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8月,我和老伴這對從來不喜歡過候鳥生活的人,在靖安縣中源鄉(xiāng)合港村度過了人生旅途上第一次候鳥生活。</p> <p class="ql-block"> 中源鄉(xiāng)離我們南昌有124公里左右,若是走高速,車行兩小時不到;若是走省道,則要四個多小時。</p><p class="ql-block"> 中源鄉(xiāng)最高海拔1794米,居住村莊平均海拔在600米 — 700米左右,炎炎夏日,這里卻涼爽宜人(我在中源住了一個月,白天最熱時也就是吹個電風扇而已;晚上還要蓋被子呢?。?因而是附近幾個較大城市(如南昌、九江)人最喜愛的避暑勝地。</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網(wǎng)上下載的一個介紹避暑勝地中源鄉(xiāng)的視頻:</p> <p class="ql-block"> 我和老伴是8月1號中午到的中源鄉(xiāng)合港村的雅居小苑,這里先來的“鄰居”幾乎全是我在九江當知青時的老鄉(xiāng),大多數(shù)人都是從九江過來的。</p><p class="ql-block"> 傍晚,居住在不遠的,當年同宿舍的老領導黃善耘夫婦來訪,我們大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們幾個同在中源避暑,但不在一個村的新樂、安福老友相約在蔡家棧道碰面,聊天敘舊。</p> <p class="ql-block"> 據(jù)說每年來中源鄉(xiāng)避暑的人約3萬左右,而且多半是相距不算太遠的南昌、九江人,所以在這里很容易碰到熟人,互相之間的串門亦不少見。</p> <p class="ql-block"> 具體介紹一下我居住的合港村漫水里雅苑小居周邊環(huán)境吧:</p><p class="ql-block"> 從微信定位圖上看,中源鄉(xiāng)由一條長長的馬路和一彎曲折的小河(北潦河)貫穿。從奉新和靖安交界處沿大路一直往北,走到加油站附近有一個分岔路口,路旁有一組雕塑,其中有幾個大字“爽爽中源 等你來”。</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沿大路往北走,不久就看到一座小橋(合港橋),小橋右邊抬頭可見萬福殿(供奉的是劉九真人——當?shù)赝辽灵L的“九老爺”),萬福殿離本地著名的魚鱗壩很近;過小橋不到兩分鐘就是我們住的雅苑小居。</p> <p class="ql-block"> 合港村村名由來,就在于北潦河在萬福殿這里由三坪村和垴上村兩個不同方向流來的兩股水合二為一,奔流而下。</p> <p class="ql-block"> 北潦河合港段上游部分</p> <p class="ql-block"> 北潦河為中源鄉(xiāng)增色不少,否則光有“山青”沒有“水秀”,有啥意思,有啥看頭,又有啥住頭?!</p> <p class="ql-block"> 北潦河合港段中下游部分</p> <p class="ql-block"> 才幾天功夫,水位下降了這么多,河床都快成沙灘啦,還怎么行船???</p> <p class="ql-block"> 聽說是因為上游在建滑雪場,造成了大量的泥沙淤積,水流減緩,不過這兩天好多了,消失的激流和瀑布又出現(xiàn)了。</p> <p class="ql-block"> 下面具體介紹我們在這兒的生活狀況,先介紹一日三餐吧!</p><p class="ql-block"> 早餐是每天變換花樣,比如昨天吃粉,今天吃面,明天就吃稀飯和點心(包子 饅頭 花卷 麻園 艾葉團等),當然雞蛋和各種醬菜是每天必備的。</p><p class="ql-block"> 中餐和晚餐差不多,一桌十幾個菜,有葷有素,有湯有飯,葷菜少,蔬菜多;量足夠,但有些“肉食者”會覺得不過癮,所以過幾天就會買點魚肉自己烹制,過足口癮。</p><p class="ql-block"> 13號有“大部隊”離開,民居老板殺雞燉鴨歡送,盡主人送“客”之誼。</p> <p class="ql-block"> (該抖音由周作玲制作)</p> <p class="ql-block"> 中元節(jié)在我們南昌俗稱“鬼節(jié)”或“七月半”,人們特別小心,晚上不出門,早早地關門閉戶,連水缸上面都壓把刀,但并不把它當節(jié)日。這里卻特別重視,正兒八經的把它當節(jié)過。老板買了酒和飲料,加了菜,剖了個大西瓜;大家吃飽喝足后,老板娘還過來與我們一起唱歌跳舞。</p><p class="ql-block"> 對于我這個自己不愿下廚又不挑剔,什么都吃的人來說,這種“飯來張口”的日子是太舒服太愜意了!</p><p class="ql-block"> ?? ?? ?? ?? ?? ?? ????????????</p> <p class="ql-block"> 住宿有普通間和標準間,下圖是我們住處二樓的客廳。8月下旬來避暑的人陸續(xù)離去后,我很喜歡坐在客廳沙發(fā)上悠閑獨處。</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講講我們每天的“議事日程”,總的來說生活是比較有規(guī)律的。</p><p class="ql-block"> 每天上午,熱衷打麻將的湊齊人數(shù)就“開打”,愛好美食的忙著加工美味佳肴,喜歡清靜的找個通風處閉目養(yǎng)神或與人閑聊,我和楓嵐等人則盡情地K歌,沉醉在令人愉悅的音樂中。</p> <p class="ql-block"> 下午午睡后,打麻將的繼續(xù)“戰(zhàn)斗”,其他人則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比如走親訪友,比如打理狗狗,比如跋山涉水······</p> <p class="ql-block"> 我呢,有時看微信上合意的帖子,有時看帶來的《脂硯齋評石頭記(紅樓夢)》一書,有時或寫稿,或忙著整理美篇文章。這不,“成績”出來了: 一個月不到,寫了兩篇文章,還將第六本美篇書編輯付梓啦!</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后,“鄰居們”相約著三三兩兩的去散步。夕陽西下后的北潦河,涼風習習,空氣清新,河畔褚紅小道的一邊是黛青色的山巒和綠油油的稻田,另一邊是淺淺的北潦河,河水中有歡快戲水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 走過小橋,有一條藍色小道,道旁有一架風車,更吸引人眼球的是荷葉田田、荷花裊裊的大片荷塘。</p> <p class="ql-block"> 山村的風光無限好,尤其是雨后青山,簡直就是一幅絕好的風景畫。</p> <p class="ql-block"> 最受歡迎的是魚鱗壩——夕陽西下之際,這里聚集了不少人:戲水的、泡腳的、拍照的,不亦樂乎!</p> <p class="ql-block"> 在曾經的獼猴桃種植園里,自然放養(yǎng)的肥嘟嘟的雞 鴨 鵝在自由自在地覓食和嬉戲。</p> <p class="ql-block"> 散步回來,大家習慣性地坐在院子里閑聊幾句,然后有的忙著洗澡洗衣服看手機,有的跳起了廣場舞,我則和幾位愛唱歌的放聲高歌。</p><p class="ql-block"> 最羨慕也最佩服的是那位虛歲88歲的張老爺子,這么大年紀了,滿頭自然黑發(fā),而且能歌善舞。和我們在一起玩,就像是我們的同齡人。我要是到他這個年紀,也能活得如此瀟灑自如就好啦!</p><p class="ql-block"> ?? ?? ?? ?? ???? ???? ???? ???? ?? ??</p> <p class="ql-block"> 中源鄉(xiāng)鄉(xiāng)政府在邱家村,離我們的住處只有十幾分鐘,所以大家常去那兒逛街 買東西 拿快遞。</p> <p class="ql-block"> 這里每十天有集市,就在萬福殿一帶。我趕過兩次集,有點像我們在城里逛步行街,物品挺豐富,吃的 穿的 用的都有,價格還算便宜。</p> <p class="ql-block"> 8月20號趕集</p> <p class="ql-block"> 8月30號趕集</p> <p class="ql-block"> 我們原定8月31號回家,但聽說南昌還在“桑拿”之中,再加上老伴要去附近的奉新九仙妹妹家玩幾天,于是我倆分道揚鑣,我推遲到9月4號離開中源。要離開了,很是不舍,下面用幾張中源的日 月 花圖片為本文作結,為我的第一次候鳥生活作結。</p> <p class="ql-block"> 再見了,清清北潦水,爽爽中源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中源,懷念你涼涼的氣候,美美的景致;懷念你的日 你的月,你的水 你的山,你的花 你的草······以及生活在你懷抱里的人們!</p><p class="ql-block"> 感謝你給了我清涼爽快的一夏!</p><p class="ql-block"> —— 2024.8.31 ???于中源合港漫水里雅居小苑</p> <p class="ql-block">封面圖(中源魚鱗壩)</p> <p class="ql-block"> (本文照片除本人拍攝,還有周作玲、李輝德、熊楓嵐、黃善耘、“小老八”等人拍攝的。謝謝!?。?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