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生臨近古來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悄然步入清算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天邊那抹白月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晝思夜想心有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余生步步勿希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酸甜苦辣都得經(jīng)</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縱有千難與萬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飛舟掠過點點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周游列國這些年,南美這個離我遙遠的地方,漸漸成了心心念念的白月光。今年春,終于決定奔現(xiàn)!</p><p class="ql-block"> 去一趟不易,除了三個治安極糟的國家(委內(nèi)瑞拉,蘇里南,圭亞那)以外,我們策劃了南美十二國之九國游,從2月29號出發(fā),至4月26號返回歐洲,歷經(jīng)58天,反時針繞了南美大半圈,受到驚嚇,也有大喜,超過預(yù)期。</p><p class="ql-block"> 這58天的長途旅行,不像以前策劃旅行,該訂的都訂完,安安心心上路。這次只有前三個國家安排妥當,其它只有走一步瞧一步,忐忑不安地出發(fā)。</p><p class="ql-block"> 這不,出師不利!我們是乘荷航飛南美,第一站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可荷航怎么都不給中國護照網(wǎng)上值機!在柜臺,荷航地勤非要我們網(wǎng)上填寫一入境單,此單是疫情期間,哥倫比亞邊境口岸要求的。飛機要飛了,我們只得現(xiàn)場掏出iPad網(wǎng)上填寫,繳納35歐/人,最后整個飛機乘客都登機完畢,我們幾個才狼狽不堪地沖上飛機。到了波哥大,詢問哥國邊防警察入境要求,人家說早沒那回事了!當即氣得我七竅冒煙!那個可惡的荷航地勤顯然欺負了我們,我才不相信,其它乘客有填那過時的單子!不是我容貌,種族歧視,那家伙太矮太黑,口音也不對,顯然不是荷蘭種。他一直滿面笑容,耐心地哄著我填單交錢!典型的歪果黃鼠狼給雞拜年,逗我玩吶!!??????</p> <p class="ql-block"> 來南美第一站,做功課時被哥倫比亞的毒販猖獗嚇得哆哆嗦嗦,哪兒都不敢去。生怕四星酒店安全不保,割肉般地訂了一家五星酒店。出了酒店就只逛了一條主街。不過主街上,廣場上倒是城管警察多多,我們也就稍微松弛下來,觀察來往行人。</p><p class="ql-block"> 對南美盛產(chǎn)美女印象深刻,是來自于各種選美大賽上,委內(nèi)瑞拉,哥倫比亞,巴西,阿根廷小姐總是榜上有名。落到南美第一天,卻見到這里其實大噸位男女不少。他們步伐矯健,面帶自信,風(fēng)一般地與我們擦肩而過,令我們側(cè)目相看。??????</p> <p class="ql-block"> 哥倫比亞有個大名鼎鼎的藝術(shù)家,費爾南多·博特羅,可謂南美畢加索。他將南美普羅大眾特點(在其它國家看不到這樣矯健的胖胖幫),描繪得那叫一個美!在他畫筆下的胖胖美人兒,看不到贅肉膩歪,爛泥一灘,扶不上墻。而是,優(yōu)雅圓潤,活潑歡快,福像爆棚!?????? </p> <p class="ql-block"> 這個藝術(shù)家創(chuàng)作的,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藝術(shù),解決了多少人的容貌焦慮??!??????</p> <p class="ql-block">胖就胖了,胖出格局,胖出時尚。??????</p> <p class="ql-block"> 波哥大呆了兩天,我們就飛到隔壁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喔浇?0多公里的地方,有個游客來厄國,不容錯過的赤道紀念碑。該碑是1936年被厄瓜多爾政府修建的。</p><p class="ql-block"> 對天象頗有研究的古印加人,曾在基多用圓球,來觀測太陽陰影,最終在基多郊外發(fā)現(xiàn),太陽每年會從這里劃過而陰影全無的現(xiàn)象,覺得這里就是地球的中心。這也被聞風(fēng)而來的法國,西班牙地質(zhì)科學(xué)家所測得。</p><p class="ql-block"> 由于GPS技術(shù),最終測得準確的“地球中心”,是離這個碑4公里遠的地方。于是,政府又在那里建立了赤道紀念碑。</p><p class="ql-block"> 不過,還是老紀念碑這邊,來訪者絡(luò)繹不絕。</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此,遇到了一對上海的退休夫婦,和一對成都的南美自由行游客,一打聽,他們在南美游的行程跟我們差不多,非常高興看到那么多中國老人,敢于獨自行走于世界的天涯海角。??????</p> <p class="ql-block"> 2024年,3 月20號是春分。春分時節(jié)正午,太陽陰影會在赤道上消失。這是我們在3月4號正午,在基多老城修道院樓頂,拍得的廣場上,人們的太陽陰影已經(jīng)看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古色古香。赤道離它僅僅24公里,所以它基本上是在赤道上的首都。又因2852米的海拔,讓它成為世界上第二高的首都。</p><p class="ql-block"> 因此,基多以赤道上最高首都,而聞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在其它大陸城市里,富人區(qū)一般都在遠離窮人視線的地方。而在有山有水的南美城市里,政府部門,富人區(qū)都在山下,平民窟都在山上,可以居高臨下地鳥瞰富人區(qū)。</p><p class="ql-block"> 譬如基多,總統(tǒng)府就在四周山上貧民的眼皮底下。</p> <p class="ql-block"> 厄瓜多爾還有一個,游客不容錯過的世界頂級觀光地,加拉帕戈斯群島。</p><p class="ql-block"> 水晶般的海水,讓人立馬坍方于疑幻疑真之中。</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不少地方,也許可以看到如此晶瑩剔透,粉藍寧靜的海灘,譬如在塞浦路斯,在馬爾代夫,在菲律賓,…. 但是,能夠在太平洋水晶般的海里與海獅,海龜共舞,恐怕機會極少。而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幾乎每個海灘都有那樣的機會。??????</p> <p class="ql-block"> 來看萌鳥 —藍腳板鰹鳥,是來加拉帕戈斯群島一游的主要目的之一。理想成真,知足感恩!??????</p> <p class="ql-block"> 它們撲魚的動作簡直就是,像模像樣的戰(zhàn)斗機編隊!??????</p> <p class="ql-block"> 在加島,還有一種能夠在颶風(fēng)中自如飛翔的鳥,叫軍艦鳥,也是來加島觀鳥的重中之重。它們的繁殖能力極低,據(jù)說育齡期雌性每兩年才產(chǎn)蛋一枚。所以,目前已經(jīng)被列為瀕危物種。這次南美行里,我們僅僅在加島跟里約熱內(nèi)盧看到過。</p><p class="ql-block"> 有意思的是、軍艦鳥雄鳥在繁殖期,會鼓起胸部吸引異性,非常特別!而5-10月是繁殖高峰,我們?nèi)鲁鮼?,根本沒有指望。哪知道天氣太熱,雄鳥為了散熱,也不得不鼓起紅氣球??般的紅胸,讓我們喜出望外!</p><p class="ql-block"> 這散熱姿勢,也是醉了。</p> <p class="ql-block">幼軍艦鳥。</p> <p class="ql-block"> 加拉帕戈斯群島,有個別稱,叫達爾文島。1835年,年僅26歲的英國屌絲達爾文隨著英國皇家海軍的考察船,以動植物學(xué)家的身份來到加拉帕戈斯群島,看到了不少從未見過的動植物。</p><p class="ql-block"> 幾個月下來他發(fā)現(xiàn),這些群島上看似相似的雀鳥各島不同。比較之下他認為,這些雀鳥來自共同祖先,是它們適應(yīng)了獨特的生存環(huán)境,進化成了不同模樣。繼而,他提出了自然界生態(tài)發(fā)展的不二原則,即適者生存。屌絲因此逆襲成功!??????</p><p class="ql-block"> 加島上百歲以上的巨龜不少,分陸龜和海龜,我這動物學(xué)小白,是第一次知道,長命百歲的巨龜分兩種。?? 我們在路上遇到這只陸龜,非常大??梢暂p松地霸占馬路,讓汽車無法通過!我們不遠萬里,有幸與古董大陸龜同行,不勝榮幸,頂禮膜拜,臥倒為它來張寫真!??????</p> <p class="ql-block"> 海龜也很大,只不過大海太大了,無法找到合適的參照物。</p> <p class="ql-block"> 從加島回到大陸,我們直接飛到了隔壁秘魯首都利馬。首要任務(wù)就是去玻利維亞駐利馬大使館,申請玻利維亞旅游簽證。當然,120美刀也可以獲得落地簽。但30美刀就可在使館獲得旅游簽證,對窮游的人來說,還是比較誘人。</p><p class="ql-block"> 一早趕到,由于預(yù)先網(wǎng)上填的申請表不合要求,被懟回重填。我們悻悻出門,遇到一成都妹紙來遞申請,續(xù)同返回,咨詢詳情。這時,里面出來一女官,要我們跟他們的領(lǐng)事拍張照,我們欣然接受。爾后,領(lǐng)事一高興,邀請我們進到領(lǐng)事辦公室,責(zé)令手下協(xié)助我們辦理了簽證。填不下去的,助理就一陣糊寫,反正都是他審批。這神奇反轉(zhuǎn),讓我們高興壞了!當然不是免費的“午餐”,是俺們肖像權(quán)換來勒。</p><p class="ql-block"> 自此,我們出門前擔(dān)心的事,完成了兩件。第一件是我們當中,有人沒有打過黃熱病疫苗,在波哥大機場的疫苗注射處,被告知60歲以上老人不需要打。第二件就是在利馬,拿到玻利維亞旅游簽證了。</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我們奔向秘魯必游之地——-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以及附近印加文明的天空之城,馬丘比丘。</p><p class="ql-block"> 馬丘比丘的必經(jīng)之路,庫斯科海拔3399米。網(wǎng)上看到,無數(shù)游客從利馬直接飛過來,高反倒下。我們不敢貿(mào)然前往,從利馬沿海岸線,圍著安第斯山脈,慢慢爬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從利馬出來第一站,在海平面的伊卡小鎮(zhèn),然后就來到秘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城市,阿雷基帕。它海拔2335米。</p><p class="ql-block"> 該市保留有一望無際的,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這里據(jù)稱是秘魯最安全大城市,我們卻在這里遭遇南美行最大損失,被一個裝作游客的小偷,順走了我們的一部手機!而后,我們又是一頓手忙腳亂,錯過找回的最佳時機!這種低級錯誤,只能怪高反了!</p> <p class="ql-block"> 離阿雷基帕160公里的地方,有個世界第二深(最深處3270米)的峽谷,科爾卡大峽谷。那里有個為愛鳥人士所熟知的,觀安第斯神鷲的觀鳥臺。安第斯神鷲是世界上最大的禽類,其翼展可達3米,年齡可達百歲!越老越大(不像人類,越老越縮)。引來我心向往。</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們報了一個一日游團前往。結(jié)果大霧,啥也沒有看到。好歹在回程的途中見到三只,還算沒有白來。</p><p class="ql-block"> 而最大的收獲,卻是目擊了延綿近百公里的,印加帝國農(nóng)耕文化。這些印加帝國的子民,堅守著他們古老的生活方式,不愿意走進現(xiàn)代文明。讓我們有機會,目睹這原汁原味的古印加農(nóng)耕文明。不虛此行,闊以得很喲!</p> <p class="ql-block"> 害怕高反,我們沒住在庫斯科,而是在離馬丘比丘更近,海拔只有2800米的印加古鎮(zhèn)歐雁臺住下。在這里,我們見到了原滋原味兒的印加婦女,感覺她們跟大涼山彝族婦女一般,著裝崇尚鮮艷,就坐習(xí)慣席地。??????</p> <p class="ql-block"> 世界最佳餐廳在南美居多,主要是食材獨特! 秘魯更是以玉米發(fā)源地,擁有四千多各種各樣的土豆而享譽全球。不要小看了這兩種被馴化的植物,它們是世界人口繁榮到如今的最大功勞者!我覺得。</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圣谷小鎮(zhèn)歐雁臺,吃到的玉米,是我們一生中吃到的,最好吃的玉米!它粒大(有男性拇指蓋那么大),又糯又甜,口感棒極了!立馬讓我們上了癮。</p> <p class="ql-block"> 秘魯?shù)鸟R丘比丘早在1983年,就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chǎn)。在2007年,又被全球資深驢友評為了世界新七大奇跡!沖這個,再難我也得親眼目睹。??????</p><p class="ql-block"> 沒來馬丘比丘之前,是難以想象為什么這個新世界七大奇跡,被譽為“天空之城”。但登上馬丘比丘那一刻,回眸一瞥,豁然明白它的名副其實!</p><p class="ql-block"> 馬丘比丘,坐落在安第斯山與亞馬遜河的交界處。從這里放眼望去,呈青翠窩頭狀的叢山峻嶺,360度地重巒疊嶂。人們只有沿著山下那條蜿蜒曲折的圣河—-烏魯班巴河,得以步入。但由于圣河湍急,兩岸又是熱帶雨林,所以人跡罕至。</p><p class="ql-block"> 馬丘比丘被推算建于15世紀,在使用了約80年后,由于西班牙人的到來,導(dǎo)致印加人棄城。爾后,它就被大自然封存了幾百年。直到20世紀初,才被歐洲探險家發(fā)現(xiàn),并在1911年,被美國的歷史學(xué)者公布于世,從此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p><p class="ql-block"> 但百年過去,這一馬絕塵的印加宮殿藝術(shù)和農(nóng)耕藝術(shù),身世仍然神秘,讓世界游客為之癲狂。盡管接近它實屬不易,花錢花時花體力。是新世界七大奇跡中,最難抵達的一個。單2023年,就有95萬游客,從世界各地萬里迢迢,登上了這座天空之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馬丘比丘背后那座山,傳說是象征印加人的頭仰著天,那最高的山峰,是鼻子。用來接受來自宇宙的信息?令人遐想。</p> <p class="ql-block"> 參觀馬丘比丘得經(jīng)歷高海拔,大家又遠道而來,預(yù)訂門票是多數(shù)人的選擇。門票得定日子定時刻,過期作廢。</p><p class="ql-block"> 跟多數(shù)高海拔山區(qū)一樣,這里風(fēng)云變幻莫測,是否順利見到廬山真面目,又不挨雨淋,全憑運氣。我們剛進來時,還漫山云霧繚繞,仙氣裊裊。但很快,云開霧散,錯過了一仙境旅拍。</p> <p class="ql-block"> 光是想象幾百年前的印加人,在這荒郊野外,周圍啥都木有的高海拔山巔巔上,干如此重體力活兒,食物從那兒來喲。</p><p class="ql-block"> 這些山石,不僅隨意切割,還得拋光,搬運,契合。這技術(shù)是沒有文字的人類干的嗎?不用交流,不用設(shè)計,分工合作嗎?關(guān)鍵是,科技發(fā)達的今天,現(xiàn)代人也做不出來這樣的城池?。?lt;/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馬丘比丘的梯田,絕對是梯田界的勞斯萊斯!</p><p class="ql-block"> 考古發(fā)現(xiàn),這些梯田有滑坡痕跡,又被印加人加固了。</p> <p class="ql-block"> 在印加帝國的首都,庫斯科。最令人趨之若鶩的,莫過于古城里羅卡王宮的一段古墻,它高可達18米,由無數(shù)3D的,拼板Puzzle般的巨石拼成。連接咬合得,連一張紙片都塞不進去。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12邊角巨石,網(wǎng)上太多它的美拍,我拍張旁邊的巨石墻,讓大家瞧瞧是不是不可思議?</p><p class="ql-block"> 這比古希臘文明的馬賽克難度大太多,3D跟2D不是一個檔次!</p><p class="ql-block"> 石墻建于500多年前,那時的印加人有將重達好幾噸甚至幾十頓重的巨石,切割打磨成需要的輪廓,相互嵌緊,鑄成牢不可破的石壁/墻,不是幾塊上百的巨石,是成千上萬的巨石!3399米的高海拔,俺走路都困難,印加人卻能干,讓現(xiàn)代科技都無法解釋,也做不出來的活兒。了不起吧!</p><p class="ql-block"> 但這個曾經(jīng)擁有如此令人驚嘆能力的文明,帝國擁有近10萬兵力,竟然在1533年,被一船遠道而來的,區(qū)區(qū)168個西班牙人征服了,也是令人唏噓。</p><p class="ql-block"> 這些沒有文化的征服者,讓印加文明的砌石技術(shù)成了千古之謎。</p> <p class="ql-block"> 在秘魯旅游,可以依賴一家隨上隨下的大巴公司,叫Peru Hop。 他們的路線幾乎涵蓋了秘魯所有熱門景點。買了他們的票,在他們的大巴經(jīng)過的所有景點,城市,愛逗留幾天就逗留幾天。他們還幫助旅客辦理過境(去玻利維亞),和幫訂各地旅館,車上備有氧氣瓶以備乘客高反。對于只會英語,不會西班牙語,又怕高反的游客來說,方便安全不少。</p><p class="ql-block"> 我們從秘魯印加首都庫斯科,經(jīng)普諾,去玻利維亞,就是買的這家公司的大巴票。</p><p class="ql-block"> 結(jié)束了庫斯科3399米的高海拔后,我們勇敢邁向玻利維亞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首先探訪世上能行大船的最高海拔(3812米?。┐蠛?—— 的的喀喀Titicaca。它比青海湖的海拔還高552米,面積是兩個青海湖那么大!它還是南美最大的淡水湖。</p><p class="ql-block"> 的的喀喀湖是秘魯和玻利維亞一家一半。訂了的的喀喀一日游,我們在湖邊最大城市普諾過夜。在市中心廣場上打卡留念,看來這里的人民也是龍的傳人。</p> <p class="ql-block"> 的的喀喀湖上漂浮著大大小小十多座浮島,它們是當?shù)卦∶駷豸斪迦耍煤显械奶J葦建造的。相傳千年前,烏魯族人為了躲避印加人的追殺,選擇漂流生活在了湖上。</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烏魯族大多已經(jīng)上岸居住,只是白天來這里“上班”,接待游客而已。至少,我們的觀后感是這樣。</p><p class="ql-block"> 高海拔湖,離太陽近,湖水賊藍賊藍滴,它為底色,浮島畫面干凈而生動,有動漫場景原型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離秘魯玻利維亞邊境約120公里。是世界最高首都(海拔3640米)。海拔與拉薩(市內(nèi)平均海拔3650米)旗鼓相當。</p><p class="ql-block"> 長期以來,波國是南美最窮國。最近被斷崖式變窮的委內(nèi)瑞拉墊了底。</p><p class="ql-block"> 但是,與其GDP不相稱的是,首都拉巴斯的顏值超高。比南美第一富國烏拉圭首都美得多!</p><p class="ql-block"> 這是拉巴斯著名的景點女巫市場。</p> <p class="ql-block"> 各種顏色復(fù)古的道奇公共汽車,穿街走巷,甚是拉風(fēng)。</p> <p class="ql-block"> 坐落在四面環(huán)山的拉巴斯,最方便的交通是索道,相當于世界其它大城市的地鐵。雖然很窮,但政府卻邀請索道王牌的瑞士機械公司承建,精致又安全。觀風(fēng)望景,經(jīng)濟實惠,服務(wù)于普羅大眾和世界游客。值得大贊特贊!</p><p class="ql-block"> 一張環(huán)線票,13元人民幣,就可以當城市觀光飛艇,在空中鳥瞰拉巴斯城市,闊氣闊氣!</p> <p class="ql-block"> 纜車背景之一,五彩村。</p> <p class="ql-block">推窗處處景,推門步步難。</p> <p class="ql-block"> 看過土耳其,突尼斯,鹽湖城的大鹽湖,會聯(lián)想到世界最大鹽田在玻利維亞。不時看到驢友們拍到的,動人心魄的天空之鏡大片,就口水長流??钟诟吆0?,不敢前往。</p><p class="ql-block"> 這次踏上玻利維亞高原(世界十大高原之一),沒有因高反趴下,決心前往。</p><p class="ql-block"> 要獲得玻利維亞天空之鏡的美景,得在每年1月下旬至2月雨季的日子里,有水才成鏡面。水太深也不行,因為稍微風(fēng)吹,水面漣漪,就沒了天空之鏡。如果恰逢落雨,更不行。所以,除非運氣超好,才有機會遇到天空之鏡。</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計劃行程時,不知道能不能抗得住高海拔。所以,放棄它,訂下加拉帕戈斯群島游。在利馬拿到玻利維亞簽證后,到了庫斯科,高反不太厲害,才下定決心去。這時,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是3月了,玻利維亞進入旱季,我們對有沒有天空之鏡毫無把握。</p><p class="ql-block"> 好在在天馬行空的朋友圈里,看到我們在利馬遇到的川妹子發(fā)的朋友圈,說是還有水,給我們增加了信心,立馬興致勃勃地快馬加鞭!</p> <p class="ql-block"> 去天空之鏡,必須得在鹽田附近的小鎮(zhèn),烏尤尼參加旅行團,日出團,日落團,星空團,對老人來說不合適。我們就選擇了一日游。</p><p class="ql-block"> 到天空之鏡來的亞洲游客,日韓的年輕人多。所以,這里有旅行社專門帶這些年輕人的團。我們在選團時,極力要求入日韓團,主要是感覺這種團里導(dǎo)游,懂得亞洲人是為天空之鏡而來,需要獲得什么樣的片片。</p><p class="ql-block"> 實踐證明,這是對的。司機兼導(dǎo)游是個印加人,他西班牙語英語都知道一點點,但卻帶給了我們,最佳的天空之鏡游的體驗。</p><p class="ql-block"> 開始,他在鹽田里一直駕車不停,讓我們失去耐心,感覺錯過了一個又一個平靜的天空之鏡。但當他帶我們來到這個地方,我們才明白他的優(yōu)質(zhì),他的獨到!</p> <p class="ql-block"> 是他,將我們放到這360度目極之處,空無一人一物的天空之鏡上!</p><p class="ql-block"> 這頓在天地之間吃的午餐,讓我們這些古來稀老人,有了如夢如幻,刻骨銘心的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 是他,我們可愛的導(dǎo)游,幫我們錄下,讓我們終生難忘的牛掰大片!</p> <p class="ql-block"> 我們四位老人,有幸和一對禮貌有佳的韓國年輕人,拼的團。</p><p class="ql-block"> 印加司機不僅開車,還得導(dǎo)游,做午餐,當導(dǎo)演,管拍攝!???? 服務(wù)是全方位的周到,可我竟忘了給小費,真是罪該萬死。分手后才想起,追悔莫及!但愿后來離車的韓國小朋友,多多給了他小費。</p> <p class="ql-block"> 與多數(shù)游客不同,打卡天空之鏡后,我們陸路進入阿根廷。一大早,我們從烏尤尼乘大巴六小時,在中午時分,抵達波阿邊境。</p><p class="ql-block"> 然后,轉(zhuǎn)乘阿國大巴(比玻利維亞大巴高級),兩小時抵達阿國七彩山下的烏瑪瓦卡Humahuaca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從烏尤尼去阿根廷邊境這條路,路況不錯,風(fēng)景也好。一路沒有倦意,腎上腺素持續(xù)飆升。??????</p> <p class="ql-block"> 這是玻利維亞邊境小鎮(zhèn)比亞松Villazon小鎮(zhèn)的牌坊。</p><p class="ql-block"> 下來波國大巴,換乘出租,8元人民幣送我們抵達波國邊境,出境容易。</p><p class="ql-block"> 步行來到阿國邊境。我們遞上護照,和花每人1600元人民幣(含旅行社收費)的阿國入境許可,阿國邊境警察來來回回,進進出出差不多一個鐘頭,才讓我們通關(guān)。</p> <p class="ql-block"> 過得關(guān)來,半道上全體乘客下車,緝毒警察嚴查行李。幸而做功課時,知道這是一條販毒通路,稽查正常。</p> <p class="ql-block"> 從邊境到烏瑪瓦爾鎮(zhèn),車程兩小時。</p><p class="ql-block"> 在烏瑪瓦卡小鎮(zhèn)上,我們換到了在整個阿根廷旅行中,最高的美元比索的兌換率,1:950!是在一個擠滿游客的商店里,店主拿著一大把比索跟我換的。他是對的,當時銀行兌換是1:850,我們在邊境買大巴票,是以1:800兌換的。四個月過去,現(xiàn)在已經(jīng)1:946了。比索還在貶值。曾幾何時,1阿根廷比索兌1美元(公元2000年),現(xiàn)在阿幣淪為渣渣。</p><p class="ql-block"> 盡管如此,阿根廷社會卻木有哀鴻遍野的潦倒衰敗之象。街上人們照樣該吃吃,該喝喝,跳著探戈,享受人生。</p> <p class="ql-block"> 到烏瑪瓦卡最主要的目的,一是歇腳,二是看看阿根廷七彩山??上В搅寺灭^,被老板騙說讓他的親戚帶我們?nèi)?,結(jié)果錯過了最佳時機,上山已經(jīng)日落西山,天暗得無法看清七彩山了。</p><p class="ql-block"> 這是在秘魯丟了手機后,第二讓我們感到錐心刺骨的痛。和上次丟手機一樣,這種錯誤里,不能全怪別人,我們自己也有粗心呀!好長一段時間,如鯁在喉,追恨末及。</p> <p class="ql-block"> 從烏瑪瓦卡到阿根廷西北重鎮(zhèn)薩爾塔,不到兩小時車程,就從海拔3012米,下到了海拔1190米,算是脫離了玻利維亞高原,人就舒服多了。至此,歷時12天的高海拔天馬行空,昏頭昏腦的旅行結(jié)束,可喜可賀!</p><p class="ql-block"> 阿根廷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發(fā)達,無論政治怎么動蕩,人民不缺吃不缺穿。土地是太肥沃了,感覺像成都平原,種啥長啥得啥。</p><p class="ql-block"> 這山,也是黃土一堆,但人家披有綠皮草,年輕多了,滋潤多了,生機勃勃,澤育山谷平原之良田!??????</p> <p class="ql-block"> 從高原下來,我們在薩爾塔適應(yīng)二日。住在現(xiàn)代化的公寓里,到城里閑逛。</p><p class="ql-block"> 薩爾塔與其它我們所見到的南美都市一樣,城中心廣場上,是一林蔭花園。四周是政府大廈,天主教大教堂,博物館等。這是在其它落地不曾見到過的,算是南美特色吧。</p> <p class="ql-block"> 正直周末,廣場上有當?shù)厝说膹?fù)古游行。還不錯,尤其軍馬隊的表演,馬兒得訓(xùn)練有素才行。因為軍樂在廣場上,震耳欲聾。</p> <p class="ql-block"> 從阿根廷西北重鎮(zhèn)薩爾瑪,我們乘坐夜間大巴,抵達阿國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久違了的現(xiàn)代化大都市映入眼簾。中資銀行大樓,醒目地矗立在港口。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建摩天大樓在阿根廷,感覺很多中企在阿國做生意。牛掰呀!??????</p> <p class="ql-block"> 布宜諾斯艾利斯是座典型的歐洲都市。也難怪,這里97%的國民是白人血統(tǒng),混血僅僅2%,另外1%是印第安人。這恐怕比任何一個歐洲國家白人占比都高。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大街上,很難看到有色人種。</p><p class="ql-block"> 年輕時,對世界認知甚少。在踏上南美洲以前,還以為拉丁語是中南美洲的方言,瓜得不是一般二般!做南美行攻略,才發(fā)現(xiàn)西班牙語流行于南美。沒有西班牙語,在南美幾乎寸步難行。那,拉丁語呢?趕緊上網(wǎng)掃盲,原來拉丁語就是意大利語的古典語言。而西班牙語是它的堂親。</p><p class="ql-block"> 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世界神球 — 足球,其實就是歐洲的意大利人西班牙人,以及在南美的意大利西班牙后裔,在爺孫巔峰對決。說白了,拉丁語系的人,無論在歐洲還是在南美,都是世界足球的高級玩家。他們有足球基因。?????? 好吧,咱就歇了。玩小而精的,他們絕對玩不過咱。??????</p> <p class="ql-block"> 布宜諾斯艾利斯地標 — 女人的高跟鞋,那個不可或缺的探戈標配。</p> <p class="ql-block"> 位于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外的這個博卡社區(qū),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網(wǎng)紅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19世紀,意大利移民大量涌入阿根廷,其中來自意大利利古里亞的漁民,定居在了這個,緊挨布宜諾斯艾利斯城區(qū)的港口地區(qū)。他們帶來了家鄉(xiāng)的文化,建造了如同他們家鄉(xiāng)的,五漁村特有的五彩小屋。</p><p class="ql-block"> 如今,博卡社區(qū)以五彩小屋,阿根廷國標 — 探戈的主要發(fā)源地,以及阿根廷最有名球隊 — 博卡青年俱樂部所在地,而聞名于世。每天,旅游大巴帶著世界各地的游客來此打卡,絡(luò)繹不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們隊伍里,兩位男士都是足球迷,都是阿根廷球王,馬拉多納的資深老粉兒。老馬出生于此長于此,我們也只好陪同兩個成都老馬粉兒,來老馬成長的俱樂部 — 博卡俱樂部主賽場打卡。?????? </p> <p class="ql-block"> 最初在博卡上岸的意大利人是貧民,很長一段時間這里都是平民窟?,F(xiàn)在,也不咋地。游客都是大巴進大巴出,哪有像我們這樣,自由散漫地在社區(qū)逛的?!</p><p class="ql-block"> 社區(qū)里有幾個亞洲人,舉著長槍短炮閑逛,很打眼!我們傻帽,不知危險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突然,路邊過來一位女士,她告訴我們危險,得立馬離開。我們看看,周圍并沒有可疑的人啊。她解釋道,人家是從屋里盯上你們的。然后她說,幫我們叫輛出租車,帶我們出去。我們這會兒疑心病犯了,心想萬一那個出租車是她一伙兒的,我們就死定了!</p><p class="ql-block"> 好在,出租車老不來。她又提議,帶我們?nèi)コ斯卉囯x開。這回,我們相信了她。總不至于,公交車也是她一伙兒的吧。上車后,她還主動幫我們付了車票錢,讓這群疑心病患者,藥到病除,感激不盡。車到鬧市邊上,我們下了車。她說她要回家了,幫我們叫了出租車,直奔公寓。</p><p class="ql-block"> 真是太感謝了,阿根廷雷鋒妹紙!????</p> <p class="ql-block"> 布宜諾斯艾利斯離總統(tǒng)府不遠,有個文化藝術(shù)中心,我們?nèi)サ臅r候叫基什米爾文化中心(以前總統(tǒng)名字命名),今年被推崇自由的新總統(tǒng),改名成了自由宮。</p><p class="ql-block"> 該建筑是1928年,由法國建筑師設(shè)計的阿根廷郵政總局,怪不得具有濃濃的法國宮殿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自由宮里面很大,市民游客隨便進去參觀,休息。里面走廊寬敞,各個沙龍,會議場館層層疊疊,比比皆是。里面大得離譜的是,有個懸掛著的音樂廳!20世紀20年代的百歲老爺爺級電梯,還運作得跟新的一般!???? </p> <p class="ql-block"> 與布宜諾斯艾利斯遙相呼應(yīng)的,是南美最富國烏拉圭的首都 — 蒙得維的亞。我們順便飛過去,打了個卡。</p><p class="ql-block"> 烏拉圭農(nóng)村相當現(xiàn)代化,跟阿根廷差不多。但,它的首都太不感恭維。衰敗的景象滿眼都是。只有殖民時期的建筑稀稀拉拉,述說著曾經(jīng)的輝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獨立廣場邊上,現(xiàn)代的公寓樓破舊難看,跟對面的殖民時期的建筑,有天壤之別。轉(zhuǎn)角過去的總統(tǒng)宮,總統(tǒng)天天進進出出,不知多鬧心。樓蓋得忒高,拆都不好拆呀!</p> <p class="ql-block"> 南美人喜愛喝馬黛茶,在烏拉圭首都,路人常常是一手端著茶杯,腋窩里夾著一小熱水瓶,邊走邊喝邊續(xù),令人費解。他們真的需要在趕路時,喝茶嗎?講究的,就像這個路人,手提裝有馬黛茶杯和熱水瓶的提兜。我還見到過,馬黛茶提兜是精致的皮革做的。</p><p class="ql-block"> 南美人普遍喝馬黛茶,但手持茶具邊走邊喝的,我們只在這里見到過。感覺在烏拉圭,沒有端著馬黛茶在街上急奔,就不算時髦一族!??????</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烏拉圭首都老城里,租了一套公寓,破舊得跟咱七十年代的房子差不多。但樓下一對年輕人,在一塊三米見方的地毯上,跳的那原汁原味的探戈,讓我看得嘖嘖稱贊。</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烏拉圭跟阿根廷爭探戈的發(fā)源地,鬧得互不相讓。搞得世界上,說起探戈的發(fā)源地都只好說,是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博卡區(qū),和烏拉圭的蒙得維的亞。</p> <p class="ql-block"> 結(jié)束烏拉圭首都的打卡,我們經(jīng)布宜諾斯艾利斯轉(zhuǎn)機,飛到南美通向南極的咽喉,著名的烏斯懷亞。但凡要去南極,大多經(jīng)此地前往。</p><p class="ql-block"> 我們還沒有去南極的勇氣和興趣。但也想看看,這個離我們最遠的,世界最南端城市。</p><p class="ql-block"> 小鎮(zhèn)依山傍海,整潔秀氣,儼然一座像模像樣的歐洲文化都市。</p> <p class="ql-block"> 散步在烏斯懷亞海濱大道上,赫然看到克羅地亞國旗,跟阿根廷國旗,烏斯懷亞市旗一起高高飄揚。</p><p class="ql-block"> 問問谷哥才知道,阿根廷有克羅地亞裔三十多萬,而烏斯懷亞八萬人口中,有七萬居民有克羅地亞血統(tǒng)。這么說來,烏斯懷亞就是一個克羅地亞在南美的飛地。難怪,他們祖國的旗幟在這里高高飄揚。</p> <p class="ql-block"> 對世界地理感興趣的人,多半聽說過麥哲倫海峽。費迪南·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是葡萄牙籍探險家,供職于西班牙皇室。他于1520年探索出,從太平洋穿過南美最南端諸島與南美大陸之間,抵達大西洋的海峽通路。</p><p class="ql-block"> 我們乘坐大巴,穿越麥哲倫海峽,抵達智利南極門戶,蓬塔阿雷納斯。</p> <p class="ql-block"> 運氣超好,剛出烏斯懷亞,就看到幾朵飛碟云(斗笠云),還是披著朝霞的飛碟云!??????</p> <p class="ql-block"> 大巴進入智利,我們第一次見到南美的野生鴕鳥。</p> <p class="ql-block"> 智利的蓬塔阿雷納斯,是一座智利工業(yè)高度發(fā)達的港口城市。旅館老板說,這里跟其它南美城市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安全得可以夜不閉戶!</p><p class="ql-block"> 城中心廣場,照樣有廣場公園,中間矗立著麥哲倫的雕像。市政府極力打造麥哲倫市,吸引世界游客。畢竟,麥老的名聲在外。??????</p> <p class="ql-block"> 在海邊獨立紀念碑上,除了展示沖鋒陷陣的英雄外,還沒有忘記展示后勤的無名英雄。非常獨到,值得大贊!?????? 戰(zhàn)爭,拼的就是后勤,絕對的!</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我們繼續(xù)乘大巴,抵達智利徒步天堂 — 白內(nèi)國家公園的門戶小城,納塔萊斯。這里純粹是為白內(nèi)公園而設(shè),感覺城市有錢。旅館,道路都很新,很現(xiàn)代。</p><p class="ql-block"> 由于沒有計劃旅程,現(xiàn)租車比較麻煩。租車行是沒戲,私人出租的要么不回復(fù),要么沒車。好不容易找到一輛車,去拿的時候,人家現(xiàn)洗車,送過來。我們半信半疑地開走車。車不錯,寬大,大約70多美刀一天。還車時,車主人草草看一下就OK。</p><p class="ql-block"> 我們一大早出發(fā)去白內(nèi)國家公園,公園外路況很不錯,讓我們輕松不少。路遇日照金山,留影紀念。</p> <p class="ql-block"> 白內(nèi)公園入口處,風(fēng)景如畫。</p><p class="ql-block"> 我們沒有網(wǎng)上買門票,就在入口處的計算機上買。我看到門票是管三天的,就抱怨我們只來一天,得買三天的票,不合理呀!但沒有其它選擇,就輸完必要信息,給了信用卡。問工作人員,我們開哪條路出公園,不走回頭路?他指著地圖,跟我講了怎么走。我又問他要門票。他說,你明天來,我給你們門票。我很不理解,我買了票,怎么沒有票呀?他再次回答,你明天來,我會給你們門票。</p><p class="ql-block"> 我出來就抱怨,這個破公園,買了票不給票,明知道我明天來不了的。</p><p class="ql-block"> 后來,我查看我的信用卡,一直沒有查到有白內(nèi)公園的門票扣款,才明白了,光是路過,是不用買門票的,除非要徒步。因為,游客們都是來健步的,并且多半要走不同的道線,從各個角度體會這公園的美。哪有像我們這種,只開車轉(zhuǎn)一圈的?真正有點兒辜負了人家是徒步天堂的美譽!我們這種懶人,不配來這里搗亂!??????</p> <p class="ql-block"> 不過,這里路邊的景色也不錯。</p> <p class="ql-block"> 來白內(nèi)國家公園之前,我就想,要拍到背景是雪山的大羊駝(駱馬),就完美了。果然,人品極佳運氣超好,我們遇到一大群,在公路上不怕人的大羊駝。它們?nèi)犴樃蓛舻钠っ?,挺拔矯健的身姿,讓我們興奮得又想不打擾它們,又想與它們同框,有種腦殘粉兒突然見到偶像,不知所措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還遇到一大群綠鸚鵡??,嘰嘰喳喳,打情罵俏,好不鬧熱。</p> <p class="ql-block"> 我們逛白內(nèi)公園這天,天晴得很正。天水都藍得太夸張。</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頭一次看到這種亞馬孫河以南,特有的鳳頭巨隼。當時,就被它俊得一塌糊涂所吸引??上吒咴谏?,逗得我們可望不可及。</p><p class="ql-block"> 剛進白內(nèi)公園不久,我們也遇到過一對,它倆也怕人。離我們遠遠地,小心翼翼地打量著我們,最終不得不飛走。</p><p class="ql-block"> 而在景點停車場的這一只,卻不怕游客,任我們拿著手機靠近它拍。儼然一副,額就是額,鳳頭巨隼里不一樣的煙火!完全具有,白內(nèi)國家公園形象大使的范兒!??????</p> <p class="ql-block"> 游客到白內(nèi)公園徒步,就是沖著那三個尖峰山健行來的。它們被稱為,白內(nèi)三塔。我們在公路上,只能看到它們的上半身。</p> <p class="ql-block"> 在納塔萊斯,見到了我心心念叨的大鳥白月光 — 黑頸大天鵝!它們成建制地,駐守在納塔萊斯海邊。那鮮紅醒目的面龐,簡略高貴的衣品,嫻靜優(yōu)雅的性格,詩情畫意地悠哉在雪山大海之間,讓我們喜愛得不能自拔。</p><p class="ql-block"> 兩個大媽,追隨著它們,久久不愿離去。只因為此生也就一次機會,萬里迢迢,線下見偶像一面,太不容易了!??????</p> <p class="ql-block"> 納塔萊斯海濱大道邊上的空中飛人雕塑,很有鏡頭感,妥妥的納市地標!????</p> <p class="ql-block"> 逛過白內(nèi),我們折返阿根廷,繼續(xù)探索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南美最南端),另一處必到景點,佩里托莫雷諾冰川。</p><p class="ql-block"> 南美國家,邊境都水得很。兩根木桿攔得得住誰?!</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佩里托莫雷諾冰川附近的駐地,是多數(shù)游客的歇腳處 — 加拉法特小鎮(zhèn)。靠著游客的光顧,這個阿根廷小鎮(zhèn),非常富有。</p><p class="ql-block"> 為了打鳥方便,我們住在了阿根廷湖的鳥類保護區(qū)附近。首先遇到了一只臉譜鳥,它叫長尾草地鷚。</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路邊不時能見到黑臉鹮,它們不是很怕人,就在居民區(qū)走來走去。</p><p class="ql-block"> 我是第一次見到?這種鳥,感覺那長喙太不方便了。掏蟲子易,咽下難吶。</p> <p class="ql-block"> 傍晚,再見飛碟云(斗笠云)!這回成群結(jié)隊,大有星球大戰(zhàn)的陣仗!</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種罕見的云像,我們只在非洲的,南非跟乞力馬扎羅雪山見到過。</p><p class="ql-block"> 這回也在南半球。</p> <p class="ql-block"> 佩里托莫雷諾冰川美得不擺了。世界各地的冰川看過不少,它們大多得挨冷受凍,徒步在高海拔或高緯度,才能接近,且周圍都是冰天雪地,白茫茫,灰不溜湫。如果上面有浮雪,看到的就是“雪”川;如果是灰,看到的就是“灰”川,幻想著那下面的藍冰。要看到巨型藍冰墻,也是非常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佩里托莫雷諾冰川,最高處離水面70米,寬160米,每天以30厘米的速度,大約每20分鐘一頭扎(冰崩)到阿根廷湖里。它已經(jīng)這樣20萬年了!</p><p class="ql-block"> 看看我拍的這張明信片吧,湖上藍冰川墻,夾在巴塔尼亞的秋色之間,遠處雪山遙相呼應(yīng),是不是色彩飽和度忒高!??</p><p class="ql-block"> 無獨有偶的是,我們在智利白內(nèi)公園沒有付成門票。在這個冰川公園,由于帶的現(xiàn)金只夠一半的門票價格,而萬事達信用卡在這里刷不起。最后賣門票的小朋友們,只好讓我們一群老人,買了學(xué)生票進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從佩里托莫雷諾冰川公園回來的路上,我們遇到了幾只鵟雕,尤其這一只,估計是公的,挑戰(zhàn)似的,離我們老近,讓我們得以看清它的真面目??!</p><p class="ql-block"> ??雕是南美特有的猛禽,它也叫智利藍鷹。只因為,它的背部羽毛是藍色的。飛起來那一瞬間,真的好嚇人,好在在哆嗦中,相機還是捕捉到了它。</p> <p class="ql-block"> 在加拉法特,我們拍到了南美火烈鳥。它們是火烈鳥中最紅的一種,連腳踝都是紅的!大長腿大鳥巨美!無疑是鳥界紅玫瑰??!</p><p class="ql-block"> 可惜,忘了錄像,留下終身遺憾。</p> <p class="ql-block"> 打卡完南美南端的巴塔哥尼亞,我們轉(zhuǎn)場到耳熟能詳?shù)囊凉咸K瀑布。</p><p class="ql-block"> 介個阿根廷跟巴西共享的,伊瓜蘇大瀑布,是由275股大小瀑布組成的瀑布群,蔚為壯觀。它寬2,7公里,是尼亞加拉大瀑布的四倍寬。</p><p class="ql-block"> 這是在巴西這邊的熱點,魔鬼咽喉。</p> <p class="ql-block"> 這是阿根廷那邊看到的局部。</p> <p class="ql-block"> 因為是亞馬遜雨林的一部分,所以兩岸野生動物不少。</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打到一只藍冠雀鴉,比喜鵲好看。為巴拉圭,巴西所特有。</p> <p class="ql-block"> LP是水利教授的后代,加上女同學(xué)最初是學(xué)電力的,他們對世界知名的水電站比較有感覺。</p><p class="ql-block"> 大名鼎鼎的伊泰普水電站,就在巴西側(cè)伊瓜蘇瀑布公園不遠。我們得空,過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這個世界老二的水電站(裝機容量14.00 GW),1984年第一臺機組運行。2023年發(fā)電量達到8400萬兆瓦,而世界老大的三峽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2.50 GW),2023年發(fā)電量是2760萬兆瓦。是因為伊泰普水電站的水資源充沛,可以全年發(fā)電,而三峽水電站得經(jīng)歷半年的枯水期,無法滿負荷運轉(zhuǎn)。</p><p class="ql-block"> 巴拉圭與巴西各擁有水電站50%股份,巴拉圭90%的用電來源于伊泰普水電站,而巴西用電量的10%,來源于伊泰普水電站。</p> <p class="ql-block"> 伊泰普水電站,里面修得像公園,每天游客絡(luò)繹不絕。在里面,我們看到了地球上最大的嚙齒動物 — 水豚,像小豬一般大小的鼠類。</p> <p class="ql-block"> 從伊瓜蘇瀑布巴西側(cè),我們直接飛到巴西前首都里約熱內(nèi)盧。主要打卡世界新七大奇跡的,里約熱內(nèi)盧的救世基督像。此尊雕像,高38米(含基座),臂寬28米。完工于1931年。它由當?shù)靥熘鹘掏骄杩?,法國雕塑家設(shè)計,本地工程師監(jiān)督建造。</p><p class="ql-block"> 這里每天人滿為患,靠著這個全球最知名男人的雕像,里約人賺翻了!</p><p class="ql-block"> 至此,新七大奇跡,我們打卡完六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里約熱內(nèi)盧還有個世界著名階梯:賽勒隆階梯。是智利出生的藝術(shù)家Escadaria Selarón的作品,共215階。它始建于1990年,賽勒隆自己開始用瓷磚整理他房前的階梯。主色調(diào)是黃綠藍(巴西國旗主色系)。瓷磚開始是藝術(shù)家用自己賣畫的錢,購買的,也有部分是自己畫的。后來,全世界60多個國家的游客,為他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瓷磚。階梯于2023年停止修建,只因為藝術(shù)家逝世在階梯上。</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們來到南美最大城市,巴西的圣保羅。圣保羅,擁有人口1千1百50多萬。作為最知名南美大都市,我們竟然找到的唯一地標,是這個廣場上,隨時都有可能被搶的大教堂。好吧,木有選擇,打卡一張算是到此一游。教堂里面我們也進去逛了一逛,沒有什么特別,就是沒有安全隱患,可以安安靜靜地坐一會兒。</p> <p class="ql-block"> 對我來說,圣保羅最有意思的是,這條日本街。街上有個日本移民博物館,讓我們了解到,日本人移民巴西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20世紀初,大量遷徙到巴西的歐洲農(nóng)民,返回歐洲。失去農(nóng)民的農(nóng)場主們,開始招募日本農(nóng)民,到巴西種地。據(jù)稱,巴西的日本裔現(xiàn)已達到200萬!成為日本人在海外,最大聚居地。</p><p class="ql-block"> 這么想來,南美曾經(jīng)是一個,歐亞探險家與勞苦大眾,追夢的目的地。移民一直是世界潮流,哪個時代都有逐夢者。</p> <p class="ql-block"> 近兩月的南美行,讓我們飽覽了豐富多彩的南美風(fēng)情,完成了心中諸多夙愿:</p><p class="ql-block"> 親臨了新世界奇跡的馬丘比丘,和救世基督像;</p><p class="ql-block"> 欣賞了世界頂級風(fēng)景 — 天空之鏡,伊瓜蘇瀑布,白內(nèi)國家公園,佩里托莫雷諾冰川,的的喀喀湖,阿根廷七彩山,及亞馬遜熱帶雨林;</p><p class="ql-block"> 游玩了基多,拉巴斯這兩座世界最高海拔的首都;</p><p class="ql-block"> 見到了諸多南美特有的猛禽萌鳥,動物植物;</p><p class="ql-block"> 參觀了南美著名的綠色能源 — 伊泰普水電站;</p><p class="ql-block"> 走訪了南美大小20多個城鎮(zhèn);</p><p class="ql-block"> 穿越過安第斯山脈,玻利維亞高原,麥哲倫海峽。</p><p class="ql-block"> 收獲滿滿,值得一生回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