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很早就想去西安,其實我更喜歡它的古稱“長安”。閨女在那里上了四年學,一直在說西安有多少多少好吃的,陜西歷史博物館有多么多么難約,地鐵施工挖出了多少多少文物,但是直到這次去了才知道,西安城,這座三千多年的古都,處處都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傳承。博物館數量多到看不完,館藏很多都以百萬計。陜西歷史博物館我們逛了四個半小時,還僅僅是看了具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西安博物院甚至弄了一個臨時展廳,讓那些長時間在倉庫里的寶貝輪流出來跟大家見個面,刷下存在感。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西安博物院,預約得搶票,進門得排長隊,進去以后人頭攢動,磨肩擦踵,稍加流連就會掉隊,同伴之間誰也找不找誰。雖然感官上又熱又擠,但是感嘆于人們對于博物館的熱情,感動于大家對文化歷史的探求景仰,還是很欣慰的。當時就在想,一定帶兒子再來西安參觀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這次游西安的最特別之處,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和一群興趣相投的人同行。老師隨行隨講,感覺自己的耳朵和眼睛都不夠使。連來帶去一共6天的時間,從21號中午落地,到25號晚上10點半返程,在西安的時間一共是五天半。這五天半的時間,大家恨不得把一天當作兩天來過,白天去各種博物館參觀學習,晚上打卡各種景點和美食,玩得忘忽所以。</p> <p class="ql-block">陜西第一站,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秦漢館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座以集中展示秦漢文明的緣起、發(fā)展、貢獻為宗旨的博物館,旨在以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館藏為基礎,以考古資料為實證,重點展示秦漢文明在中華文明發(fā)展過程中的奠基作用。博物館向所有公眾免費開放。進了博物館門,巨大的秦始皇及其他幾位秦代帝王的浮雕莊嚴雄偉,顯示著秦漢兩代中華民族的不斷強盛和威武霸氣。金餅、金飾、玉器、彩繪雁魚銅燈、中國紫記錄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老祖宗奇思巧妙的智慧和永不過時的審美,鎏金銅蠶、具有古羅馬人造船技術特點的漢代木板船,實證了古絲綢之路的繁榮。當然還有兼具著高度藝術感和權力象征,對我們現在的文字語言都影響深遠的虎符和皇后之璽。太多太多,不勝列舉。就是因為好東西太多,人氣太旺了,一進門,就被里里外外密密麻麻的人嚇了一跳。奉勸心臟不好的人一定看好時間和人流量再去,因為人太多了,多到讓人出不來氣兒。</p> <p class="ql-block">漢簡。字和黃豆那般大。</p> <p class="ql-block">大名鼎鼎的虎符</p> <p class="ql-block">威風凜凜的秦代寶劍。</p> <p class="ql-block">人俑。一定是漢代的。秦始皇以前的都是兵馬俑那么大。</p> <p class="ql-block">玉龍。沒拍下來年代。秦或漢。龍圖騰崇拜的早期形象。</p> <p class="ql-block">玉璧等。那時候大概是用于祭祀。山海經上有很多類似記載。</p> <p class="ql-block">五銖錢筑范。就是模具。</p> <p class="ql-block">李斯的嶧山碑。</p> <p class="ql-block">背面。</p> <p class="ql-block">古人很喜歡大雁。大概是覺得它們秋去春來,從不失信。</p> <p class="ql-block">豬??</p> <p class="ql-block">漢代金餅。金光閃閃,兩眼放光。</p> <p class="ql-block">活波可愛的樂舞俑</p> <p class="ql-block">中國紫。到現在也沒搞清楚配方和制作工藝。</p> <p class="ql-block">環(huán)保第一燈。煙氣由鶴嘴輸送到腹部水中進行過濾凈化再排出。</p> <p class="ql-block">你就說漂不漂亮吧!</p> <p class="ql-block">那時候的女子已經很精致了。</p> <p class="ql-block">萌萌的青銅器</p> <p class="ql-block">呂后,就是漢高祖劉邦他媳婦的皇后之璽。咱的歷史文化都有實證。不像某些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國家,全靠謅。</p> <p class="ql-block">家禽家畜,肉蛋奶供應。</p> <p class="ql-block">陜西第二站,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乃至全國人氣最高的歷史博物館,沒有之一。感謝賈老師的細心安排,我們的解說老師淵博而專業(yè),口齒清楚,表達流利,帶著我們進行了四個半小時的尋寶之旅。聽講解老師生動的講解,一上午都忘記了喝水。在這里必須給姓趙的講解老師點贊!很多原來印在課本上的文物,就這樣水靈靈地、帶著幾千年、幾萬年、甚至幾百萬年前的呼吸呈現在面前。與其說是參觀,其實更像是膜拜?;娟惲叙^、珍寶館、壁畫館,中華民族悠遠綿長的歷史文化隨著一件件文物的講解鋪展開來,心中的激動、驕傲、崇敬無以言表。解說員旁征博引說到了法門寺文物的保物,說到清朝乾隆和光緒的陵墓挖掘,對文物的愛護之情感染了我。尤其是說到永貫法師,為了保護法門寺文物不惜汽油澆身,決然赴死,以身衛(wèi)寶,真的是令人淚目。幾十年后的今天,人國家對文物保護的重視,人民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認同,當能略慰大師在天之靈。</p> <p class="ql-block">一進門就看到這個走獅,很像咱滄州的鎮(zhèn)海吼。但人家是漢代的。</p> <p class="ql-block">老祖宗的頭骨</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時代,那是多少年前?最少5000年吧。</p> <p class="ql-block">民以食為天,古代逢大事就筑個鼎,既可記事,又可以做飯,逢年過節(jié)還可以用來祭祀。</p> <p class="ql-block">各種鼎</p> <p class="ql-block">日己方尊。絕對課本上見過。</p> <p class="ql-block">馬踏匈奴。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大漢王朝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陜西歷史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唐三彩載樂駝。</p> <p class="ql-block">青瓷提梁倒灌壺。連通器原理的出色運用。五代時期。沒壺蓋,也不會漏。又漂亮又有技術含量。</p> <p class="ql-block">珍寶館的大金碗。</p> <p class="ql-block">金龍。很小。但是,人家說這是用來綁在燈上扔著玩的!</p> <p class="ql-block">就現在也少有人家趁這么漂亮的酒杯吧?</p> <p class="ql-block">陀螺儀原理做的香囊,不管什么角度、怎樣搖晃,內部盛香料的小半球始終水平朝上。楊貴妃死的時候陪葬的那款。</p> <p class="ql-block">沒記錯的話,漢代的玻璃杯。就問你服不服吧?!</p> <p class="ql-block">漂亮豐腴自信的唐朝仕女。就是嘛!減什么肥呀,微胖才是最美的!</p> <p class="ql-block">唐代壁畫。</p> <p class="ql-block">壁畫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九仕女圖。</p> <p class="ql-block">陜西第三站,秦磚漢瓦博物館。這一站是臨時加的。同行的紅姐姐推薦大家去,我們幾個就一同前往了。博物館位置在漢宣帝劉徇的陵墓附近,林木茂密,小徑通幽。博物館牌子用金色篆書刻寫,古典高雅。館內收藏從了西周至明清各個朝代的瓦當及古磚2600個版別3000余塊。我們到達的時候是下午4點左右,整個博物館只有我們這一撥參觀者。從人聲鼎沸的陜歷博出來,到了這么一個涼爽清靜的所在,身心舒暢。博物館按照瓦當上的字數和內容布展,從一到多字分類排列。與陵墓中出土的帝王將相陪葬品不一樣,瓦當是皇家或百姓家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東西,就像現在裝修用的瓷磚一樣,實用性與裝飾性兼?zhèn)?,體現著當時的大眾審美,見證了百姓的晨昏勞作、朝代的興衰更迭。印象最深的是云紋瓦當和長樂未央、長生未央瓦當,款式多種多樣,變化無窮,寓意吉祥。</p> <p class="ql-block">御道上才能鋪的磚。</p> <p class="ql-block">云紋瓦當</p> <p class="ql-block">蓮花紋瓦當</p> <p class="ql-block">四方神獸</p> <p class="ql-block">千萬</p> <p class="ql-block">與天無極</p> <p class="ql-block">千秋萬歲</p> <p class="ql-block">長生未央</p> <p class="ql-block">永奉無疆</p> <p class="ql-block">與華無極。華是華山的華。</p> <p class="ql-block">滴水檐</p> <p class="ql-block">鎮(zhèn)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長樂未央。</p> <p class="ql-block">寓意多子多孫。</p> <p class="ql-block">益延壽</p> <p class="ql-block">延年益壽</p> <p class="ql-block">長樂未央</p> <p class="ql-block">陜西第四站,西安博物院。以前都不知道,原來小雁塔與西安博物院是一個景點。這么說也不準確,只是它倆恰好在一起,實際是還是各過各的日子。小雁塔其實并不小,只是為了與大雁塔進行區(qū)分,塔高原15層,現13層,建于唐朝景龍年間,時間晚于大雁塔。殘缺的塔尖和塔身上的裂痕記錄了明朝嘉靖三十四年的關中大地震。青磚微殘,威嚴肅穆,像一個冷靜睿智的老者,靜靜地站在那里俯瞰眾生。進入西安博物院陳列館里面,反而覺得有了現代感。一進門大廳腳下就是西安地圖,八水注流,四關環(huán)抱,進可攻,退可守。絕佳的地理位置,讓中華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一步步走向輝煌。尤其在唐朝鼎盛時期,這里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經濟文化中心。二樓有一個玉器展,藏品非常精致,漢代的玉杯,望子成龍翡翠墜,各種玉璧、玉鉤,造形優(yōu)美,品質純凈,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多漂亮的金擺件</p> <p class="ql-block">酒文化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猜猜這是啥?</p> <p class="ql-block">望子成龍翡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