-block">這次旅行,在車上、在觀景臺內(nèi)看到和觀賞到的一些風景,在火車上是難以觀賞到的。如318川藏線上的二郎山隧道、瀘定橋、稻城亞丁、世界最高城理塘、天路十八彎、七十二拐、尼瑪貢神山、兔兒山,折多山、覺巴山、東達山、然烏湖等景點。在車上看到二郎山隧道口進而駛在隧道內(nèi),耳邊仿佛響起了那熱情豪邁的《歌唱二郎山》音樂,倍感親切。瀘定橋,游客們秩序井然,排隊“過”橋——親身在鐵索橋上走一遭,以便體驗當年紅軍戰(zhàn)士不怕犧牲、勇奪瀘定橋的艱難。我慢慢地在鋪上木板的鐵索上隨人流前行,思緒萬千:今天,空身人在有木板的鐵索上行走,尚且左右晃動,立腳不穩(wěn),稍有不慎,就會墜入激浪翻滾的大渡河;昔日,紅軍戰(zhàn)士要持槍射擊著過河,并且對岸敵人橋頭堡的火力猛烈異常,這是何等的艱難,需要做出多么大的流血犧牲啊!在埡口觀賞尼瑪貢神山、兔兒山、折多山、覺巴山、東達山,只見這些山或霧靄茫茫,或白雪皚皚;或峰巒疊嶂,或數(shù)峰突兀,令人遐想無限。在觀景平臺觀賞天路十八彎,七十二拐,若蜿蜒巨龍,峰間穿行;氣勢恢宏,天路險峻。在路邊觀賞“世界最高城理塘” ,又有一番難以言狀的思緒縈繞心頭。在返回的國道109線上,欣賞到了西藏北大門、唐古拉山口、長江第一橋及可可西里無人區(qū)。這些地方都停了車,大家也都拍了照。在可可西里無人區(qū)觀景平臺上,沒有看到預想中的的藏驢、羚羊等一些高原野生動物,大家有些失落。我只拍了幾張大景,聊以自慰——不管怎么說,也算親身踏上了無人區(qū)的土地,盡管沒有深入。在平臺上遠眺:浮云層疊,山巒起伏,線桿矗立,土地靜謐。好一副黃褐色無人區(qū)圖畫!</p><p class="ql-block">大自然賦予了人類一種特殊生存環(huán)境</p><p class="ql-block">那曲縣位于西藏北部,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資料顯示,作為我國海拔最高的縣,這里的氣候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僅2.3度,屬高原草原氣候,植被以高山草甸為主。按照行程,我們要在那曲縣城住一宿。那天下午五點多到了縣城。車開到酒店,團長就安排房間。房間兩種形式(唐古拉山鎮(zhèn)也是如此):帶吸氧設備和不帶的,價格自然也不同。住什么房間自愿,酒店不強求,但建議最好住有吸氧設備的,便于晚上通宵吸氧,以防萬一。團長同意酒店意見。盡管大家感覺基本適應了,但還是聽從團長安排,安全要緊。</p><p class="ql-block">安頓好六點多,距離落太陽還有兩個多小時,我便出去逛街、拍照。進縣城時在車上,大家都感到好奇:這里的路兩邊怎么看不到一棵樹呢!團長清楚,因為他不是第一次來了,告訴大家,這里就是沒有樹,全城你也看不到一棵。我不大相信。出了酒店大門,走在大街上,路兩邊沒有樹;拐到小街上,路兩邊沒有樹;來在寬闊的十字路口,東南西北四邊沒有樹;連著逛了好幾條街道,始終沒見一棵樹。我不甘心,找了個大超市買了點東西,順便把心中的疑惑說給了那位外省在此做了多年生意的中年男老板。老板說:不光縣城沒樹,城外周圍很遠也看不到一棵樹。這里自古以來就不長樹。在這里見不到樹不奇怪,誰要看見樹,那倒真的奇怪了。這位老板所言不差。第二天從那曲出來沿國道109向青海境內(nèi)的唐古拉山口進發(fā),這么遠的距離,一路上還真沒看到樹。這是什么原因呢?據(jù)悉,這里種不活樹的根本原因就是寒冷干燥的高原氣候造成的,即自然環(huán)境的威力。當?shù)卣陀嘘P部門廢了好大氣力,始終也沒種出樹來。我想,這或許是大自然賦予祖國西部這方土地的另種生存環(huán)境吧?盡管這里的人民飽受了“無樹”之苦,但要改變?nèi)绱舜竺娣e的自然環(huán)境,現(xiàn)階段是做不到的。做不到,就不如維持現(xiàn)狀。沒有樹,還有草嘛!這也正應驗了那句“大自然有千般樣貌”的話。</p><p class="ql-block">這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一種特殊的生存環(huán)境。生活在城市的人們,生活在美麗鄉(xiāng)村的人們,生活在青山綠水間的人們,若熱愛旅行,不妨到這里來,感受一下這里的生存環(huán)境,感受一下這里的風土人情。這樣做,也許不是壞事。</p><p class="ql-block">對高反問題有了新的認識</p><p class="ql-block">高反人人都會有,只有輕重不同罷了。我們這個團,沒有人因高反影響旅程。全團二十四五個人,小的也已過“知天命”,大的已逾古稀。大家都記著預防高反 “少說話、不吃飽、慢走路” 的三句話,適當補充點能量;尤其不能感冒!旅途中,除了海拔最高的那曲和唐古拉山鎮(zhèn)的兩晚,統(tǒng)一使用了酒店配備的吸氧機外,男女老少,沒有一個人購買氧氣瓶,也沒有一個人因高反影響旅程的。</p><p class="ql-block">本人是第二次去西藏。第一次是2019年從省城乘飛機到蘭州,再從蘭州乘坐火車去的拉薩。那次的“高反”是比較重的。蘭州到拉薩兩千多公里、二十多個小時的運行,是由低到高漸漸地駛向高海拔的。這樣行駛有緩沖作用,能減少“高反”的折磨。火車上還有供氧設備讓客人使用。在火車上我基本沒感覺到不適,也沒聽說哪位團友高反厲害。到了拉薩,高反就開始猖獗了。為了減少“高反”痛苦,當?shù)芈糜尉謱iT安排醫(yī)生為大家檢查身體,根據(jù)情況對癥下藥。那天我們剛進門,一位女醫(yī)生和男助手就跟了進來,為我們二人檢查身體含氧量。檢查后分三種情況治療:重的輸液;次之的打肌肉針;輕微的吃藥緩解。女醫(yī)生給我檢查后讓我打針,說二百元一針打了,基本就沒有明顯的“高反”癥狀了。我堅持不打,倒也不是嫌貴,感覺能堅持,就花一百二十元買了她的兩盒“高原康”,欲吃藥緩解一下。誰知吃了不但不管,反而頭更痛。那天晚上,頭像裂開似的疼,惡心、胸悶、氣短,總想嘔吐,左右側(cè)身不行,仰著趴著不行;翻來覆去,怎么都是難受,一夜基本沒睡著。這就應了當?shù)貙в谓游覀冊谲嚿险f的那句話:在拉薩的第一夜最難熬,反應最厲害,覺是睡不好的。次日我按照她留的電話咨詢,她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干脆我就不吃了,白白花了一百二十元錢。其實,不光這個藥不管用,去之前服用的防“高反”“紅景天”也沒覺著有什么作用。這可能是個體差異作怪,別人有效,自己無效。這次好多了,沒有產(chǎn)生頭疼、惡心等癥狀,別的癥狀就是早上起來嗓子干燥、疼,擤那些黏糊糊的、帶著紅血綹的鼻涕。不少人也都是這樣。記住“少說話,不吃飽,慢走路”九個字,基本上感覺不到“高反”。但走路稍快一些,馬上就會胸悶、氣喘。在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停車觀賞。我拍了一會兒,抬頭撒覓了幾眼,發(fā)現(xiàn)人們都上車了。盡管導游沒催促,也沒超過規(guī)定時間,為了不影響大家的行程,我還是跑了幾步。這一跑不要緊,立馬就頭暈腦脹,氣喘吁吁。</p><p class="ql-block">通過兩次西藏,本人以為:去西藏“高反”問題不容輕視,尤其有“三高”和冠心病者,更要注意。但也不能望而卻步,畏首畏尾。沒有上述疾病、身體狀況良好者,適當服用一些防“高反”的藥劑,牢記一些防“高反”的生活常識,一般不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p><p class="ql-block">國道318川藏線引起的思考</p><p class="ql-block">國道318的成都至拉薩川藏線,全長2400公里(一說2255公里)。這是一條天路,全程需要翻越的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十好幾座。這是一條異常險峻的路,有十八彎,有七十二拐;路在峰巒頂上行駛,路在懸崖峭壁間游走。站在高處遠眺:迂回曲折、“掛”在懸崖峭壁間的盤山路,好像蜿蜒飛騰的巨龍,忽多忽少、或上或下的各式車輛,宛如它身上的鱗片,隨著路的變化在慢慢移動;坐在車里感覺:車若在懸崖峭壁中穿行,感覺兩邊的峭壁仿佛要瞬間合攏把車吞掉似的;車若臨崖行駛,窗外是不可見底的深淵,車輪緊貼著那不密不高的防護欄前進,又不免心驚肉跳,一身冷汗。這是一條風景綺麗的路。作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的318線,行駛在其中,沿途顯現(xiàn)的高山、峽谷、河流、草原、冰川、森林、野花、雪山、湖泊和民居等迥然不同的景象,十分壯觀。這樣的景致,如果是乘火車,是難以看到的。它又是一條令人敬仰又悲壯的路。據(jù)悉,修成這條長兩千四百多公里的路,人民解放軍和當?shù)夭貪h民工作出了重大犧牲,不算受傷的,僅英勇獻出寶貴生命的人民子弟兵就有三千多人,藏漢民工一千多人,加起來接近五千人。就是說,不到一里路就有一個鮮活的生命被吞噬!</p><p class="ql-block">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想當年,廣大解放軍指戰(zhàn)員懷著為祖國為人民修建公路的遠大目標,組成筑路大軍,一聲令下,放下槍桿,拿起錘頭,義無反顧地奔向筑路戰(zhàn)場。他們個個有全國“一盤棋”的思想,人人都把當?shù)氐陌傩兆鳛樽约旱募亦l(xiāng)父老。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修成了這條舉世聞名的天路。為了這條天路,他們流盡了汗;為了這條天路,他們?yōu)M了血;為了這條天路,他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新中國剛剛誕生,好日子即將來臨。這些在筑路戰(zhàn)場上犧牲的革命烈士,卻永遠地躺在了他們?yōu)橹畩^斗的土地上。這是何等的悲壯啊!今天我們旅行,行駛在國道318川藏線上,不光是游覽觀景,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還有一層意義,那就是緬懷當年修筑這條路的英烈們。如果沒有他們的拼搏,沒有他們的獻身,就不會有這條天路。事實證明,這條天路的建成,為解放西藏奠定了重要基礎,加快了西藏解放的步伐。同時,為西藏的革命和建設提供了可靠保證,也為全國的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至今更是如此!</p><p class="ql-block">收獲雖然不少,遺憾同樣也不少。沒有觀賞米堆冰川,為其一。據(jù)悉,米堆冰川是川藏線上的著名景點。當時車停在臨山靠河的景區(qū),我看到幾只鳥在車附近飛來飛去,但不知道是什么鳥。自己覺著冰川也沒什么拍頭,就決定不看冰川留下拍鳥。不看冰川的只有我們?nèi)?,其余都去了。三人中除了我,他們二人都看過。我當時很興奮,打算利用這段空閑時間拍幾只鳥。誰知他們走后,車附近的鳥沒有了。我拎著相機到處轉(zhuǎn),很長時間才拍到了兩只落在電線桿上的斑鳩。我氣壞了——這兩只斑鳩分明是在捉弄我,不讓我去看冰川的!其二是在稻城亞丁沒有登頂。在登山途中,由于手機突然沒電,已經(jīng)超過4000米的我,不得不放棄繼續(xù)登攀,原路返回。無限風光在險峰!在4700米的地方能觀賞到下面當?shù)厝朔Q的、恰如綠寶石的“海子”即高山湖泊。這個景點是稻城亞丁的精華。半途而廢,著實遺憾??煽晌骼餆o人區(qū),沒有拍到能用的藏驢、羚羊等一些高原野生動物的圖片,是第三個遺憾。我之所以報名參加這二十天的川進青出西藏大環(huán)線游,最看重的就是可可西里無人區(qū)停車拍照和318川藏線的景。川藏線的觀景尚可,無人區(qū)拍照卻事與愿違。當天,車行駛在可可西里無人區(qū)里,兩邊確有不少藏驢、羚羊在吃草、活動。但在顛簸的車里,根本無法拍到清晰的圖片:我在后排,不能站只能坐著勉強舉起機子,頂著小且模糊的車窗玻璃盲拍,因為看見目標再舉機子根本來不及;即便如此,也拍不了幾張,自己眼神不好,空間又小,施展不開;車又不能停,就是減慢一些速度,也不行。路上拍不到,那就到觀景平臺好好拍吧。團長等鼓勵我。我也憧憬著觀景平臺,心想在觀景臺上大概能拍到好多野驢、羚羊什么的。誰知運氣不佳,在可可西里觀景平臺足足呆了一刻鐘,竟然連個野生動物的影子也沒看到。團長也感到失望,說原來在這里多少都能看到一些野驢、羚羊和狼,今天這是怎么了!我心中一種無名火直往上竄,但也不能發(fā)泄,只能埋怨自己運氣不好,因為就我一人用相機。其他人平臺沒拍到,在車上拍的不少,效果也不錯??煽晌骼铮粡埬苡玫囊吧鷦游飯D片沒拍到,是我這次旅行的最大遺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