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清涼月老師語錄

小太陽

<p class="ql-block">為什么要學習實證原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是一切方法都是根據(jù)原理的都是為了落實理論的</p><p class="ql-block">你理論掌握了</p><p class="ql-block">那個方法是次要的</p><p class="ql-block">根本就不用管</p><p class="ql-block">你唯一需要做的</p><p class="ql-block">就是牢牢地抓住理論</p><p class="ql-block">其他的通通都是次要的東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始終在方法上計較的話</p><p class="ql-block">你很容易墮入意識</p><p class="ql-block">落入一種操作</p><p class="ql-block">你始終在拿捏一種分寸</p><p class="ql-block">這樣來說</p><p class="ql-block">你的實證是很難進步的</p><p class="ql-block">是很難突破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即使偶爾你突破了</p><p class="ql-block">那么將來在高級階段</p><p class="ql-block">你是一定會出大問題的</p><p class="ql-block">因為高級階段你完全是靠潛意識的</p><p class="ql-block">你的意識根本沒有辦法發(fā)揮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涼月老師</p> <p class="ql-block">要嚴格按照科學的規(guī)律進行實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實證如果不是建立在正知正見的基礎上,那么你往往是越精進越健步如飛的誤入歧途,所以這個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因為實證一定要有一個牢固的觀念就是,實證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而不是為了達到一個什么境界。達到那種境界是因為問題解決了,才達到那種境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就是很多人他也很精進,他沒法突破。失敗的原因在哪里,就在于違背了科學的規(guī)律。咱們實證是完全的嚴格的科學,是沒有一絲一毫值得懷疑的,是極其嚴格的科學。所以你的實證一定是嚴格的按照科學規(guī)律進行。所以嚴格按照這個科學規(guī)律來,按照試驗的步驟來,掌握每一個過程,每一個試驗的步驟,他有哪些特征、特點,他的執(zhí)行標準是什么,到了那個階段之后,該怎么向下一個階段轉(zhuǎn)換,把這個過程一定了解的清清楚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實證要先培養(yǎng)正知正見,先要有理論上的透徹,理論透徹之后,以后就不會走錯路,就會獲得一種較快的突破,所以這個是非常重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涼月老師</p> <p class="ql-block">有的人說玄關,</p><p class="ql-block">玄關在印堂穴這里,一定要了解我們專注的時候,眼睛目光內(nèi)視向上,大家現(xiàn)在就可以體驗一下,你現(xiàn)在開始目光內(nèi)視向上,你想一下平時專注的時候目光內(nèi)視向上,你看著哪里,你難道看著印堂穴嗎?不是這樣的,你看的是印堂穴前面這個地方,離印堂穴不遠,但是在虛空中。</p><p class="ql-block">印堂穴</p><p class="ql-block">它本身是身體的一個部位,我們身體是和相續(xù)性思維相應的,它具有靜的能力,但不具有專注的能力,觀印堂穴并不能讓你培養(yǎng)起很高的專注;而你觀印堂穴前面虛空,虛空是高級物質(zhì),高級物質(zhì)是和專注相應的,因此所有人在專注的思考問題時候,都是觀這個地方的,而不是觀印堂穴的。</p><p class="ql-block">所以</p><p class="ql-block">一定要了解玄關在哪里,玄關不在身體內(nèi),也不遠離身體,如果你觀到天邊了,觀到天邊成為相續(xù)性思維了,沒有意義的,所以印堂穴不在身體之內(nèi),但不離身體,它是身體很近的周邊的位置,在這里具體來說就在眼前玄關,印堂穴前面,前面這個近距離,觀這個地方。</p><p class="ql-block">——清涼月老師</p> <p class="ql-block">觀這個地方觀的過程中,</p><p class="ql-block">會產(chǎn)生光,會產(chǎn)生過去道家說的虛室生光,虛就是心境達到一定狀態(tài)就產(chǎn)生這種光,這時候可以觀察這個光。</p><p class="ql-block">如果這個你觀不起來,</p><p class="ql-block">那你可以用彌陀經(jīng)上的一種觀法,落日觀,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你閉上眼,稍稍有個縫隙,看落日這個光,觀一會兒,然后閉上眼,眼前自然就會有這樣的光,閉上眼就有這個光,光你如果觀不專注,慢慢消失,在慢慢的松開眼,瞇一絲眼縫,再觀一會兒,再觀,再閉上眼觀這個光,專注的觀,那么這個過程中間,咱們?nèi)ゾ毜臅r候,專注力就會提起,這個光就會通過外界的光進行誘導,誘導之后,你的專注力提起,內(nèi)部的自性的光才真正的展現(xiàn),開始發(fā)亮,這是彌陀經(jīng)上的觀法這樣去觀。</p><p class="ql-block">然后</p><p class="ql-block">一種觀法就是境界的設置,比如說,過去的人把自己放在深井里面,然后蓋上一個碾盤,碾盤上有個孔,孔里面透過太陽光,因為這個井很深,根本就上不去,所以是必死無疑的,死亡是最恐怖的,大悲心自然而起,悲心起了就容易專注,所以這時候就看著碾盤那個光,那一點光,光越小越容易專注,我們在實證中的時候,將來大家都會看到光的;</p><p class="ql-block">當你專注力不強的時候,</p><p class="ql-block">這個光的范圍是比較大的,當小的時候,光就越來越專注,專注的時候光越來越小,和觀體內(nèi)氣團一樣,在你專注力不強的時候,你腹部的氣團是很大的,再不強的時候,干脆就沒這個氣團,就散布于全身。</p><p class="ql-block">專注力越強,</p><p class="ql-block">腹部氣團就越小,專注力達到高度專注的時候,這個氣團就像一個小黃豆一樣非常非常的小,沿著經(jīng)絡自然運行。所以觀光也是這樣的,光的聚散狀態(tài)和你的專注力成正比的,這是其中一種方法。</p><p class="ql-block">——清涼月老師</p> <p class="ql-block">打坐要雙盤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真正標準的姿勢是與快樂相應的,是與高度專注相應的,所以不用在這姿勢上面用一種作意刻意的去追求。你要了解只要思維達到一種狀態(tài),自然能夠處于一種非常標準的姿勢。</p><p class="ql-block"> 我們剛開始實證的人都是對姿勢是非常追求的,這是為什么?因為我們總認為禪定這東西不得了,非常高明,尤其是它還能開發(fā)一些神通,所以更覺得這個東西一定是一個非常非常特別的東西,所以特別的東西我們一定要用特別的方法去追求,一定要用那種特別的姿勢等等,擺出一幅神仙的姿勢,用這樣姿勢才能去追求,才能得來,這些統(tǒng)統(tǒng)都是觀念上的問題,你有這樣的觀念,所以潛意識就向這個方向引導,就讓你這樣,去造作一些稀奇古怪的這些東西。所以對身體方面的姿勢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這樣去認識。</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要了解,身體方面的一切的不適感,一切的不通,不高興、不美的這樣感覺,不美好的感覺,統(tǒng)統(tǒng)都是剛強心的表現(xiàn)。此時改變姿勢是有利于改變剛強心的,而不是你現(xiàn)在對于這種不適來了,你該怎么解決怎么解決。你用對抗的心去解決,這是不對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恩清涼月老師的指導??????</p> <p class="ql-block">證入欲界定,掌握氣機,掌握微觀物質(zhì)狀態(tài),有哪些好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就是你可以輕而易舉解決疾病,比如說,將來得了糖尿病,得了高血壓,得了癌癥,怎么辦?你必須把它解決。你一定有能力把這些疾病解決掉,為實證打下基礎。大家作為居士,真正的實證可能是在退休之后。平時上班,覺得沒法實證,這個時候必須打基礎。趁年輕打下基礎之后,就可以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能延長壽命,不至于退休之后沒多少年就死了。那么欲界定的實證,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一個意義,這是對生的意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一個是對死的意義。掌握了欲界定的基礎之后,即使這一世沒修成,起碼將來開天眼可以看下一世你到哪,或者在中陰身的時候你直接看你到哪,也就是說,你有一種能力,選擇下一生投身到哪個地方,投生到哪個地方再去修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欲界定的實證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你無法保證這一世就成功,你無法保證這一世就能夠成佛。即使你現(xiàn)在開悟又怎么樣?證入一個初地,但如果欲界定的功夫沒有一點點,那你怎么樣?下一世你還是跟著感覺走,只不過你不墮三惡道。不墮三惡道,那下一世暈暈乎乎的走有什么意思身體一定是修行的,而那個修行的身體一定是容易成功的。這必須依靠欲界定,沒有欲界定功夫是做不到的。所以說欲界定的實證是非常非常關鍵的。(清涼月老師)</p> <p class="ql-block">???欲界定為什么如此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欲界定是修行的基礎,他解決了身體覺受的問題。有了欲界定功夫,你就會體驗身體的暖、氣機這種微觀物質(zhì)層次,打坐的時候不會因為身體的各種疼,不舒服障礙了你,導致你下坐,這個時候就可以專心的在心上下功夫。</p><p class="ql-block"> 有了欲界定功夫,一些戒律的問題會主動完成。面對肉、酒、好吃的食物、男女的欲望,你不是主動的排斥,而是本能的不追求,自動自然戒了。就好像你看別的動物吃的東西本能的排斥,有了欲界定功夫看到人間層次的食物和欲望本能的就不追求了。比如道家說的辟谷,是有了欲界定功夫自動達成的,一天只吃幾粒花生米就可以了,也就是飲食就不再是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證入欲界定能解決疾病健康問題,對于有健康需求的人,比如糖尿病、三高,胃病,抑郁癥,癌癥等這些現(xiàn)代醫(yī)學治不好的病,欲界定能輕而易舉的解決這些問題,所以對普通人疾病健康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 因為一旦擁有了相應的知識和能力的掌握,那么在身體疾病的預防和調(diào)理上,實證都是非常重要的,絲毫不必再為健康擔憂受怕,陽光灑脫必須是以健康為基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恩清涼月老師的指導??????</p> <p class="ql-block">恍恍惚惚,杳杳冥冥</p><p class="ql-block">指的是在實證過程中由意識向潛意識過渡的一個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這里涉及到了實證的兩條路線:</p><p class="ql-block">一個是直接形成專注;</p><p class="ql-block">一個是由散亂到專注。</p><p class="ql-block">因為物質(zhì)方面的實證是運用選擇性注意,</p><p class="ql-block">借助觀察對象來進行的。</p><p class="ql-block">我們當前的思維狀態(tài)有散亂、走神和專注。</p><p class="ql-block">要想從散亂直接進入專注,</p><p class="ql-block">必須要有非常強的有吸引力的觀察對象,</p><p class="ql-block">比如我們喜歡那個視頻,</p><p class="ql-block">對里面的內(nèi)容和畫面很感興趣,</p><p class="ql-block">一下子就被吸引住進入到了精神高度集中的清明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這個過程就超越了恍恍惚惚杳杳冥冥階段。</p><p class="ql-block">但在目前情況下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做不到,</p><p class="ql-block">將來科技發(fā)達了如果有這種類似時空隧道出現(xiàn),</p><p class="ql-block">可能瞬間就會讓你進入一個高度專注的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或者將來到欲界定的中高級階段,</p><p class="ql-block">因為你有過經(jīng)常入定的經(jīng)驗,</p><p class="ql-block">也可以坐上一相應就可以直接達到清明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清涼月老師</p> <p class="ql-block">問:怎樣理解因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涼月老師:</p><p class="ql-block">因果也是建立在一個時間因素上的,沒法跳出時間的。為什么要有因果?</p><p class="ql-block">因果就是過程,有了過程才有因果,過程是因為前因和后果聯(lián)系在一起才是一個過程,過程是有時間的。</p><p class="ql-block">時間、物質(zhì)、空間,是有這樣的約束的。跳出這種時間、空間、物質(zhì),沒有這種過程,那么它就不存在這樣一個因果。</p><p class="ql-block">因果的產(chǎn)生是建立在妄心的基礎上的。</p><p class="ql-block">因果指的是什么呢?條件論。一切事物都是由條件構(gòu)成的,隨著條件的消失而消失,隨著條件的存在而存在,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思維的根本狀態(tài)不是由條件構(gòu)成的,他根本不存在這種情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問:不昧因果,不落因果,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涼月老師:</p><p class="ql-block">不昧因果,不落因果——就是前面有一條河流在這樣流淌,你學佛證入了如來藏。然后這就表明了一點,你可以爬上岸,爬上岸去不再在這個河里流浪生死。</p><p class="ql-block">你爬上岸,但并不等于這個河流停止,河流還在那里流。</p><p class="ql-block">反過來你現(xiàn)在想下到河里去游泳,那么你同樣會受河流的擺布,明白這個道理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并不是說,你現(xiàn)在證入如來藏了,然后你再下到那個河里面,就不再受那個河水的擺布了,不是這樣的。</p><p class="ql-block">無論你游泳的功夫多么好,只要你下水,你就一定要受那個河流的作用,這就是關于因果的問題。</p> <p class="ql-block">對于觀光來說,</p><p class="ql-block">我們一定要從理論上了解,</p><p class="ql-block">觀光使用的是選擇性注意這種思維功能,</p><p class="ql-block">這種思維功能只能作用于點而不能作用于面的,</p><p class="ql-block">我們一定要在觀察對象設置上</p><p class="ql-block">注意你的觀察對象一定是</p><p class="ql-block">能夠使選擇性注意發(fā)揮作用,只能起到點的作用而不能一個反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能在漆黑一片的房屋內(nèi),</p><p class="ql-block">你的那個光比較強,</p><p class="ql-block">這樣導致房間內(nèi)光線的反射,漫射,</p><p class="ql-block">這樣將失去觀察的效果,</p><p class="ql-block">這個光第一是能夠具有一定的光明度,</p><p class="ql-block">引起你的專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它不能夠在墻壁上來回的反射,</p><p class="ql-block">不能夠產(chǎn)生,不能漫射,</p><p class="ql-block">不能夠產(chǎn)生這種彌散的光,</p><p class="ql-block">必須滿足這些條件,</p><p class="ql-block">你才能觀得住,</p><p class="ql-block">才能夠真正的讓選擇性注意發(fā)揮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涼月老師</p> <p class="ql-block">我命由我不由天</p><p class="ql-block">我們將來真正掌握了實證之后,知道實證它是從本質(zhì)上進行調(diào)理的,也就是從疾病的角度講,它是從病根上調(diào)理的,它一定是要連根拔起的。由于它是從欲病和未病這個角度去解決,所以說他能證入很高的狀態(tài),然后把你的疾病從根本上解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根本上解決</p><p class="ql-block">你就不可能再生病,即使有一點小問題,一調(diào)整馬上就好了。在別人看來,你這個人身體好的很,從來沒生過病。其實是在萌芽狀態(tài),你就已經(jīng)把它調(diào)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到了那種情況下</p><p class="ql-block">你才會真的樹立起自信,你才會像古人一樣說一句話叫:“我命由我不由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命由我不由天”</p><p class="ql-block">這句話是中國古人他實證的一個偉大的體現(xiàn)。那么到這種程度,你才會發(fā)現(xiàn)實證是多么的偉大,這種科學實證是你自己在調(diào)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命由我不由天</p><p class="ql-block">是中國古人說出來的,是東方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結(jié)晶,只有中國古人,只有東方傳統(tǒng)文化,才敢于說這句話,這句話在西方是絕對不敢說的。在西方我命一定是由上di的,絕不是由你的,你的所有一切一定是上di決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p><p class="ql-block">東方絕對不存在什么上di,只有你自己,你自己才是真正的一個主宰。一定要樹立起這樣的自信,然后你只有經(jīng)過實證,通過學習才能真正的認識到,當你真正的掌握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時候,你才能夠體驗到什么叫健康,你才能夠體驗到生命的輝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涼月老師</p> <p class="ql-block">清凈心的誤區(q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社會上的人隨著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往往學會了寬心,從而使自己的煩惱得到減輕,生活得不是很苦惱。有的修行人把這種寬心方法潛移默化到修行中,認為只要能看破、放下就能得到清凈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們因此把看破、放下當作了修行,一直以來都致力于此。生活中的煩惱是什么原因?qū)е碌哪??是?zhí)著導致的,執(zhí)著是因,煩惱是果,如果不斷我執(zhí)就去斷煩惱,那就是用因去消滅果,結(jié)果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正的清凈心是沒有我執(zhí)的如來藏大悲心,因此平時看破放下只能是方便,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一定要按照FT教的一系列方法去實證,不要把善于寬心當作很有修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恩清涼月老師的指導??????</p> <p class="ql-block">?你真的是在實修實證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許多修行人,好像是在修行,其實并不是真正在修行。這里介紹幾種不是真正修行的現(xiàn)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熱衷于跑道場:有的修行人,對跑道場很感興趣,樂此不疲。這本來是一件好事,能夠遍訪善知識、親近善知識,對修行大有助益。但這些人并不是這樣,他們每每自夸跑了多少著名道場,拜了多少大德,并把這些作為自己的修學資本,絲毫不在心地法門上用工夫。許多大德對此多有勸說。但愿修行人能把跑道場落于實處,能帶著修行上的問題跑道場,而不是去旅游,更不能把這當做是在修行,當做向別人炫耀的資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熱衷于交友:紅塵中的人們非常重視交朋友,把這當做謀生的手段和樂趣。有的修行人把這些世俗中的習性帶入修學中,好像同修越多說明學的越好。其實他和同修交談的多是世間煩惱事,并不是在學修,而是把學修作為交友的機會,希望當自己在紅塵中有難時,同修能出手相助,使自己能夠紅塵滾滾。古大德告訴我們,真正的同修不需要很多,只要有三五個就可以了,大家在修學上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以共成道業(y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終日在懺悔:這些人在中老年修行人中尤其多見。因為害怕因果,整天忙著懺悔,好像懺悔就能消滅因果,不知道回歸自性后,因果當體即空。懺悔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我們的柔軟心,大悲心,使我們能快速向道,間接起到減輕業(yè)障的作用。這一點我們在論因果一文中有詳細介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求福報:這些人事實上沒有出離心,修行的目的是為了在世俗生活上過得更好,使輪回能夠載歌載舞,繁榮興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搞派系斗爭:許多修行人一見面就像特務對暗號一樣報山頭,問對方是學哪一派的,若是同派則皆大歡喜,若不是一派恐怕連飯都不會管。古代從來沒有這種情況,這也是末法時期的一個特點吧。大家不是為了追求真理而走到一起,而是因為是同一個山頭而相聚叢林,儼然把叢林當做了綠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把修行當成了修學:要知道修行的生命就在于實證。有的人自以為讀了很多經(jīng)書,修學了很多年,就沾沾自喜,就像王明一樣,滿口馬列教條,實則毫無用處,解決不了根本大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把做善事當做修行的根本和全部:外道把做善事作為根本,因為那樣可以升入天道。修行則把做善事作為培養(yǎng)大悲心的手段,根本目的是證入無相無念的如來藏。因此,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一方面要大做善事,一方面要勤苦求證,早成正果。后者是正業(yè),前者是助緣,現(xiàn)在許多修行人做的恰恰相反,整天在搞人天善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過分自責,自我貶低,沒有大丈夫氣概:有的修行人總在那里檢討自己的缺點錯誤,打擊自己的信心和勇氣,修行學成了娘娘氣,沒有一點大丈夫豪氣沖天的氣概,怎么修行?看看佛陀是這樣嗎?佛陀那遁入山林,與狼蟲虎豹為伴,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是一般軍人精神能比的嗎?過分自責能消滅掉你的銳氣,要知道一切錯誤都是妄心作用,妄心本空,因此一切錯誤本空,不要再愚蠢的終日惶惶,整天自責。若真修行人,就橫下一條心,為了求證,即使遭遇再大的艱難困苦,寧可戰(zhàn)死也絕不向困難投降,要知道實修實證是大丈夫方可為的事。(清涼月老師)</p> <p class="ql-block">實證答疑:打坐有時候容易受到驚嚇,怎么避免?</p><p class="ql-block">清涼月老師:在靜的時候,我們是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這種驚嚇的,靜的時候它有幾個特征:第一就是身心的清涼,第二個就是聲音逐漸變大,第三就是對外界聲音敏感,容易出現(xiàn)這個驚嚇,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p><p class="ql-block">在這種情況下該怎么辦?就是離開這種狀態(tài),要么就是你起身活動,放松、起身活動,重新使用有意識思維,使用身體宏觀物質(zhì)狀態(tài),那么這時候就慢慢地恢復過來了;要么你就是選擇一個感興趣的觀察對象去觀,然后快速形成專注,那么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何做盡量避免受到驚嚇?要么你就在環(huán)境的設置上下功夫,不要處于那種容易也就是偶然因素特別多的那種環(huán)境,處于比較靜的環(huán)境;要么就是你通過打瞌睡實證,打瞌睡的時候是難以受到驚嚇的,比如說,你現(xiàn)在特別困倦,很多人特別容易困,在困的時候,外界什么這些聲音對你沒什么干擾,所以在打瞌睡的情況下去進行修行,這樣外界因素就對你沒什么影響。打瞌睡是我們最容易掌握的,同時,打瞌睡是能夠快速排出散亂的,所以我們就要通過打瞌睡去實證,快速排出散亂、快速跳過那個靜的階段,進入這個打瞌睡狀態(tài),這樣你就不再受到驚嚇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恩清涼月老師的指導??????</p> <p class="ql-block">入水不溺,入火不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平時的入水和入火,</p><p class="ql-block">是用身體的宏觀物質(zhì)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這種身體的宏觀物質(zhì)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水的火的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它們都是宏觀層次上的,</p><p class="ql-block">因此它們之間有一個對抗的相互作用。</p><p class="ql-block">但是無論作為水還是火,</p><p class="ql-block">它們都來自同樣的高級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說當我們證入它們的根,</p><p class="ql-block">也就是它們共同的基礎之后,</p><p class="ql-block">它們就是相融的,</p><p class="ql-block">就不會出現(xiàn)這個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些所謂的神通,</p><p class="ql-block">從條件論來講是非常簡單的。</p><p class="ql-block">因為什么?</p><p class="ql-block">所有的這些石頭,</p><p class="ql-block">以及水、火啊等等這些,</p><p class="ql-block">都是我們當前狀態(tài)給下的定義。</p><p class="ql-block">當前的這個宏觀物質(zhì)狀態(tài)你把它定義為火啊水啊石頭,</p><p class="ql-block">豬馬牛人等,</p><p class="ql-block">它們都有各自的特點各性特征,</p><p class="ql-block">但它們有共性的條件。</p><p class="ql-block">但它們通通都是由高級微觀物質(zhì)生成,</p><p class="ql-block">也就是在微觀物質(zhì)方面,</p><p class="ql-block">它們是一樣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說當我們證入微觀物質(zhì),</p><p class="ql-block">證入它們當前物質(zhì)狀態(tài)的共性的條件,</p><p class="ql-block">我們只需要證入那個共性的條件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這個共性條件,</p><p class="ql-block">在欲界定的實證里面,</p><p class="ql-block">它是指微觀物質(zhì)。</p><p class="ql-block">只要證入微觀物質(zhì),</p><p class="ql-block">那么你就可以自由的掌握這些宏觀物質(zhì),</p><p class="ql-block">就不會出現(xiàn)那么多問題。</p><p class="ql-block">所以就不可能像在宏觀物質(zhì)狀態(tài)那樣--</p><p class="ql-block">水能夠淹著你、</p><p class="ql-block">火能夠焚燒你。</p><p class="ql-block">這就是所謂的一些神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涼月老師</p> <p class="ql-block">修行不是挑別人的毛病,不是解決別人問題的,而是發(fā)現(xiàn)解決自己的身心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你睜開眼睛看這個世界,或者使用這個身體到處走、用耳朵到處聽,你的思維就會被外界的花花世界吸引,自然就無法反過來觀察自己。這個時候,你怎么可能發(fā)現(xiàn)自己身體和思維的那些深層次的問題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nèi)私^大部分的行為是靠潛意識支配的,比如走路、睡覺、呼吸等等。如果你不能安靜的坐在那,而是被花花世界吸引走,是無法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意識是到底是怎么運作的,就無法知道自己那些莫名奇妙的情緒是怎么產(chǎn)生的,就無法知道自己的氣血是怎么運行的,就無法發(fā)現(xiàn)潛意識散亂的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潛意識散亂的問題如果不被發(fā)現(xiàn),會怎樣?你就會跟著潛意識隨波逐流,跟著感覺走,看他一眼好像有緣,卻不知為什么,就好像人生被安排好一樣無法真正自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要想真正解決自己的問題,就必須什么?必須找個舒服的姿勢坐在那或躺在那(比如打坐),去干什么?去觀察自己的身體和思維,去發(fā)現(xiàn)解決自己身心的問題。這是什么?這就是實證,真真正正的踐行佛法,而不是聽心靈雞湯讓自己放下啊、清凈啊,進行自我安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我們只有實證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才能真正解決情緒、身體健康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學佛。真正的學佛并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的,而是用佛法的善知識指導自己去實證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解決問題一定要去實證,當你用原理去精準的指導自己實證,解決了所有身心問題后,自然就達到了佛的那種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感恩清涼月老師講解[玫瑰]</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是沒有掌握微觀物質(zhì)的話,它也是麻煩得很,反反復復很長的周期。而且很多藥物也是有副作用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對于我們來說你掌握了實證,你就變成了一個真正的醫(yī)生,高明的醫(yī)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掌握不了,就變成了藥物的試驗品,你會被醫(yī)生用各種藥物在你身上試驗。因為好多藥物是有針對性的,他就對你不斷地進行試驗。你就變成一個試驗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我們一定要掌握微觀物質(zhì)的使用,掌握之后不僅能解決自己的疾病問題,還能告訴別人,讓別人慢慢的學習,也能解決疾病的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病人在痛苦的時候,受疾病的折磨,同時受到經(jīng)濟上的困難,你去安慰他,你去給他經(jīng)濟方面的幫助,都不如你告訴他去實證。這是對他最大的幫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的幫助是最根本的幫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的痛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恩清涼月老師的指導[玫瑰][玫瑰][玫瑰]</p> <p class="ql-block">實修實證中觀念是第一位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實修從根本上</p><p class="ql-block">就是靠一個觀念的問題,觀念稍稍錯一點,就沒有辦法修行。因為實證是形成普遍性專注也是潛意識專注的。</p><p class="ql-block">在實證中,當你決定因該怎么做時,已經(jīng)運用了有意識思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你不了解原理的時候,</p><p class="ql-block">即使別人告訴你,在這個時候潛意識也是無法運作的。是無法真正去修行,因此觀念是第一位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經(jīng)典里面</p><p class="ql-block">大量的篇幅用來解決觀念的問題,釋迦牟尼佛講了那么多的故事,你看起來都是一個一個的故事,其實都是在解決觀念的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觀念解決了實證就容易多了,</p><p class="ql-block">不會出問題。如果觀念解決不了,就會出現(xiàn)很多的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了糾正出現(xiàn)的問題,</p><p class="ql-block">因此,又發(fā)明了很多方法,那么,這些修行都不是真正的修行,為什么呢?因為這些都是糾錯的方法,為什么會出現(xiàn)糾錯的方法,因為不了解原理潛意識無法運作,不了解原理沒有辦法去意會它背后的意思,僅僅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上,照貓畫虎,所以才發(fā)明了糾錯的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實證中使用每一個方法,</p><p class="ql-block">操作中每一個要點,都必須了解它的原理,一定要準確無誤的掌握它的原理,運用原理分析自己的問題,同時能夠準確無誤地予以解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涼月老師</p> <p class="ql-block">吾之大患,為吾有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身體這個修行的大患,</p><p class="ql-block">是我們修行路上必須攻克的第一個戰(zhàn)略要地,生活工作中也必須有個健康的體魄,來應對繁重的事物,因此,任何宗派、任何人都無法繞開。即使是凈土宗,也必須解決這個問題,要不然是無法得到一心不亂的,反過來,得到了一心不亂,那就一定是攻克了這個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在經(jīng)典中看到“六根崩壞”,</p><p class="ql-block">說的就是身體的問題?!段饔斡洝愤^了兩界山,得了欲界定,得了身空,也就解決了六個毛賊,而只有解決了六個毛賊這個六根問題,身體的問題才算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修行才算真正開始,下一步就是解決佛教的根本問題,那就是心的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p><p class="ql-block">《西游記》得到緊箍咒(收心咒)只能在過了兩界山,打死六個毛賊后才能得到,在這之前是不可能得到緊箍咒的。緊箍咒(收心咒)意味著修行的第二個階段的開始,這就是心的階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實證是科學,</p><p class="ql-block">因而其實驗實踐實證過程,是有嚴格的操作程序的,只有明白了這些程序,才不至于布朗運動,瞎碰亂撞,才會事半功倍,才會學上癮,才會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的實證的確是一種享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涼月老師</p> <p class="ql-block">問:“達到欲界定,六根消亡,但置心一處,也是在死亡的時刻能夠有把握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涼月老師:對,因為什么呢?達到欲界定尤其是達到未到地定,比如說現(xiàn)在你就在病危中,馬上拉去搶救,你也不要被別人干涉,就悄悄地悄悄地開始入定,那么很快地身體所有的感覺全部消失,心里是清清楚楚的,這時候別人在你身體上輸液呀、扎針吶等等,對你來說沒有任何地影響,它一定是到這種狀態(tài)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這時候你沒達到這種狀態(tài),一般的欲界定它是靜定,沒達到這種狀態(tài),你還在感覺這個身體的,那么欲界定它退失下來感覺這個身體,這時候你感覺別人碰你的身體它是非常疼痛,因為這時候感覺是很靈敏的,它并不是真正的定中的。那么到未到地定的時候就完全沒這回事,隨便他怎么擺布你的身體,這個身體與你沒有任何關系,它就像在路邊的石頭一樣,路邊的石頭與你沒有任何關系,那么在這個地方身體和石頭一樣的,任何關系的,哪怕他現(xiàn)在給你截肢,毫無意義,根本就不會影響你。所以你就能夠?qū)P囊惶?,這個時候你就專心一處,這是完全有把握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這個就在于你平時真正到達未到地定那個地方的時候,這些問題就全部解決,它根本就不會有這些問題,它一下子就知道這個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這個一定要持續(xù)地去練。咱們絕大多數(shù)人現(xiàn)在就到了這個轉(zhuǎn)的界面,稍稍再向前進一步就能夠進入未到地定,就能夠把身體的生死解決,還不是心的這種變異生死,它是身體的生死。身體方面的生死健康解決,是很容易的,你想自主生死,那個是很容易達到的,所以一定要精進的去實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恩清涼月老師的指導??????</p> <p class="ql-block">你沒有絲毫定力,是不可能開悟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正的開悟,</p><p class="ql-block">必須在“靜定”那個階段,因為那個地方具有“靜”的特征,也具有“定”的特征。因為有靜,所以容易被打破,因為那個地方你是住于我執(zhí)的,所以打破的也是我執(zh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沒有一絲一毫的定力,</p><p class="ql-block">你是注定也不可能開悟的。就是你現(xiàn)在這種狀態(tài),現(xiàn)在處于意的相續(xù)性狀態(tài),意的相續(xù)狀態(tài)只有動和靜二種境界。當動的境界被打破的時候,你馬上進入一種靜的境界。比如說,你現(xiàn)在住于意的相續(xù)性,慢慢的你處于走神或者干其他事情,一個突然的因素,一條狗一下子撲了過來,或者突然的受到驚嚇等其他的因素,你一下子就愣住了。一愣神,愣在那里,傻傻的,對什么也清清楚楚的,但是不知道怎么反應。那么這個就是由動進入一瞬間的靜,然后你從那種靜的境界出來之后,你感到心慌、心跳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p><p class="ql-block">這就是由靜開始回歸到動,也就是說在意的相續(xù)性只有動和靜兩種境界,它并不代表著開悟,只有當你具有了那種靜定的境界,然后你才能夠開悟的。而那種靜定的境界,唯一的只有觀心。如果在這之前,你不是在觀心,而你是在做某種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說你在散步,</p><p class="ql-block">你在織毛衣等等,然后突然的因素等等,把你這種境界打破。一下子愣神了,一下子愣住了,那么這并不是如來藏,為什么,因為前面那個境界打破的是什么,打破的是你的“我所執(zh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現(xiàn)在是</p><p class="ql-block">住于“我執(zhí)”的境界,你現(xiàn)在住于一種“我執(zhí)”的“靜”的境界,那是絲毫不能開悟的。</p><p class="ql-block">為什么咱們談這一點,因為咱們其中有的人一直在犯這樣的問題,而且把它當作一種究竟的方法,在向大家傳啊,但這個是根本錯誤的。談這一點大家應該從理論上明白,錯在哪里,問題在哪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p><p class="ql-block">就是要注意一點就是真正開悟的境界,一定是在靜定那個狀態(tài),既有靜的特征,又有定的特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過去的人,</p><p class="ql-block">因為定功特別的強,所以,定也是一種習慣,它和咱們平時人的睡眠、走神一樣的,都是一種思維的狀態(tài),思維的習慣。經(jīng)常入定的人,會一瞬間就入定的,他稍稍放松一下子就入定了,他會跳躍性的跳過那個靜定的階段,那個靜定的階段特別的短,有的基本就是沒有那個狀態(tài),一下子瞬間就達到定中。這種情況,只能等從禪定中退失后,在生活中保持心一境性的境界時,才能通過外緣的打破而回歸如來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涼月老師</p> <p class="ql-block">問:請問老師,吃素、受戒后,會有反復,如何是好?。?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涼月老師: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實證,強化實證,強化實證到一定時候,自然就會解決這個問題。</p><p class="ql-block"> 因為什么?吃素又吃葷了,因為在現(xiàn)在這種思維狀態(tài),你看這些外界的動物是動物,不是人,你能吃動物的肉,但你不會說吃人的肉的;等你將來實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能聽懂那些動物在說什么,聽懂動物在怎樣討論問題,怎樣爭吵啊等等,你就完全把它們當成和自己一樣,所以那個時候你是不可能去吃它們的。</p><p class="ql-block"> 那個時候在觀念方面,你就會發(fā)生根本的變化,一點都不會把它們當成動物,所以這個問題的解決在于認識問題,但是這個是在高級思維狀態(tài)才能真正的認識到,因此精進實證就可以。</p><p class="ql-block"> 容易退轉(zhuǎn)這個問題,是因為咱們在低層次思維狀態(tài),有時候咱們雖然反對神通,因為從根本上談,神通不能解決思維根本狀態(tài),但是神通能幫你糾正很多很多事情(包括觀念)所以這些都是一分為二的。</p><p class="ql-block"> 關于吃素受戒,在高層次狀態(tài)是沒有戒可受的。之所以受戒,是因為心有問題,戒就像一塊農(nóng)田圍上圍欄,目的是不讓地受到踩踏,使莊稼不受傷害,所以要想解決這個“吃素、受戒”的問題,唯一的就是實證,就是強化實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恩清涼月老師講解!??????</p> <p class="ql-block">眼睛</p><p class="ql-block">主要是和有意識思維相應的。咱們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我們所謂的心靈的窗口,我們在平時生活中都是以選擇性思維,以選擇性注意為主導活動的。也就是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這句話就表示是眼睛是選擇性思維的活動窗口。因為我們是在選擇性思維主導下活動的,所以只要你使用眼睛,你就基本上是在使用選擇性注意。你是很難使用普遍性留意的。這就是對眼耳鼻舌身意來說,我們在實證的時候眼睛是要半閉上的,為什么要半閉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p><p class="ql-block">當你完全睜開眼睛的時候,你不由自主的就會使用選擇性注意,這是一種習慣。所以對于眼睛,你覺得現(xiàn)在散亂心比較重,你就可以完全閉上。散亂心不是非常重,可以稍稍的開一點縫。為什么要開一點縫?開一點縫是要透過來一點光,而光能破昏沉,起到這個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在觀呼吸的時候,</p><p class="ql-block">很多人容易把觀呼吸當作睡眠前的呼吸,所以是最容易昏沉,這樣來說透過一些光就可以破除昏沉。如果你覺得自己根本就不昏沉,那就完全可以閉上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涼月老師</p> <p class="ql-block">打通氣脈</p><p class="ql-block">是從一般人的觀念去談的,根本沒有打通不打通的問題,因為它本身就是通的,只不過因為我們的思維處于一種紊亂的狀態(tài),所以它運行到那個地方,出現(xiàn)好像卡住了一樣,是思維的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生氣,著急,上火,</p><p class="ql-block">就會感覺氣堵在那不舒服,這個時候你運動運動、說說話,不上火著急了,那股氣就順了;比如你思考問題的時候眉頭緊鎖,因為思考是一種復雜的邏輯思維,氣就堵在那。所以,正是因為你的思維是散亂的,你的氣脈就表現(xiàn)不通。只要你思維亂,它就亂;你思維純粹,它就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過實證,</p><p class="ql-block">你的思維達到純粹穩(wěn)定的狀態(tài),那么它就一下子通了。好像是通了,你覺著是你打通了,其實是你的思維調(diào)整過來了,所以它自己通了。要知道,它本來就是通的。如來藏它本來就是自由展現(xiàn)的,不是去創(chuàng)造出個如來藏,也不是發(fā)明出個如來藏,而是它本來存在,是去恢復它。實證不是去創(chuàng)造出個什么,是恢復我們的本來功能而已。所以,不存在我們有什么神奇的功能,把它打通了,所有的方法的背后都是讓你的這顆心安穩(wěn)下來,心純粹簡單起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你有打通經(jīng)絡這個觀念的時候,</p><p class="ql-block">“打通”這個行為本身就是作意,那你的思維就會在那運作:“想要使它通?!币驗椤跋胱屗ā钡倪@個想法,就是心亂的表現(xiàn)。這個時候你的心就是亂的,不是純粹的,就不可能讓它通。越想讓它通就越不通。所以,你要知道,你是恢復它本來就通的這個能力,而不是刻意的打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涼月老師</p> <p class="ql-block">磨磚成鏡到底是啥意思?</p><p class="ql-block">《達摩祖師傳》中有一個磨磚成鏡的小故事。有的人據(jù)此認為不需要靜坐,這是錯誤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公案?</p><p class="ql-block">這是因為有的修行人只重視身體的靜坐,不知道fo法是心法,只有心靜坐了,心閉關了,才能解決生死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個公案的用意在于糾正偏差,而不是反對靜坐。</p><p class="ql-block">看一下禪宗祖師,如達摩大師、慧能大師等等,哪一個不是有很好的靜坐功夫。有的修行人尤其是居士,不重視靜坐,卻很重視口舌游戲,天天在那里研究公案,要知道看公案必須建立在實證的基礎上,要不然是不可能真正看懂公案,最多不過只知道個相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許多公案</p><p class="ql-block">目的在于斬斷意根的相續(xù)性,祖師大德只是希望借此于無下手的地方給你一個入手處,要知道這還不是究竟開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許多學fo者尤其是居士,卻把這當成了究竟,結(jié)果一事無成,徒然一生。為什么那么多臭水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什么近代fo教江河日下?</p><p class="ql-block">這都是徒逞口舌,不重視進一步實證的結(jié)果。要知道斬斷意的相續(xù)性后,還要進一步根除執(zhí)著分別識,最后證得能所雙亡。前面的路還很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Fo教是一門科學</p><p class="ql-block">是科學,就有其嚴密的理論體系。只有從整體上把握其理論體系,才能不走錯路,早日見大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涼月老師</p> <p class="ql-block">真理不怕辯論,是越辯越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儒釋道的基礎是實證,就是儒釋道文化基礎是來自無數(shù)先人的實踐經(jīng)驗總結(jié),正因為佛家和道家都以實證為基礎,知道我們本來就是“Fo”(都有思維的根本狀態(tài)),人人都可成“仙”(都可以達到高級狀態(tài)),是人人平等的,所以佛家和道家不像西方的Z教那樣認為:這個世界有個救世主,有個萬能的神,不允許我們質(zhì)疑,讓人們?nèi)コ绨荩?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東方傳統(tǒng)文化不是這樣的,而是什么呢?而是鼓勵我們通過實證和辯論,通過實證和辯論去尋找真正的真理。因為真理是不怕辯論的,真理只能越辯越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Fo陀告訴自己的弟子:如果你們迷信我,迷信我的法,而不知道去追求真理,那么你們就像那個把手指當作了月亮的人一樣愚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我用手指指月亮的目的是讓你們看月亮的,而不是讓你們看我的手指的,你們怎么能把我的手指當做月亮呢,我和我所說的法僅僅只是手指,而不是月亮,不是真理本身,你們需要做的是按照我教給你們的方法去追求真理,去實證去真實體驗到。</p><p class="ql-block">----感謝清涼月老師的指導</p> <p class="ql-block">問:請問老師,吃素、受戒后,會有反復,如何是好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涼月老師: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實證,強化實證,強化實證到一定時候,自然就會解決這個問題。</p><p class="ql-block"> 因為什么?吃素又吃葷了,因為在現(xiàn)在這種思維狀態(tài),你看這些外界的動物是動物,不是人,你能吃動物的肉,但你不會說吃人的肉的;等你將來實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能聽懂那些動物在說什么,聽懂動物在怎樣討論問題,怎樣爭吵啊等等,你就完全把它們當成和自己一樣,所以那個時候你是不可能去吃它們的。</p><p class="ql-block"> 那個時候在觀念方面,你就會發(fā)生根本的變化,一點都不會把它們當成動物,所以這個問題的解決在于認識問題,但是這個是在高級思維狀態(tài)才能真正的認識到,因此精進實證就可以。</p><p class="ql-block"> 容易退轉(zhuǎn)這個問題,是因為咱們在低層次思維狀態(tài),有時候咱們雖然反對神通,因為從根本上談,神通不能解決思維根本狀態(tài),但是神通能幫你糾正很多很多事情(包括觀念)所以這些都是一分為二的。</p><p class="ql-block"> 關于吃素受戒,在高層次狀態(tài)是沒有戒可受的。之所以受戒,是因為心有問題,戒就像一塊農(nóng)田圍上圍欄,目的是不讓地受到踩踏,使莊稼不受傷害,所以要想解決這個“吃素、受戒”的問題,唯一的就是實證,就是強化實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恩清涼月老師講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