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晚,萌萌因為早上幾點叫她的問題跟我討論了好一會兒,最后確定到5點整,確保她可以有時間膩歪 有時間刷牙洗臉 有時間卷劉海。</p> <p class="ql-block"> 我當時心想:沒問題,畢竟5點起床我堅持了近兩年。就這樣一個自以為是的念頭出現(xiàn),讓我忽視了確認鬧鐘這個動作。</p> <p class="ql-block"> 一睜眼5點50,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比到校時間晚了10分鐘,一下從床上跳起來,跑到萌萌房間輕輕拍拍她:萌萌,鬧鐘沒響我醒晚了。</p><p class="ql-block">萌萌睜大眼睛問:幾點了</p><p class="ql-block">我尷尬的笑著:5點50</p><p class="ql-block">萌萌隨機說:你現(xiàn)在給老師發(fā)信息說一聲,就說我晚到一會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表面輕松內心忐忑的答應著,腦子里浮現(xiàn)出因為孩子第一天就遲到會引發(fā)的可能性,苛責自己的聲音一個接一個:</p><p class="ql-block">“關鍵時刻掉鏈子”“答應了做不到”</p><p class="ql-block">“這下可能會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p><p class="ql-block">“孩子可能因此會跟老師產生隔閡”</p><p class="ql-block">“因為一次遲到引發(fā)煩惱孩子不愿意上學怎么辦?”</p> <p class="ql-block"> 停,及時按下暫停鍵。我問自己:你頭腦里的這些是真的嗎?帶著覺察看這些念頭里是什么?好像滿滿的都是擔心和恐懼。</p><p class="ql-block">心若安好,便是晴天。</p> <p class="ql-block"> 帶著成長的心態(tài),我選擇在一團糟里看看還有什么美好:</p><p class="ql-block">1、我沒有因為愧疚推卸責任,沒有反過來怪孩子把喊她起床的事交給我,她應該自己定表自己去上學</p><p class="ql-block">2、孩子情緒穩(wěn)定,不因為自己遲到了反過來怪我,人和事界限清晰,選擇及時告知老師,避免老師擔心也給自己留出時間和空間處理自已。</p> <p class="ql-block"> 回看自己的念頭,心智模式里的不安全感還是占據(jù)了大半,無論是對自己的苛責還是對孩子老師感受行為的揣測,都體現(xiàn)出那份對自己的不欣賞和對他人的不信任。</p> <p class="ql-block"> 人生是一天連著一天,生活是一個瑣碎連著一個瑣碎,成長是一個煩惱連著一個煩惱。所以,相信一切的發(fā)生都是有意義的,今天的遲到風波,驗證了自己的成長階段,看到了孩子面對突發(fā)事件的心態(tài)穩(wěn)定。</p> <p class="ql-block">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p class="ql-block">?心寬福自來,心靜慧自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