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淡浮院位于潮州磷溪鎮(zhèn)的硯峰山夏湖風景區(qū),它坐落在硯峰山麓,坐東面西,依山傍水。由泰國春府博他耶(欽賜)淡浮院院長郭豐源先生倡議而修建,郭豐源先生早年在泰國把欽賜的花園建成“華廈文物博覽淡浮院”,晚年又不忘“天下華人盼一統(tǒng)” 的宗旨,故帶頭捐資倡建了潮州淡浮分院。眾多海內(nèi)外俊彥熱烈響應捐資建設的一座開放式收藏院。 入口是一座聳立的大石牌坊,三門歇山頂建筑,高16米,氣勢恢宏磅礴,正中題“東粵菁華”,兩側(cè)分別書有“金聲”“玉振”,皆是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的手跡。 牌坊到正殿是三進石階,院內(nèi)花圃簇擁著石雕的麒麟、青獅、盤龍及鐵牛等吉祥物。 巍峨瑰麗的正殿建筑,重檐出閣,琉璃飛瓦,四要玫瑰紅的花崗石柱,穩(wěn)重莊嚴。正中匾額“澹浮院”三個流金大字,系清朝末代皇帝之弟溥杰所書。 順臺階而下的是雄偉壯觀的“龍頭戲水”雕刻。 游覽淡浮院,最吸引游客的莫過于主殿兩側(cè)長廓“中國歷代書法碑林”。這里匯聚了上起商周、下迄當代的歷代書法大家的真跡墨寶。令人須臾間,盡覽五千年法書;旋足地,可觀四海寶藏,彌足珍貴。 潮商明賢祠前面,有一個名為《無》的雕塑,一個端坐的大師,坐得板正卻腦子和內(nèi)心都被掏空,沉思良久,仍未悟出其中的道理。 在交泰殿后面,有一幅長8.8米,寬10.5米的《老子出關(guān)圖》花崗巖石浮雕。由福建著名雕刻大師陳寶如和淡浮院院長硯峰山人共同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2012年6月,經(jīng)世界紀錄協(xié)會認證為“世界上最大的《老子出關(guān)圖》花崗巖石浮雕”。 進入交泰殿內(nèi),正面看到的這一排泰國金佛,是泰國國王欽賜的,叫《瑪哈蒙空佛像》。泰國流行的是小乘佛教,與中國流行的大乘佛教在教義上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的佛像,大多腰身挺直,莊嚴肅穆。泰國的佛像則不同,婀娜多姿,腰細手軟,配合上手勢與面部,更顯得慈祥親切。中間的主像為佛主釋迦牟尼,旁邊七位小佛,被奉為“星期神”,從左往右,是星期日神至星期六神。 西側(cè)有硯峰書院,內(nèi)有黃苗子、饒宗頤等名家題字。該講堂不時舉辦中華文化講座和培訓,亦可供貴客下榻,從城市回歸自然,從繁華歸于寧靜,享受山清水秀之靜美。 周圍有百果園、與奇花異樹、飛橋流水、綠茵寶鼎、潮汕茶食,是一處集文化、休閑于一體的中華文化精神家園 在斜陽中懷思,在微風中聆聽,在淡浮院景區(qū)西面“世界寶鼎”的若大草坪上,大家圍坐品茶、聊天,或漫步于夏湖岸邊的西道上,在夕陽的余暉中拍照留影,好不愜意! 在三進的石階中間,有一個古鉎牛的雕塑,栩栩如生,有人說此鐵牛原置于湘子橋上,為特大洪水沖走,后打撈起置于淡浮院前。經(jīng)行家解說,其實并不是這么回事,乃仿湘子橋的鐵牛用鉎鐵重新鑄造的,名為“古鉎?!?。 這里的特色景觀還有很多,慢慢地轉(zhuǎn)著看著,不覺已是夕陽西下,落日余暉灑向點擊添加文字山林水面、屋檐飛脊,幻化出美麗的圖畫,就像是來到了世外桃源,令人流連忘返。 <p class="ql-block">澹浮院雖然已經(jīng)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但從1995年開始興建,到現(xiàn)在近三十年了仍還沒完工,想必未來一定會成為華僑文化的一座豐碑。</p>