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承德一沽源一崇禮自駕游</p><p class="ql-block">第二站:承德避暑山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8月31日,星期六,承德行第二天,今天游覽避暑山莊。</p><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莊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始建于1703年,歷經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耗時89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 這座清代帝王避暑行宮,以其特的山水景觀而聞名。這里水系豐富,湖光山色,巧妙地將自然山水與人工景觀融合為一體。門票130元,60歲以上為半票,京津冀60歲以上的老人持身份證可免票入園。</p> <p class="ql-block"> 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匯聚江南園林與塞北之風光為一體。宮殿古建筑群采用九宮格布局,以顯示皇權的至高無上,成為中國現(xiàn)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p> <p class="ql-block"> 承德市依山傍水,氣候宜人,風景優(yōu)美。當年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發(fā)現(xiàn)承德這個地方不錯,于是就選定在此建行宮??滴跛氖?1703年)開始在此大興土木,疏浚湖泊,修路造宮,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成36景。到了乾隆六年(1741年)又繼續(xù)修建直至完工,形成界墻內園林、界墻外寺廟的格局,其規(guī)模非常壯觀。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避暑山莊分為四個區(qū)域,即:宮殿區(qū)、湖泊區(qū)、平原區(qū)、山巒區(qū)。避暑山莊很大,一天游覽四個區(qū)域需要有一定的體力。我們從早晨八點進園到下午三點出園,用時七個小時。游覽避暑山莊時最好自備午餐和水,今天的游覽路線第一站是宮殿區(qū)。</p> <p class="ql-block"> 宮殿區(qū)位于湖泊區(qū)南岸,是皇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筑組成,宮殿區(qū)現(xiàn)為避暑山莊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避暑山莊南門是麗正門,是正宮的第一道門,后依次為午門、閱射門(也稱內午門)、澹泊敬誠殿、四知書屋、十九間照房、煙波致爽殿、云山勝地樓、岫云門。</p> <p class="ql-block"> 午門上懸有康熙書“避暑山莊”四字匾額康熙在平定準噶爾和三藩之亂后,開始推選“恩威并舉、剿撫并用”的政策,加強與周邊少數(shù)民族的關系,增強各民族之間的凝聚力。宮殿區(qū)的建筑風格古樸淡雅,木雕多為福祿壽喜圖案,所有的建筑都是用木材本色,殿內裝飾也沒有北京故宮華麗。這說明康熙大帝在修建宮殿時主要以追求的是“閑情野趣”之精神,以自然、淡雅享受為目的。</p> <p class="ql-block"> 澹泊敬誠殿,是舉行重大慶典、接受百官司朝覲、接見少數(shù)民族首領和外國使節(jié)的地方。澹泊敬誠殿全是用金絲楠木建的,此殿文物價值極高。1682年康熙為了營建紫禁城的太和殿,派人到四川、云貴、廣西等地采辦楠木,太和殿建成后,楠木料還有剩余。乾隆初年就將這些剩余的楠木經灤河水路運往承德,光運費就用了白銀13000兩,而建造大殿用各類工匠19萬人次,總耗銀72000兩。</p> <p class="ql-block"> 四知書屋,在承德避暑山莊澹泊敬誠殿后面,是一座5間大殿,康熙帝曾題名“依清曠”,后乾隆改為“四知書屋”。四知取《周易-系辭》“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之意。四知書屋是皇帝接見近臣、少數(shù)民族首領和臨朝更衣小憇。以十九間照房為界,正宮區(qū)分為前朝后宮。</p> <p class="ql-block"> 在參觀“四知書屋”時,我發(fā)現(xiàn)匾額上的“屋”字與前三個字有點不同。一是顏色發(fā)亮,感覺有點新;二是字體有點不同。我有些不解,正好傍邊有一個旅游團在參觀,導游說“四知書屋”的匾額曾經掉下來過,屋字被摔壞了,后來不知是哪個皇帝(沒聽清楚)從新寫了一個屋字補上去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山巒區(qū)是避暑山莊最大的區(qū)域,游覽時可以選擇可步行或坐擺渡車。如果徒步大概需要2-3三個小時才能走完,個人不建議步行,一是浪費時間,二是山上沒有什么景觀可以觀賞。乘坐擺渡車可以縮短游覽時間,車票每人60元。</p> <p class="ql-block"> 沿途設有三個觀景點,避暑山莊外圍建有一道防護墻,俗稱小長城。第二觀景點在避暑山莊北側小長城上,這里可以觀賞普陀宗乘之廟(小布達拉宮)和班禪行宮全景。第三個觀景點在避暑山莊冷宮,這里可以觀嘗承德城區(qū)和磬錘峰。磬錘峰是承德市標志性風景點,也是對外宣傳名片之一,俗稱棒槌山。</p> <p class="ql-block"> 湖泊區(qū)是避暑山莊風景最集中的區(qū)域,有“澄湖”、“如意湖”、“銀湖”、“鏡湖”等八個大小不同,景觀各異的洲、湖組成。從避暑山莊正門進入先游覽宮殿區(qū),出了宮殿區(qū)后門就是湖泊區(qū)。游覽湖泊區(qū)可以有三種方式,一是步行,二是坐電瓶車,三是坐游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避暑山莊里面的湖泊區(qū),是仿照江南園林和名勝古跡建造的,有江南水鄉(xiāng)和園林之韻。湖泊區(qū)很大,全部走下來需要三至四個小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湖泊區(qū)內碧波蕩漾,花木蔥籠,亭榭照映,行走在湖泊區(qū)如同到了江南,溫婉秀美的景色如詩如畫。避暑山莊內被康熙、乾隆帝欽定的七十二景,有三十一景在湖區(qū)。</p> <p class="ql-block"> 在湖區(qū)東北角,是整個山莊湖泊的主要水源地。這里泉水奔涌流長。冬季泉水不結冰,夏季泉水清澈冰涼。湖畔立一塊石頭,上面刻著“熱河”兩個大字。這里就是著名熱河泉,熱河是世界上最短的河,全長不過百米。清澈的泉水從地下涌出,經避暑山莊的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銀湖南部的五孔閘流出,沿長堤匯入武烈河。1933年泉旁曾樹一碑,上刻“熱河”二字,被當作世界上最短的河而列入《大英百科全書》,一時名揚于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熱河省于1928年建立,至1955年撤銷,在歷史上存在了27年。熱河省是民國時期行政區(qū)劃的省份之一,也是東北四省之一。熱河省轄區(qū)范圍包括現(xiàn)在的內蒙古赤峰市、通遼市,遼寧省義縣、錦州市以北,彰武縣以西地區(qū)以及河北省承德市大部分地區(qū)。這些知識都是從這次旅游獲得,所以旅游是對書本知識一次溫習和補充,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p><p class="ql-block"> 下面這張圖片就是熱河泉的河道,細細觀察還隱隱約約能看到地泉向下流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